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扶明录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生子当如孙仲谋古玉穿越公子崛起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明第一臣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关键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冯保是为了大明好,这口铁箱真的派不得,就是地方有司配合,那也不行,因为光是诬告就顶不住。

而且地方有司一定不配合,或者把这口铁箱变成斗争的工具。

皇宫和通和宫就有类似的铁箱,里面最多的就是诬告,宫里好办,宫里是皇帝的家,在家里捕风捉影吊起来打,就解决问题了,可是放眼天下,就是胡闹了。

其实范远山清楚地知道危害,他就认为既然斗,就狠狠的斗,放到明面上斗,把这青天大老爷的皮拔了,让百姓好好瞧瞧,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光在顺天府放几百个也不行”朱翊钧认真思索,询问冯保的意见。

“陛下,总不能什么都查吧,万一真的查出点什么来,怎么办”冯保回答了陛下的问题。

政治要有弹性,就像稽税院稽税,也可以通过有价票证的税票进行讨价还价一样,政治一旦失去弹性,就会直接兵戎相见,这非常要命。

京师更不能放。

“行吧。”朱翊钧没有纠结,但没有恩准陆光祖的奏疏,范远山这尊大神是他自己请的,再难,这条路他也要走下去。

这个政策不合适,是不适合当下大明,不代表以后不适合中国。

万历维新的核心逻辑,还是苦一苦夷人,让肉食者们吃肉,穷民苦力们喝口汤,求的是一个最大共识,这也是鼎革,统治阶级为求自救的自我革新,是在旧的基础和框架上修修补补,这也是阶级论不适合大明的根本原因。

如果维新的核心动能,只能来源于大明本身,那就需要发动万民了。

路线不同,政策就不同,阶级论自然就成为了一个被人嫌弃的学说。

范远山的办法虽然不能用,但范远山讲,天不授人以权,地不假人以利,莫非人予人也,这个观点还是很有用的。

权利和义务,这两个概念,是从公私论中延伸出来的,人的权利并非天授予,而是人授予。

当这个概念一出,很多事情,都变得一目了然了起来,比如朝廷为何要收税、开海为何要和泰西红毛番一样奴隶土着、大明为何要如此苛责倭国等等,都有了结果。

天赋人权,从来都是一个宗教概念、幻想,而人赋人权,才是这个世界的根本逻辑。

当然,有些忠诚派,可以将其解读为:大明万民当下所享受的,万历维新带来的所有好处,都是皇帝用自己的名声换来的,所有残暴不仁的恶名,尽归皇帝一人,都是陛下这个人,赋予万民这些人权与利。

“高宗伯最近的话,越来越直白了,也不知道对他是好是坏。”朱翊钧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

这本奏疏是科道言官弹劾高启愚失仪,最近几次廷议,高启愚的话,越来越直接,这让朝中一些喜欢含蓄的士大夫不喜,弹劾自然接踵而来。

怎么能把话直接说出来呢

面对弹劾高启愚也上了一本陈情疏,他讲了两个理由,回答了科道言官的质询,既然不是诬告,高启愚自然要明确给出答案。

高启愚是个进士,是个士大夫,他自然有涵养的功夫在身,但他抛弃了所有的涵养,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活跃在大明的舞台中心。

如此直白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高启愚认为,大明不够高效,诚然和过去相比,在考成法和吏举法两条皮鞭之下,大明这架庞大的官僚机器,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在运转,但远远不够。

含蓄,故意不把话说透、说明,影响了朝廷的高效运作。

在这种普遍含蓄之下,上级的命令无法有效下达,下级需要仔细揣摩上峰的话外之意,大明官吏把精力都浪费到内耗上去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要改变就要从文华殿上开始改变,文华殿不改变,大明官场就很难做出改变;

其次,高启愚认为,他作为礼部尚书,还作为一名独臣,就要讲别人不敢讲的话,过于和光同尘,那他高启愚就不是那个独臣了,这是他选择的路,他只能这么做下去。

路上的所有艰难险阻,不过都是些许风霜。

这两个答案,一个是给臣子的,一个是给皇帝的,但都是一个意思,他不会改变自己这种风格,并且会更加直白。

“冯大伴,你觉得呢”朱翊钧问起了冯保这个内相对高启愚的看法。

“高宗伯是有恭顺之心的。”冯保斟酌了下,回答了这个问题,陛下屡次在高启愚单刀直入的时候,选择敲钟,不是厌恶,而是保护。

冯保太了解陛下了,陛下喜欢高启愚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也希望大明官场可以更加高效一些。

“冯大伴,净挑朕喜欢听的话说。”朱翊钧斜着眼看了眼冯保,朱批了面前的两本奏疏,无论是弹劾还是高启愚的陈情疏,批复都是一样的:朕知道了。

“臣就是干这个的。”冯保乐呵呵的回答道,皇帝不喜欢听的话,冯保他真说了,皇帝又不高兴,还不如不说。

张居正的内部清党有了一个初步结果,并且详细的写了一本奏疏,呈送预览。

张党内部腐蚀的第一大原因,是结党营私,贪腐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张网,这张网的每一个节点上,都是一个窝案,互相利用手中权力,互相给方便,互相迎贪送奢。

张居正治吏一辈子,他对官场太了解了。

大明纠错力量对张党失效,不是因为缺少骨鲠正臣,人人畏惧结舌,而是只要攻击这张网的任何一点,这张网就会兜头盖下,再加上朝中没有能够制衡张党的力量,哪怕是骨鲠正臣,也只能等待时机。

清党之前的张党,就是毁灭前的严党。

如果张居正不大举屠刀,就会步了严党的后尘,他死后,张党倒了,势必要牵扯到张居正,最后牵扯到万历维新。

哪怕是万历维新已经过了那个脆弱的时间,张党的轰然倒塌,一定会给万历维新带来损失,比如考成法、比如吏举法,比如清丈,比如还田,比如反腐司。

否定不了全部,就从个别开始否定,而后慢慢全盘否定,折腾到最后,万历维新功过二八开,就让人捧腹大笑了。

这些新政,无论损失了哪个,大明吏治就会变得格外艰难。

而张党内部贪腐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围猎,对骨鲠正臣的围猎,从未停止过。

而且这围猎的手段,最多的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不显山不露水,慢慢试,总能得手。

这个美人,一定是最合适的美女,腐蚀一个官吏,就是投其所好,哪怕是不好看,但能引起官吏共鸣就好。

张居正的出身不好,他出身千户之家,给辽王府看家护院,这就导致了,投靠张门的人,其实出身都不怎么好。

大明十六岁就要大婚,民间大部分十四岁就要嫁娶了,考中举人、进士时,往往孩子都有了。

这个时候,正妻是个乡下人,跟丈夫根本说不到一起去,妻子说的那些,对丈夫而言没有意义,丈夫说的那些,妻子根本不懂。

腐蚀这类人真的不要太简单。

以范远山为例,范远山的妻子,觉得父亲六十大寿要有面子,就要有一件国窖。

范远山稽税院衙门当值,这就非常犯忌讳,以范远山的俸禄,他们全家不吃不喝一年,才能买一件,自然就会有人嘀咕,范远山是不是在办案过程中,对某些神通广大之人,高抬贵手了

范远山还不能讲,他但凡是跟妻子讲道理,妻子就会觉得范远山是当世陈世美,是忘恩负义,没有岳丈资助,范远山连读书都没法读,考中举人也没银子入京赶考!

难不成,让范远山跟妻子讲公私论

类似的冲突会越来越多,范远山在家里如此糟心,突然有个知他、懂他、全心全意都在他身上的美人,范远山真的不会心动吗

结党营私和围猎,就是大明官吏堕落的最主要的两个原因,而官邸,锦衣卫和大狼狗,似乎正好克制了这两个手段。

官邸可是有锦衣卫巡逻的,而且众目睽睽,私下联袂勾结,哪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的

围猎也是如此,官邸可是有宵禁的,你给朝廷当差,回家晚了,都要有理由,而且还要核实理由。

朱翊钧一本本处置着手中的奏疏,这眼看着就入了夜,他今天稍微早了些,去了王夭灼那里,看了眼六个月的孩子,就直接在皇后的寝宫歇了。

嘉靖二十一年宫变,道爷差点被勒死,这件事之后,大明皇帝就很少留宿后宫,而是招嫔妃来侍寝。

皇帝留宿王皇后宫中这事儿,也不是第一次了,从没人怀疑过皇帝和皇后之间的感情,连李太后这个婆婆都说不出半个不字来。

王夭灼这个儿媳,李太后还是非常满意的。

月上柳梢头,范远山又在加班,张门徐成楚在对张门进行全面稽查,案件很多,范远山只能披星戴月的把事情做完。

账目难不倒他,但他的神情极其焦虑。

反腐司果然和稽税院截然不同,他到反腐司第一天就表现出了与人逆行,就表现出了自己的格格不入,告诉所有人自己是个刺头,但他依旧需要应酬,而且都是推脱不了的应酬。

稽税院就专事稽税一事,陛下每年都足额交税,势要豪右就得交税,天王老子来了也没陛下大,所以稽税院做事,除了繁忙外,其实非常轻松,谁逃税就干谁,谁都不用理会。

可反腐司反腐,是官选官的内斗,情况复杂之外,人情往来,根本无法推脱。

“这么快就把美人计端上来了。”范远山靠在椅背上,轻轻揉动着额头,缓解自己的不安。

他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被围猎了,而且这张大网,才刚刚张开,他还以为最开始要走一套威逼利诱的流程,毕竟连海瑞被围猎,也是从威逼利诱开始的。

可他遭遇的第一计,就是美人计。

以前,范远山对美人计嗤之以鼻,不过是红粉骷髅罢了。

但他发现,他陷入这张大网的时候,这美人计确实是厉害的很。

陛下和皇后感情很好,若是王皇后病逝后,突然出现一个和王皇后长得很像、性格很像、说话很像、做事很像的女子,陛下会怎么办

那就没什么万历五大案、万历四大案之争了,只有万历伪后案,陛下恐怕会杀到血流成河。

真的身处其中,范远山理解了为何这美人计会流传千年,仍然是十分好用的计策,因为这里面有个很绕的逻辑。

如果你认为自己会中计,你就不会中计;

但如果你中了计,就会认为自己没中计。

范远山意识到了这是围猎的美人计,所以,他没有深陷其中。

可是若是有一天,他会不会明知道是计,还骗自己说,这不是计呢这才是最可怕的。

人本身是会欺骗自己的,骗自己相信虚妄。

事实上,很多人上当,都是清楚的知道了自己上当,依旧自己骗自己,心甘情愿。

范远山已经处理完了手中的账目,但他依旧不想回家,他的妻子变了。

官邸的房契下来了,范远山以为能消停一阵,但完全没有,最近他在搬家,反而事情变得十分麻烦,他的妻子要买一些他们完全无法负担的家具,一把太师椅,要七银,一台博古架,要四银,这些有什么用

但妻子总是说,若有亲朋、同窗来家里拜访,多少有些寒酸,不依不饶,就是要买。

以前,他的妻子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衣服穿旧了就要打上布丁继续穿,还总是说,这缝缝补补又三年,后来他做了举人,他妻子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有点抠门。

自从他做了九品司会后,似乎一切都在改变,他的妻子就变了,样样都不能差了,唯恐让人看不起。

范远山反复说不用,公事在衙门做完,只有私交深厚才会来家中拜访,私交深厚,又怎么会因为区区一些家具,就看轻他呢

范远山完全无法理解妻子的想法。

除此之外,孩子上学,别人要有的,自家孩子也要有,笔墨纸砚书,样样都要最好的,以前并不这样,他的妻子说,现在住进了这官邸,和之前不同,若是孩子不如人,丢人的是他这个御史。

范远山觉得这样完全不对,上学就是去学习的,怎么处处比拼这些身外之物而且朝廷命令禁止了校舍攀比,携带之物,都有规定,校规校范十分严苛。

事实也是如此,妻子准备之物,什么都没用上。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事儿,都让范远山无奈,比如孩子生病了不去太医院的惠民药局,而是去一些个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的医馆,理由总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好酒都在巷子里。

这小病拖成了大病,最后还是要到惠民药局去拿药。

这些事,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范远山感觉到了由衷的疲惫,其实原因,范远山很清楚,一切都是因为妻子见识有些短浅的缘故。

他不是没有试图改变,他已经三十了,妻子年龄只小他两岁,早已经形成了稳固的思考逻辑,已经很难改变了。

“范御史,这是林姑娘送来的《矛盾说》,说是万历二年三经厂官刻版。”范远山的司务,拿着一本书和一封信放在了桌上。

司务刚从京师大学堂毕业不久,干劲十足,而且很有想法,范远山披星戴月,这司务直接直接住在了衙门的官舍里。

若是范远山三年考成上上,司务就能转为九品司会,正式拿到官身,就可以走范远山的路了。

在司务眼里,范御史是个很了不得的人,公正廉明,不怒自威。

“赵司务,把书还回去吧,这一本就要二十七银,我无福消受。”范远山将书翻开看了看,将书递了回去。

很喜欢,但不能要。

万历二年,矛盾说初版,那年拢共就刊印了四千本,后来元辅再次修改了矛盾说,删减了很多比较犯忌讳和影响陛下圣明的话,还做了大量的修改,修改后,混账话都是张居正在说,陛下处处圣明。

初版矛盾说揭露出一个根本事实,就是万历初年的陛下,虽然睿哲天成,但是在政治上,有比较幼稚的地方。

这初版非常珍贵,即便是抄本都很贵。

这个林姑娘,就是美人计里的美人,这个美人很特殊,林姑娘不仅年轻貌美,更是对矛盾说有很深的见解。

她不一样,她懂矛盾说。

“这封信,就不必了吧。”司务听闻这书这么贵,也是吓了一跳,矛盾说满大街都是,他还以为就是友人赠礼,就收下了,但这封书信,可算不上贿赂了。

范远山打开了书信,看了片刻,放在了桌上,重重的叹了口气。

“范御史先忙,下官先走了。”司务看范远山的神情不对,就赶紧离开,上官的私密事,还是少打听为妙。

“这个美人计,确实不好防备。”范远山看着窗外月朗星稀,面色凝重。

这个林姑娘真的很有分寸,她之所以把书和信交给司务,就是为了表现光明正大,告诉所有人,这里没有任何的龌龊,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正是通过司务转送,才显得落落大方。

万历维新之后,大明风气逐渐开放,一些个官宦人家的家学女子,也都读书,有些甚至称得上是满腹经纶,对很多事颇有见解,颇有女词人李清照之风。

这林姑娘今年才十八岁,是万历维新中长大的女子,性格很是开朗,行事颇为大方。

书信的内容也很干净,就是上次偶然见面后,她问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当时范远山做了一些简短的回答,她回家后,仔细理解范远山所说,写了心得。

比如矛盾相继之理,矛盾是此起彼伏,但总是向上,比如矛盾无处不在,又要防止矛盾过度激化。

林姑娘在书信最后,也说了自己的苦恼,她已经十八岁了,是个老姑娘了,家里催逼成婚,但一成婚,她就没办法再继续做家学堂的女先生了。

林姑娘在西直门一个家学堂做女先生,这个家学堂,范远山很了解,是迁来京师富户在西直门外大厝园林区,营造的一家私塾,叫西山首善书院,学子一千四百人之多,男女学子都收。

这书院讲诸子百家,讲算学,讲矛盾说、公私论、生产图说,远近闻名,甚至连山西的豪奢户,都不远千里把孩子送到这里就学。

林姑娘的才学,自然可以到这家塾授课,但一成婚,再抛头露面,就不是很好,而且需要夫家应允,林姑娘自然是颇为忧愁。

“偶然吗”范远山的手在桌上轻轻的敲动着,他不善钻营,不喜应酬,但有些推不开,他只能去参加,应酬期间以不适为由,到了院内休息,正好碰到了林姑娘。

正好哪有那么多的巧合。

这绝不是偶然,他清楚的知道,这就是围猎。

范远山没有回信,他拧灭了石灰喷灯,站在门前,突然有点羡慕年轻的司务,他可以住在衙门的官舍里,夜已经深了,只要到这个点儿,他回不回去,都是一顿唠叨。

他不回去,妻子会念叨,会哭,哭他是个负心汉,哭他忘恩负义,哭他在外面鬼混;

他这个时间回去,妻子也会唠叨,朝廷一年给那么点俸禄,值得你如此劳心劳力,连家都不顾了吗

范远山回家了,正如他想的那样,妻子的唠叨一直到他盥洗完都没结束,范远山一句话没有回答,唠叨声变的更加密集了起来。

他的眼前总是闪过林姑娘那温婉的笑容,还有那双像是闪着光的桃花眼。

次日清晨,范远山起了个大早,临走的时候,他对着妻子询问道:“你最近是不是结交了新的姐妹”

“你整天忙的不着家…”妻子说着说着就停了,她意识到了问题。

妻子只是乡下来的没见识,又不是蠢,家里的氛围越来越不对劲儿,丈夫总是沉默寡言,甚至强忍着一些怒气。

她丈夫是什么人,她能不清楚吗

以前夫妻是家人,现在甚至有些形同陌路了。

范远山一提起,妻子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她前段时间,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姐妹,这姐妹听闻了她的经历,总是为她打抱不平,三言两语,范远山能有今天,都是岳丈照拂。

但范远山少年聪慧多智,岳丈不资助也会有人资助,而且范远山考中举人就回报了这份恩情,夫妻之间从来不是谁欠谁的。

那些个名贵的家具真的有必要买吗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她一个妇道人家真的要管吗孩子绫罗绸缎、那些零碎,真的重要吗

“我还得点卯就先走了,你仔细想想。”范远山看妻子的神情,不再多说,满是轻松的去了衙门。

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关键问题,范远山已经找到了。

针对他的围猎早就开始了,不是从他升官,才开始的,而是他在稽税院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对他的家人,对他的软肋,开始潜移默化的规训了。

人耳根子都软,但凡是站在你的立场说几句好话,就能博得好感,而后一点点灌输,不用数日,就能把人变成另外一个模样。

这张大网,不仅撒向了他,还有他的家人,简直是无孔不入,而且极难防范。

反腐司有早会,就是司议诸案,所有御史都要参加,陆阁老要去参加廷议,早会是徐成楚主持。

今天一反常态,平素十分高效的徐成楚,没有直接开始,而是静静的等着,徐成楚不说话,十七名御史都安安静静,足足等了近一刻钟的时间,提刑千户带着两名缇骑走了进来,将一名御史架走了。

被带走的御史,面色刷一下就变白了,连走路都走不稳当,被缇骑拖出了西花厅。

所有御史都面面相觑,面色凝重。

“诸位,我等为反腐御史,纲宪事类定,贪腐罪加三等,反腐司兹事体大,百官恨之入骨,多少双眼睛看着,稍有风吹草动,弹劾连章而至,诸位,当引以为戒。”徐成楚在人被带走后,才开口说道。

这个活儿,不是那么好干的,有专门针对百官的北镇抚司,一旦有人弹劾,缇骑查实,就是罪加三等。

“好了,开始吧。”徐成楚开始了今日的议事。

议事结束后,范远山找到了徐成楚,将林姑娘的书信交给了徐成楚,而后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徐成楚。

“我能不能回稽税院稽税院清净。”范远山讲完了自己的事儿,又思虑了一番,才说道:“徐御史是全楚会馆门生,腰牌是陛下亲自给的,人尽皆知,他们不敢这么对付徐御史,却敢这么对付我。”

徐成楚也遭到过围猎,但要温和的多,绝没有如此来势汹汹!

一张大网,把范远山直接完全兜住,他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稍有不慎,就是天塌地陷的大事。

“你讲的对,我背靠全楚会馆,是陛下眼里的骨鲠正臣,是继海瑞继续反腐利刃,他们不敢这么对付我。”徐成楚看着那封书信,看着那些娟秀小字,十分肯定的说道:“范御史骨鲠,这都扛住了,老实说,若是我,恐怕就中招了。”

徐成楚是楚人,他从一开始就是张居正门下,没人敢这么做,张居正是出了名的护犊子,这么做,张居正的报复十分狠厉。

“陆阁老上过奏疏,陛下不准,国事不是儿戏,这样,陛下正好召见了我询问清党之事,我面圣之时,面呈陛下。”徐成楚知道这次的转岗,范远山陷入了一个泥潭之中,他朝中没有靠山,这围猎的网,会越来越紧。

“谢徐御史。”范远山松了口气,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压力真的很大。

朱翊钧这才从徐成楚口中,得知了范远山被如此围猎。

“居然下了如此的本钱,那林姑娘素有贤名,连朕都有所耳闻。”朱翊钧颇为惊讶,这头拱火,那头挖墙脚,如此手段,范远山居然没有中计。

“陛下范远山很有才能,刚到反腐司,所有账目都井井有条,正因为有本事,才值得下这么大的本钱。”徐成楚十分肯定的说道。

范远山但凡是无能一点,这帮人不会下这么大的本钱去围猎他,因为不值。

“你将这块腰牌给他,日后若是再遭此等劫难,就让他到通和宫来找朕,朕给他撑腰。”朱翊钧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块腰牌,这是帝党腰牌。

徐成楚面色复杂的说道:“陛下,臣倒是觉得,这不是针对反腐司,而是针对范远山本人的,或者说,是为了抢先一步,在范远山身上下注。”

“这林姑娘,是范远山升官后的重注。”

喜欢朕真的不务正业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朕真的不务正业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神权之上糜汉一品侍卫万界永仙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诸天无限基地离婚女人图鉴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大唐:吃货将军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永恒剑主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极品妖孽兵王猎谍恶鬼训练营
经典收藏白话历史兴衰演义蛇蝎女配凤霸天下女皇威武盛世第一妾大宋祖王爷穿越三国,匡扶汉室!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浪子列国历险记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极品妖孽兵王从伍千里开始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郭嘉三国之黄巾天下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汉朝至上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南唐晚来风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三国之献帝兴汉
最近更新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唐躺平王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靖康前夜:帝业重光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大明辽国公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道藏辑要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万浪孤舟,沧海一粟铜镜约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三藏还俗史上最强县令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