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首页 >> 我真是大昏君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去大明扶贫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糜汉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大明第一臣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 我真是大昏君全文阅读 - 我真是大昏君txt下载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虽然辽东平定了,但大明军队的武器装备还在增强。

有些是不太必要的,比如火炮,别说建奴和蒙古诸部,在世界上恐怕也能排上第一号。

还有这个防风护目镜,在寒风凛冽的时候很有作用。但没它,明军一样拥有强大的战力。

可皇帝不满意,既然能造出来,就别为了省钱而不装备部队。保家卫国、浴血疆场,军人的付出,就应该得到尊重和回报。

道理也是相同的,建奴虽然已经构不成威胁,皇帝也不会容忍大明的积弊存在,而停下改革振作的脚步。

大明还远远不是皇帝心中所想的样子,重金打造的军队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陆军、水师,都是一样,没有成为开疆拓土的利剑,没有为亿兆子民争取足够的生存空间。

大明帝国虽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人口不断增长,土地数量却停滞不前。所谓“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其实在古代也并不是杞人之忧。

一次人口大普查是必要的,连国家有多少人口都不清楚,也就制定不出科学的发展策略。

在皇帝的估算下,大明现在的人口至少有一亿五,这还是不太准确的平均数。最多的话,超过两亿也是有可能的。

按照当时的耕地数量和种植水平,以及亩产量,要使这近两亿人吃饱饭,已经有些吃力了。

何况,还有即将到来的大灾害,粮荒的情况将会更加严重。

当然,土豆、玉米、黑麦、番薯等作物的提前推广种植,能够解决很大的问题。

但人口的增长率在承平年代,基本上保持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之间,甚至在百分之十以上。

现在,应该没有了明末的战乱,大灾害也有了渡过的措施,皇帝还在卫生疫病的防治上进行提高。所以,人口不会大幅度下降,反倒会大量增长。

只不过,这个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不是有些骇人听闻哪?

皇帝拍了拍书案上的《农政全书》,疑惑地问道:“徐卿,这书上所写‘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增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可准确?”

徐光启躬身奏道:“万岁,这是微臣对宗室人口进行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或许有误差,但应该不算太大。”

“徐卿详细说来。”皇帝虽然加以询问,可已经隐隐觉得不太对劲。

徐光启说道:“洪武中亲郡王以下男女五十八位耳,至永乐而为位者百二十七,是三十年余一倍矣。隆庆初隶属籍者四万五千,而见存者二万八千;”

“万历甲午隶属籍者十万三千,而见存者六万二千,即又三十年余一倍也。顷岁甲辰隶属籍者十三万,而见存者不下八万,是十年而增三分之一,即又三十年余一倍也。”

皇帝缓缓眨着眼睛,思索了半晌,摇头道:“徐卿差矣!宗室婚姻常为多妻,与平民大不相同。”

停顿了一下,皇帝又说道:“三十年可能只是个平均数,少一点,多一点,有些波动也很正常。”

人口增长率有高有低,增长速度也有快有慢,这是正常现象。

尽管徐光启以宗室人口为例,算出了三十年增长一倍的数据不够准确,但依然有着很好的参考作用。

不管是二十多年,还是三十多年,皇帝认为自己的用生之年,应该能够见证大明人口突破三亿。

现在才一亿多,土地已经不够了;人口增长一倍,情况会有多么严重,可想而知。

其实,随着新作物的推广种植,支撑三四亿人还是能够做到的。可只是喝玉米糊糊粥,吃地瓜啃土豆的盛世嘛?

而且,三亿四亿也不能让皇帝感到满足。

什么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滚一边去。人口众多,意味着劳力多、兵源广、赋税收得也多。

尽管人口数量和国家强盛不是绝对的划等号,但在多数情况下,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参照。人多好办事嘛,“人口众庶主义”还是很有道理的。

徐光启躬身受教,尽管心里并不是很认同。

“明年以县为单位,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皇帝沉吟着说道:“人口要与耕地大致相当,对于大灾害的抗击,才会更有力。”

徐光启想了想,说道:“微臣以为,可出台关于移民的政策。无地者,难以维生者,自然会加以响应。也不必非去很远的地方,附近省份调剂,或许最能让百姓接受。”

安土重迁,还是安土重迁!

皇帝也有些无奈,背井离乡,或者说是远迁落户,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都是逼到最后的选择。

其实,皇帝更愿意把远途迁徙称为冒险开拓,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加以大力提倡。

也正如徐光启所说,只有活不下去了才会积极响应。历史上有明证,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不都是死中求活的冒险?

可附近省份调剂,作用还是很有限。象河南、陕西、北直隶、山东等省,闲置土地或未开垦的荒地,几乎是没有的。

辽东可以,但最好还是经过一年的休生养息。如果马上就大规模移民,朝廷的负担很重。

“呈上奏疏,先由内阁讨论吧!”皇帝勉强同意,毕竟也是个办法,作用就算是小,也胜于无。

再次拍了拍书籍,皇帝又补充道:“还有这农政全书,尽快完本,尽快修改,尽快刊印出书吧!”

三个尽快,表明了皇帝对于农政的迫切,也是对这本书的肯定。

尽管大型农书已经有了数种,比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农书》等等,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农政全书》中则有开垦、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并且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

以“荒政”为例,其他大型农书虽然亦偶尔谈及一二种备荒作物,甚至在元王祯《农书》中开始出现“备荒论”,但篇幅极少。

而《农政全书》中把“荒政”作为一目,竟有十八卷之多,为全书十二目之冠。

目中更是对历代备荒的议论、政策作了综述,水旱虫灾作了统计,救灾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后还附草木野菜可资充饥的植物414种。

……………….

喜欢我真是大昏君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真是大昏君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恶鬼训练营大唐:吃货将军我的神通有技术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丹道仙途覆手雷裂苍穹浴火焚神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剑道至尊剑无双错嫁成婚:总裁的私宠甜妻宋成祖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朝阳警事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
经典收藏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明匹夫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绝对荣誉吕布有扇穿越门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歃血秦时韩公子贞观第一婿绝色冷妃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
最近更新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万浪孤舟,沧海一粟三藏还俗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云起惊鸿客水浒之往事随风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大明辽国公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衣冠谋冢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 我真是大昏君txt下载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 - 我真是大昏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