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宋

榴弹怕水

首页 >> 绍宋 >> 绍宋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逍遥三公子汉朝至上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护国驸马爷贞观第一婿三国之献帝兴汉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大明群英传帝国联盟
绍宋 榴弹怕水 - 绍宋全文阅读 - 绍宋txt下载 - 绍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同人11:绍宋御营军制及编制、番号初探——梦中仗剑天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同人11:绍宋御营军制及编制、番号初探——梦中仗剑天涯

前言:至建炎十年北伐,前军岳飞部4.5万,中军李彦仙部4万,郦琼部2.5万,王德部2.5万,后军吴阶部5万,左军韩世忠部4万,右军张俊部2.5万,水军张荣部1.5万,骑军曲端部3万,海军李宝部5千。

兵力详细考证如下:

第五卷第十二章《回应》,总编制额如下:韩世忠部从3万提升至3.7万;吴阶从3万提升至3.8万;御营中军自5万提升至6.5万,其中明确说王德部自1.5万提升至1.7万,郦琼自1.5万提升至1.8万,那么李彦仙应该是编制额自2万增加至3万,具体多少人不可详知;岳飞部自3.5万提升至4万,张俊2.5万不变,张荣1.5万不变,李宝五六千众不变;“曲端所领御营骑军从一万五千编制提升到两万”;后备军1万,在江南西道。

此时为建炎六年末,也就是说待扩军完成后,建炎七年初,御营员额共计3.7+3.8+6.5+4+2.5+1.5+2=24,共计二十四万整。

第五卷第三十七章《夏雨》扩军旨意清楚无误,到秋后,御营前后左右中骑水军,满额三十万众,且不包含海军。

扩军计划没有透露员额,但从后勤与各地征兵规模显示,绝大部分新增员额依然分给了韩世忠部、吴阶部、李彦仙部以及曲端的御营骑军。

第五卷第四十二章旨意,有诏,御营前军、右军、水军、海军,合四军九万整发河北。应该是前军4.5万,右军2.5万,水军1.5万,海军0.5万。

又诏,御营中军左副都统王德、右副都统郦琼、御营骑军都统曲端,即刻发本部全军八万依次向西。书中多次描写御营骑军全军三万众,取此说法,按骑军3万人,王德、郦琼各2.5万人计。

再诏,御营左军都统韩世忠、御营中军都统李彦仙、御营后军都统吴阶,合三路军十三万为河东方面军,以韩世忠为元帅,统一进发河东。其中单独给韩世忠的诏书,要其即刻发全军四万渡河。那么这里韩世忠部确认是4万,另外两家分配大概是吴阶部5万,李彦仙部4万(各自较第十二章增加约1万编制)。

第一部分:编制体系初探

一、传统四层指挥体系、置将法、亲卫体系发展脉络。

1、传统四层指挥体系:

北宋传自五代的传统四层指挥体系为都-营-军-厢,据《武经总要》前集卷1《军制》和卷2《日阅法》的记述,“大凡百人为都,五都为营(指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或隶殿前,或隶两侍卫司”。但事实上并不会整齐划一。真宗时,已有一军辖十指挥的,有的军,下面却仅有1-2指挥(如云骑军等)。所以,军作为营(指挥)的上一级是确凿无疑的,具体员额却不必深究。国家博物馆藏有“神卫左第四军第二指挥第五都记”等铜印,表明了自都至厢的番号。

按上述,一都为百人(约数,下同),一营为四百人(骑卒)或五百人(步卒),一军为2000-2500人,一厢理应有员额两万至两万五千人,实际上很难达到。

实际上,北宋中后期,厢作为编制意义已经名存实亡,多作为番号标记或临时编组大军使用,如童公公的龙神卫四厢指挥使。

另,作为编制的军,与作为部队名号的军,并不是一个意思。作为名号的军,大致表明了该部队的来源(征募地)、编制特点(如带骁、捷等字则多为骑军)等。

2、置将法与队、部、将、军的新编制。

王安石行置将法以后,禁军形成了队-部-将-军的新编制。新编制中的“军”为一支军队分为前后左中右之“军”,非固定编制,即新编制实际仍只有队-部-将三级,作战时将若干将编组起来,再分为前后左右各军,另有选锋军等,各军战时委派一将担任统制官(此处可看出统制官非常设)。盖因陕西路为黄土高原地形,难以展开大军会战,后期宋又奉行结硬寨打呆仗的浅攻掘进风格,导致宋夏实际交战均以千人至万人规模为主,故不长设较大编制。

但将以下均为实际统兵且固定统属关系的编制。书中曾描述,吴阶就做过泾源路第一正将。但置将法应用地区非全部,至靖康前,仍与都-营-军-厢(此时名存实亡)并行。

新编制下,一大队基本与以前的大什同,约五十人,一部约二百五十人,一将统千人。

但按照神宗朝设想,将为一地设一将,编制也非固定数,非千人定额,当然后来没有实际执行下去,具体待考。

3、大将体制下的亲卫体系及阶级:

背嵬军体系(队-部-将-军)。

因为靖康总崩溃,军队失去中枢控制,自然演变为以大将为核心的军制,而大将为了确保控制军队,使得将领亲卫体系大肆膨胀,直至统军大将的亲卫高达一军(传统编制)之多。背嵬军作为韩、张、岳等大将亲卫部队,在得到朝廷认可后,最终在赵玖的统制官-统制部格外强化的背景下,获得了统制部的编制,与传统指挥体系重新结合。

4、统制官、统领官体系。

靖康后全国军事体系崩溃,上层军制混乱失效,为了抵抗金军,诸路州到处乱设制置使、经略使,对于乱世军头,不管是正规军残余,还是地方土豪、义军等,到处分发统制官、统领官,类似于现在非野战军体系的总队-支队-大队,统制官下辖员额不定,统领官下辖员额不定,一般以一部设一统制,如韩世忠出场就是统制,统制官下独立领兵就封为统领。统制官-统领官体系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后来御营体系建立,赵玖强化了高层军制中的都统与统制官的阶级区分,再结合下层体系,重新确立了基本阶级。基本将统制部员额数限制在2000-4000人(个别除外)。并追认统领官为正式阶级。

统领官阶层:御营军制建立后,除追认外,多以一统制部的副职或资深营指挥任命为统领官。实际上不属于军队编制体系的任何一级,但因为战场指挥权、亲卫体系,以及资历营指挥的存在,依然广泛存在,并且相当具有活力,并作为晋升统制的后备力量。

而更多的亲卫首领,则通过准备将-正将阶层与传统指挥体系下略显冗余的统领官相互转化流动。这也是统领官阶层具有强大活力的另一个重要缘故。亲卫首领想升统制,需出亲卫体系任统领官统带一营(或任统制部副职),获得战功后,在扩编中(或补任)升任统制。

二、绍宋中实行的军事体系

1、军制体系,改革与承认既定事实并存。

大致上,通过赵玖十年的权威压制与改革,基本上统一了上层军制。目前绍宋中上层所施行的,自上而下基本上为行军司(御营前后左右中军等)-统制部的编制。

中层军制,则并行指挥-都、将-部两套体系。

基层军制,因基层军制改革难度不大,且改动较小,与历史曾有编制基本相符,架空如下:步军均为都-大什-什-伍,一都105人;骑军为都-队-什-伍,一都65人。

总而言之,御营体制是一种靖康总崩溃后,赵玖为了控制部队,不得已结合历史发展进程(比如大将军制下亲卫体系泛滥、高层军制混乱),尽量制造出的一种兼有妥协与压制的复杂军制。

2、步军编制依据及战术目的:

因大将亲军多作为胜负手或主力部队投入决定性战斗或战役,故在此不做分析与说明。

(1)、编伍层面。伍、什,为基本编伍单位,如行军为一队,宿营为一帐等。

(2)、兵种层面。大什,为基本兵种单位,如一大什均为弓箭手,另一大什为长枪手,另一大什为刀盾手。

(3)、战术层面。都,为基本作战单位,下属至少有两个兵种搭配,配合起来具备基本作战能力(单一兵种无法独立作战,如弓箭手近战能力不足,刀盾手无法防冲击,长枪手无法独立面对远程打击)。

营(指挥),(550人左右)为基本战术单位,下面骑步各兵种齐全,可配合作战,独立完成战术命令。一指挥下辖有骑兵100人左右,长枪手2大什,刀盾手3大什,弓箭手3大什,可独立完成布阵。

(4)、行军(机动)层面。部,(统制部)为基本行军单位,有独立辎重部队,可承担防守时战略方向任务(进攻时不足以担任战略任务),可部分修理战具,有独立可持续作战能力,独立战略机动能力(独自长途行军)。

(5)战略层面。行军司为基本战略单位,可承担一个(防守时为数个)战略方向的进攻任务,具有自行补充员额、征集粮草、打造修理战具、临时任命地方守吏等能力。

3、骑军编制依据及战术目的:

因御营骑军中,甲骑为全新组建,轻骑统领李世辅对官家忠心耿耿且战功卓着,兵员来源党项人多为新征服或延边熟蕃,故整体从上到下整编较为顺利,基本规整化。

(1)伍与什,为基本编伍单位,行军、宿营时等为基本单元。

(2)队,为基本游弋单位(斥候除外)。

(3)都,为基本作战单位,可布设锋矢阵、鱼鳞阵等基本作战阵型,发挥骑军独特作战效能。

(4)指挥,为基本战术单位,可以都为单位,聚散成阵,执行正面冲击加侧击等较为复杂的骑军战术。

(5)、统制部,已可承担为大军前卫、骚扰粮道、追杀溃军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具备战略能力。

(6)御营骑军行军司,完全战略能力部队,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及能力。

三、绍宋中的兵种组成

1、传统宋军兵种组成

宋军传统上兵种有两大类,即骑军与步军。

骑军下分为枪骑(着铁甲,非重骑)、弓骑(着皮甲)两大类。

步军下分为枪手、刀盾手、弓手、弩手四大类。

从《武经总要》前集卷2看,北宋时的军训队列,一般都是枪刀居前,弓弩在后。这种队列式是接近实战要求的。南宋也有类似记载。名将吴璘的军令规定:“逢敌欲战,必成列为阵,甲军弓、弩手并坐。视敌兵距阵约一百五十步,令神臂弓兵起立,先用箭约射之,箭之所至,可穿敌阵,即全军俱发。敌兵距阵约百步,令平射弓兵起立,用箭约射如初,然后全阵俱发。或敌兵直犯拒马,令甲军枪手密依拒马,枕枪撺刺。”由此可知,枪手紧靠阵前布设的拒马之后,也无疑居于弓手和弩手之前,以便当敌骑冲阵之际,进行白刃战。

2、绍宋御营军兵种组成

通过与金军多年作战,在实践中宋军摸索出了很多经验,因金军多使用重甲硬弓,于是针对性的重新配置了各军兵种,设定如下:

步军,设刀盾手,长枪手,长斧手,神臂弓手,弓手(重箭硬弓)。不再设一般意义上的步弓手与弩手。因神臂弓修理及生产限制,对兵种比例对比进行了优化(详见后文),不复之前宋军一都60%-70%均是弓弩手的情况。(宋仁宗时,尹洙说:“诸处马军每一都枪手、旗头共十三人,其余并系弓箭手;步军每一都刀(盾)手八人,枪手一十六人,其七十余人并系弩手”)

骑军,设弓骑,突骑,甲骑,着重加强对甲骑部队的建设,主要兵器也由统一制式长枪更换成了骑兵锤(骨朵)和可破甲的槊(锋刃长而较长枪重)等,副兵器由刀剑更换为了锏、鞭、短柄锤等重武器,弓骑部队不再以弓为主要作战武器,改为主要由蕃骑编成,并统一配矛用作格斗武器。甲骑着全身甲,有身甲、披膊、臂护、垂缘、膝裙、兜鏊等,马甲主要是护胸、护颈,不像铁浮屠那样全身马甲;轻骑上只有身甲为铁制札甲,其余都为皮甲,蕃骑全身基本都是皮甲(除掩心、头盔外)。而步军中的骑卒多承担斥候作用,一般上身着半身铁甲,下身皮甲,马着护颈,皮质胸铠。

3、基层军制与阵型编制

步军以一大什为单位设立兵种,如左什为刀盾手,右什为神臂弓手等。一都2大什,一营5都,除亲兵都外,共计8大什,一般2大什刀盾手,1大什长枪手,1大什长斧手,3大什弓手,1大什神臂弓手(射速较慢且修理不易,无法大规模配置)。外加亲兵都与斥候队的100余名骑兵。作战时一般2列刀盾手在拒马后(如有时间设置拒马),1列长枪手次之,1列长斧手次之,3列弓手次之,1列神臂弓手最后,可排出50*8的阵型正面作战。

进攻时,则长枪手在前,长斧手次之,1列刀盾手继之。后方约50步外,1列刀盾手保护弓手掩护逐步向前推进。

攻城时以刀盾手为主,长枪手在城下列阵保护弓手掩护,并掩护大阵后投石机等器械。

神臂弓射程:《梦溪笔谈》卷19说,这是“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札,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首,自投归朝廷”。另一说则是由百姓李宏研制。神臂弓实际上也是一种弩,射程远及二百四十多步,约合372米以上,“仍透穿榆木,没半簳”,足见其劲利。“熙宁初,造神臂弓成”,宋神宗“御延和殿临阅,置铁甲七十步,俾卫士射,未有中者”。宦官张若水“自请射,连中彻札”。神臂弓不像床子弩那样笨重,只用一人发射,易于推广,“施于军事,实有奇功”。

骑军以都为单位设立兵种,如一都甲骑,另一都为弓骑,一营甲骑中,仍有承担外围警戒、侦查任务的突骑(轻骑)一都。一营四都,或三都甲骑一都轻骑,或一都甲骑(亲兵都)3都轻骑。

进攻时(骑兵只有进攻,原地不动的骑兵还不如步兵),多以甲骑为前锋,弓骑兵为两翼或侧后,突骑为中军。甲骑阵型以4-8排(再厚了没有意义)不等。后方五十步外为跟进掩护的轻骑、突骑。

附:宋军步军都以下编成:

——都(正副都头各1人,辖2大什)共计105人

—————军法官(将虞侯) 1人

—————左什(大什长由资深什长兼任) 51人

———————军法押官 1人

———————什 10人

——————————伍 5人

—————————————兵士 1人

—————右什 51人

注:大什俗称队,长官称什将,一般由资深什长兼任,下辖5什步卒。

宋军骑军都以下编成:

——都(正副都头、掣旗各1人)共计65人

—————军法官(虞侯2人) 2人

—————左队(正副队长各1人) 30人

—————————军法押官 1人

—————————第一什(1什3伍) 9人

————————————伍 3人

———————————————兵士 1人

—————————第二什 9人

—————————第三什 9人

—————右队 30人

四、绍宋御营军阶级初探

宋军传统各军种,自军士到军官,常有三级通称。

一是将校,也叫军校、列校、军员、人员,其范围包括从厢的都指挥使到都的副兵马使、副都头;二是节级,其范围包括都的军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三是长行,即军兵。

将校阶级描写较为清楚,也易推断:

各行军司都统,基本都加节度使衔。

统制官未详写,推测多加防御使、团练使。

统领官不详,此处不懂,待大佬考证。

营指挥至都头一级,多半是以各校尉阶分领,也就是书中类似于夏侯远之类军官,多以夏侯远的任职,自指挥使至都头(于亲卫体系则是正将、准备将等),皆有可能。

第二部分:各军详细番号编制整理

一、御营前军行军司(都统岳飞)

人数: 人牲畜: 马、4200骡

——直属亲军统制部(张宪部,俗称背嵬军)约4600人约7500马

—————亲兵指挥(军机、传令) 300人 130马

—————辎重营(5都步军) 570人 50马 210骡

—————第一将(正将、准备将、掣旗各1人) 370人 730马 12骡

————————亲兵队 30人 60马

————————火头军 12人 12马12骡

————————骑军都(甲骑) 65人 130马

————————骑军都(甲骑) 65人 130马

————————骑军都(甲骑) 65人 130马

————————骑军都(甲骑) 65人 130马

————————骑军都(甲骑) 65人 130马

—————第二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三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四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五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六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七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八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九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十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直属辎重部(汤怀部,参军6人,注1)约2200人 1200骡

—————直属都(骑军,管军机、传令) 65人 130马

—————辎重第一营(民夫营,管粮草转运)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二营(民夫营,管粮草转运)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三营(铁匠营,管器械打造)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四营(铁匠营,管器械打造)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五营(工匠营,管攻守战具)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六营(工匠营,管攻守战具) 360人 50马160骡

——选锋军(斥候,俗称踏白军,1人3马,注2)约1000人约3000马

—————选锋第一营(突骑) 310人 930马

—————选锋第二营(突骑) 310人 930马

—————选锋第三营(突骑) 310人 930马

——军法处(正副参议官带3参军,注3)约840人 210马210骡

—————进士都*4 420人 420马420骡

—————军法都*4(甲士) 420人

——第一统制部(副都统王贵本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亲兵营(骑兵都、重步都居多) 315人 320马10骡

————————直属队(掌军机、传令等,骑兵) 30人 60马

————————火头军 10人 10骡

————————骑兵都(中装甲骑) 65人 130马

————————步军都(甲士) 210人

————————步军都(甲士) 210人

—————辎重营(参军1-2人,掌3都辅兵,注5) 360人 60马 160骡

————————直属大什(属官分掌粮草、军械等) 30人 60马

————————火头军 10人 10骡

————————辅兵都*3 105人 50骡

—————斥候都(骑兵) 65人 130马

—————步军一营(正副指挥各1人,注6) 535人 190马 10骡

————————亲兵都(骑兵) 65人 130马

————————火头军 10人 10骡

————————斥候队(骑兵) 30人 60马

————————军法队(承勾、副承勾带8人) 10人

————————步军都*4(正副都头各1人) 105人

—————步军二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 535人 60马

—————步军三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 535人 60马

—————步军四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 535人 60马

—————步军x营(各统制部大小不等,辖4营—6营) 535人 60马

—————步军x营(各统制部大小不等,辖4营—6营) 535人 60马

——第二统制部(李逵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三统制部(黄佐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四统制部(姚政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五统制部(庞荣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六统制部(李山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七统制部(傅选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八统制部(马羽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九统制部(王刚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十统制部(刘文舜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十一统制部(李宝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十二统制部(王善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十三统制部(张用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注1:员额每五千人设一个辎重营编制,因为规模不等,大约由一名直属都统的资历统领官或正将或统制官带领,直属于都统军部。

注2:踏白军是都统直属亲卫体系渗透军中最明显的一处,总领者往往是一名正将\/统领官。

注3:之前普遍性归属将领亲卫,后期正规化,且随军进士(进士入都)大量参与其中。

注4:亲兵营的编制体系比较灵活,部分资历统制官可能具有更大的亲军编制。

注5:在大部分统制部中,参军往往从随军进士中挑选,但也不乏早年投身军旅的文士。

注6:大部分营指挥在具有资历和军功后会获得副统领职衔,少部分会获得统领职衔,用于战场临时指挥、驻地军务主次分担等。

附:御营前军十五名统制官名录

王贵(副都统),张宪(背嵬军),汤怀(领辎重部),李逵,黄佐,姚政、庞荣、李山,马羽,傅选,王刚,王善,张用,刘文舜,李宝(病关锁,与海军都统同名)。

二、御营右军行军司(都统张俊,副都统田师中)

人数:约人牲畜:约7500马2700骡

——直属亲军统制部(俗称背嵬军)约5000人约200马 300骡

—————亲兵指挥(军机、传令) 300人 130马

—————辎重营(6都步军) 670人 50马 210骡

—————第一将(正将、准备将、掣旗各1人) 645人 15骡

————————第一队(长斧) 105人

————————火头军 15人 15骡

————————第二队(长枪) 105人

————————第三队(长斧) 105人

————————第四队(长枪) 105人

————————第五队(长斧) 105人

————————第六队(长枪) 105人

—————第二将 645人 15骡

—————第三将 645人 15骡

—————第四将 645人 15骡

—————第五将 645人 15骡

—————第六将 645人 15骡

——直属辎重部(参议1人、参军6人,注1)约1200人 280马480骡

—————直属都(骑军,管军机、传令) 65人 130马

—————辎重第一营(民夫营,管粮草转运)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二营(铁匠营,管器械打造)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三营(工匠营,管攻守战具) 360人 50马160骡

——选锋军(斥候,俗称踏白军,1人3马,注2)约620人约2000马

—————选锋第七将(突骑) 310人 930马

—————选锋第八将(突骑) 310人 930马

——军法处(正副参议官带3参军,注3)约420人 210马210骡

—————进士都*2 210人 210马210骡

—————军法都*2 210人

——第一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亲兵营(骑兵都、重步都居多) 315人 320马10骡

————————直属队(掌军机、传令等,骑兵) 30人 60马

————————火头军 10人 10骡

————————骑兵都(中装甲骑) 65人 130马

————————步军都(甲士) 210人

————————步军都(甲士) 210人

—————辎重营(参军1-2人,掌3都辅兵,注5) 360人 60马 160骡

————————直属大什(属官分掌粮草、军械等) 30人 60马

————————火头军 10人 10骡

————————辅兵都 105人 50骡

————————辅兵都 105人 50骡

————————辅兵都 105人 50骡

—————斥候都(突骑) 65人 130马

—————步军一营(正副指挥各1人,注6) 535人 190马 10骡

————————亲兵都(骑兵) 65人 130马

————————火头军 10人 10骡

————————斥候队(骑兵) 30人 60马

————————军法队(承勾、副承勾带8人) 10人

————————步军都*4(正副都头各1人) 105人

————步军二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 535人 60马

————步军三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 535人 60马

————步军四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 535人 60马

————步军x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 535人 60马

————步军x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 535人 60马

——第二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三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四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五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六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七统制部(正统制、副统领各1人)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注1:张俊为原西军(种师道亲卫小校)出身,故直属亲军编制仍采用原将兵法的队-将-部-军方式。

注2:张俊部由几千人壮大至两万五千人的过程中,兵员主要来源于淮东、京东等地新征募的流民,离中枢较近,故非直属统制部中,下两级的编制多采用更接近传统的都-营-统制部。

注3:军法处之前普遍性归属将领亲卫,后期正规化,且随军进士大量参与其中。

附:御营右军部分统制官名录

田师中(副都统),胡清,张子盖,张宗颜(已因败绩贬职),扈成,刘宝。

三、御营左军行军司(都统韩世忠,副都统王胜)

人数:约人牲畜:约7500马2700骡

——直属亲军统制部(成闵为统制,俗称背嵬军)约3700人约7500马

—————亲兵指挥(军机、传令) 300人 130马

—————辎重营(4都步军) 460人 50马 210骡

—————第一将(正将、准备将、掣旗各1人) 370人 730马 12骡

————————亲兵队 30人 60马

————————火头军 12人 12马12骡

————————骑军队*5(甲骑) 65人 130马

—————第二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三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四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五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六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七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第八将 370人 730马 12骡

——直属第二统制部(解元为统制,俗称摧偏军)约4000人约7500马

—————亲兵指挥(军机、传令) 300人 130马

—————辎重营(3都步军) 360人 50马 210骡

—————第一将(正将、准备将各1人) 550人 12骡

————————军法队 15人

————————火头军 10人 12骡

————————神臂弓队 105人

————————神臂弓队 105人

————————步军一队(长枪) 105人

————————步军二队(长枪) 105人

————————步军三队(刀盾) 105人

—————第二将 550人 12骡

—————第三将 550人 12骡

—————第四将 550人 12骡

—————第五将 550人 12骡

—————第六将 550人 12骡

——直属辎重部(参议1人、参军6人,注1)约2200人 1200骡

—————直属都(骑军,管军机、传令) 65人 130马

—————辎重第一营(民夫营,管粮草转运)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二营(民夫营,管粮草转运)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三营(铁匠营,管器械打造)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四营(铁匠营,管器械打造)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五营(工匠营,管攻守战具) 360人 50马160骡

—————辎重第六营(工匠营,管攻守战具) 360人 50马160骡

——选锋军(斥候,俗称踏白军,1人3马,注2)约1000人约3000马

—————选锋第一营(突骑) 310人 930马

—————选锋第二营(突骑) 310人 930马

—————选锋第三营(突骑) 310人 930马

——军法处(正副参议官带3参军,注3)约840人 210马210骡

—————进士都*4 420人 420马420骡

—————军法都*4(甲士) 420人

——第一统制部(王胜部)约4000人约700马210骡

—————亲兵营(骑兵都、重步都居多) 315人 320马10骡

————————直属队(掌军机、传令等,骑兵) 30人 60马

————————火头军 10人 10骡

————————骑兵都(中装甲骑) 65人 130马

————————步军都(甲士) 210人

————————步军都(甲士) 210人

—————辎重营(参军1-2人,掌3都辅兵,注5) 360人 60马 160骡

————————直属大什(属官分掌粮草、军械等) 30人 60马

————————火头军 10人 10骡

————————辅兵都*3 105人 50骡

—————斥候都(骑兵) 65人 130马

—————步军一营(正副指挥各1人,注6) 535人 190马 10骡

————————亲兵都(骑兵) 65人 130马

————————火头军 10人 10骡

————————斥候队(骑兵) 30人 60马

————————军法队(承勾、副承勾带8人) 10人

————————步军都*4(正副都头各1人) 105人

—————步军二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 535人 60马

—————步军三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 535人 60马

—————步军四营(正副指挥各1人,辖5都) 535人 60马

—————步军x营(各统制部大小不等,辖4营—6营) 535人 60马

—————步军x营(各统制部大小不等,辖4营—6营) 535人 60马

——第二统制部(呼延通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三统制部(陈彦章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四统制部(陈桷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五统制部(许世安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六统制部(董旻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七统制部(岳超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八统制部(傅庆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第九统制部(王胜另一部)约2250-3300人约700马210骡

注1:御营左军起家为西军,直属两部(背嵬军、摧偏军)中,多以置将法编成。

注2:王胜作为资深副都统,对2统制部有直接指挥权,且本部为4000人左右。

附:御营左军统制官名单

成闵(背嵬军),解元(摧偏军),王胜(副都统),呼延通,陈彦章,陈桷,许世安,董旻,岳超,傅庆。

(未完待续)

喜欢绍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绍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霍少的宠妻日常天荒:荆棘之路四合院:下乡后,我成了知名村草全能千金竟是幕后大BOSS!开局便有念能力盛华霸妻难宠:夫人,低调点舔狗是怎样练成的我的同桌兄弟有点可爱在生存游戏里卷生卷死重生为祸:毒妃正张狂妖孽王爷宠入骨英雄联盟之王者在末日靠卖充电宝成为大佬穿越大康王朝被邻居咬后,我还能活100天全球领主:开局成为沙漠领主文明之万界领主破晓暮夜
经典收藏大唐房二大明群英传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初唐峥嵘三国之黄巾天下太虚神皇坏坏相公好难缠:女人,敢不要我【完结】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我在古代逃荒先秦:我穿越成了老甘龙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青铜甲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大明匹夫我在水浒开了个挂大明,我以族谱变法大宋第一太子
最近更新从七品小官到朝堂大佬重回十八世纪,努力干死乾隆无敌县令的故事明末逐鹿辽东天运不仁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大明:失算了拜把兄弟是崇祯诗经中的故事抱歉,我已不是原来的二皇子了!大秦:我自爆穿越者,你赵高哭啥我去边疆做领主太微战纪大明:爷爷别哭,你大孙回来了!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寒门书生:出门捡个便宜小娇妻水浒之淮西为王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无敌九皇子大秦:镇国太尉章邯,横推楚汉!魂穿大武,制造步枪夺天下
绍宋 榴弹怕水 - 绍宋txt下载 - 绍宋最新章节 - 绍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