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巢学了定星术,张学舟学了定人术和定穴术,他对星象缺乏研究。
但张学舟听过七星连珠,这是与世界相邻最近的巨星成排,相互牵引力与排斥力发生了改变,也引导了微妙的改变。
譬如古史记载的大旱年,小冰河期、大型潮汐等变化都有这种星象的影子。
这种变化并非一朝一夕的立刻改变,而是涉及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累积,而后才有可能爆发。
仿若温水煮青蛙一般的变动让人难于觉察变化,但只要拿十余年前后进行对比,那种变化一目了然。
“我看过一些相关!”
新帝在探查时,张学舟讲述了自己的理解。
新帝点头应下,示意太史令不仅仅负责纪录帝王言行与朝廷大事,同样负责观测天象。
他和张学舟没有观测到七星连珠,太史令们必然能看到这种天象变化。
虽说此事没有得到太史令的确定,但仙人们嘴里的话大概有九分真实,也让新帝心中有几分沉重。
“先帝曾说大禹铸造九鼎镇华夏九州,从而守护九州风调雨顺”新帝道:“若能寻得九鼎牵引祭祀,那或许能削减灾难!”
“九鼎……”
张学舟微有几分迟疑。
他知道两处区域藏着巨鼎,泰山区域的巨鼎难于进入查探,而骊山地宫的巨鼎有主人,难于被人轻易动用。
如果天灾横行,无当圣母或许会网开一面,但当下不曾被验证,这种事哪能劝得动。
而只要大汉朝廷沾边骊山地宫,那片秘境或许就不属于无当圣母了。
张学舟在这种事情上无疑不会乱开口。
“九鼎铸造于数千年前,这桩事已经成了传说”新帝俯首继续查探道:“后来则是有了气运学,各地诸侯修得运术镇压一地气运,周王朝还曾分封了八百诸侯镇压天下,灾有没有镇住难于判定,诸侯王相互攻伐数百年的事倒成了事实,也引得大秦王朝引以为戒,从而禁令非皇室相关成员不得修行运术!”
“后来呢”张学舟问道。
“周王朝封诸侯王地域小,而我们大汉王朝分封的诸侯自成一国”新帝站起身道:“后来就到了我们大汉王朝绵延的诸侯之乱!”
“看来还得改一改!”
“很快了!”
新帝在气运学上研究有限,并没有高祖皇帝所叙气运临朝风调雨顺的概念,但新帝会参考历史带来的教训。
如果天灾难免,他所能做到的是降低人祸,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能力和权力进行调整。
仙庭逃难的行为给予新帝极为准确的信息,朝廷不需要将过多心思用于提防仙庭对大臣的蛊惑,诸多事不会再磕磕绊绊,也能让他做事更为大胆一些。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脚步不断前移。
气血鼓荡于躯体中,他对着张学舟招了招手,而后用力朝着前方一踏。
地磁元光荡起一片如同静电的浮光,新帝踏步在前如同打开了一个窟窿,随着新帝跃下又渐渐融合。
“这次会不会掉到仙庭那边”
七星连珠的时间并非只有一时三刻,也没可能持续数天数夜,此时想征调人手前来几乎不可能。
能牵引仙庭秘地动荡确实是一件大杀器,新帝亲自上阵,显然是试图了解其中一切相关。
张学舟看着新帝消失的方向,又看了看高天之上,最终也是跟着一脚踏出。
地磁元光在他身上震荡出一圈圈涟漪,随后又滑了出去。
高天之上的赑风伤不到张学舟,地磁元光对他的影响确实不算大,如果不忌讳宝物被损毁,他直接穿梭地磁元光层没任何问题。
跟在新帝后方一跃而下,灰蒙蒙的天色映入眼中,随后是漫天不曾消散的灰尘,而后则是迎接了一块嶙峋的怪石。
目光扫过怪石上的剑痕和两头栖息的阴物时,张学舟很清楚这一跃又跃回了泰山府君道场秘地。
“可惜我能力有限,难于探查玉皇顶这片区域的隐秘!”
怪石之下,新帝持剑叹息了一声。
新帝博览群书,但他修行的是剑术,而这类区域需要擅阵法、星象等方面的人才进行研究。
“东方朔,你是否查探出了秘地动荡的隐秘”
张学舟在三步外的落地声音传来,新帝回头问了一句。
“这应该是七星连珠带来的偶发现象,我们想要重复的难度很高,只能有备而来再做盘算”张学舟道。
“仙庭追查烛九阴,他是不是有能力做到这种事”新帝问道。
“应该有可能,否则没必要往烛九阴头上查!”
“烛九阴到底有什么来头,哪怕仙庭误判他惹出这种秘地动荡倾覆的大事,那个老仙人也只是警告与巡查,并没有提及诛杀烛九阴!”
“他们寿命悠久,过往存在的关联非我等简单就能猜测!”
稀里糊涂坠落了一次,又小心翼翼查探了一次欠缺收获,新帝已经不打算再次重来。
他和张学舟说了数声,显然很可惜这桩不曾深入抓取的机缘。
但他今天所获信息带来的价值已经足够,而他的引剑术也有进一步推动,还拿了仙庭的牌子,索求不得也没有过于失望。
“如果能引动烛九阴前来泰山,那就有前去仙庭的正当理由了!”
在探讨烛九阴时,新帝还取出了玉牌,显然是渴望以正当理由通达仙庭,从而摸清楚仙庭的状况。
“有道理”张学舟点头道:“能前去仙庭查看是一桩好事!”
“烛九阴不难引诱,我们将来必然能找到机会!”
新帝兴致勃勃开口。
作为老对手,新帝等人和烛九阴碰撞的次数不算少,甚至于当下依旧还有纠缠。
如果能进行算计,这或许能达成一箭双雕的效果。
但新帝心中不免也有几分沉甸甸,老仙人给他带来的压迫感太强,而对方飞纵较之流星更快,一身本领堪称超凡脱俗。
这意味着他行事时需要掌握分寸,免得图穷匕见时难于招架。
他心中隐约能猜测对方可能的身份,也确定只有这种传闻中的大修士才能给予他这种类似道君甚至超出道君的压迫感。
过往的他只能仰望,如今的他则是有了出剑的资格。
虽说出剑败亡的概率有九成九,但他总归是有了出剑的资格。
而且他还有不断修行向上的能力。
人穷极一生所能达到的水准有限,元始天尊也不能超出人类的范畴。
或许他有可能一辈子不如修行千年的元始天尊,但他会很接近元始天尊所在的层次,从而让对方难于承受代价。
心中多了衡量做事的标准,应对各方矛盾便会轻松简单。
新帝只觉大难不死后的气运如火如荼,修行运术确实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喜欢第五形态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第五形态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