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内

米糕羊

首页 >> 逆水行周内 >> 逆水行周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神级英雄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糜汉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
逆水行周内 米糕羊 - 逆水行周内全文阅读 - 逆水行周内txt下载 - 逆水行周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一十五章 后起之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淮水,一支船队离开钟离城外码头顺流而下,浩浩荡荡航行在河面上,要赶在约定日期结束时抵达扬州广陵,船队中一艘大船上,李慧正在召集随行人员开会。

会议内容,是对淮水两岸棉花种植情况进行总结,作为通商院棉布提举的李慧,开场白很直接:

“至尊巡视荆襄,接下来就要顺流而下巡视长江,最后抵达广陵,两淮棉业的发展情况汇总报告,届时必然是要御览的。”

“两淮地区的棉花种植及纺织情况,我们必须整理清楚,必须将实情上报,不得有丝毫隐瞒!”

“有不足之处,我们不知道,没有指出来,那是能力问题;有不足之处,我们知道,却报喜不报忧,那是态度问题,是要倒大霉的!”

“报喜不报忧,是官场陋习,然则朝廷要推广棉花种植,需要知道最真实的情况,才好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如果我们报喜不报忧,将来出了偏差,谁都扛不起这个责任!”

“好了,会议现在开始,按顺序发言!”

“商而优则仕”的李慧,和父亲李方一样,实现了“狗变人”的蜕变,成了朝廷命官,如今说起话来官威十足,但他本人就是棉业权威,所以说起话来底气十足。

棉花,原名吉贝,一直都被当做观赏植物而种植,故而名字里带“花”。

棉花花絮(棉絮),实际上可以纺线,然后织成布,即吉贝布,现在叫棉布,而“棉”字,是为此造出来的字。

棉布的质量很好,为了发展棉纺织业,就得大规模种植棉花,但因为这种植物不像麻那样在中原大规模种植了千年,所以对于棉花的种植,许多人都一头雾水。

如何育种、选种、施肥、防涝、防旱、防虫,不知道。

所以需要花时间让农民们熟悉如何种植棉花,这时间可长可短,但再怎么快,数年时间总是必然的。

于是通商院及各织造司都在组织人手在各地推广棉花种植,两淮地区便是其中之一,棉花的推广种植,相关人员这几年都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各地相互交流,以促进棉花的种植技术发展。

无数人都在为了那个宏伟的目标而努力,李慧便是其中之一,而那目标,实际上是他和几个同伴提出来的。

十年前,天子(时为西阳王)率军讨伐岭表,黄州商贾子弟如影随形,李慧就是其中之一,他和许多同伴在传闻中的烟瘴之地岭表交广走了一圈,大开眼界。

李慧等几个年轻的黄州商贾子弟,经过仔细的实地调查之后,认为吉贝(棉花)纺织业的前景不错,所以面对“那一位”的询问,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集中力量“攻关”,掌握棉花种植、棉布纺织技术,然后以此作为新生的产业,实现前所未有的纺织业突破。

这一设想,得到了“那一位”的大力支持,而李慧等人,为此奋斗到现在。

棉花的种植和纺织,在岭表已有一定规模,而琼州上的土着,对于棉花有着成熟的纺织技术,为了拜师学艺,李慧等人可是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而为了选出适合在中原大规模种植的棉花,他们也花费了不少心血。

历经多年的努力,李慧等人当初构思的棉花产业,终于在中原有了初步成果,有了一批熟练的棉纺织工人,而棉花的种植面积也在扩大。

但这还不够,因为若是没有足够的棉花,即便有了足够的纺织工也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而要培养更多的棉纺织工、改进棉纺织机械,也需要一定时间。

朝廷对发展棉纺织业很重视,不仅在河南、两淮、江南推广棉花种植,还在陇右地区推广,而陇右的气候和江南地区有所不同,对于棉花的种植技术有不同的要求。

许多问题,都需要棉布提举李慧协调解决,而他当年的几个同伴,同样成了提举,提举们不停在陇右、东南、岭表各地奔波,为了当年的雄心壮志而努力。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对棉纺的信心,一直坚定不移。

他们判断棉纺将是纺织业的后起之秀,前途不可限量,日后必然取代麻纺,而棉布肯定会成为最受欢迎的日常纺织品。

岭表的棉纺织业已经有了规模,出产的棉布在中原供不应求,而东南各地纺织出来的棉布,虽然产量小,却同样被人抢购一空。

而棉花的用途不仅可以织布,还能御寒。

填充足够棉絮的寒衣及被褥,御寒效果很好,不比填充绵絮的寒衣差,而棉絮和绵絮的价格,有天壤之别。

用棉絮制成的“棉衣”、“棉被”、“棉鞋”、“棉帽”,已经在辽东、辽西推广使用过,军民对这种衣物的御寒效果交口称赞。

待得将来辽东大开发,必然少不了棉织品相助。

不仅如此,天下各地百姓也必然需要棉花制成的新式衣物御寒。

所以待得河南、两淮、江南、陇右地区的棉花种植成规模之后,可想而知棉布的“市场占有率”会以何种速度飞快增加,届时持续数千年的麻纺,恐怕就要渐渐边缘化了。

一想到自己将会有幸参与开启一个新时代,李慧就激动不已,所以即便一年忙到头,他都干劲十足。

不仅几位提举如此,他们的属下亦是如此,通商院为了促进工商业发展,制定了许多极受欢迎的规定,让辛苦奔波的大小官员有了别人没有的“福利”。

这些福利,让大家有机会从快速发展的工商业里分一杯羹,仕途、“钱途”两不误,所以大小官员们做起事来同样干劲十足。

会议进行了将近一个时辰,第一个议题结束,随后第二个议题开始,内容是棉花的来料加工。

棉花(吉贝)并非中原原产作物,是从两个方向进入中原的,一个方向是西面,也就是来自西域,此为陆路;另一个方向是南面,也就是来自南洋,此为海路。

而南面这一路,具体来说,是来自天竺诸国。

也就是说棉花的原产地是天竺诸国,和佛教相同,经由陆路(西域)和海路(南洋)进入中原。

那么天竺诸国的棉花产量如何呢?

南洋贸易公司派出的调查人员,亲自前往天竺诸国进行了考察,发现正如番邦海商所说,那里的棉纺织业很发达,棉花的种植面积不小,产量不低。

天竺到中原(岭表交广地区的龙编、番禹港)的海路已经畅通数百年,大量海船往返于东西两端,所以这意味着又一个商机出现了。

中原的棉花种植面积目前不大,棉花产量有限,那么就可以从天竺诸国那里收购棉花,运回来,来个“来料加工”。

首先是将棉花制成过冬用的寒衣、被褥等衣物,出售所得利润十分可观。

其次,将棉花纺织成布然后出售,同样可以获得不菲的利润。

用海外舶来的棉花作为原料,进行加工之后出售,此即为“来料加工”。

那么为何不直接从天竺诸国的棉纺织业者手中直接收购棉布?

道理很简单,对方的纺织技术依旧局限于人力,纺织出来的棉布“粗”了些,若是在以前倒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今中原的麻纺能够纺织出很“细”的布,水力麻纺织机器改一改,就能纺织出同样“细”的棉布。

所以才要搞来料加工,在中原棉花产量上不来的这段“空白期”,用舶来的棉花给各棉纺织工场“加餐”,顺便练练手艺。

南洋贸易公司,已经联系好了海外番商,对方前往中原途中,会收购天竺诸国的棉花,然后顺路带来。

如此新颖的贸易模式,今年是第一次开展,如今东南风渐起,若无意外,满载天竺棉花的番商海船应该差不多进入南洋了。

这些来自天竺的棉花,会有一部分由南洋贸易公司的船队转运到扬州广陵,届时,巡视长江的天子,应该正好在广陵。

说到这里,李慧敲了敲书案,郑重申明:“届时,广陵的棉纺织工场,将会用天竺的棉花,为至尊纺织最好的棉纺织品,并展示来料加工的可行性!“

“这件事,将是通商、市舶司、南洋贸易公司、东南织造司展示实力的一件大事,无论如何,都必须成功!”

喜欢逆水行周内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逆水行周内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永恒剑主一键修炼在线变强九十年代小奋斗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九州我为王恶鬼训练营离婚女人图鉴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一觉醒来我隐婚了皇道我的神通有技术三国:东归志!神权之上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
经典收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骑砍三国之御寇湛湛露斯卿大宋祖王爷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吕布有扇穿越门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盛世第一妾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歃血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镇国二公子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
最近更新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三藏还俗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明朝的名义浴血山河道藏辑要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大周第一婿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清宫秘史十二章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大唐躺平王铜镜约
逆水行周内 米糕羊 - 逆水行周内txt下载 - 逆水行周内最新章节 - 逆水行周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