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奇被召去了盐州,同时杨兴武来了一份言辞恳切的信函,对于不能来定边迎章律表示歉意,请章律海涵。饶是如此,杨元奇和章律北上,杨兴武还是亲自出盐州来迎接。
章律不同于其他人,不仅仅因他章楶的儿子,精于军事,更是他代表的两重身份,一个是他代表了当年的那批新党,特别有章援那封信函打底,这是当年那场兄弟阋墙后人的和解,一个是他一定程度代表了闽南海贸大族,浙江南路海贸兴起,脱不开和闽南交涉。这种家族之间的来往很具象征意义,起码双方是能沟通的,那才会有彼此的妥协与合作。
杨兴武哈哈笑道:“章兄弟,好久不见,风采依旧,你这一到定边,也让犬子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啊。”对于这场战事的总结,杨兴武自己都做了反省,或许自己这个儿子这些年出众,他也少了应有的谨慎。
章律回道:“生子当如杨元奇!诚不欺人!”这话现在很有市场。
杨兴武说:“得再历练几年,他战场下来,不缺果敢,却也偶尔多了点轻浮。”
杨元奇收敛心神回“孩儿知道了!”他确实对自己信心太满,内心深处有种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狂妄感。牵一发而动全身啊,一直认为自己看得远,却不想忘记近处。要知道,杨家现在的最集中的核心不是扩大盐定路的影响,而是稳住这里确保盐定路能成为杨家世袭之地,这才能有远方。
杨兴武并无责怪之意,他自己都动了心思,还好就这一战杨家容错率高,不过是后续事情多了些首尾。
杨兴武说:“洪州对战事的质询已经到我案头了。”这份信函来的时机很有讲究,在战事刚好平息的时候,鄜延路的公文就到。
杨元奇问:“父亲如何处置?”
杨兴武道:“还能如何,和原本想的一样,留个寨子给刘延庆,不过你战事拖延也有好处,他现在不一定肯接,就算接了也会收敛着。”杨家军不大不小都吃了点瘪,满山灭火,刘延庆只会更加谨慎。
章律说:“刘帅在娘胎里的毛病。”当年章楶的经略司对刘延庆评价真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杨兴武微笑摇头不语,在大宋完全处于守势的时候,刘延庆领一军这么干说起来还能保住一支禁军,但对外强势的时候则太容易放大这个缺点,贻误战机。
杨元奇这时候给杨兴武说起李格非的打算,杨兴武沉默一会一叹:“李格非先生大才,今日才知他大气。”杨元奇并不是不通政事,真正承担这类事却不多,杨元奇有很多奇思妙想,但很多时候这得落到实处,这恰恰不是杨元奇擅长的。李格非这个提议并不是要杨元奇一直在治理司待着,而是有这段更细节的治政历练,对他将来决策多有好处。
杨元奇无语了,还以为他老爹也会拦一下这事,没成想他也是这么想的。杨元奇在很大程度限制杨家家臣家将在盐定路无限制发展,这在杨兴武和李格非这类人看来更是一种本能,要知道,杨元奇对军队一系紧密的家族他不自觉是处于维护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杨元奇清楚要限制,事实是盐定路杨家相关家族势力一天天在成长。真正限制了这些人权利的是治理司、银司、学司这类士子居多的集团,这也是他们的本能。
杨兴武说道:“他不担心他们这些人活着,你会有什么问题,他担心年轻一辈士子的激进,这不是将来他们能拦得住的,这得你来。”杨兴武今天的开心就是李格非如果有这个考虑,那李格非就再也不是那个大宋进士及第。
杨元奇“……”
……
盐州。
杨兴武和章律进行过一场深聊,结果是盐定路经略司举荐章律为从六品录事参军,这是一个给朝廷的折子,章律归乡之前已有从五品官职,杨兴武这个举荐并无不妥地方。章律因其父亲兄长得罪蔡京,被牵连一撸到底,章家确实式微也在蛰伏,但一个经略司录事参军不会有人杯葛,甚至在开封看来,章律对杨兴武还能有一定的制衡。事实上,这个举荐在经略司本身内部大家都非常认可。章律称不上杨家家臣。当那些新旧两党曾经的中坚力量退出历史舞台,章律在盐定路这个苏系势大的地方任职,让大家也有种世事无常终要了却生前事的感觉,总要试着结束那场波澜壮阔的恶斗。
当然杨兴武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举荐让西归蜀中的苏辙儿子断绝北上盐定路的想法。或者在当年那场事中,苏辙过世时候也在反省。
……
……
编者语:关于苏辙的后人北上,还是章律北上,小编思索再三还是章律,原因就和文中写得一样,闽南家族毕竟和海贸相关,看将来能不能留点伏笔。有苏轼后人在定边,苏辙的后人就没那个必要,有点重复。再者,编者可能内心对苏辙一直不太感冒,甚至如果只是从政治角度上来说,小编更认同章惇的能力和成就。只是章惇这个人性格上的欠缺让他实在毁誉参半,不好动笔。章惇章楶这些人能力并不欠缺,章惇和王安石还非常相似,性格有点偏激,为相总觉得少了点胸怀。就政治操守来说,小编最敬仰的是范家,范仲淹和他的后人范纯仁兄弟等等,他们或许有些决策有误,但他们更像文人心中理想的士大夫形象。遗憾是范纯仁过世后,小编尝试几次认真写范正国,却不得章法。因为范家和杨家没有太多私人关系,有的只是范纯仁对杨元奇这个小辈的欣赏。所以范正国这个人物一直插不进来,非常生涩。后期关于范正国和章律要怎么写,小编还一直在思索,得让他们多一些关系,这样人物之间才更多互动,要不就会游离于杨家体系之外,这不是小编想要的结果。
喜欢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