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tx程志

首页 >> 盛唐血刃 >> 盛唐血刃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逃荒被弃,我进深山吃喝不愁三国:乱世第一枭雄众神魔传在下潘凤,字无双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抽盲盒,搞科技,我在古代当皇帝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清朝当咸丰!
盛唐血刃 tx程志 - 盛唐血刃全文阅读 - 盛唐血刃txt下载 - 盛唐血刃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七三章 土地与军功的直接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七三章土地与军功的直接关系

李世绩吓得心都快要飞出来了,他宁愿望着枪林箭雨,也不要面对李建成与魏征二人。他非常害怕李建成一声喝道:“来人,给我拿下魏征,拖下去剁碎了喂狗!”

只是非常可惜,李世绩担心的事情,最终也没有发生。

李建成反而把魏征请在东宫银安殿下,将魏征恭敬的请到下首位的位置上,让魏征坐下来,东宫内的宫娥送上茶水,李建成这才淡淡的道:“愿意闻其详!”

魏征道:“臣所说没错,太子殿下错了,您错了,你担心,您害怕,所以您才会极力遮掩,但是您却忘记了,我们这个大唐,与司马晋,曹魏不同,我们这个大唐建立的这个国家,是从火焰之中烧出来的,是从铁血之中铸出来的,这个国家建立的过程,没有任何私密『性』!建立这个国家的整个过程是堂堂正正的,大唐取得政权的整个过程是光明正大的,隋失其鹿,天下共逐,大唐得之,有何不可?”

李建成顿时沉默了。

李唐与曹魏和司马晋不同,因为取得政权的方式不一样,李唐政权是从太原开始,一地一城,一路攻打下来的。论得位之正,唯有秦汉可以相提并论。正是因为李唐得国之始,就是战争,所以在储君之争中,李世民摆明了车马要争这个太子之位,反而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

因为大家都明白,争就是有机会,不争就没有任何机会。论权力,论实力,无论是西魏八大柱国,还是北周十二柱国家族,唐国公一脉,其实不占任何优势,李渊当初以太原一隅之地,仓促起兵,就开创其他家族的先河。当其他有野心有实力的家族,担心隋朝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时候,李唐已经开始摆明车马,一路破关杀将了。

荥阳郑氏扣扣索索,半遮半掩支持王世充,太原王氏支持刘武周,因为他们能害怕承受万一失败的沉重后果。就所谓先一步关中得王,李唐攻进关中,天下名份大定。

在这个情况下,要么顺应局势,要么逆势而为。偏偏元氏、赵氏、韦氏、清河崔氏、赵郡李氏,他们统统都当了缩头乌龟。

魏征接着道:“太子殿下,越是阴暗的东西,越怕太阳。谣言之所以能盛传,其实就是因为遮遮掩掩。既然遮掩会适得其反,那就干脆把遮掩都捅破,把它拿到阳光之下下去曝晒!太子殿下,你难道不能让天下人看看吗?你才是大唐东宫太子,大唐得太子殿下,乃苍生之幸,社稷之福,让这些只能活动在灰暗之中的疑忌,究竟能不能动摇太子殿下的位置,能不能动摇我们大唐的立国精神!”

李建成沉默了。

事实上,李世民一步一步咄咄『逼』人,既有李渊的纵容,也有他的姑息。因为李建成表现了出现极大的宽容,所以李世民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施展阴谋手段。

这一次只是使用秦王教令调动李世绩一人,如果李建成不反击,而是姑息纵容,那么李世民下一步,肯定就会将薛万彻、冯立、李瑗、以及裴矩、甚至陈应等一步一步从原来的位置上调开,或者明升暗降,或者分划拉拢,一旦李建成护不住东宫门下众属官的时候,他这个太子也就真正当到头了。

李建成想了想,终于做出了决定:“李世绩!”

“门下在!”李世绩真为魏征捏了一把汗,没有想到魏征居然半点问题都没有,反而成了李建成心中倚重嫡系大臣。

李建成道:“本宫以太子令命令出镇安东大都护,节制怀远军、保定军和安东三军,镇守安东四十二州!”

李世绩闻言大喜。

虽然安东都护府不比安西都护府富庶,但是安东都护东威压高句丽、新罗、百济、北压契丹、奚等诸族,也是切切实实的封疆大吏。

当然,与陈应出任西域大都护一样,安东大都护府,其实也只是一个空架子,领土大部分都是名义上的,存在地图上。需要自己去接受,去开拓。如今李艺这个幽州总管,其实只有十四州之地,但是李建成既然给他四十二个州的建制,那就是允许他像陈应一样,向东开拓领土。

李建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与李世民高下立判。李世民只是想着在灵州降低李世绩这个东宫大将的官职,缩减东宫节制的军队,李建成倒好,直接大手一挥,让李世绩学陈应一样,创立怀远、保定、安东三军。

在唐代,一军为常设机构,全军拥有一万两千五百人马。

不过,唐朝军制也是灵活的编制,就像陈应坚决认为,一团两百承担战术级别的任务,人数太少,而以一个折冲府八百或一千人,又太多。所以他将一个折冲府,全部改为五团建制,以既每个折冲府五个团,每个团三百人。

李世绩拿到的是一个空壳安东都护府大都护,这是正三品的官职。李世民要降李世绩的官,李建成就给他升上去。

当然,这并不是挑战李渊的权威,而是让用实际行动告诉李渊,大唐再这样令出多门是不可以的。

大唐初立,四权分立,李渊的圣旨,太子李建成的太子令,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的教令,以及平阳公主李秀宁的教令,同样俱有圣旨的法律效益。

李建成给李世绩下达太子令的同时,随着东宫调拨的武器、装备、以及调兵的命令,从东宫直接发出。

李世绩拿着太子令,直接找到位于蓝田大营的驻军,将三军共五万余人马调出。

李孝恭麾下的兵马,瞬间减少了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不重要,重要的是,李世绩也是用兵行家,挑兵的眼光毒着呢,直接把李孝恭的剑南军连骨干精锐一抽而空。

李孝恭自然不干了。

李孝恭找到李渊的时候,就向李渊抱怨。

李渊这才知道,李建成不声不响直接组建了大唐安东都护府。

李渊正准备派出人通知李建成,不曾想李孝恭前脚刚刚走进武德殿,李建成后脚就到了。

李建成直接将一叠奏报放在李渊面前,李渊看了一会儿,眉头皱起来了:“怎么,地不够?”

李建成苦笑道:“关中的田地分封的分封,赏赐的赏赐,如今闲置的土地一共是三万八千余顷,谁也没想到岭南这么不经打,这一下多出老大一块军功要赏赐。

李渊皱了皱眉头。

李孝恭除了苦笑还是苦笑道:“陛下,全赖陛下威名……”

李建成道:“光兵部左侍郎李靖一个人就能拿到五百户的庄子,两千四百顷肥地。若是先给下面的士卒兑现,恐怕将官们还有三成缺口。”

李渊大惊失『色』道:“居然差这么多?”

李孝恭也愣住了。

李渊道:“那你怎么让李世绩带走五万余人马?”

李建成解释道:“父皇,经过去年大败薛延陀部,突厥人已经恢复了元气,今年弄不好要有大动作,河东有二郎在呢,自然不用担心,但是李艺这个人,心思不纯,还是让他来长安为官的好,我让李世绩前往辽东,组建安东都护府有两个目的,其一,威慑东突厥,其二,就是利用辽东的肥田,赏赐众将!”

李孝恭点点头道:“关中确实拿不出七万六千倾田!”

李渊望着李孝恭道:“你说仅仅岭南军就要赏赐七万六千倾田?”

李孝恭摇摇头道:“不止,全部下来要十万三千倾!其中抽调走的将士,全部都是拥有战功,可以赏赐五百亩以上的将士!”

李渊这下也沉默了。

关中的土地都有数的,加上各大家族疯狂的兼并,又加上连年大败,军功赏赐田产,关中的土地仅仅六年已经不够用了。

在历史上,唐军在贞观后期,渐渐没了可以赏赐的土地,这些关中籍的将士已经不热衷打仗了,在李治朝的时候,李唐军队的战斗力下降得非常厉害,对外战争,胜负就参半了,失去了开唐之初,那种横扫天下,所向披靡的势头。

李渊想了想道:“要不要改变军爵制度》”

李建成摇摇头道:“断无可能,若是如此,肯定会重蹈大秦的覆辙~”

秦军在统一战争中,也是百战百胜,打得六国雄兵溃不成军。因为那个时候,秦朝的军功基础还在,然而在统一战争之后,特别是统一战争的后期,燕国一下子阳痿了,所以秦朝『政府』根本拿不出足够的土地去兑现军功,那么将士们一看,我『操』,打仗打死打活,连赏赐都没有了,还打个屁啊。

所以,拿着锄头和棍棒的『乱』军,开始打得秦军丢城失地,溃不成军。

制度,就战斗力保证的根源。

大唐的衰败,是唐朝府兵制的末路。

明朝的灭亡,与其卫所军不堪一战也有直接关系,饿着肚子的士兵,是打不了硬仗的。

土地和军功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个失信与将士的『政府』,肯定失去将士的拥护!

李建成直接照搬了陈应在西域的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盛唐血刃》,微信关注“ 或者 ” 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喜欢盛唐血刃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盛唐血刃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惊悚戏剧学院我,食人魔我的邻居不大阳和重生反派HE了桃源仙师死后求生:我从丧尸地杀回人间游天宇荡苍穹绑定神豪系统后我成了豪门真千金唠唠叨叨人生笔记本都市里的传承者穿越四合院:开局狼口逃生快穿之妲己是个坏女人霸武开局强娶敌人老祖,我直接起飞了参加武考后,我一路无敌一纸成婚:顾少宠妻成瘾盗墓:成为你的救赎小尸尸我啊!被疯批反派圈养了超脑黑客绑定国运:知道副本剧情的我无敌了
经典收藏大唐房二青铜甲染谷君的异常蛇蝎女配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绝色冷妃盛世第一妾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贞观第一婿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糜汉三国纵横之凉州辞从伍千里开始护国驸马爷三国之黄巾天下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在水浒开了个挂老子就是要战争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骑砍三国之御寇
最近更新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魂穿古代,特种兵太子逆袭异域使命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尘雾中的特工三国之风起扬州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矛盾难以调和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朱元璋到现代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殖民大明汉末之全面开战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大秦二世公子华北宋群英录我是正统我怕谁古玉穿越公子崛起
盛唐血刃 tx程志 - 盛唐血刃txt下载 - 盛唐血刃最新章节 - 盛唐血刃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