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首页 >> 大明世祖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生子当如孙仲谋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护花大国士大夏第一皇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 大明世祖全文阅读 - 大明世祖txt下载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十九章 关系与粮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似乎是受到了孙家的触动,亦或者太子位置的动人,朱谊汐到底还是做出了一些改变。

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抽出一个下午时间出来,与几个儿子们交流活动。

关心学业,身体,以及打猎,练字,蹴鞠等事,也算是父子亲情的一种维护吧,有多少算多少。

不过,权力动人心,小的时候管用,等大了那就是天家无父子了!

聊胜于无吧!

朱谊汐将目光投向了朝廷,整个内阁却忙做一团。

追封爵位,辽东战事后的赏赐,以及对宗室的处理……

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费大力气的活。

不过皇帝却着实不想在紫禁城待了,七初就直接搬到了玉泉山庄避暑。

这时候,两大高原活坲也从漠南回来了,完成了赐福大业。

皇帝也大加奖赏,赏赐了大量的佛经。

对于漠南地区的寺庙,察哈尔、绥化二地,也各规划了一座规模超前的大寺庙,预计同时能够容纳五百名僧侣。

仅仅是造价,每座就超过了十万块,户部饶出一半钱来,另一半则是蒙古贵族们募捐而来。

两位大弟子自然得坐镇两地,看着寺庙修建好,然后塑造黄教的统治地位,体系也就完成了。

不过,最大的惊喜,则是漠北的年轻活坲,他仰慕高僧之名,南下追随去高原学习。

由此,甚至有意愿从觉囊派改为黄教。

紧随其后的,则是喀尔喀蒙古的谢图汗、车臣汗、扎萨克图汗的使臣。

他们愿意与大明联系,保持中立。

“中立,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

朱谊汐冷笑一声,等把科尔沁打服了,就去动喀尔喀三部。

察哈尔、科尔沁左右夹击,喀尔喀怎么能逃?

想到这里,他又不由得回味之前的文殊菩萨大皇帝尊号。

等打服了蒙古,我也要上个尊贵无比的尊号。

到时候,草原、中原、高原,三大尊号到手,别提多威风了。

不过,畅想之余,皇帝也带着众皇子,来到马场,为其精心准备了礼物。

大皇子朱存槺、次子朱存枫,三子朱存渠,四子朱存桦。

三棵树,一个渠,一目了然,朱谊汐感觉自己根本不需要封个王。

其中老三、老四都是六岁,老大和老二都是八岁。

几个小家伙亦步亦趋地跟着父皇,来到了一排马厩旁。

皇帝一示意,立马就牵出来四头母马,以及热衷于吃奶的小马驹。

没断奶的马驹,只是比狗大一些,看上去蛮可爱的。

几个皇子立马惊了,目不转睛地盯着马驹,然后又转到皇帝脸上,眼眸中满是好奇与喜悦。

“没错,这是送给你们的礼物。”

朱谊汐摸了摸几人的脑袋,幸亏手长才雨露均沾。

“文武齐全,才会是好汉,这段时间你们要天天来,看人家怎么喂马养马的,等马驹断奶后,可得是你们照顾了。”

“父皇您放心——”长子朱存槺拍着小胸脯,自信满满。

皇三子朱存渠则喜形于色,满口答应。

言罢,几个小家伙迫不及待地走上去,好奇宝宝一般东摸摸,西瞅瞅,别说是马了,就算是朱谊汐也忍不住想要踢一脚。

不过,父子关系突飞勐进。

“陛下,成了!”

这时,军马场派人传来消息,经过多年来的引进和培养,骆驼已经达到了三千峰,足以组织一支骑兵了。

“不急。”

皇帝保持澹定,满清都灭了,骆驼的重要程度直线下降。

“启禀陛下,玉米成了。”

这一声汇报,彻底让朱谊汐惊喜了。

皇帝连忙出了山庄,来到了实验田。

只见在一处平缓的坡地上,一大片绿泱泱的玉米地,正结满了饱和的果实,果穗变成了金黄色,黄绿相间,显得颇为好看。

附近约莫百亩地,都是特地划出来的试验田,培育优良种子的地方。

“产量多少?”

朱谊汐不顾地面的尘土,迫不及待地来到跟前,惊喜地抚摸着割手的大片叶。

“陛,陛下……”

“前两年刚播种时,亩产不过两百来斤,而且其果还没拳头大,又小又瘪,对于咱们北方来说很不适应。”

一旁照顾此地的农夫,颤抖地蹦出几个字,负责此次的宦官就忍不住插嘴,条理清晰地吐露出来:

“如今这几年不断地选种,亩产能超四百斤了……”

皇帝闻言,轻轻点头。

所谓的优选,就是人为改良,把那些产量高的种子留下,一季季的筛选,让高产量的自然授粉,从而留下优良基因。

这就跟养马一样,简单又笨拙的筛选。

在玉米和番薯传入后,朱谊汐一开始热衷的是番薯,后来更喜欢玉米。

番薯虽然产量高,但吃起来没营养,而且太损耗地了,种一茬得养一年,不然没几下就废了。

而玉米不一样,不择贫瘠,耐储存,且产量稳定,更适合北方生长。

尤其是辽东收复后,他更关心的是长期的占据下来,而粮食问题则至关重要。

在之前锦衣卫的报告中,朱谊汐突然意识到,此时的辽东竟然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而不是后世习以为常的稻米和玉米。

这也就难怪明军不乐意北上,占据整个东北,实在是打下来也种不了小麦,气候太不适宜,拿下来只能挨饿。

满清也没意识到这点,所以这些年只是不断地掠夺更多的奴隶,开垦更多的荒地来种田,结果却饱受小冰河困扰,事倍功半。

朱谊汐则以超越时人的眼光,一下就瞄到了关键——粮种。

“只要让东北种上大豆、玉米、水稻,那就不缺粮食。”

压制住心中的喜悦,皇帝继续道:“玉米不适应咱们北方,你们继续培育,再接再厉。”

言罢,他再道:“把这四百斤的种子都尽可能的培育,也能勉强将就用下。”

相较于番薯,玉米的种类太多,必须优选配种,才能弄出适合北方的种类。

不过目前的产量已经足够在东北普及了,比起脆弱的小麦,玉米更适合在辽东做农作物。

到了那个时候,偌大的东北,才适合大规模的迁徙,充实户口。

了一桩心事,皇帝兴高采烈地离去。

喜欢大明世祖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世祖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道至尊剑无双大仙官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小鲜肉从军记魔法史记苏泽列传仙农宗永恒剑主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覆手悍明七零位面小军嫂嫚嫚长途宋成祖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甜宠贴身辣妻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一世之尊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
经典收藏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初唐峥嵘春秋发明家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特种兵之一夫当关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大明,我以族谱变法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三国之黄巾天下帝国联盟我在水浒开了个挂我于历史中长生三国第一狠人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
最近更新大唐躺平王英烈传奇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冰临谷笔架叉将军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道藏辑要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唐代秘史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大周第一婿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水浒之往事随风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 大明世祖txt下载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 大明世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