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任鸟飞

首页 >> 水浒逐鹿传 >> 水浒逐鹿传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逃荒被弃,我进深山吃喝不愁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塞仙志
水浒逐鹿传 任鸟飞 - 水浒逐鹿传全文阅读 - 水浒逐鹿传txt下载 - 水浒逐鹿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百七十八章 忠奸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完颜宗翰严戒部伍,整肃器甲,率西路军一路小心翼翼的向代州挺进。

在完颜宗翰看来,此番他们西路军必然要有几场硬仗打,完颜宗翰甚至跟副帅完颜希尹和耶律余睹说:“今日至代州,与南军必有数战,不可能一帆风顺,你们要有心里准备。”

然而,让完颜宗翰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一路势如破竹,根本就没有碰到多少抵抗。

在朔州的时候,守将孙翊忠而勇,带大军出城与金军决战,结果他前脚刚出城,后脚汉儿们就开城投降了。

金军到了武州,汉儿亦为内应,武州也毫不费劲的被金军占领。

仅三天时间,完颜宗翰就率领西路军来到了代州城下。

代州也称雁门郡,北拒雁门,山河之险,号称据高负险、凭山控水、地形完固。

完颜宗翰以为,到了这里,应该打一场大仗了。

可让完颜宗翰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代州的汉儿们竟然将代州的守将也就是义胜军统帅李嗣本擒获,然后直接开城投降。

这些汉儿到底是甚么人?怎么纷纷投降?

其实,他们就是义胜军,由燕云汉人组成的义胜军。

义胜军是由谭稹招募的,组建这支军队的本来目的是,固防和牵制常胜军。

可宋人当面以番人来辱骂这些燕云汉人,视其非我族类,这使得燕云汉人无法在宋人那里找到归属感。

可以说,这些燕云汉人之所以叛变,与宋人对他们很不信任有很大关联,这是宋人一贯歧视他们所产生的恶果。

另外,宋国从李衍手上得到燕云之后,实行的政策,让大宋失去了燕地汉人的民心。

蔡靖妻弟许采,在反思宋国治理燕山之教训时指出,其失燕人之心者三:一换官,二授田,三盐法。换官失士人心,授田失百姓心,盐法并失士人百姓心。

换官,表面上看是在重用那些汉人官员,其实是对他们不信任,不敢让他们继续在原处为官,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失原辽国汉人官员之心,有些响应宋朝号召赴朝廷换官者,后来也都越境而逃,如赵公严、赵公伦、姚企望等人。

授田,即将燕人的田地给常胜军,后来燕人回来,无田无产,不少富裕之人,沦为上街乞讨。

盐法,则是指宋朝在燕山地区推行的经济方面的失败之举——李衍控制燕云的时候,燕云地区没有税收,盐一元两百斤,就是辽国后期,燕云地区的税收也不严重,一贯钱得盐一百二十斤,结果到了宋国控制燕云地区的时候,宋国的掌权者不考虑实际情况,在燕山地区大行和内地价格一样甚至更高的官盐制度,每斤盐二百五十文甚至二百八十文,让燕人吃不起盐。

加上,自从宋国从李衍手上接过燕云之后,燕云地区,尤其是云地的汉人,一下子就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后来甚至易子而食。

这让汉儿们既无限想念水泊梁山的统治,又恨死了宋国,认为宋国别说跟水泊梁山相比,就是跟金国相比,都不如。

所以,金军一到,各地汉儿纷纷开城投降。

金军占领代州后继续南下。

几日后,金军便兵至忻州。

忻州也是战略要地,自古便有“晋北锁钥”之称。

忻州知府名叫贺权,也是一个软骨头,见金军势众,似不可抵挡,于是放弃抵抗,开门投降。

完颜宗翰大喜,下令,兵不入城,皆在城外扎营休整。

金军的下一个目标是石岭关。

石岭关又称“白皮关”、“石岭镇”,位于太原北面,是云中通往太原的必经之地。

此关,地势险峻,岭横东西,路纵南北,扼守着太原通往忻、代、云、朔之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面对金军长驱直入之咄咄攻势,张孝纯很焦急,他急切地谋求守此险关之人。

这时,有人向张孝纯推荐冀景,说冀景可以守关。

冀景征剿过田虎、王庆、方腊,第二次北伐收复燕京时他曾担任过选锋将官,富有实战经验。

从履历上来看,冀景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张孝纯于是命冀景前往石岭关守关。

可冀景却以兵力不足为由推辞不去。

张孝纯无奈,只得命王宗尹统领官兵敢勇随冀景前往石岭关,同时又命归朝人耿守忠率八千义胜军助之。

冀景见此,才不得不前往石岭关。

不过,冀景对耿守忠很不信任,因为耿守忠是一名汉儿,是辽国降将,是义胜军的副帅。

冀景因此令耿守忠担任选锋,走在大军最前面——他担心耿守忠偷袭他。

耿守忠行至忻口,突然返回,对冀景说:“守忠所部尽是步军,若借得敢勇家军马,则金不能至关。”

冀景于是下令,让敢勇军暂且借一部分军马给耿守忠。

耿守忠却想要一半敢勇军,认为非如此,不能抵御金军。

冀景感觉耿守忠行为异常,似乎有叛变之心,于是率领亲随人等弃关潜遁。

耿守忠率军来到石岭关,果然败而献之。

冀景闻听耿守忠叛变投敌,不敢回到太原,逃去了汾州。

石岭关作为太原以北最后一道天然屏障与重要关口,就这样轻易丢失了,于是,金军如入无人之境,直至太原。

完颜宗翰知道宋军的战斗力比较差,但没想到竟如此不堪一击。

从此,完颜宗翰逐渐萌生了颠覆宋朝政权的想法。

其实,在入侵之初,金军并没有两路大军会师东京,灭亡宋朝的战略计划,其作战目标只是占领燕山地区与山西之地,他们打出的旗号是以大河(黄河)为界,划河而治。

当然,也不是说,宋国就没有仗节死难之臣。

文有吏部员外郎傅察。

武有武义郎奏差代州西路都巡检使李翼和折家的折可与。

都是有气节之臣,与国仗节死难。

前者,不顾完颜宗望威逼利诱,据不投降,据不跪拜完颜宗望,慷慨赴死。

时人为其赋诗一首,题目叫“吏部员外郎傅公”:贪胡寒盟,兵忽逾塞。公持汉节,迓客于界。控弦琰来,草木震骇。胡雏桀傲,自矜强大。公誓不慴,有死无拜。杀身成仁,播美千载。

又有人赞曰:方贼之始至也,事出意表,莫不错愕失措,望风窜伏,公独雍容,不惮一死,以为忠义之倡,可不纪哉?

后者,率军与敌血战死守崞县,后因汉儿崔忠叛变而失城,宁死不降。

在崞县县城被金军攻陷的前一天,李翼就已经做好了以身殉国的思想准备,他以四事嘱其子李宗周说:“若城破,我不能苟活顺从金人。听说代州史安抚已突围,战役将官辛渐骂贼而自刎,此乃我辈楷模。我死以后,你要想办法回归乡里,将我之死诉于朝廷,使我死节不泯,则后世会说我乃有宋之忠臣,而你则为孝子矣。他日朝廷推恩,可让你伯父遗孤受之。你继母携重赀嫁给我刚刚几个月,我以国事为重,岂能顾恋她?我死后,你当侍奉她如同亲母。假设你们都不幸陷敌,你也不要背弃她。我死后,如果你能返回故里,则将我骨营葬于先垅,使得我死后能侍奉先人于九泉,死复何恨!”

李翼和折可与被俘后,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多次派人对他二人好语相劝,可二人不仅不降,还大骂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

李翼道:“我乃南朝臣子,因奸贼内应,致使城破被擒,杀则任杀,岂肯拜汝番狗耶?”

翻译佩服李翼气节,婉转翻译给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想保全李翼一命。

可李翼并不领情,道:“今不幸被番狗抢辱,我岂是苟生者!”

折可与也大声说道:“我八十年世守之家,怎肯负国败坏家声,无知畜类,不若亟杀我!”

金人恼怒李翼和折可与辱骂,一拥而上棒揍李翼和折可与,李翼的前额被棍棒击伤,折可与则被打坏了一只眼,可他们仍然骂个不停。

完颜宗翰叹李翼和折可与守节,又派人谆谆告谕说:“汝等本皆合死,念汝等忠义,姑欲全贷,尚敢肆恶言骂,辱尊贵大人。”

李翼回答说:“我辈若手有寸刃,当杀尔,岂特骂耶?”

金人知道李翼和折可与最终是不会屈服的,于是用马车载着他们来到崞县城里,巡行示众。

刚入城不久,走在大街上,李翼忽然看见了献城的汉儿崔忠,随即对崔忠大骂不已!

崔忠羞愧地无言以对,掩面逃走。

被害之时,李翼向看守的金兵提出一个请求:“冀少缓,倘得南面望拜,死无所恨!”

金兵不答应。

李翼于是转头朝南,大声呼道:“官家啊,官家啊,臣力弱,不能翦灭此贼,以报国恩!”,悲怆之声,至死方绝。

……

喜欢水浒逐鹿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水浒逐鹿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美剧世界:从洛城巡警开始女扮男装当官,被发现后惊艳天下握有福地洞天,师徒一起成仙穿越灾荒年,农女手握空间存粮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娶个鬼妹子当老婆重生之最强修仙惊悚戏剧学院六十年代随军日常无限禁祭:她靠抽卡封神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极品全能高手我的兵种无限进化明月有心灵气复苏:我的修为全靠家人诡异来袭,娇软美人靠魅力逃生霸武军之荣耀,警之担当,国安之使命斗罗之我觉醒了写轮眼武魂
经典收藏从伍千里开始极品妖孽兵王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大宋第一太子我在古代逃荒湛湛露斯卿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浪子列国历险记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三国之献帝兴汉汉末乱入争霸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汉朝至上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红颜劫:乱世情殇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重生美好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狂魔战神杨再兴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极品五世子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时空乱叙
水浒逐鹿传 任鸟飞 - 水浒逐鹿传txt下载 - 水浒逐鹿传最新章节 - 水浒逐鹿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