史册

时代战士

首页 >> 史册 >> 史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生子当如孙仲谋兵锋王座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扛着AK闯大明我是正统我怕谁汉末之全面开战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崛起1892
史册 时代战士 - 史册全文阅读 - 史册txt下载 - 史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公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曾国藩五岁启蒙,六岁入家塾“利见斋”。虽然曾国藩自幼资质平平,但却勤奋好学,八岁便可以读四书五经。曾家一家人都志向远大,或许是曾父在考取功名这条路上走得太坎坷,所以对儿子的管教更是之严厉。1826年(道光六年)春,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道光十年(1830年),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

“耕读传家”是曾国藩爷爷留下的家训之一,曾父是出了名的读书用功,虽寒窗苦读几十年,可还是一次次的落榜。1832年(道光十二年),在历经16次科举考试之后终于考上秀才,43岁的他甚至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参加考试,两人先后一同被录取。

被委以重任的曾国藩随后便被父亲送往衡阳学府继续深造,而他的老师就是当年自己父亲的同窗欧阳沧溟。相传欧阳沧溟生性孤僻却饱腹经纶,并且学富五车,入学后的曾国藩更是不耻好学,很快就得到了这位老师的赞许。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曾国藩却还没有一门亲事,欧阳沧溟就想着帮旧友一个忙为他介绍婚事。经过几番考究,于是选中了当地王姓大户人家的闺女,曾家人皆大欢喜,但到了大婚之日时王家的贵宾却迟迟未到,最后得知新娘当天悔婚。

这下可急坏了曾家人,曾国藩也一度感到很尴尬,事情办砸了,欧阳沧溟这个媒人脸上也不好看,骑虎难下。最后他想到自己家女也到了适婚年龄,略懂文墨,只是相貌丑了点,就和曾国藩说愿意把小女嫁给他。

曾国藩父子当即答应,于是他就这样成为了欧阳沧溟的女婿,而自己的老师成了他的岳父,看起来是皆大欢喜。

1834年(道光十四年),曾国藩进入长沙着名的岳麓书院演习,同年参加湖南乡试,中试第三十六名举人,并动身入北京准备来年的会试。

1835年(道光十五年),曾国藩会试未中,寓居北京长沙会馆读书。次年恩科会试再次落第,于是返回长沙,于同乡刘蓉、郭嵩焘等居于湘乡会馆。

郭嵩焘?,男,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筠仙,号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咸丰四年(1854年)至咸丰六年(1856年)佐曾国藩幕。同治元年(1862年),被授为苏松粮储道,旋迁两淮盐运使。同治二年(1863年)任广东巡抚,同治五年(1866年)罢官回籍,在长沙城南书院及思贤讲舍讲学。光绪元年(1875年),经军机大臣文祥举荐进入总理衙门,不久出任驻英公使,光绪四年(1878年)兼任驻法使臣,次年迫于压力称病辞归。光绪十七年(1891年)病逝,终年73岁。

郭嵩焘年少时曾就读于湘阴仰高书院,道光十五年(1835年),18岁的郭嵩焘考中秀才,第二年进入着名的岳麓书院读书。强调经世致用、坚忍不拔、不尚玄虚、摒弃浮词是湘学传统,历史悠久的岳麓书院一直是湘学重镇。作为\"湖湘子弟\",郭氏本就受湘学影响不浅,而岳麓书院的学习使他受影响更深。但更重要的是,正是在岳麓书院,他与曾国藩、刘蓉等相识,互相切磋学问、砥砺气郭嵩焘节,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当然,他很可能想不到,与曾国藩的结交将影响到自己的命运。他可能更想不到,这批\"湖湘子弟\"即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在传统功名的道路上,郭嵩焘走得并不顺利。虽然他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考中举人,但道光十八年(1838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接连两次到北京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而曾国藩却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在失意中,他只得接受友人的推荐,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到杭州给浙江学政当幕僚。这次为幕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埋下了他以后思想偏离传统的变化契机。因为当时正值鸦片战争爆发,浙江地处前线,他\"亲见浙江海防之失\",一向为\"华夏\"所看不起的\"岛夷\"的船坚炮利,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但他并不甘于游幕生涯,又几次赴京参加会试,终于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第五次参加会试时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但不久他的双亲相继去世,依定制他只能回家居丧。

咸丰二年(1852年)底,太平军进犯长沙,并攻克武昌,咸丰帝饬令丁忧在藉的曾国藩兴办团练,曾国藩数辞不允,郭嵩焘几度登门,曾国藩终为所动,创办湘军,罗致郭嵩焘于幕中,出谋划策、募捐筹饷,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助手。

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郭嵩焘率湘军赴江西援救楚军江忠源部。经实战观察,郭嵩焘认为太平军之所以攻无不克,多赖水军,遂向江忠源上\"编练水师议,忠源韪之,令其疏请敕湖南北、四川制战船百余艘\"。此举使湘军由劣势转为优势,郭嵩焘因功授翰林院编修。 此后三年,受曾国藩派遣赴湖南、浙江等处筹饷,曾途经上海,参观外国人所办图书馆和外国轮船,接触了一些外国人,了解到西方的情况,思想受到很大的震动。

咸丰六年(1856年)年末,他离湘北上,到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在北京,他深得权柄赫赫的户部尚书肃顺的赏识。肃顺性情刚严,以敢于任事着称,主张以严刑峻法改变当时吏治腐败的状况,屡兴大狱,惟严是尚,排除异己,但由于他深得咸丰帝倚重,其他人对他是敢怒不敢言。与其他满族权贵猜忌、排挤汉人不同,他却主张重用汉族官僚,对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尤其重视。由于肃顺的推举,郭嵩焘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蒙咸丰帝数次召见,自然受宠若惊。咸丰帝对他的识见也颇赏识,命他入值南书房。咸丰帝还对他说:\"南斋司笔墨事却无多,然所以命汝入南斋,却不在办笔墨,多读有用书,勉力为有用人,他日仍当出办军务。\"不久,咸丰帝就派他到天津前线随僧格林沁帮办防务。

爱新觉罗·肃顺( 1816年11月26日— 1861年9月)男,满族。晚清宗室、权臣,字雨亭,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自道光中期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任,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

喜欢史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史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离婚女人图鉴先缅北后樱花,我在全球搞事情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快穿:总裁攻略手册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朝阳警事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三国:东归志!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九十年代小奋斗皇道雷裂苍穹明末:乱世崛起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丹道仙途仙农宗
经典收藏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骑砍三国之御寇白话历史兴衰演义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浪子列国历险记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秦时韩公子大宋说书人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我于历史中长生帝国联盟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我在古代逃荒万界之我是演员三国之黄巾天下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终极潜伏
最近更新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北宋教数学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穿越宋末,海上发家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史册 时代战士 - 史册txt下载 - 史册最新章节 - 史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