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的文安堂,已是被堵得水泄不通。
“这是在干什么呢?”新到的人问身旁人。
身旁人怀里抱着一个布袋,看了他一眼,往里面挤着:“你不知道吗?朝阳乡君在众筹。”
“众筹?”
“是啊,筹集银钱粮食,给西境送去。你若是没钱也没粮,也可以捐点布匹给将士御寒。若是这些都没有,女人可以帮忙缝制冬衣,男人可以出力给朝廷搬运粮食器械。”
那人说着,掂了掂手里的布袋,里面传出谷粟碰撞的声响,“我虽不多,也是一份心!总不能真让蛮子打进来!”
“我不跟你说了,到我了。”他说完,奋力挤向前方。
人群的最前方,文安堂的门口临时摆了几张长案。几位德高望重的京城耆老和寒门学子坐在桌前,他们负责登记、收纳,一切井井有条。
柳烟桥一身素净衣裙,臂缠孝纱,对每一位前来捐赠的百姓微微颔首致意。
她的沉静,与外面的惶惶不安形成了鲜明对比,无形中安抚了躁动的人心。
一个老妇人颤巍巍地递上一小串铜钱:“乡君……老身就这点积蓄,给将士们买口热乎饭吃……”
柳烟桥接过,温声道:“老人家心意,前线的将士必定感念。”
一个穿着绸缎的商人直接递上一张银票:“这是一千两!让边关的将士,狠狠打那些蛮子!”
“多谢义士。”柳烟桥点头,郑重感谢。
更有许多平民,有的抱来一匹粗布,有的提来一袋米,甚至有几个孩童,捧着自己存钱的陶罐……东西或多或少,却都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李记布行,捐棉布五十匹!”
“城东王老汉,捐粟米三石!”
“醉翁居许娘子 ,捐银二十两!”
“锦绣坊赵娘子,带女工十人,愿为将士缝制冬衣!”
“码头力夫刘大,愿为朝廷搬运军械,分文不取!”
唱名声此起彼伏,每一笔无论大小,都引来周围一片低声的叫好和赞叹。
银钱、粮食、布匹在案台旁渐渐堆积起来,仿佛一座小小的、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山峦。
许多妇孺默默地走到后院,那里早已架起了数十口大锅,蒸着炊饼,煮着热汤。有许多衣着朴素的妇人正忙碌地添柴、搅动、分装。
煮着的热汤和粥,并非要千里迢迢送去前线,而是就在此地,供给这些前来捐赠出力、以及城中惶惶不安的普通百姓。这份热气虽不能送至前线,却也温暖了这京城恐慌的人心。
先前在街上争吵的那几人也都挤了进来。那个慷慨陈词的年轻人,直接将腰间一块成色极好的玉佩解下,放在案上:“拿去换了钱,买刀剑杀敌!”
那个曾反驳他的汉子,脸色涨红,犹豫了一下,猛地将怀里准备买粮的几串铜钱也一股脑放下,粗声粗气地道:“我……我也有力气!算我一个搬东西!”
恐慌依然存在,但在文安堂前,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正在汇聚——那是同仇敌忾的决心,是守护家园的本能,是平凡人在危难时刻迸发出的非凡勇气和凝聚力。
柳烟桥听着周遭的喧嚣,脸上绽开一个欣慰的弧度。她无法亲赴沙场,但她用她的声望,在这座国朝的都城,为远方浴血奋战的人,点燃了一簇不灭的灯火。
这,是她的战场。而她,同样在战斗。
她透过重重屋檐望向远方。
小竹,你看见了吗?
你拼死守护的百姓,他们或许会恐惧,会慌乱,但在危难之时,他们心中亦有热血,有担当,懂得感恩,愿意竭尽所能,支持前方。你保护的,是这样的人间烟火,是这样的薪火相传。
他们值得你守护,这座江山,值得你血战。
所以,求你,为了这些你深爱着的、同时也将希望寄托于你身上的黎民百姓……
也为了我。
务必珍重自身,无论如何,一定要活着回来。
回来看看,你守护的这片土地上,升起的炊烟;回来听听,你拯救的这些百姓口中,传诵的英名;回来……兑现你对我的承诺。
一滴温热的泪,在她低头瞬间,毫无征兆地从她眼角滑落,砸入地面,而后这份温度迅速被寒风吹散,只在地上留下一道冰凉的痕迹。
……
文安堂前的众筹,如同投入死水中的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京城。起初的恐慌,开始被一种悲壮的同仇敌忾所取代。银钱、粮秣、寒衣,连同着万千百姓的期盼,通过各种渠道,艰难却持续地向着西境输送。茶楼酒肆里,说书人不再讲才子佳人,而是拍响惊堂木,讲述着历代名将的故事,声音激昂处,满堂皆是“杀贼”的怒吼。
然而,前线的消息依旧如同被血浸透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驿马带来的不再是具体的战报,而是各种令人心惊肉跳的传闻:
“听说凤将军带着几千人,钻进了西戎的地盘,再没出来……”
“西戎王发了疯,悬赏万金要凤将军的人头!”
“听说西戎蛮子又往东推进了五十里……”
“河西好几个村子……都没了……”
“朝廷的援军到了吗?凤将军还能顶住吗?”
每一次传闻,都让京城的气氛紧张一分。文安堂的捐赠依旧在进行,但人们的脸上,忧虑越来越重,沉默越来越多。希望,仿佛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而宫墙之内,亦是暗流汹涌。
初掌大权的萧君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朝堂之上,并非铁板一块。有暗中埋怨他逼反六皇子以致引来外患的;有质疑凤遇竹必定败北,妄想议和的;更有甚者,开始暗中串联,准备“另投明主”。
御书房的灯火常常彻夜不熄。萧君泽与百里怀箫,以及少数几位忠心阁臣,日夜不停地处理着雪片般的军报和政务。援军的调度、粮草的督运、北境的安抚、朝局的平衡……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时间在焦灼中一天天过去。直到几个月后,一份带着干涸血渍的八百里加捷报,如同久旱甘霖,轰然传入京城——
《凤衔柳》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凤衔柳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凤衔柳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