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如释重负的八奶奶后,十七奶奶这才在急不可耐的挑心和花钿簇拥,进了后堂。又在一众丫头伺候下,换了鲛绡纱衣后,走进了西次间。
“汉阳兵马同佥节度使原奉命截杀郑中堂,见此,立刻下跪……”待十七奶奶进入香气四溢的浴池后,分心拿起报纸继续轻声读了起来,哪怕这上边的内容她都能背过了“……中堂于城门前厉声道‘吾乃大明天使,今有逆贼作乱,尔等切莫自误……”
才读了没一会,顶簪同样换了鲛绡纱衣走了进来,一边听,一边扶着挑心走进浴池,坐到了闭目养神的十七奶奶身旁。顶簪并没有对分心的絮叨感到厌烦,哪怕这报纸上写的,她也快背过了。
上个月中辽东巡抚六百里加急送回藩国国变的奏报,整个朝堂都吓了一跳。偏偏赐死一公、三侯、一驸马、四伯、前首辅诸子、废二侯的钦案直到如今都没有头绪。于是就有人怀疑这是郑直谎报边功,企图挑起边衅,然后居中牟利。至于明明是受害者的郑直,如何挑起边衅,然后谋利,也没人解释得清。
当然,因为有了前都察院佥都御史李良‘风闻奏事’,被刑科都给事中孙汉三封题本参的罢职回乡作为前车之鉴,百官最多就是私下议论,再不敢如同年初般肆无忌惮。不过因为各种报斋的推波助澜,直到如今京师内依旧纷纷攘攘。
郑直离京后,老太太就让十二奶奶协理‘西郑第’;十奶奶协理‘东郑第’;还让十七奶奶协理‘左郑第’。这次虽然不再紧闭门户,却也往各处加派了人手。好在这种紧张氛围,随着与郑直一同出使藩国的太监金辅、行人吉时、舍人万镗月初回京,送来详情戛然而止。
可紧跟着道报斋就将郑中堂平叛的详细过程,刊登出来。怒斥藩国叛臣、率六骑杀出重围疾驰四十里直抵汉阳城下、沿途晓以大义招降纳叛、临阵怒斥叛军险遭暗算、为了确保藩王周全宁肯错失良机也绝不妄动一步、知礼守节扶危助困保护藩国世子。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让人瞠目结舌。听人讲,如今不但有人以亲达达为原型编了部叫《双星保明传》的话本贩卖,茶楼里的博君人还编了评说《三少传》四处宣扬。
“就到这吧。”待分心读完一节,十七奶奶睁开眼“听人讲今个儿那位颜三娘又来了?”
“是。”顶簪同样坐直身子,拿起池边放着的玫瑰香胰子,开始伺候太太梳洗“今个儿在齐清修的‘破竹’坐了一整日。”
一旁原本准备伺候的挑心早就习惯了贤内助的做派,为二人倒了碗冰镇樱桃汁放在池边,带着众人退了出去。
十七奶奶对于颜三娘的举动不褒不贬,自从十三姐被打发去了南都后,后院的那些流言蜚语似乎就转移到了这位身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郑十三,颜三娘还多了一个克父的罪名。偏偏,从开春到如今,颜家对于颜三娘始终不闻不问。
顶簪突然道“真是无趣。”
原本太太安排,她负责西十七,满冠负责东十七。结果满冠那个丫头每日只晓得围在齐清修跟前,将东十七的事甩给了李小娘。对此太太不吭声,顶簪也就不吭声了。可哪曾想,刘花卉那个老虔婆作妖,把李小娘气的大病一场。如此,这东十七也就只能由她帮衬着沈清绮管起来。
顶簪自然晓得如今物是人非,不论是沈清绮、施修真还是齐清修再也不可能走出这院子,可终究心虚。故而感到,苦闷不堪。
“过几日就好了。”十七奶奶自然晓得顶簪的心思“等四嫂进了门,这些事就不需要咱们沾手了。”
“太太这话放在旁人身上确实无错,放在自个身上是不成的。”顶簪却道“太太能给她们的,四奶奶可不一定给得了。”言罢拿起桂花头油为对方抹发。
“所以你就不要替我操心了。”待顶簪停手,十七奶奶笑着拿起玫瑰香胰子为对方清洗“他就要回来了,瞅见我家贤内助愁眉不展,会心疼的。”
顶簪一听,眼前一亮。顾不上羞赧,也顾不上躲闪,赶忙追问“皇爷下旨了?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也没有听到人讲?”
十七奶奶笑道“边检讨傍晚让人送来的消息,下午皇爷命御马监的太监携带旨意出京了。”
三月的时候,朝廷就对春坊官与东宫教职进行了封赏。边璋虽然未给陛下授过一堂课,却因属于东宫教职,这次也升转一级,授翰林检讨。相应的,如今六老爷郑宽已经是掌南京詹事府事,左庶子兼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而郑直,则被加封太子太师兼太子太傅。按照规矩,他的资历太浅,加‘太子太保’足矣,然后再加勋、阶就行了。可是正德帝以先帝临终加郑直‘太子少师兼太子少傅’为故事,坚持如此。
顶簪一听大喜,赶忙扶住被吓到的十七奶奶“好太太,给奴讲讲。”
十七奶奶哭笑不得,拿过桂花头油为对方抹发“就是一句话……”
“啥话?”话没讲完,碧纱橱打开,十二奶奶大咧咧的走了进来。
顶簪默不吭声,起身走出浴池。之前她与十二奶奶接触不多,只是认为此人跳脱。可十二奶奶搬进西郑第后,顶簪才晓得,对方根本就是个雌雄难辨的光棍。
借着喜欢听戏的由头,与岑太太搬进了众妙轩。然后没两日,徐琼玉就跑来告状,十二奶奶竟然夜里摸进她的卧房图谋不轨。顶簪一查,才错愕的发现,方正霸和她的两个丫头已经遭了殃。没等顶簪禀明太太,对方竟然光天化日又跑去若水馆祸害叶官儿。
太太得知后,也认为不像话,就将十二奶奶和岑太太搬进了竹园。如此,东十七和西十七确实安生了,可这位十二奶奶就开始有事没事跑来太太这里……撩拨。对方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擅自闯进来了。顶簪自然不满意,奈何太太并不放在心上。她只能徒呼奈何,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当十二奶奶不存在。
见顶簪不理自个,郑六爷也不在意,直接跳进了浴池。飞溅起来的汤水泼了刚刚走出浴池,坐在旁边准备用清水洗发的顶簪一身。
顶簪看着池子里少了一截的汤水,顿时怒不可遏。这池子里的可不是普通泉水,而是按照太太新近得到的一个美颜方子,熬制而成的药汤。需要一百头奶牛才能凑够,然后傍晚时分从城外各处庄子送进城。再配以各种细料,用金丝炭熬制。饶是十七奶奶家大业大,顶簪也不由心疼。
“亲达达要回来了。”十七奶奶赶在顶簪爆发前,按住了十二奶奶凑过来的十二的手,才揭开谜底。待将刚刚讲的又详细复述一遍后,立刻掐出子午印“福生无量天尊!”
“福生无量天尊!”范子平胡同‘大道观’后堂浴室内,端坐池中的宋二娘,手掐子午印,笑道“果然是好消息!”
“谁讲不是呢。”李妈妈笑着一边拿起桂花头油为宋二娘抹发,一边道“奴婢听到这个消息,就赶过来向观主贺喜来了。”
“莫提什么奴婢。”宋二娘扭头看向李妈妈道“我当妈妈是亲人的。”
“奴婢不配。”李妈妈却有自知之明,赶忙道“观主……”
“没有配不配的。”宋二娘打断李妈妈的话“你我皆身不由己。”顿了顿,岔开话题“裹儿怎么样了?”
“好,好着呢。”李妈妈收敛情绪“这半个月长了十几斤,他给奴婢讲,从来没有吃过这么老多好东西。”言罢,忍不住哽咽。
“这不就成了。”宋二娘笑笑“等爷回来,我再为你求个赏,以后都是好日子。”
李妈妈脸色微红,赶忙道“观主切莫为了奴……我的事费心,我就想伺候观主。”
“那不成。”宋二娘郑重其事道“妈妈待我以诚,我又怎么能让妈妈没了着落。朱三娘子的名分,妈妈坐定了,不论谁也抢不走。”
李妈妈这次直接跪在池边“一切听凭观主吩咐。”
宋二娘笑道“如此,妈妈还不下来,这汤水只我一个人用,可惜了。”
李妈妈无奈,却也不再矫情,起身走进浴池“这汤水用在老婆子身上才可惜了呢。”
宋二娘笑笑,没有开口,任凭李妈妈继续近身伺候。
宋二娘心中纵有不甘,却也认了命。甘妈妈的方子效果很好,只是一个月,她就感觉到了效果。于是,就让李妈妈将方子通过朱总旗,送去了西郑第,孝敬那位有过几面之缘的十七奶奶。
根据李妈妈从朱总旗那里打听来的判断,宋二娘晓得今时今日,在亲达达眼中,十七太太的分量。她是进门做妾的,日后头上不但有太太,还有三位皇妾,这都没算徐琼玉等一干美人,顶簪姑娘等一干豪奴。宋二娘若是不想泯然众人,就只能提前布局,广结善缘。
伺候观主休息后,李妈妈又叮嘱了吉祥、如意几句后,这才出了正院,来到偏院。却不着急回灵芝房,而是来到了云气房外。
“你这养汉精!张开……”如同往日般,里边依旧传来了甘妈妈那粗鄙不堪的斥责声“再大点!偷汉子的贼!这都多少日子了?才几式到如今还学不会?老婆子教你的是日后吃饭的本事……”
“妈妈!”正听着,彩霞迎了出来,赶忙行礼“您老怎的来这了?快请。”
“不了。”李妈妈往日听到对方如此称呼她,也不在意,今个儿却感觉格外刺耳。板着脸道“告诉甘妈妈,快到日子了,可莫砸了她这么多年挣下的人好大名头。”讲完,转身走了。
‘老’?她明年才三十,怎的就老了?观主讲了,自个日后是要做朱三娘子的。相处这么久,观主从来都是言出必行。李妈妈认了命,观主固然对她有所图谋,却真的没有亏待自个。买卖公平,毕竟双方原本并无交集。
待到灵芝房时,李妈妈心里这口气才慢慢吐出。却又深呼吸一口气,换上一副大惊小怪的模样急急忙忙进了院门。绕过木影壁,就瞅见正房东次间的书房还亮着灯。快走几步,走了过去。
“荒唐!”宋寿奴听了李妈妈打听来的消息,气的脸色苍白。
“姐莫动怒。”李妈妈赶紧扶住宋寿奴“要不,姐明个儿过去服个软吧!否则观主可以拒绝一次两次,日子久了,传到郑先生耳朵里,也不好再拦着了。”
“妈妈也逼我?”宋寿奴委屈的看着李妈妈“施素安那贱人屡屡挑衅,妈妈都劝我忍着。可如今她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越发过分。这宋先生是母亲为我请的名师,那贱人竟然心生嫉恨想要为母亲做主,纳进家来……我如何能再忍?”
“这也没法子啊!”李妈妈无奈道“老……我听人讲,宋先生家遇到了坎,急需要银子。”
“多少?”宋寿奴赶忙追问“母亲给我的私房……”
“一千两。”宋寿奴究竟有多少私房,李妈妈比对方还清楚“除非……”
“妈妈快讲。”原本失望的宋寿奴赶忙追问“只要能够救宋先生,我都答应。”
“姐明个儿也去求观主,将宋先生纳进门。”李妈妈犹豫片刻,开口。
宋寿奴一听,不得意道“妈妈莫不是吃醉了,拿我开心?”
“姐可冤枉我了。”李妈妈解释道“如此,姐就帮宋先生解决了后顾之忧。再者有了这,姐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请宋先生搬进咱们院了。”
宋寿奴想了想,大概懂了李妈妈的意思。若是不能帮宋先生还了银子,那么宋先生就算不进自家门,也要进别家的门。而宋先生进门后,虽然是先生的妾,可若是和自个住在一起,就指定不会有事的。心中不由对李妈妈刮目相看,却又没来由的有种失落“宋先生若是晓得是我向观主提出,为先生将她纳进门,只怕日后彼此尴尬……”
“事后姐只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就得了。”李妈妈再接再厉“观主又怎么会让姐难堪呢?”
宋寿奴想到母亲这段日子对她的百般呵护,不由赞同“也好!”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