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第一狠人护国驸马爷从伍千里开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七十年代那场战争先秦:我穿越成了老甘龙贤王传万界之我是演员糜汉风起明末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十月初一。

灵州,或称灵武。

郑守义是陇右道行军大总管。

魏东城是副大总管,新任灵武节度使即朔方节度使。

行军大总管,常见于唐初,为战区军政最高长官,军政一把抓,权力极大。似李卫公、侯君集、苏定方、薛仁贵薛礼等出征,都是挂某某道行军大总管。

但行军大总管是临时差遣,有事则设,事罢则撤。后来边疆情况变化,临时派遣的行军大总管不能有效应对战事,遂逐步让位于常设的节度使。

多说一句,大唐的这个道,比较玄幻。

初见于贞观年间。

为什么说他玄幻?

比如河北道吧,塞内部分比较清晰,大概就是后世河北省这一片,但是塞外部分就比较虎。反正按大唐的话说,整个东北,直到后世的外兴安岭,都是河北道的地盘。

又比如这个陇右道,东头这边,主要是后世甘肃、宁夏一带,但是向西是个大开口,整个后世的新疆,外加西藏一部、外蒙一部以及,怎么说的,以及向西几乎整个中亚,都是陇右道。

实际管得细不细先不说,反正按大唐的法理,那就都是大唐的地盘。

大唐二次开国,李枢密重新启用这个官职,郑守义也算是复古了一把。

当然,如今郑守义这个陇右道行军大总管还比较虚,法理上的陇右道,比如凉州、鄯州都跟他没关系,反正灵武是关内道的地盘也没啥好说的。

至于最后能不能坐实,就看郑大总管的手段了。

为了打河西,李老三这算是下了血本。

李承嗣这把栽得跟头大呀,不但把自己送走,起家的本钱也赔个底掉。

右神武军的前身是怀远军,主力为幽燕男儿、山北子弟构成,是李承嗣几十年筛选所得的精英。一战折损大半,这可不是补些人手就能恢复的。

元气大伤,右神武军能否东山再起,也看努力也看命了。

来前,李老三曾提出让右神武军回幽州整训补充,然后去山北待两年养一养。军士家眷大多还在幽州,有些就在山北,重新补充幽燕儿郎、山北子弟,再感受一下家的温暖,说不定就还能行。

一支强军,唐王也不想给他废了。

郑守义大总管则别有计较,想看看能否挑些可用之才,奶自己一口。

唐王也不拦他,只说让郑大总管亲自看过再定。

等真见了李有银等人,郑大总管登时就死了这条心。

从这些老兵的眼神里,老屠子看到这帮孙子还有骄傲,并非能够轻易拿捏。尤其上上下下的那种防备与警惕,就明目张胆地把他郑某人当贼防,实在是让人十分无语。

真是李承嗣的好兵啊。

那就滚回幽州去吧,还能省点粮食。

那就滚回去罢,看李老三怎么收拾你们。

其实用脚趾甲想也知道,无非两条路。

若肯听话,补充了人员,休整整训一番,就调到中原前线亲自带一带,这就成了他李老三的人。

若不肯听话,那就军号保留,人则直接拆散了算。彻底洗一遍,这就还是他李老三的人。

都是兵头,是不知道谁啊。

右神武军很果决,得令后只五天就打包完毕上马走人,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郑大总管立在城头,目送将士行远,暗叹,可惜了李承嗣带的好兵。

啧啧,孤军转战数千里,在主将身死的情况下还能退回来……

哪怕是残兵,那也难能可贵了。

可惜,终究是有缘无份呐。

可恨爷爷还不是枢密使啊!

……

灵州有塞上江南之称,汉、唐以来,中央都在这里落力经营。治下所开灌渠四通八达,盛时产粮可活百万人口。

天宝末年,李亨那个草包能咸鱼翻身,灵武出力不小。

可惜,凋零已久。

魏东城抵达时,灵州六县膏腴之地在籍仅区区六七万口。

幸亏水利底子好,地力足,今年得粟、麦、稻及杂粮二百余万石,官仓收粮近九十万石。新粮入库,又有后方转运所得,仓储也算丰足。

不过,如今来了三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就很紧巴。

为了明春能够动兵,还得继续运粮不停。

粮!

粮!

粮!

命相连呐。

既然魏东城是灵武的节度使,这些杂事郑大总管全都推个干净。

整顿练兵这些事务,也都有老兄弟带着儿郎们干。

于是老屠子借口安排出征诸事跑来天德军。

运粮?嘿嘿也不必都运到灵州,亦可在天德军囤积部分。

此次西征,到底是走哪条路,郑大总管其实还没拿定主意。这事儿跟魏东城说不着,他得跟宋节度聊一聊。

然后可以再借口视察畜牲马匹,去中城会一会萨仁那过年。

完美。

十月末,寒风呼啸,草木枯黄,一片萧瑟之感。但是郑大总管驾到,宋节度不畏风霜不畏雨雪,依旧是出迎十余里。

宋将军心里热呐。

西征先胜后败,他最担心的就是朝廷没了勇气西进。

嗯,现在确实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称大唐朝廷了。

唐军正在河上与伪梁决生死,将这边角之地放一放也完全合情合理。

而宋将军怕的就是这个。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有些事一旦放下,开始或者说暂缓,可是久而久之便可能成了永久。

安史之乱以后,大唐虚弱,安西、河西告急,当时朝廷就是如此,说什么力有不逮,主张放弃,待养足力气再王者归来。郭令公倒是目光如炬,就怕事情放凉了,把亲侄子派去安西戍守,希望能给大唐留个念想。

最终怎样?

浑浑噩噩几十年,唐蕃会盟,大唐彻底放弃河西。

安西满城白发兵,终其一生等不到大唐王旗。

好不容易张义潮趁吐蕃内乱起事,西自北庭,东至甘、凉,河西重归汉土,而朝廷又干了什么?

反正宋瑶看到的,是回鹘受青睐,嗢末得扶持,而归义军则是迭遭内乱,困于沙、瓜二州。

最后嗢末据凉州,回鹘占甘州,龙家取肃州,原本一片大好的局面再次崩坏。

其实,这次主要就是李承嗣中了流矢,致军心不稳。

收拾草原,最麻烦的是胡儿来去如风,让你有力没处使,最终被拖疲拖垮。如今回鹘人修了删丹城,等于生根于此,多少家当在城里,他还跑么?

至少这次宋瑶看他们是舍不得跑。

真是善哉。

善哉!

嗢末这帮混蛋其实更像吐蕃,但是他们距离灵武近呐。又不可能天天聚兵,还是要分家放牧过日子的,人多也没什么用。

等开春,大兵扫荡过去,还不是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焉耆龙家这回半道杀出来,着实有点出乎宋瑶的预料。这帮货早被回鹘人捶得胆寒,天兵讨回鹘,狗日地不说喜迎王师,反而想给王师插上两刀。

丢你个老母,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想想队后一段路走得凄惶,宋瑶将军真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啊。

趁归义军这轮热闹还没凉透,趁蕃贼衰退、诸胡势弱,尽快恢复河西,这是有大利的事。若迁延时日,再来一个胡儿雄主,可真就麻烦啦。

问题是,这些只是宋瑶之所想,未必是朝廷诸公之所想。

尽管诸枢密都是武人出身,唐王等也是经营塞外起家,但人家经营的是东北,是辽西、辽东,跟河西隔着千里万里呢。

对于幽州来说,只要山北诸胡安分,河西闹翻了天,对人家有啥影响?

苦也是苦他们这些西北汉子。

比如这老屠子心黑手狠,宋将军勾搭多次,人家还不是不肯。

唐王倒是来西城转了一圈,回头就跟朱梁死磕去了。

好不容易来个有心开拓的李承嗣,还他妈运乖死了……

魏东城一看就是守成之人,没有开拓之心。

宋瑶宋大帅能不纠结么。

从甘州逃回来,宋瑶是一刻不敢耽搁,行文给枢密院力陈西进的必要。

奶奶地,爷爷如今也是枢密呀,在枢密院也是能说话的。

虽然不一定有人听,那也要说。

若不是已经流了太多血,都好写血书了。

然后就让嫡子亲自去见枢密使,去说服枢密院。若非怕自己不在家里出乱子,他宋瑶都想自己去见李枢密。

等来等去,等得心焦。

终于等到了郑大总管,宋将军能不心热么。

……

“大……啊总管,一路辛苦。”

尽管儿子早就说了老屠子西征的消息,但是直到见到郑大总管本任,宋瑶将军才算是一颗心彻底落回肚子里。

他几乎是鞠躬到地,万分虔诚。

老屠子忙把这老战友扶起。“你我之间何必虚礼?我那些畜牲还好吧。”

宋瑶欢喜道:“大……啊总管宽心,皆膘肥体壮,十分妥帖。”

老屠子携了他手,道:“走走,你再予我说说经过。”

观察这老屠子情绪稳定,好像还有那么一点兴奋,宋瑶将军更加欢喜。入城,边吃边聊,宋将军便将事情经过说了一回。所述与其子大体无异,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少有不同。

闻罢,郑大总管道:“那么,我问你三个问题。”

宋瑶做出洗耳恭听状,道:“义贞请讲。”

“其一,这甘州回鹘究竟多少人口?有许多丁壮?战力究竟如何?”

好吧,这就算是一个问题。

宋瑶毫不迟疑答道:“回鹘崽子全有甘州,肃州酒泉以外亦为其有。今或治下二……二十余万众,聚兵二三万并无困难,若尽……尽发男丁及诸蕃,或可聚兵十万。

战力么,若其于草原游走不与我战,则难治。

嘿,奈何其于删丹筑城,家眷财货俱在城中,如……何游走?

若阵战,依某观之,我军以一当十可也。况胡儿亦要放牧,聚兵亦须时日,若突袭之,乌母主身边至至多二三万骑,破之必矣。”

郑大总管又问:“其次,若走居延海,还有部落可供抄掠么?”

全程靠后方转输是绝不可能,必须考虑以战养战。但是居延海已被抢了一回,再来,还有麦子割么?胡儿会这么蠢么?

宋瑶拍着胸脯,信心满满道:“有,必……必定有。

河西水草丰茂之处亦有限,冬日尤其难熬。不来居延海,何处可去?”

草原,并不自由,不是想去哪里去哪里。水草承载能力有限,真正的好牧场就那么多,胡儿的选择其实很少。

关键是要对草原的河流地理自己有数,而在这方面,大唐从来不缺人才。

郑大总管再问:“那么,凉州那边又是何情况?”

宋瑶摇摇头,道:“凉州仍以嗢末为主,彼……彼辈虽多为河西陷蕃汉儿子孙,却早与蕃贼无异,对其不可丝毫大意。

此次删丹城下,便有嗢末为回鹘助拳。”

三个问题问完,郑大总管想一想,道:“走凉州,至甘州,可乎?”从地图上看,感觉还是走南边近些。

宋瑶眼珠子一转,道:“不妥。

其一,凉州左近诸蕃混杂,敌友难辨。

其次,兰、会诸州不在我手,走凉州,侧翼与后路并不稳当。

再次,凉州城中尚有数千戍兵,然其一心自立,未必是友,难成助力。

最后,凉州诸部困窘,一路与之厮杀,得不偿失。

无如长驱直入先取删丹,再挟大胜之威制服凉州。李帅方略无误,只是运乖。嗢末势弱,回鹘势强,此战根本在于破回鹘,不可本末倒置。”

生怕这老黑畏难,宋瑶将军鼓动唇舌道,“大……大总管,天德军尚有三千可战之兵,再征发诸羌,你我合兵二万。

仍走居延海,南下删丹城,必胜矣。”

心想,这回死活要把这老黑看住,不能让他去浪,再中个流矢,宋大帅可受不了。之前李承嗣就是打发了兴,连战连捷,脑门发烫,亲自引骑突阵,结果中了流失翻了车。

为此,宋瑶将军悔之不及啊。

一错,岂可再错。

郑大总管心里也是倾向于走北线,种种布置也是为此,但问还是得问。

……

在天德军逗留数日,郑大总管亲自验看了仓储,畜群,与将士谈心。

诸事办完,郑大总管对此次西征信心又足了许多。

前面这趟,杀才们其实没少抢,只因后来坏事,为了活命跑路都丢弃了。

据说,回鹘崽子打劫往来商旅几十年,删丹城里财货如山,堆积如山啊。

而且损失大的主要是李承嗣的队伍,天德军损失相对有限。刚跑回来不免心中惊惧,但是这些日子过去,杀才们渐渐忘了凶险,满心满眼只惦记了好处。

听说郑大总管带着一万多大军过来,还要二次西征,天德军的这帮老兵们一个个都上了头,整日介磨刀霍霍,憋着劲儿准备再干一场。

军心可用啊。

……

可是不管军心士气是不是可用,距离西征也还得耐心等待。

等待大总管的队伍适应本地水土,等待粮械军资,等待春暖花开。

黄河两岸已是银装素裹,郑大总管当然没有冬季用兵的打算。

雪夜破契丹,雪夜下定州,那都是逼的。

彼时实力有限,不得不兵行险着。

如今嘛,年纪大了,也没那必要。

再说,走草原远征甘凉这已经很浪了,不能太过分。

与宋瑶谈妥,这次他天德军仍出兵三千。与此前不同,这回将将由他们领路,与左龙虎军一部先行,往居延海为大军开路,筹粮。

如此算来,全军将超过二万,兵力比较充分,但是输粮的压力也大了不少。

冬天需给马匹多吃精料保持体力,而且这次准备多带些毛驴。

本来要是有足够多的橐驼还是上选,可惜上回这不都让李承嗣赔了么。

至于为什么是毛驴……

其实唐军的辎重驮畜,驮马,骡子,驴子都有。

驴子这动物个子矮腿短,骑行作战肯定都不灵,但一样好,奈粗饲不得病,还吃的少干的多驮负能力特别强,呃……

这好像就不是一样好了。

总之,你看他个子小,可负重不比契丹的短腿马差。

所以,这回李老三就弄了很多这玩意过来。

此前老屠子驴子用的少,那是因为需求不对口,小短腿儿驮着大包跟不上马爷来去如风。这次不同,突击力量是左龙虎军、天德军数千骑,但是大军的基石却是步军,尽量多用驴、骡,可以有效减轻转输压力。

于是,驴叫此起彼伏,吵得人脑壳疼。

……

十二月中旬,郑大总管终于赶到中城。

阴山奚一路跋涉,已在中城落脚。

休看墙体残破、城垣朽坏,再烂,那也强过平地吹风。

萨仁那的金帐就搭在城中,门外寒风呼啸,帐内温软如春。

李家两个小子这大半年都在部里,帮助娘亲管理部众。在军中历练数年,小哥俩长进很大,事情办得妥帖,很得娘亲夸赞。就是看着老娘跟老屠子两个没羞没臊……

哎呀,小哥俩不免感觉眼角生疮,只想赶紧躲远。

虎子哥就很不同,只觉着爸爸英雄了得,什么女人都敢弄。立志这次打回鹘,好歹搞几个美貌的可敦回来暖床。

嗯,得多搞几个,小屠子哥哥也喜欢。

郑虎是跟着李家兄弟一起提前回来安顿家里,小伙子没有带家眷来中城,而是将老娘与婆娘娃娃、弟弟都送去了朔州安顿,只自己跟着部落西行。

一来,此次西征部落要随军,要负责照管牛羊马匹等牲口,为大军提供部分补给,甚至于要照护伤病,要打仗。郑虎就不想老娘、弟弟、婆娘娃去。

其次,虎子哥早晚是要跟着爸爸回中原的,他可没有草原称雄的打算,也就趁机把家眷安顿了。

草原太苦啊。

结果李家小哥俩说完话走了,他就赖着不走,笑嘻嘻地看着亲爸爸老屠子傻乐,也不知在笑啥。

这就看得郑大总管急急眼,飞起一脚将他踢飞。

这厮,眼瞎还是心瞎?

老屠子回身揽着萨仁那就很激动。

好奇怪,每次都被掏空,然后落荒而逃,又总是念念不忘。

再被掏空,再逃遁。

如此循环往复,无穷尽也?

奇了怪了,怎么就这样迷恋这娘们呢?

又是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喜欢刀尖上的大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刀尖上的大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清和如昭意诸天:开局韦小宝,系统任务翻倍生活系男神盛世朝堂龙天令镇世龙尊清理老赖,你们发什么抖从陆小凤开始的武侠穿越仙子饶命甜心萝莉萌萌爱武侠世界中的神医我要与超人约架我为人族逆诸神写轮眼中的柯南世界雄起澳洲天下倾覆我把亲姐锻炼成拳法八级云行流水间 GL独占末日冰封:我觉醒了无限系统
经典收藏从古代开始的科学生活我在水浒开了个挂妖侯盛世第一妾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绝品管家生子当如孙仲谋蛇蝎女配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特种兵之一夫当关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染谷君的异常老子就是要战争太虚神皇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大宋说书人三国第一狠人风起明末我的老婆是执政官
最近更新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大晋第一才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沈家大小事三国之纨绔霸天下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三国之小曹贼重生农家致富科举我岳父是朱元璋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奇门故事汇汉末浮沉书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神威天降九皇子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大唐:九五至尊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