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首页 >> 隆万盛世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春回大明朝半个医士成皇帝器焰嚣张大唐极品帝婿亮剑:我只打硬仗兵锋王座三岁无敌小皇孙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骗了康熙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61章 废除徭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魏阁老,首辅大人请您过去议事。”

又是一个下午,魏广德已经处理好所有奏疏,就坐在外间茶几旁喝茶休息,首辅值房那边有书吏来请。

“好,我一会儿就过去。”

魏广德冲来人点点头,说了句。

虽然两人地位悬殊,可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人家是张居正的人,他还得稍微礼遇一点。

这其实也都是相互的,既表面自己的涵养,自己的人出办事儿也能行个方便。

魏广德稍坐片刻,这才起身往外走。

他坐那里当然也不是要摆谱,而是回忆了今日处理的公文,确定没有需要拿到阁部会议上商讨的事儿。

还是那话,重大事项,就算他坚持要如何,但也要向其他人通个气。

免得真有事儿了,其他人还被蒙在鼓里。

魏广德到首辅值房时,门口书吏立马恭敬行礼。

“都到了吗?”

魏广德经过他身边时,只是随口问了句。

“申阁老已经到了,张阁老还没到。”

正说着话,张四维的身影就从远处花园旁冒了出来。

“呵呵,子维到了。”

魏广德就在门口站定,等张四维过来,冲他拱拱手笑道:‘子维可是最后到的。’

“中午出去了一趟,手里有些事儿刚处理完,失礼了,失礼了。”

张四维一边还礼一边说道。

也是,最近朝中没发生什么大事儿,按理各房都不该有多少政务要处理的。

这段时间的阁议,更多就是走个过场。

两人一起走进首辅值房,里面张居正和申时行已经坐在那里等着了。

见他们进来,也都起身拱手行礼。

等四人都坐下后,张居正笑呵呵说道:“最近有耐诸公尽心尽力,如今也算是天下太平。

这段时间以来,我这值房里都是些不重要的奏疏,紧要的一份都没有。”

“呵呵....”

张居正这话,换来的是一阵轻笑。

“全靠首辅大人英明,当今天下还真说得上天下太平,各方宵小也都老实,确实没什么事端,我们也算是清静了不少。”

魏广德接话说道。

“正是,正是。”

“确实如此。”

场面和谐,气氛融洽,不过魏广德还是不经意瞟了眼下首的申时行,不明白他今日为何来的如此早。

“看来诸位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儿要说了。”

张居正见此,依旧面带笑容,轻抚颌下胡须问道。

大家都是摇头,说着无事太平的话。

随即,张居正笑容逐渐收敛,对着外面伺候的书吏、中书喊道:“外面的人都退出值房三丈,不准人靠近。”

听到张居正忽然这样的变化,魏广德等人笑容顿时收起,而他也再次看了眼申时行。

等了片刻,外面人都已经退开了,张居正这才严肃道:“今日如此,也是我有要事和诸公商议。”

魏广德、张四维顿时都做出一副倾听状,算不得谄媚,乃是对首辅的尊重。

“最近外面的一些传闻,不知道诸位是否有风闻。”

张居正开口对着众人问道。

“传闻?”

魏广德嘴里轻声说了句,但没有出来发言。

四九城里每天都有无数传闻传播、发酵,他都不知道张居正说的是什么事儿,怎好接话。

张四维倒是忍不住,直接开口问道:“首辅大人,不知道你说的传闻是什么?”

“就是清丈后,坊间百官因为丈量后多出来许多田地,对赋税各种说法。”

张居正开口道。

“原来为此。”

魏广德点点头,他知道,外面现在议论的厉害,毕竟京官谁家里没有些田地,就算自己真实寒门出身,也架不住地方大户投献土地。

毫无疑问,朝廷的赋税政策对此影响颇大,大家都要为自家考虑,议论纷纷也属正常。

“先前汝默听到消息来找我说起,我也觉得此事有必要说叨说叨,统一思想,尽快平息下面的流言,免得惹出是非。”

张居正继续说道,“诸位都当知道,清丈之始乃是因为各地田地失额,粮税出自田亩,而田亩不断减少,导致税粮缺失。

如今清丈后,失额田地均已补回,甚至还发现大量新增田地。

现在各地都据此重编了鱼鳞册,我大明田赋税基算是稳当了。”

张居正说到这里,其他三人都是微微点头。

“为什么要清丈田地,还不是各地地方官瞎胡闹给闹出来的。

不断的少报、漏报田地,帮地方豪绅隐瞒产业,把赋税强压在民众身上。

他们只想着自己不缴国税,只让百姓缴税,殊不知此乃取死之道。

其实也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利欲熏心。”

张居正接下来的话就有些重了,可以说直指要害。

士绅给地方官吏贿赂银子,把自家田地隐瞒下来、漏报,然后分摊当年赋税时,就把赋税瘫在小民田地上。

正儿八经的官员自然看不上,都是出自下面小吏之手。

但他们却并非不知,毕竟一年年境内田地减少,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现在田地清丈完了,就剩下最后两三个省,虽然未全部完成上报,但分阶段报上来的数字,也是大体上都完成,算是功德圆满。

可是接下来就是如何选择,是按照太祖皇帝定下的税制征收田赋,亦或者按照由其定下的税基=摊派赋税。”

张居正终于把话引回正题上,到底是按照每亩田地五升粮税征收,还是按照2950万石粮税的税基进行摊派。

严格说起来,两者都是朱元璋定下来的,只不过其中的先后顺序是先有了2950万石粮税,后才定下官田五升,民田三升的规定。

“汝默,按照如今清丈后的田亩,粮税能超过四千万石吗?”

魏广德忽然问道。

他没要数据核算过,但相信申时行肯定根据各地的定额进行过测算。

毕竟,田地不是统一一个标准征税,分官田、民田,还有几个州府征收重赋,这些都是要考虑进去的。

“大约四千一百万石。”

果然,听到魏广德的问话,申时行马上就说道。

魏广德点点头,看来传言的可信度很高,应该是掌握数字的官员参与其中。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早晚也都是要公开的。

“我大明之前备受财政困窘之苦,既然有增加财税的机会,当不应放弃。

何况据我所知,我大明田赋本就相对较轻,民田堪比前元。

如果以太祖定下税基摊派,怕是民田只用缴两升就够了,这也太轻了。

过轻,似乎也不利于百姓精耕细作,怕是反倒产量。”

这个问题,魏广德前段时间听到消息后就思考过。

税这个东西,重了不行,过轻了也不行,得适中方可。

“藏富于民不好吗?何况魏阁老所说怕百姓不精耕细作,也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猜想,当不得真。”

张四维马上就反驳道。

他家虽然是商人世家,可也有不少田地,现在对外都自称地主,他当然希望田赋轻点。

已经把土地交出来了,田赋轻点就能少缴税,何乐而不为。

“子维还记得前朝旧事,前元税轻,可结果如何?”

魏广德笑道。

“那不一样,前元虽然税轻,可徭役重啊。”

张四维马上反驳道,说出蒙元倒台的原因。

其实中国历朝历代中,元朝税率是最轻的,即便考虑其把人分了三六九等,但摊薄下来,每亩田地收粮税三升,真的没有再便宜的了。

唐朝都收一斗,元朝都是打三折收税。

可以说,单从税收角度,蒙元以宽容治天下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明初人叶子奇在《草木子》里记载:“元朝自世祖(忽必烈)混一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里,宿泊如家,诚所谓盛也矣!”

明朝修订的《元史卷五十八》也记载:文宗至顺元年,户部钱粮户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九,视前又增二十万有奇,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明末史学家谈迁云也记载道:“宋时亩税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税无过亩三升,吴民大乐业,元统、至元之间,吴中富盛闻天下。

……盖吴中之民,莫乐于元,莫困于明,非治有升降,田赋轻重使然也。”

由此可见,明朝人自己都认为明税重,羡慕前元统治下百姓安居乐业。

甚至,连创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都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概因为太过宽容而失去天下”。

在其所着《皇明宝训》中载,“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

严格说起来明朝税轻,轻在商税,是商人喜欢大明。

别觉得南宋是不是应该最为商人钟爱,毕竟政治环境支持经商,实则不然。

宋朝中商贾,但对商贾征税极重,而且宋朝插手商业活动,往往都是依靠政治权利垄断上层利益,商人只能分食下层蛋糕。

宋、元都不禁海,都支持商贸,但官府垄断了各种关乎于民生的产业,甚至是官府还直接参与了航海、丝绸、茶叶、瓷器、酒类等等商业之中。

特别是元朝,不仅仅是皇帝,还包括其他封君、地方官员,都有自己的“斡脱商”。

这些“斡脱商”不仅仅掌握了工匠、土地等第一手资源,他们还参与到放贷业和包税业中。

就导致了一种畸形社会体系的出现,即繁华的商业背后,农户、贫民阶级苦不堪言。

所以当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对商人阶级的打压,是极为残暴的,税轻也是不得已在明初的需要。

只不过他应该没想到,明初过后商人实力死灰复燃,对朝政影响更大。

而在元朝,虽然天赋轻,但徭役过重,毕竟发展商业需要大量人工,何况从元朝起黄河也不安宁,所以后世也有说元朝是因为治水而失天下。

“记得一条鞭法里可是准许百姓以钱粮抵徭役。”

魏广德则马上说道:“既然如此,为何不按太祖定下的田赋执行,而将超出千万石税粮看做百姓上缴抵徭役的银差,户部摊派徭役时减轻分摊。

之前商议一条鞭法时我就提出,朝廷应该取消力徭,改为朝廷就地雇佣百姓。

因此,役银应该摊入各地田亩之中,百姓不再负担徭役。

到现在,善贷依旧如此坚持,非如此不能减轻百姓负担。”

魏广德开口说道。

后世都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把赋役、杂税都摊入,其实不然。

一条鞭法只是把天赋、杂税和部分徭役摊入其中,丁税和由丁税形成的徭役依旧存在。

这也是为何到了清朝雍正时期,朝廷才推出“摊丁入亩”的原由,彻底把丁税取消,摊入田税之中。

魏广德坚持的,就是把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加入其中,让百姓彻底摆脱赋役,真正做到无地百姓不交税,有地有财才缴税。

魏广德和张四维争了几句,张居正都是倾听。

其实他最初清丈田亩,考虑的只是补上失额,即所谓“明清丈之例,谓额失者丈,全者免。”

只要地方上能足额上缴粮税,其他都不重要。

只是他也没想到,清丈后田亩增加如此之多,反而生出纷争,也就是到底按亩征税还是按全额摊派。

毫无疑问,他希望朝廷财政富足,那按亩征税扩充朝廷财源就是好事儿。

但如此做下去,百官那里怕是阻力很大。

不说旁人,但就他老师那里,拥有庞大田亩,还多是重税田地,这交起来可不是个小数字。

松江府的田地,可是按照每亩八升征税,仅此于抄没的官田。

“善贷提议用增收的粮税抵偿徭役,确实可减轻百姓负担,只要把丁税也编入,那失地百姓几乎就不用再交税了。”

张居正略一沉吟就说道,“失地百姓,本就生活无依,以粮税抵偿徭役倒也是良策。”

“可是如此,若朝廷兴大工该如何?到时不还是得摊派徭役。”

张四维开口说道。

后世六七十年代,国家也主持兴建大量工程,都是召集大量民众,虽然算工分,但实际上还是类似于古代的徭役。

而这个时候,凡是朝廷有大工程,往往都会大肆征发附近百姓做工,解决人力难题。

“兴大工时,朝廷依旧拨银,雇佣百姓劳作就是了。

只要做事,都该获得工钱。

百姓其实苦的就是徭役,若是此事做成,我大明百姓将再不复因徭役而破家之祸。”

魏广德开口道。

《隆万盛世》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隆万盛世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隆万盛世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兰亭雅集二次元日常物语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凌天狂婿旧金山往事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原配宝典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大神驾到太子妃必须骄养一品侍卫我靠穿书拯救世界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肌肉影帝悍明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纯情校医皇道
经典收藏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吕布有扇穿越门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骑砍三国之御寇老子就是要战争郭嘉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特种兵之一夫当关蛇蝎女配染谷君的异常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绝对荣誉大宋第一太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盛世第一妾
最近更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穿越之原始之路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英烈传奇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唐代秘史道藏辑要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笔架叉将军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北宋第一狠人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