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首页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生子当如孙仲谋雄霸三国大夏第一皇子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亮剑:我只打硬仗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调教大宋女帝:别闹,朕怀孕了!我是正统我怕谁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全文阅读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txt下载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与沈大人同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是他们在朝中相交应答之简,源自魏良才安排的人,截于京畿外驿馆。你若细看,字字皆藏锋利。”

朱标展开纸卷,细细一读,只见其中数语写得尤为露骨:“太子素善文名,然一味拥书生为辅,恐志不及国,终为世间笑耳。”

“今局未稳,宗藩之力尤在。标若前行不顾,覆舟亦非远事。”

朱标合卷,面沉如水。

“好一个‘覆舟’……”他冷笑,“果真以为我只知纸上谈兵,便能坐视他们暗通宗室?”

朱瀚饮茶一口,语气平淡如水:“你若动他们,需有十成把握,否者一动即乱;你若不动,他们便如黑潮潜流,终会引来大灾。”

朱标缓缓点头,却忽而道:“皇叔,我已想好一策,可借士林之力,先撼动他们根基。”

朱瀚挑眉:“你说。”

“《问心檄》一出,士林风头已归我手。若再设一场‘文问大比’,命三院共选才俊,与朝中文臣旧派辩论国策,择贤入阁,可破旧格。”

朱瀚闻言,眼神亮起:“你欲以士子入阁,破宗藩文网?”

朱标起身,立于帐前地图之前,手指一点江南,点在徽州、临安之间。

“江南世家,历代文脉不绝,许多旧臣之后藏身于此。宗藩暗系文派,皆藏于这些士族清流之下。我要调三院才子,与之辩议,从朝议文风起变,自下动摇根基。”

朱瀚微笑颔首,语含赞许:“一石三鸟。”

“皇叔明鉴。”朱标笑道,“其一,拔士林之才,补我朝中之虚;其二,以文破名,拆宗藩之盾;其三,立我新政之势,使朝野知我非唯仁者。”

“但……”朱标语气微顿,目光深远,“此策虽善,需一人主其局,得士林敬服,又不惧朝中旧臣忌惮。”

朱瀚轻笑,答道:“你想让谁去?”

朱标转头凝望朱瀚:“皇叔你,或沈昊。”

“沈昊?”朱瀚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他才初入局,欲以此重任交予他,未免……”

“所以要由你来主持,沈昊为副,行明暗之策。”朱标语气坚定,“皇叔镇局,沈昊破阵,此一场‘士问大比’,才有胜算。”

朱瀚凝视朱标许久,终是缓缓点头:“好。既然你已有如此决意,我便助你一局。”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此事需先在士林试风,不能仓促。你若信我,便听我三策。”

朱标肃然:“皇叔请讲。”

“一,遣人至江南各府,探士林学风先铺文心,设三地比文之约,引出江南才俊于国子监设‘观政讲坛’,由沈昊主持,太子偶尔亲听,引士子之心于一线;三,设‘新政三问’,广招文议,所提建策之中,择一二施行于西北边地,让士林知太子非纸上谈兵。”

朱标神情震动,连连称善:“三策环环相扣,声势成矣。”

京师,国子监讲坛。

沈昊身着青衣,坐于堂前,一手执卷,一手按案,面前坐满诸院才俊。讲坛题名为《观政三问》,三问之题乃太子亲拟,分为:

一问:如何以文理国?

二问:文臣可否持兵以战?

三问:太子之志,是否应先平朝党,再谈治世?

三问甫出,便震动士林。沈昊主讲第一问,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折服无数士子。

而其下方,一名年轻士子低声对身旁之人道:“听说这三问之后,太子将设‘士问大比’,三院争锋,得胜者可直入六部幕府。”

“莫非太子真要以士林之才,破旧贵之网?”

“此风若起,恐朝局大变。”

“变则变矣,如今之局,不变即死。”

台上沈昊目光沉定,正讲至:“天下安危,不在朝中老成持重之臣,而在新志之士能否应变图强。”

他字字铿锵,声音未落,忽有一名书院弟子起身,拱手而问:“沈大人可知,如此用士,得罪者多,胜者寡?若太子失败,你又将归于何处?”

全堂顿静。

沈昊缓缓起身,神色冷静如水。

“我曾畏名,畏流言,畏身后之骂名;但自入太子门下,已无退路。”

他走下讲坛,走至那名弟子面前,字字分明:

“若太子败,我亦败;若太子兴,我将与之共兴。”

“你,敢否与我同走此路?”

四座无言,唯有风声拂帘。

夜风清凉,京中香花渐落,已入初夏。

太子府西阁内灯火犹明,檐下白纱灯缓缓摇曳,映出一人影清瘦挺拔。

沈昊静坐案前,笔走龙蛇,将今日《观政三问》最后一问补注详解。

案几之上,灯影斜照,一枚青铜小印悄然摆在纸边——是太子亲赐之“文议监印”,象征着在士林中他所代表的地位。

他手中微顿,眼神掠过窗外庭中修竹,不由轻叹。

“若太子败,我亦败……这句话,说得倒轻巧。”他自语,抬手揉揉眉心。

一阵风过,竹影婆娑,屋外忽有细微足音。

“进来。”

门扉轻启,一名太子亲卫悄然入内,低声道:“沈大人,王爷遣人传话,请您今夜入竹亭一叙。”

沈昊起身,整理衣襟,未问原由,只淡淡道:“我知了。”

西苑竹亭,月色如水,亭中早已设茶。

朱瀚着一袭玄衣,身形修长而闲适。他倚栏而坐,手执玉盏,正静看湖中倒影。沈昊步入,拱手一礼:

“见过王爷。”

朱瀚未回头,语气淡然:“来得比我想象的早。”

沈昊笑了笑:“王爷本意是引我深入士林,再作用计,我却先成了旗子。”

“你倒不怕?”朱瀚转头,月光映得他面容若刀刻般冷峻。

“怕。”沈昊坦言,“但既已走上这一步,怕也无用。”

朱瀚轻笑:“太子选你,果然没错。”

他挥手示坐,沈昊入席,尚未坐定,朱瀚便开口:

“你当真以为我让你主持‘观政三问’,只是试才之举?”

沈昊望他一眼,道:“王爷谋远,我不敢妄猜。但我想……王爷是在试太子所立之‘心’,是否真正能承载天下志士之望。”

“不错。”朱瀚敛起笑意,指向亭外远空,“太子将士林拉入朝议,是破局;将你置于明处,是试锋。可惜——”

他话锋一转:“你今日言辞虽锋锐,却仍偏文论,未及‘气势’。你若要真正立起来,需得众人愿追随你,而不是服于你的才学。”

沈昊沉吟:“王爷之意,是让我做士林领袖?”

“不,是做他们的旗帜。”朱瀚注视他,目光沉定如星,“你要让他们相信,你代言的是太子之志,而非你沈昊之志。”

“如何做到?”

“很简单。”朱瀚一字一顿,“去败一次。”

沈昊一愣:“败?”

朱瀚放下茶盏:“一个从未败过的人,士子不信;一个跌倒而起的人,才有人愿随。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主动让出一次‘讲坛’,设辩议,让人驳你,让你退,让你沉默。”

“那之后呢?”

“我自会安排,何人应你,何人撑你,何人落井下石,皆由你演出。”

朱瀚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量,“这叫‘转锋’,由你一人之锋,变为众人之势。”

沈昊思索片刻,终点头:“我明白了。”

朱瀚起身,背手缓行数步,轻声道:

“太子立于朝堂之中,若无天下之才为臂膀,终是孤臣。你我之责,便是铸这双臂。”

忽听亭外夜风一动,一名亲卫疾步奔至,低声禀报:“王爷,钟山书院有弟子今夜擅入太学藏经阁,被司典擒住,言称奉沈大人之命查阅旧册。”

沈昊闻言大惊:“此事我毫不知情。”

朱瀚未言,只目光一闪:“带人来见。”

片刻后,一名身着书童装束的少年被带至亭外,满脸血迹,似曾被拷问。

朱瀚上前一步,冷冷问:“你奉谁之命?”

少年跪地不语,紧紧咬牙。

沈昊皱眉,目露怒色:“你当真奉我之命?”

少年头一低,竟将额角磕在石板上,鲜血顿涌,却始终一语不发。

朱瀚眸光微变,手一扬:“将人带下,细查背后之人。”

亲卫将少年拖走,沈昊望着血迹残留的地面,沉声道:“这不是试探,而是挑衅。”

朱瀚点头:“他们出手了。”

沈昊沉声问:“为何如此着急?”

朱瀚眸色幽深:“因他们误判了太子的速度。你掀起的‘观政三问’,已使三院八方之士目光汇聚,而你尚未自知。”

他忽而看向沈昊,声音低沉而有力:

“下一步,你须下山,避锋三日。去‘应天书院’,以游学为名,暂脱京中目光。届时,我会令太子派你接待外郡贵子,设局以引宗藩之子交锋。”

“明为文游,实为争志。”

沈昊迟疑片刻,拱手道:“我听从。”

朱瀚点头:“去罢,此一局,成则文风归一;败,则朝中不再容你。”

三日后,应天书院,春水绕阶,竹叶映墙。

沈昊着便服立于书院南门,身旁是几位书院学子引领相迎,而那一队缓缓而来的车马前,一名白衣少年自驾轻车,容貌俊朗,目光傲然。

那人正是宗藩之后、镇南王嫡孙——朱齐安。

马车停定,朱齐安跃下,目光扫过沈昊,嘴角含笑:

“阁下就是那位‘三问’讲坛的主讲沈大人?久仰了。”

沈昊拱手而礼:“不敢,齐安公子远来,沈某自当陪学三日。”

“陪学?”朱齐安嘴角微翘,“我可不是来听学的,我是来论战的。”

“哦?”

“若你讲坛真有高明,不妨来‘学林三试’上,与我辩一道,论一政,问一人心。”

沈昊眸光微沉,随即一笑:“我应了。”

朱齐安扬眉:“那便定了,三日之后,书院藏书楼前,百人观辩。你我共登台,正好看看,是太子之臣沈昊可言人心,还是我宗室之后更知家国。”

沈昊静静望着他,心中忽然泛起一种莫名的战意。

三日时光倏忽即过,应天书院内早已风声鹤唳。

竹林之侧,藏书楼前新铺石砖,百丈台阶之上高设讲台,台前列座百席,文士少年如云而聚,皆因一战。

“学林三试”,为书院旧制,本意乃求真问学之风雅,而今日,却因一封斗帖而搅得诸生神思皆动。

站在藏书楼台阶前的沈昊,换下往日官服,只一袭青衫,鬓角略乱,手执竹简,静默如松。

而对面,白衣如雪的朱齐安已先登台,他目光凌厉,笑意森寒,轻甩一柄折扇,道:“沈大人既已到场,可否先让我问你一道?”

沈昊神色淡然:“请。”

“人心向背,乃天下所依。太子欲取士林人心,理所应当,但——”朱齐安轻敲折扇,顿声道:

“何以你沈昊,能代太子言人心?你不过一介举人,未历州县之治,未阅民间之苦,又凭何指点朝局,讲论天下?”

此言一出,台下瞬时沸腾。

“不错,我等苦读十载,皆待一朝之举,岂能由他人代言!”

“沈昊不过被太子拔擢,便以为能引百川?未免轻狂。”

面对众议沸腾,沈昊不动声色,双眼扫过四方,才缓缓道:“天下人心,不需我代言。但太子若不言,谁为士林出声?”

他一步步登上讲台,声音陡然拔高:

“我沈昊不是代言人,我是发声者。我说出你们心中所想,争你们所不敢争,问你们不敢问之事。

你们若不屈于权贵,今日便来与我同台共辩!你们若只想苟安一隅,那便退去!我沈昊不为沉默者讲话!”

此言如雷霆震场,一时之间,台下无数年轻学子热血沸腾。

“我来!”

“我愿与沈大人同席!”

“你说得好,我们这些年读书,是为了明理,不是为了附势!”

众声如潮水涌来。

朱齐安面色一沉,扇骨紧握,冷声道:“你这般蛊惑人心之辩,正是最下乘之法。”

沈昊转头看他:“那便请齐安公子高论。”

“好。”朱齐安扇子一展,笑意更甚,“你方才言人心,我便问你,若今有一案,民间两邑因漕粮之路而争,皆有苦状,官司久不判,若你为太子之臣,当如何断?”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兰亭雅集九十年代小奋斗七零位面小军嫂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猎谍大明第一臣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锦衣御明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皇道原配宝典颜语最新小说离婚女人图鉴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
经典收藏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染谷君的异常大宋祖王爷大宋第一太子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我在古代逃荒战国野心家我于历史中长生大明匹夫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人在三国也修真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绝色冷妃贞观第一婿春秋发明家大宋说书人凤霸天下女皇威武
最近更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铜镜约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靖康前夜:帝业重光穿越之原始之路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高门庶子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玉符传奇锦衣血诏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大明辽国公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浴血山河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清宫秘史十二章北宋第一狠人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txt下载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