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首页 >> 隆万盛世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废柴世子被退婚,美人排队要嫁我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铁血大秦,从扶持嬴政登基开始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两宋传奇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魏臣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13章 心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明代提学设官后,由于职责与职权未能平衡,因此有的提学官试图打破令甲所限,在官学之外别建书院来走出制度困境。

明代提学官所建书院有衙署、祭祀、聚徒讲学三大类型,影响最大的是聚徒讲学型书院,其中的精英教育以省级书院成就最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官学系统中省一级的空白。

中晚明王学兴起后,王门后学利用担任提学官的机会,通过建设书院来传播新思想,更将讲会制度引入官办书院,通过思想与制度的双重渗透瓦解了官学体制中的师生秩序,以讲学同志的连属形成团体。

此时,秉持取士之权的提学官在选拔讲学团体成员时面临私相授受的指控,进而引发了万历初年张居正的学政改革,明令提学官“不许别创书院”。

此后,提学官通过建设书院来“教士”的行动遭到打击,逐渐向专于“校士”的职能转变。

有明一代,在王阳明先生提出了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后,认为即使是愚夫愚妇也是平等,而其学生,同时也是反对张居正的学者何心隐在其着作《原学原讲》中所提出的学习知识就是需要讲学的。

而讲学本身需要场所,这个场所便是书院,所以明代书院数量繁多,讲学之风繁盛,读书人在学院里学习知识、禀承两宋书院之风,大胆议论政治,同时以书院为结点,强调传统“五伦”之中的朋友关系,发展私人情谊。

五伦即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关系。

当时许多地方上有名望的读书人都加入书院讲学的范畴,并以此结成了深厚的情谊。

这样一股势力,是朝廷所不能忽视的,特别是部分基层官员也经常参与书院的活动,甚至有的官员将日常政府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到书院中讨论,由读书人们来决定如何处理。

发展到后来,在野的士子在东林书院汇聚,发挥出巨大的影响朝政的实力,正是由各地书院对政府的细微影响点滴积累而来。

张居正或许已经从最近士林中聚会议事中感觉到了不好的苗头,所以写下《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

不过魏广德只听说东林党,也知道东林书院厉害的很,但并不完全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汇聚力量,进而在朝堂稳步发展,茁壮成长,成为晚明最大毒瘤。

所以,在看到张居正奏疏后,第一反应是张居正要打击报复士林。

“叔大兄,这太祖虽确实要求士子不得干政,可创建别院、讲学,似乎没什么不好的,可以广播智慧.”

“善贷,你没有切身体会,理解不了这样聚众讲学的危害。”

魏广德迟疑着开头,就被张居正打断,并开始讲解自己之前一段门下打听到的消息。

“夺情”之时,不止朝野反弹激烈,民间士人也是聚会,大肆抨击他张居正贪权失德。

这些,张居正相信魏广德是有所耳闻,所以也不怕剥开伤口。

脸已经丢过了,可不能因此就不敢言语,即便发现其中的危害也因为脸面不愿提及。

于是,张居正把士林参政议政的弊端逐一对魏广德进行讲解,毕竟魏广德没有遭遇过,很难有他对此的理解。

听到张居正的讲解,魏广德不由得也想了很多。

后世革命,星星之火不也是通过校园传播的,让一大群学子投身其中,前仆后继。

直到有伟大导师看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转而引导星火转入在中华大地上更加辽阔的农村,才终于把火星变成大火。

而引燃这场大火的,就是那无数的校园火星。

“若地方士林群情汹涌,地方父母怕也会受其胁迫”

张居正说道激动处,直接说出其中影响朝政的地方。

原本在魏广德看来,地方士人应该受到官府管控,可联想到大明的廷杖,官员为了虚名都甘愿接受廷杖,甚至甘之如饴,可以想象当士林一心时,官员们会如何选择。

右手放在茶几上有节奏的敲击,魏广德也在思考张居正话中的道理。

逐渐的,他被说动了。

“嘉靖五年,礼部尚书桂萼上言严格考核提学官人选。

十六年,以御史游居敬弹劾湛若水倡导伪学、私创书院为先声,世宗下令禁毁私创书院,打击王守仁、湛若水等人的讲学活动。

次年又进行第二次禁毁,矛头指向“抚按司府官”。

十三行省之提学官隶属按察使司,自然也在警告范围之内,其实就是为杜绝民意绑架官员。”

张居正继续说出前些年嘉靖朝的处理对策,只是时间过去几十年,士林似乎有死灰复燃,私创书院再次大量出现,实在是不好的征兆。

不过明代的禁书院政策不得人心是显而易见的,嘉靖间的两次禁止政策效果有限,提学官建立书院的势头并未衰减。

实际上,大明并非不准私人创立书院,各省几乎都存在,只是这些书院要么是前代流传,得到本朝认可,或者私创后地方官员禀告朝廷,得到朝廷赐匾,这样的书院就不属于私闯,算是朝廷认可的。

地方官员为了迎合地方士绅,往往也愿意这么做,以表现自己弘扬文化,教化百姓有功。

“书院,更多应该是为士子科举教授为主,而不能成为传习思想,甚至鼓动互斗只用。

就如江南如今的心学和理学,大家们聚众讲学,相互攻伐,颇易生出戾气。”

张居正又用现在江南的情况举例,大明现在心学和理学斗得厉害,甚至已经影响到科举考试。

考官是哪一学派之人,往往录取考生就是以这一学派为主,大有撕裂之感。

“叔大兄,这个事儿我还得好好想想,现在不能回答你。”

魏广德思索良久,觉得此事影响太大,他还要好好理下思路。

限制士林发声到底对不对,从他现在的位置上来说,当然是应该支持张居正才是。

可是本能的,魏广德又感觉似乎不该这么做。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一则对联,对于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魏广德来说还是知道的,通常就是用来教育人既要致力于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怎么到了现在,感觉这话好像有毛病。

读书人就该读书,不要说那些有的没的,要关心天下事,还是等入仕以后再说。

魏广德告辞离开首辅值房,径直回到自己那边,脑海里还在思考这个问题。

虽然他知道,如果张居正一心要做,也肯定能强行推动此事。

内阁里,二张已经可以左右内阁的阁议,即便他反对也没多大用。

只不过,他一旦反对,朝野支持的声音就不会小,就会拿他当这个反对的领头人。

但是,内廷有冯保相助,想来强行闯关还是能够做到的。

魏广德这边还没有安下心思,毕竟今天的奏疏都还一份没看过。

这就是绩效啊,今天不把转过来的奏疏处理完,那明天还是自己的,活儿累积起来可就不是小事儿了。

虽然说实话,大明朝这些奏疏,许多放半年后处理,依旧不会影响朝政运转,因为近半的奏疏都是没营养的汇报工作,恭喜这贺喜那的,根本就没有实务。

但奏疏处理快,也显示朝堂、内阁的效率,所以也不能因为奏疏言之无物就不予理会。

看,还是要看的,票拟也不能少。

只是魏广德的脚步还没有挪到书案后,自己座位前,门外芦布又拿着一份奏疏进来。

这样送进来的东西,其实才是六部着急要处理的实务,不能耽搁的。

“什么东西,哪儿的”

魏广德随口问了句。

“老爷,是兵部的文书。”

芦布躬身,双手把文书奉上。

魏广德伸手接过,快步回到座位上坐下,仔细阅读起来。

不算什么大事儿,但也不小,是说西南已经将缅王和一众缅甸部族首领押解进京的报告。

虽然缅甸还有少量残余,但已经不影响大局。

缅甸主要的地区,如缅南已经被大明牢牢掌握在手里,只剩下缅西和缅北尚有残部为了争夺主动权在内部厮杀。

大明不想费力征讨,打算等他们内斗完成以后,李成梁才派兵进剿,如此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乘机也可以继续编练缅军,让他们成为剿灭缅甸东吁王朝残部的主力。

之前这个策略报到京城,魏广德是支持的。

让缅人治缅也是他给出的策略,缅甸各部相互仇恨,更有利于大明的长治久安。

不过这件事儿,考虑的就不是这个早就有决定的事务,而是朝廷要怎么处理缅王这批反贼。

是的,魏广德早就把大明征讨缅甸作为和国内讨伐叛乱一样的性质,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可能引发的争议。

大明先要定死缅甸遭到二百年前就已经纳入大明版图,只是大明给了他们很高的自治权。

只是,缅王自己作死,大明给力他们好处,但却贪心不足蛇吞象,居然还想反噬大明。

自然,这就不算大明不教而诛,而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人人得而诛之。

只不过,到了魏广德这个位置,考虑的就要多些。

到底要怎么处置缅王一家人,还有那些部族首领,留还是不留

放他们回缅甸,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可不是诸葛亮,还玩什么七擒七纵的把戏,搞不好玩脱了,麻烦就大了。

最简单的法子,其实就是把人都杀了,一了百了。

不过魏广德就得考虑这么做的后果,会不会不利于以后大明对缅甸的统治。

至于对其他国家的影响,魏广德倒是不担心。

或许,东南亚和南亚的国家会有兔死狐悲之感,但魏广德觉得示之以威要比示之以仁要好。

不杀的话,那就是流放,可流放去哪儿

辽东亦或者小琉球

想到前年时,大明刚搞了献俘大典,杀了王杲,是否再来一次

思考半天,魏广德也没有做出决定。

杀王杲,是为了震慑辽东女真,既是要打压女真族中反叛之心,也是要绝了他们联络蒙古之意。

其实,杀王杲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和蒙古的联络,让大明不能容忍。

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置,魏广德干脆就把文书留下,打算晚些时候在内阁议会上说说,听取下张居正和张四维的看法。

咱们还是要民主的,不能做一言堂。

以往兵部的决策,大多都是魏广德在做决定。

魏广德压下奏本不说,张居正在魏广德离开后,也是心绪难平。

其实手里这份奏疏,他也清楚,魏广德怕不是那么容易接受。

而且,就算是张四维等人,他都不曾拿出来给他们看。

在张居正眼里,如果直接给他们看后,即便他们都选择支持,怕也会心生不满。

魏广德这一试,就更让他相信,朝堂官员里对此有意义的人怕是不少。

但是,张居正是打定主意要强推此事,所以还是打算先把魏广德说服。

只要魏广德支持或者说默认,那么其他人就闹不出什么风浪来。

实际上,整饬学政,张居正看得更远。

现在明朝科举这一刻弊端丛生,他想要的不仅是禁止士林议政,更有整顿学风,煞住找路子、拜门子的科举歪风的想法。

大明到现在,从上到下贪腐之风盛行,而带来的弊端之一就是阶级固化,特别是科举中的弄虚作假。

张居正之前和魏广德谈话时有句话没有说出来,因为他知道魏广德的长子已经启程回江西,准备参加江西的科举。

而魏广德对此也提前半年做了布置,就是调整了江西的学政。

魏广德不说,但张居正心里明白,可以说那就是要保自己儿子拿下一个秀才功名。

至于乡试,还早,说不定到时候魏广德还会有其他动作。

这些,还都是他不能拒绝的。

如果当时张居正说自己想要整顿学风,魏广德不免多想,说不定就坚决拒绝这个政策了。

“唉”

张居正长叹一口气,感觉很是心累,自己想要做点事儿怎么就这么难。

喜欢隆万盛世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隆万盛世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秦:开局咸阳狱,狱友竟是扶苏斗罗之我觉醒了写轮眼武魂从收租开始当大佬青青草原的粟羊羊九叔:我石少坚,开局满级雷法机战:全金属风暴软萌校花太粘人,我好爱小痞子的女人缘无敌从火影开始湘信有鬼诡异来袭,娇软美人靠魅力逃生神仙都去哪儿了戴上一张绝色脸官路浮沉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航海时代:中华美食横扫欧洲我当舔狗不是贱,是为了赚返利!僵尸:人在义庄,九叔直呼教不了村霸农女:傲娇夫君来种田握有福地洞天,师徒一起成仙
经典收藏大宋第一太子绝色冷妃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南唐晚来风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吕布有扇穿越门盛世第一妾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大明,我以族谱变法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骑砍三国之御寇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终极潜伏
最近更新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明朝写作素材大全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带着战神回明末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极品五世子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山贼之谋定三国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三国:开局娶了大乔废柴趣妻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