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力挽狂澜

天使之翼飞扬

首页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明末之力挽狂澜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穿越大秦,我杀得停不下来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原始大陆漂流记灭元1399霸天武魂沙硕疆域我是袁蜜水三世一兵
明末之力挽狂澜 天使之翼飞扬 - 明末之力挽狂澜全文阅读 - 明末之力挽狂澜txt下载 - 明末之力挽狂澜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百零一章 皇太极班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无忌为什么会知道多尔衮和庄妃的奸情?

这不是废话吗?后世关于多尔衮和庄妃大玉儿的电视剧还少吗?两人缠缠绵绵,郎才女貌,寡嫂下嫁小叔子的香艳故事,被那些导演和编剧们拍了一遍又一遍,几乎都要拍到吐,狂轰滥炸之下,就连赵无忌这种平常不怎么看电视的人,都知道了多尔衮和庄妃的风流韵事。

所以这次李定国横渡东海,率军千里奔袭满清腹地,赵无忌除了为他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以及派遣刘文秀率海军炮队给予协助之外,还提前在临淄县的工坊内,把多尔衮和庄妃的香艳图像刻了模子,印成图画,足足印了一万多份!

赵无忌原本打算用写文字传单方式宣传两人的风流史,标题他都想好了,《多尔衮——我和孝庄那些不得不说的事》,或是采用震惊体,《震惊,小叔夜闯嫂子卧室,竟是为了这个……》,后来赵无忌斟酌了一番,觉得文字传单好像没有具体的图像给人带来的震撼大,这才改文字传单为图画。

毕竟这个时候的人普遍不识字的居多,不像图画,通俗易懂,看一眼就明白。

于是赵无忌便找青州府绘画手艺最好的匠人绘制了一张春宫图,里面的内容就是一男一女正在做一些不可描述之事,最后还在上面印刷上满文和中文的文字,以方便捡到传单之人理解。

这个匠人手艺果然了得,画人体画得是栩栩如生,就连赵无忌自己看了,都有些面红耳赤,一时觉得胸中有些激动。

赵无忌对这份图画传单很满意,他笃定,这一番声势造下来,多尔衮和庄妃两人的风流韵事,就属于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老百姓最喜欢讨论和传播这种香艳的故事,更何况故事的主角一个是英俊潇洒,高高在上的腹黑王爷,另一个则是美艳动人,身份高贵的惹火妃子,光是想一想,便让人兴奋不已。

这一万份传单发下去,赵无忌感觉比一万发炮弹都有用,应该足够皇太极和多尔衮狠狠地喝一壶了。

纵使庄妃和多尔衮二人清清白白,但所谓人言可畏,只要老百姓们认为这事是真的,这对于皇太极的皇权威严就是一种极其沉重的打击,无论真假,皇太极都无法忍受此事发生,也因此事,他迟早会和多尔衮翻脸。

皇太极乃是满清地位最高的君王大汗,说一不二,称孤道寡;多尔衮则是满清贵族中实力最强的亲王,更有阿济格和多铎两位强势亲王的帮助,乃是是皇太极之下的大清权贵第二人。

这满清实力最强的两人若是心里有了芥蒂,耿耿于怀,进而发生内斗,那可就真好看了。

所以李定国和小岛茂他们二人的行动对赵无忌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不赵无忌也不会把麾下攻击力,防御力以及机动力都是最强的两千重甲骑兵,分出一千五百人给李定国。

李定国和小岛茂在满清腹地闹得越欢,破坏得越狠,造成的声势越大,赵无忌这里受到的压力就越小,更何况李定国还有解救被劫掠的大明百姓和离间多尔衮,皇太极的重任。

所以赵无忌把原本就不多的兵力,分了一千五百人给李定国,而李定国最终也没有让他失望,圆满地完成了赵无忌交给他的任务。

而此刻,远在山东的皇太极,终于接到了来自国内的两封十万火急的文书。

皇太极此刻正在行军途中,他稳稳地骑在马上,马儿晃晃悠悠,载着他一路前行,皇太极拿出了第一封文书,打开之后在阳光下仔细看去。

这一封文书是济尔哈朗写的,他在信中说道,明军有一支三千多人的军队,打着青州府黑旗军的旗号,浮海而来辽东,这伙明军十分之凶悍,战力也极其强横,他们先是攻克了旅顺口,随后便在辽东一带到处侵袭府城,沿海一代多个府县被其荼毒。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明军的队列中还加入了两千倭兵,据说是被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派来协助赵无忌的,这些倭兵出手狠毒,动不动就屠村屠城,暴行令人发指。

哦,你们满清屠城没事,别人同样地对待你们,就令人发指了?

此后阿巴泰亲自率军五千前去迎敌,结果也被这股明军击败,明军士气如虹之际,更是一鼓作气攻下了前都城——东京城,将东京城彻底毁坏,济尔哈朗在信中一面请罪,一面希望大汗能派回援军,驱逐消灭这伙入寇的明军骑兵,请大汗早做定夺。

另一封文书则是来自蒙古,乃是科尔沁部的留守王公孟恩写来的,这也是一封求援信,孟恩在信中说道就在六七日前,察哈尔部突然兴兵前来犯境,为首之人乃是察哈尔部大将多隆,他率骑兵一万,在蒙古草原上到处烧杀劫掠。

据孟恩所知,已经有数十个部落惨遭他们的毒手,连财物带人,都被抢得干干净净,文书的末尾,孟恩希望希望大汗尽快派出大军回援,因为草原上已经没有多余的援军,可以对付多隆率领的察哈尔部精锐了。

皇太极随手把这两封书信扔在地上,跟在马后一路小跑的一名奴婢急忙上前将两封书信捡了起来,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便小心翼翼地将他们收了起来。

皇太极原本开朗的脸色慢慢地变得阴沉下来,察哈尔部出征草原,与此同时明军也开始跨海袭扰大清腹地,这一切显然不是什么巧合,在这两件事的背后,皇太极似乎都看到了同一个人的身影——赵无忌。

袭扰大清腹地的是赵无忌的黑旗军,袭扰蒙古草原的察哈尔部,嗯,赵无忌是他们的摄政王,派出一万军队,赵无忌是有这个权力的。

想起已经两天没有消息回报的岳托,皇太极不知为何,对岳托隐隐有些担心。

岳托坐拥三万重兵,而赵无忌据说只有六千人,按道理讲,岳托应是一个稳胜的局面,但是皇太极就是心中不安,他有种预感,就是这次岳托可能会吃亏。

皇太极晃了晃脑袋,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件事,此刻他正在返程途中,残破的济南城已经被他甩在身后,如今满清大军已经来到了临邑城附近,听说山东总兵倪宠带着五千士卒守在这里。

倪宠碌碌无为,皇太极此番抢劫的也是盆满钵满,早已吃得肚子溜圆,他现在没兴趣去动倪宠和临邑城这条小虾。

再吃也吃不动了,整个满清大军,已经吃撑了。

关于敌军袭扰后方之事,得想出个应对的章程出来,皇太极暗自想道,嗯,蒙古那边自己不能不管,毕竟这些蒙古王公是己方最坚实的盟友,听从自己命令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和明军作战,若是放任多隆在蒙古四处侵袭而不管,定会寒了这些蒙古王爷之心,到时下次出征谁还敢出力?

一出力,敌人就来抄你老窝!这样下去,谁受得了!

察哈尔部的多隆,皇太极是有所了解的,相对来说算是个不错的将领,但还算不上什么能征惯战的名将,对付他,有一千白甲兵,也就够了。

至于自己的国内,皇太极想一想便觉得头疼,一千五百名重骑兵,攻击力高防御力高,机动力还很强大,想要对付他们,非要有两倍以上同样强大的重骑兵不可,普通的部队基本没法对付他们,步卒追不上骑兵,派再多的人去也没用,能对付重骑兵的,只能是数量更多的另一批重骑兵!

对付这些来犯辽东的明军重骑,最稳妥的做法,最少也要有三千白甲重骑兵,这样才可以稳胜这些明军重骑。

不过这样一来,自己最大的倚仗,八千白甲精锐,派回去四千后,手头可就只剩四千人了。

听闻崇祯已经命令三边总督洪承畴率西北大军前来此地,洪承畴这个人,皇太极倒是不怕他,那个卢象升据说是大明很厉害的战将,外号卢阎王,名气比洪承畴更大,作战也更猛,还不一样很轻易地中了自己的计策,陷入重围,被自己手下那些勇敢的女真将士给击杀了?

不知怎地,皇太极现今最担心的,不是统率十几万大军的洪承畴,反而是只有六千士卒的赵无忌。

以六千之众,能全歼清军三千精骑,数百骑兵便能夜踹连营,把孔有德的炮营给一窝端掉,想来想去,皇太极觉得赵无忌手头这六千兵的战斗力,着实不可小觑。

清军长长的队列自临邑城外不远处缓缓走过,相比刚来大明之时,如今的满清大军变得臃肿了很多,队列中增加了劫掠来的大量汉人青壮男女,和一车车装得满满登登的粮食,大批的金银以及各类物资,更有一人也在队列之中,他就是崇祯皇帝念念不忘的皇叔,封地在济南城的德王朱由枢。

喜欢明末之力挽狂澜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明末之力挽狂澜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霸武全家穿,刚建房子,就战乱逃荒!我的敌人,是遥不可及的存在霸天武魂美剧世界:从洛城巡警开始末世之无敌召唤系统依然的重生日子快穿:宿主大大又抢男主了异能基本法握有福地洞天,师徒一起成仙小吴的孤独日记叶罗丽水默之星辰大海开局自爆SSS级天赋团宠小胖宝:我有四个大佬爹爹NBA之不动明王软萌校花太粘人,我好爱重生互联网:从游戏开始神仙都去哪儿了无敌从火影开始诡异来袭,娇软美人靠魅力逃生
经典收藏绝对荣誉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湛湛露斯卿我在水浒开了个挂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之极品富二代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白话历史兴衰演义坏坏相公好难缠:女人,敢不要我【完结】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凤霸天下女皇威武大明,我以族谱变法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
最近更新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梦回西晋娶女帝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大齐之君上传奇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大唐镇国公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大夏镇远侯沉默的战神
明末之力挽狂澜 天使之翼飞扬 - 明末之力挽狂澜txt下载 - 明末之力挽狂澜最新章节 - 明末之力挽狂澜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