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周星河不会开车

首页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大清之祸害武神主宰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春回大明朝我在明朝当国公大唐:吃货将军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周星河不会开车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全文阅读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txt下载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5章 技术学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史监选定吉日,一月之后十五号大吉之日。

杨坚命太史监选日子,他们不敢怠慢,观了两天天象这算是给测算出来了,杨坚这就开始让独孤皇后准备所有事情。

只是没想到这时候杨广给自己正式的递了一个折子上来,上书要售卖延福,永安,永隆,熹会四坊之民居,并且要在这四坊之中建立学堂。

这可给杨坚搞的苦恼了。

要知道之前出售的一个坊区,因为全是达官贵人所买,所以就算有学堂,大家反对的意见不是很大,但是这四个坊可是普通的民居,在这里建立学堂意味着平民可以入学了。

杨坚要推动科举制,要推动阶级改革来对抗门阀士族,这正合他意,但是也正因为他自己也在推动所以才更明白此事到底有多么的困难。

掌握着特权的阶级绝对不会轻易的将自己的权利让出来,杨坚自己顶着巨大的压力推进的极其的困难。

世家门阀们自然不会上来就和你说不要搞,而是暗地里就各种不配合搞破坏,政策施行不下去,他倍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杨广这样一封奏折上来,是要将事情放到明面上来谈,这是什么意思?

但是看到奏折后面的具体信息,杨坚醍醐灌顶,明白了杨广的意思,笑呵呵的将杨广的奏折带上了早朝。

惯例的事情和军务汇报之后,杨坚拿出了杨广的奏折,当着满朝文武说了出来。

“晋王有奏折,要在延福,永安,永隆,熹会四坊之中建立学堂和医馆,诸位什么意见?”

一时间朝堂静若无声,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心中想法很多,但是没人出来回答,无人应和,也无人反对。

大臣们不知前因后果,纷纷猜想是皇帝自己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再提科举制,用杨广的名义当个出头鸟。

没人应和,因为大家都不想,没人反对,因为朝堂之上的事情会被史官登记下来,难道他们上来就正面反对说不让平民读书?让他们种一辈子的地?让他们做一辈子的力工?

心里这么想,但是不能这么说,有名有姓的被记下来,对他们的名声可没好处。

而且谁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不接腔最保险。

众人最终都看向了杨广,皇帝也叫到了晋王:“晋王出列。”

“儿臣在。”

“太子。”

“儿臣在。”

将两个儿子叫了出来,杨坚又喊上了高颎:“高颎,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在民居内建立学堂,可以顺势推高大兴城之房价,你觉得如何?”

高颎自然不掺和这样的事情:“陛下,此那大兴城之事,只要对大兴城有利,只要对大隋有利,便都是好的。”

不反对不支持。

杨坚便问杨勇:“太子,你觉得呢?”

杨勇沉下心来:“学堂之事是好事。”

太子不方便说的事情,只得太子一派的臣子来开口了,此时最坚定的太子党元孝矩已经前往了洛阳,此时站出来的人让杨广意外是名将贺若弼。

与韩擒虎将军共守南线,贺若弼官拜吴州(今扬州一带)总管,韩擒虎刚刚回到南线,他就回了京师汇报,两人不能同时离开南线。

“微臣觉得,此事不好。”

“贺若将军,为何不好?”

贺若弼声音粗狂:“陛下,微臣在前线,见过许多人,特别是南陈的文人,朝堂诸位可能见的不多,但是臣知道的多,建康城附近习文的风气极盛,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极为不好的弊端。”

“什么弊端?”

“清谈之相。”

贺若弼向着满朝的大臣说:“前车之鉴,南朝文人多清谈,三五聚集一谈就是一日过去了,不尽兴的就明日再谈,谈的什么呢?谈山,谈水,谈女人,谈日月,总之风雅之物便谈,还有一些玄妙神仙佛魔都谈,这已经成为了风气。”

“此风气涨起来,这群读了书的文人,没当上官,却也没人去种地,没人去打仗,每日就侃侃而谈,毫无作用。”

听闻此言群臣才开始议论了起来,交头接耳。

贺若弼继续说:“我是瞧不上这些人的,读了书,便觉得高人一等了,学过圣人们的话,便觉得拿着锄头锄地丢人,牵着牛失了风度。”

“陛下,朝堂就这么大个朝堂,官员就这么些官员,那么多读书人又有什么用?不过是多花了些粮食养了闲人,若是我朝士大夫也如南朝一般每日清谈误国,才是大难呀,殿下在平民中创办学堂,农夫的孩子,工匠的孩子都来读书了,那谁去种地,谁去工坊?”

杨广看着贺若弼,并未因为他的言语而迁怒,反而比较欣赏他,是个武将,但是说话慢条斯理,反驳的时候切入的角度也很有理。

“臣,附议。”

“臣,附议。”

不少的大臣站了出来赞同贺若弼的说法。

“晋王你觉得呢?”

杨广看向了贺若弼,微微一笑:“贺若将军说的对。”

满朝大臣诧异的看着他,你这是在搞什么东西?你提出来的要建立学堂,贺若弼说了一通建立学堂的坏处,然后你在这里说他说的对?是脑子出问题的还是没听懂别人说的话。

“贺若将军担心的是清谈误国,太多人读书,每年都有新生者,朝堂并提供不了给这些人那么多的职位,其他的工作似乎也不需要读那么多的书,所以啊我给父皇的建议在这四个民居坊区中建立的学堂名为【蓝天翱翔技术学院】简称【蓝翔技校】主要教的不是圣人道理,而是技术。”

众人诧异,教技术的学堂,闻所未闻啊。

“我为何有此想法?因为我督建大兴城,见到了许多的征兆而来的民夫,诸位可知一个没有技能的民夫和一个有技能的技术工两者做同一项工作差距多大吗?”

“显然大家都不清楚,我在工地上亲眼瞧过了,一个技术工人在专业上的速度抵得过三个民夫,而且做得品质还更好,砌墙造屋都有其技术在内,这个学堂主要教的是这些东西。”

杨广接着说:“在大兴城我的感受最深,这种技术工人太少了,又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所以不是父子关系基本都藏了一手技术,这也导致技术工想要壮大非常困难,不说大兴城,现在的长安城内,要请一个有名的造屋师傅,还得排队,相信诸位也有感触吧。”

“不说工匠,就算是农夫,种田的技术也有好坏吧,如果所有的人都学着最好的农夫总结出来的种地技术,大隋的粮食产出不就可以更多了?”

杨广这下说的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反对了,而且好像这样没什么不好。

身为达官贵人他们想要的服务肯定是最好的,但是工匠数量不足,你就算是杀了他们也变不出来人啊,所以经常该等还得等,要么就只能降低品质退而求其次。

现在杨广要增加技术工匠数量,这对他们也是好事,仔细想想这个学堂好像没什么不好。

已经预料到在平民坊区建立学堂阻力的杨广也是想了好久才想到这个权益之计的,虽然是技校,但是技术工人,该教他们读书写字吧,该教他们一些道理吧,教着技术又教文化,可以尽可能快的将受教育水平提升上来。

杨坚满意的一笑,在大义上,在实际应用上,杨广要建立的技术学校都没错,只要勋贵们找不出理由来,接下来甚至可以大规模的铺开。

苟就得一步步来,推动历史的洪流。

喜欢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姑父叫朱棣大明第一臣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和离后王爷真香了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神权之上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青灯鬼语大清之祸害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纯情校医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我靠穿书拯救世界太子妃必须骄养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魔法史记苏泽列传极品妖孽兵王永恒剑主气御千年
经典收藏白话历史兴衰演义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特种兵之一夫当关蛇蝎女配大宋说书人大明群英传糜汉我在水浒开了个挂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终极潜伏帝国联盟
最近更新暗尘明月楼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回到东汉当赵云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程序带我穿越回去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双经问渡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大唐有一帮古惑仔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逃荒是不可能的争霸天下:日月所照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周星河不会开车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txt下载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最新章节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