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吹牛者

首页 >> 临高启明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日传奇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史上最贪崇祯三国:东归志!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护花大国士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十七章 走马观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听说自韩老爷攻破大藤峡,此地便通舟楫商旅了。”

何东篱虽然对澳洲人不是一无所知,不过这个“海外蛮夷”只听了一句就能想到韩雍的事迹也算难能可贵了――这可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情了!就算是梧州本地,百姓且不论,就是普通的读书人,提起“韩雍”二字,也有许多人不知道,更不用说大藤峡了。

“韩老爷虽然破了大藤峡,还是许当地的瑶峒对过峡商船收税。自此大藤峡便可通商旅了。”

“如今的瑶情还太平么?”

何东篱微微摇头:“韩老爷虽然两次平瑶,实则两广地面从未平靖过――不过没成气候罢了!”

梧州周边的桂江、西江流域的大山里,到处都有瑶、僮的寨子,虽大多委有土官、土司,实际大多“不服王化”,各种暴动此起彼伏,即使韩雍、王守仁这样的能臣来治理,也只能治得数十年的太平,时日稍久便又有事端。所谓的瑶僮暴动,对何东篱这样的梧州老土地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

解迩仁默然,他看到着德政门外被轰塌的瓮城和城墙上残缺不全的城垛、女墙和串楼,心里沉甸甸的――当初这炮火打得也太猛了吧!这要修到什么时候!

城墙的高度大约有八米多――这个高度也算是相当可以了。解迩仁把脖子伸出女墙看了看下面,觉得只要把城墙修好了,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何东篱见他关心城防,便告诉他这城墙上共有串楼五百六十九间,另有窝铺三十六间,宿警守军士。不过瓮城只有德政门有。

“赵丰田!”

他的秘书立刻跟了过来,手里拿着小本子和笔――这是解迩仁最喜欢的调调,随时随地发“指示”。

“回去之后指示善后局,把人力物力优先放在修复城墙和城防设施上!”

“是,首长。”赵丰田赶紧记上。

从城墙上下来,解迩仁由何东篱引路,在城中巡视。这里的商业的确繁华,据何东篱说,仅仅城内就有十一个坊市。在府衙门之东,便是最繁华的两个坊市中的府东市。一路走过去只见街道上商铺林立,只是行人不多,但是店铺多已开门,各处路栅也在修复中。解迩仁看了看沿途的景象,城内虽有失火,但是损害不算太大――只是这房屋也太不安全了,他心里暗暗吐槽:大部分的民居店铺要么是木结构的,要么是竹篱墙涂黄泥的。若说有什么防火的措施,最好的也不过是镶嵌河蚌的蚌壳而已。除了衙署寺观和少数的大店铺大宅门外,几乎看不到砖石建筑。

这熊文灿的火要是真给他放成了,那还不得一片火海!解迩仁暗暗乍舌。

即使不走进店铺,光从招牌和陈列的商品货物来看,这里的商品经济有相当的规模,商品种类极多,而且各种行业云集。解迩仁记者出身,对一个地方的商业环境是有相当的观察力的。

“想不到这梧州的商业市面竟有如此的繁华。”解迩仁见识过不少县城府城了,实话说除了元老院治下的临高和新近光复的广州和佛山镇之外,不论海南还是两广,没有哪一座城镇能与梧州媲美。

看到这里,解迩仁原本有些黯淡的心理又活跃起来了――这地方大有可为啊!果然风险是伴随着机会的。只要自己能把这梧州城牢牢的守住了,再徐徐经营,不敢说未来的广东省老二,老三总是排的上号的。何况这里还是重要的对广西和内地的商业窗口呢。

他抬头远眺,只见梧州城近处三江汇流,远处群山环拱,“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绕其前”,号称“岭南形胜之比”――这赞誉的确不算是吹嘘。

“真真不愧是三江汇聚两省通衢!”解迩仁赞道。这锦绣的壮丽山河,如今是我们元老院的了!想到这里,他的胸中一阵激动。

明代的梧州在经济上已经是两广地区重要的商业城市了。自古以来,梧州就是岭南地区的内河大港,区位优势明显。可以沿江上溯南宁、柳州、桂林,远涉大西南,下达珠江三角洲,直通广州、澳门。这使得梧州港兼具内河港和沿海港功能。秦代,灵渠开通,沟通长江、珠江水系,“北水南流,北舟逾岭”,开始确立了梧州港在岭南的重要地位。汉代,梧州港逐步发展成为粤桂水运枢纽。唐代开始,梧州港便有木帆船通往广东沿海。此后,广东大批商人溯江而上,到梧州进行贸易。虽然地处两广交界的内陆大山之中,却有着沿海港口的便利。许多“洋货”在梧州并不罕见,“澳洲货”更是非常的普遍。

解迩仁接手的就是这样一块地盘――实话说,要不是梧州地处“前线”,以他的能力和履历,本是不可能来梧州当市长的。

“老爷说的是。”何东篱看了一眼这澳洲人,他脸上写满了“建功立业”这四个字。只是这梧州虽好,能不能站住脚跟却要看各人的本事了。

何东篱并无特别的倾向:大明待他不薄,澳洲人与他亦无冤仇,要说哪个更有前途,只要不是瞎子,去琼州府转过一圈的人都不难回答。但是琼州府只是个小地方,要把整个广东也治理好,这才是有真本事。特别是眼下的梧州,内外环境十分复杂,这澳洲人的解元老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还真不太好说。

“本府自古是两广通衢,舟车之聚,货物充积,百工云集。”何东篱道,“真正是块好地方!只是前不久一场大战,伤了元气!老爷请看……”他用手指点城外。

城外的桂江、西江两岸,过去都有街市码头,因为战火波及的关系,损毁了大半。放眼望随处可见断壁残垣。沿岸浅滩上,随处可见露出水面沉没的船只残骸和凌乱的木材

“这江面上,原本都是‘水上街市’。除了疍户的船只,从各处南来北往的商船汇聚至此,便有商家以竹、木为排,在其上建造商铺,兜售商铺。太平时节,这里的连片木排沿江停泊,蔚为壮观,白日小舟穿梭期间,夜间灯火连片,人声鼎沸,叫卖声不绝。外人到此都以为奇景。”何东篱说着,言辞中不胜惋惜。

“这些木排商船呢?”解迩仁有些纳闷:我来这里可什么也没看到。

“能跑的都跑了,跑不了的木排也把财货都运走了。剩下,前几日守城攻城,一把火都烧了干净。”

“太可惜了!”解迩仁摇头道,“我们要把它尽快恢复起来!”

何东篱却不那么乐观――澳洲人素来重商,他相信解老爷说的话是发自肺腑。然而眼下梧州周边兵荒马乱:熊督的人马就近在咫尺,现在又听闻商旅说西江的瑶峒不稳。这位首长能保的梧州四境平安就算不错了。

沿着城墙一路前行,一直绕到了城东的“三总府”。

从城墙上望去,这三总府规模极大,共有四处大型院落,占地足够有几十亩。何东篱说这这三总府是明宪宗于成化年间按照韩雍的建议设立的。分别是两广总督府、总兵府、总镇府。

建筑布局是以总督府为中心,总督府在城内东北土阜上,为城内最高点,总兵府在总督府右、总镇府在总督府左,三府会政厅在总督府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务建筑群落,分别供两广总督、总兵和总镇太监起居办公和会谈议事之用。

“梧州还有太监?”解迩仁从历史讲座里知道两广总督的起源是在梧州,不过没想到镇守太监也曾经驻扎此处。

“过去确曾驻此地,后来总督府迁肇庆,这里也就不再有镇守内臣了。不过万历年间又来过税监。”

解迩仁跟着何东篱来到总督府门前。大门两侧,左为开府碑,右为题名碑。门前还建了牌坊,南坊曰:“节制两藩”;东坊曰:“岭海肃清”;西坊曰:“民物安阜”。气派倒是十足,只是自从两广总督迁肇庆之后,三总府实际已经失去作用,被空置了多年,建筑难免破败,加上因为紧挨着东城墙,与阳明门更是近在咫尺。在战斗中被炮火毁损的比较严重。屋顶、墙面都有打穿打塌的痕迹。

这里还有几个衙役门丁看守,看上去都没什么劲头。看到“澳洲老爷”来了,才赶紧起身相迎。

随同来的老书吏关照:“打开各处大门,请首长巡视!”

解迩仁举步随着书吏进入总督衙门,因为熊文灿不久前曾驻节此处,所以内部多少有过整治修缮,没有外面看起来那么凄凉,不过从屋顶上的小树和杂草来看,这里荒废的时日已经不短了。

总督府正堂门前有楹联曰:“开府梧州,总制百粤”,映衬着几天前城破之际总督府内诸人仓皇逃命,乱兵趁火打劫落下的一地狼藉,颇有些讽刺意味。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41节

喜欢临高启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临高启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恶鬼训练营我的神通有技术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覆手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直播:老登,鬼火停你家楼下咯!生子当如孙仲谋朝阳警事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大清之祸害离婚女人图鉴斗破后宫,废后凶猛大明第一臣剑道至尊剑无双神剑无敌系统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
经典收藏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老子就是要战争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说书人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贞观第一婿朱门华章录南唐晚来风帝国联盟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绝对荣誉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大唐房二
最近更新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穿越到古代当农民?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谋天录玉佩求生之路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天问:大秦末路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大宋茶事案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