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首页 >> 宣和轶事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的姑父叫朱棣崛起1892去大明扶贫那些年西游的兄弟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郭嘉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史上最贪崇祯护花大国士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
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 宣和轶事全文阅读 - 宣和轶事txt下载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2章 弹章纷纷宰臣忧(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佶之所以提这个事情,就是发现大宋的这个弊端,宋代官吏的考核选拔还算是比较严格的,从普通进士出身任官,先是选人,要经过勘磨之后,才能升任京朝官。

文官被分为“选人”和“京朝官”。选人是文官里面最低的一个阶层,分为四等七阶。而京朝官又被分为“京官”和“升朝官”,有资格上朝议政的叫作“升朝官”,秘书郎以下的小官员叫作“京官”。选人须经过三任六考的磨勘,层层升上去。每任的任期为三年,每年一考,这个过程叫作循资。从选人晋升到京官,磨勘期满之后,还要有人举荐,其官阶和职务必须达到一定的阶层,才有举荐的资格。

一般来说,两制以上的大臣才有举荐京官的资格,也就是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举荐京官。选人被举荐后,举荐人把自己所举荐的选人履历送到吏部的南曹。南曹是一个辅助性的机构,职能是审验选人的履历,如果认为选人符合规程,可以迁调,就把其履历整合成一份公文材料,送到上一级主管部门——吏部的流内铨。流内铨经过审查,确实无误,再发回南曹,由南曹给选人出证明,然后呈交中书省经宰相审批。这个过程叫作“改官”。选人是否能如愿改官,晋升为京官,会决定一生的仕途,整个审批程序极为严密。为了能够人尽其才,也为了掌握人事决策权,皇帝经常会对选人改官亲自过问。

稍有不慎,就无法改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柳永登第后,成了选人,经过三任六考,磨勘期满,却在晋升京官时被吏部卡住了,不放改官。宋代的磨勘制度对年龄有明确规定,凡年满七十者将不再进行磨勘,仕途到此完结。柳永这时已不再年轻,也希望自己的仕途能够走得更远一些,心里很着急,就求见当时的宰相晏殊,投诉吏部对他不公。晏殊问:“贤俊作曲子吗?”柳永答道:“和相公一样,亦作曲子。”晏殊却不吃他的套近乎,说:“我虽然作曲子,却不作‘采线慵拈伴伊坐’这样的曲子。”柳永遂告退。

说白了,就是吏部认为柳永做的词有伤风化,所以不给他改官,终其一生只能做屯田员外郎这样的小官。有没有直接当京官的办法,有,制科考试,只要能考过,立马京官得做,大苏、小苏、张方平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大宋对于官吏选拔任用如此严格,但是到了宰相,却又不那么严格了,理论上两制以上的大臣都可以入政事堂,同平章事、参知政事仅仅是个差遣而已,使相与宰相的界限是不怎么清晰的,当然,这种情况有利于皇帝掌握朝局,对于皇帝来说,宣麻拜相只不过是个流程罢了,只要皇帝开心,一纸诏书就可以易相。

但是皇帝易相容易,百官易相也容易,尤其是台谏,一般来说,只要台谏闹起来了,大概率就会罢相,当然吕惠卿这种心理素质极强的除外。所以台谏成为互相攻讦的战场,而大宋的台谏,本身就很松散,御史中丞、侍御史虽然作为台谏的正副长官,但是对他们的约束有限。

而且台谏的政事堂的关系极差,按规定,台谏官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台谏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当时人说宰相与御史台是敌对的营垒,互相仇视。台谏就成为各路政治势力互相争取的对象,尤其是党争开始之后,台谏就是旧党的主阵地,旧党利用台谏,制造舆论,要求罢相,新党也不甘示弱,疯狂往台谏里塞人,双方互相弹劾、互相攻讦,不论对错,只看立场。

尤其是宰相们,往往不仅要遭到对立派系的攻讦,还有本派系的其他人,也想把他们拉下马来。这次不就是,台谏就被曾布利用了。

赵佶对着这些臣子们说道:“宰相辅佐朕躬,司职均衡,位至重也!国家任官,连选人八品小吏,都要勘磨,而宰臣却无任期,岂不可笑?”

作为首相的韩忠彦说道:“官家,本朝旧制,宰相无定员、无任期,由官家任免,台谏监督,故不受三年之任限制。”

赵佶只是笑笑,按照制度,大宋官吏一任三年,可是除了太祖、太宗朝的几位宰相,可以做得五六年之久外,大部分宰相能混到两年就算不错了,当然很多人也是在这个位置上几上几下,不过这种人事的频繁变动,使得大宋的政策毫无延续性,继任者推翻之前的做法比比皆是,尤其是新旧党争以来,国策几经转换,折腾国家和百姓。

赵佶说道:“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吾深以为然,宰臣更易,国策变动,都是伤害国本。吾意宰臣亦要足任,不要轻易变动,于国家非是幸事。还有就是台谏,风闻言事,从不查证,就敢随意弹劾宰相,成何体统?”

赵佶指着这帮谏官们说道:“今日若用尔等之言,罢黜计相,天下以吾为何等样皇帝?是非不分,情由不问,就罢黜宰相?那朝廷宣麻拜相,还有何意?尔等备位台谏,执掌言路,所思所想,要出于公心,言之有物,不要胡乱攀咬,捕风捉影!”

说起这个,赵佶很无奈,大宋这些台谏言官们,倒像后世的脑残粉一样,最擅长的就是人身攻击,又是抓住人家的隐私之事攻击,而不是真的违法乱纪之事,当年弹劾因劾欧阳修与儿媳妇吴春燕\"乱伦\",蒋之奇纯属扯淡,结果一样搞得欧阳修灰头土脸,不仅罢相还名声受损。

苏辙作为台谏长官,当先请罪道:“官家,是臣无能,无力约束台谏,臣一定整顿台谏,不使妄言。”

赵佶点头说道:“苏相说得好,台谏是该整顿了,日后凡妄言者,依情形罚铜、贬官、罢黜,台谏也不能胡言乱语!”赵佶其实还有一句话没说,也不能跟疯狗一样到处攀咬啊。

事关宰相,当然要和两制以上大臣讨论,赵佶决定先退朝,然后再召集两制以上大臣讨论宰相任期的事情。

喜欢宣和轶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宣和轶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浴火焚神洪荒之我不是哪吒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九州我为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九十年代小奋斗大明第一臣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小鲜肉从军记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二次元日常物语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快穿:总裁攻略手册一觉醒来我隐婚了
经典收藏贤王传人在三国也修真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枌榆草木长老子就是要战争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汉朝至上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终极潜伏我于历史中长生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朱门华章录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绝色冷妃郭嘉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大宋第一太子
最近更新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大秦帝国风云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大明太监秘史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青铜账簿与铁王座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天下一帝秦始皇成语大搞笑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跛王爷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
宣和轶事 休息的云 - 宣和轶事txt下载 - 宣和轶事最新章节 - 宣和轶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