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俏儿、赵理、元宝和睿宝跟随付青商队去福建走亲戚,他们没有打空手,而是带许多货物,准备去福建贩卖。
如果顺利,不仅路费能赚回来,而且还有额外的利润。
之所以带上元宝,是为了让她出门散散心。
那个早产的小娃娃不幸夭折,元宝的身心因此大受刺激,经常半夜啼哭,白天却又发呆。
有一次,赵理的大嫂张金花趁着赶集,跑来王俏儿家拉家常,看到元宝的憔悴、呆滞模样,当场没说什么怪话,但一回村里,就幸灾乐祸地说:“我那大侄女估计要发疯!你没看到她那个样子,眼睛看东西时,直愣愣的,活泛气都没了!”
“有钱又如何,命不好!”
“咱们虽然没钱,但咱们至少笑得出来,哈哈哈……”
……
后来,经过有心人的搬弄,这番话又传到王俏儿耳朵里。
王俏儿气得一天没吃饭,心里恨极了。如果杀人放火不犯法,恐怕她就那样干了。
这也是她急着带全家去福建走亲戚的最重要原因。
从小时候开始,她就崇拜表姐赵宣宣,因为自己是小麻雀,表姐是掌上明珠。长大之后,表姐又做了官夫人,而自己只是小商人。
这高下差距,如同云泥之别。
所以,她迫不及待想借助表姐的智慧,来解决自家闺女的困境。
在福建布政使司的官府后院见面时,王俏儿忍不住泪流满面,既委屈,又欢喜,心情复杂极了。
赵宣宣笑盈盈,一手牵王俏儿,一手牵元宝,笑道:“哭什么?还像个孩子似的。”
目光流转间,她很快就发现元宝的异常。
因为元宝的笑容明显是挤出来的,显得格外僵硬,很假很假。
赵宣宣心里咯噔一下,暗忖:元宝这孩子,年纪轻轻,已经显出苦相……
于是,她刻意让王玉娥和赵东阳招呼付青、赵理、元宝、睿宝等稀客,自己则是拉王俏儿去内室里说悄悄话。
王俏儿一边哭,一边倾诉,说的都是元宝的事。
比如,元宝虽然住娘家,但还没有下定决心与罗无忧和离,一直拖拖拉拉。
比如,罗无忧想跟随李居逸去洞州官府当捕头,但被李居逸拒绝。
李居逸让他继续留在岳县。
罗无忧因此认定是岳母王俏儿和妻子元宝在李居逸面前说他坏话,特意跑到岳母家发酒疯,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比如,那个夭折的孩子,那么可怜。全家人一想起来,就心痛。
……
赵宣宣听着听着,也忍不住眼泪滚滚,搂住王俏儿的肩膀,安慰道:“雨过天晴,先苦后甜,以后会好起来的。”
“如果元宝一回老家就伤心,干脆把她留在我这里,至少对那些麻烦眼不见为净。”
“我肯定把她当乖宝和巧宝一样疼爱。”
一听这话,王俏儿心里温暖,但头脑还算清醒,果断摇摇头,用手绢擦眼泪,说:“宣宣,我哪里好意思把麻烦丢给你?你也要管一家老小,姐夫的官儿又大,你的事比我重要多了。”
她吸一吸鼻子,接着说:“何况,元宝是我亲生的,亲手养大的,如果不能天天亲眼看到她,我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赵宣宣破涕为笑,拍拍王俏儿的后背,说:“如果你没什么急事,就带元宝在我这里住下,直到元宝好起来再说。”
“咱们俩这些年聚少离多,也该好好聚一聚。否则,等将来咱俩老了,都变成白发,长出许多皱纹,恐怕互相认不出来。”
王俏儿也“噗嗤”一声,哭笑不得,神情有些矛盾、扭捏,用一根手指指自己脸颊上雀斑,说:“宣宣,你怎么可能认不出我?”
“反正,我对你肯定不会认错,即使是背后,我也认得!”
赵宣宣重新变得欢喜,伸双手环抱王俏儿,像年少时那样,脑袋挨着脑袋,身体摇一摇,晃一晃,如同不倒翁。
另一边的堂屋里,一看见这么多新客人,立哥儿先是往赵东阳怀里躲藏。
过了一会儿,发现气氛其乐融融,没有危险,再加上付青用礼物逗他,立哥儿突然哈哈笑,伸小手去拿礼物,然后任由付青抱他。
付青感到好笑,说:“在岳县时,主动伸手让我抱。去一趟京城,隔几个月,就不认识我了。”
王玉娥笑道:“玩一会儿,又熟了。”
睿宝东张西望,好奇地问:“巧宝姐姐去哪了?”
赵东阳笑容满面,大手拍拍大腿,说:“她忙正事,等中午就回来吃饭。”
赵理笑问:“啥子正事?一个小姑娘,比我们更能干些。”
赵东阳怕巧宝做监工的事传太广,怕惹麻烦,于是含糊地说:“做学徒,学造大船。”
付青一听这话,格外激动,说:“我正好打算买一艘大船出海!”
他长子付平安也跃跃欲试,眼睛格外明亮,说:“我也想学造船。”
王玉娥的鱼尾纹变得格外生动,笑道:“等巧宝回来,吃完饭,下午就让她带你去玩耍。”
付青喝茶,心想:巧宝胆子可真大,一个小姑娘就敢在外面玩,师姐居然能放心她。
中午,等巧宝以一身雌雄莫辨的少年装束回来时,付青、王俏儿、赵理都大吃一惊,刚开始没认出来。
巧宝对王俏儿、赵理、元宝、睿宝也感到陌生,在互相打量时,清澈的眼神泄露她的小心思,不过她对付青和付平安挺熟,毕竟每年都要见几次付青的商队。
所以,她先响亮地对付青和付平安打招呼:“舅舅,小苹果。”
小苹果是付平安的小名,叫起来格外亲切。
付平安脸红,对她喊姐姐。
睿宝机灵,跟着喊姐姐。
付青眉眼含笑,把精心准备的礼物递给巧宝。
王玉娥拉住巧宝的胳膊,笑着介绍:“这是你小姨,小姨父,元宝姐姐,睿宝弟弟。”
巧宝调皮地吐一下舌,有点不好意思。她天天忙得团团转,居然把亲戚给忘了,毕竟见面次数太少。
此时,她连忙临时抱佛脚,笑着打招呼。
王俏儿捂嘴笑,说:“一定是因为宣宣说我变美了,所以巧宝差点没认出我。”
一大家子人,都被她的玩笑话逗得笑哈哈,唯独元宝如同置身事外,在望着庭院中的大榕树发呆。
巧宝虽然大大咧咧,但也发现元宝的异常。她暂时看破不说破,不动声色地观察那个奇怪表姐。
唐风年当官太忙,回来得比较晚。
等他到了,众人才开饭。
桌上的寒暄很快就转变成经商发财的正事。
付青和赵理轮流向唐风年打听,比如出海商船如何缴纳商税?倭寇是否还嚣张?如何避险?哪些货物在海外最畅销?等等。
唐风年有问必答,神情轻松、愉快。
赵宣宣反而话少,格外留意元宝的一举一动。
元宝埋头吃饭,不说话,甚至很少夹菜。
王俏儿时不时夹菜放她碗里,无微不至。
赵宣宣彻底明白,为什么王俏儿拒绝把元宝单独留这里,因为元宝需要这种润物细无声般的照顾,只有王俏儿这个亲娘才能无怨无悔地做到这种程度。外人恐怕只能做那些治标不治本的事。
午饭后,巧宝亲一亲立哥儿的小胖脸,左右各一下。
立哥儿表示嫌弃,用小胖手推她额头,不稀罕她。
巧宝却像吃小鱼干的猫猫一样,眉开眼笑,心满意足。
然后,在赵宣宣和王玉娥的叮嘱下,付平安和睿宝变成巧宝的小跟班,被她带出去玩耍。当然,还有几个护卫如影随形。
他们一离开,家里瞬间变清静许多。
唐母和立哥儿都午睡去了,唐风年也去内室闭目养神。
付青和赵理则是出门去跟商队的人会合,处理他们从岳县和洞州带来的货物。
赵宣宣关心元宝,于是利用自己的半桶水医术,亲自为元宝把脉,暗忖:脉象没什么异常,得的应该是心病。
接下来,她询问王俏儿想不想午睡?
王俏儿兴奋得睡不着,笑眯眯地摇头。其实她想出去逛一逛,但客随主便,不好意思说。
元宝也轻轻摇头。
恰好赵宣宣也兴奋得睡不着觉,于是干脆拉她们出去逛街,买东西。
此地商业繁华,民风开放。因为开放海禁,所以有外国商人穿着奇装异服,走在街上。
王俏儿感觉大开眼界,对赵宣宣说悄悄话:“他们头顶一块白布,又穿白袍,不觉得晦气吗?”
赵宣宣用悄悄话回应:“那是阿拉伯商人,那是人家的风俗。”
王俏儿觉得有趣,同时,不忘了牵紧元宝的手,生怕大闺女走丢。
走着走着,赵宣宣伸手指向江心岛,笑道:“那里是唯一暂时废除宵禁的地方,夜里也灯火通明,你们想不想去玩?”
王俏儿跃跃欲试,但又在心里打退堂鼓,问:“那里有啥好玩的?是不是烟花之地?”
赵宣宣如实回答:“大部分是酒楼、饭馆,也有卖艺不卖身的歌女。”
“至于本地真正的烟花之地,已经被官府捣毁了。”
唐风年每次做地方官时,最先捣毁的东西就是烟花之地,只允许卖艺不卖身的乐坊存在。
这是他个人最坚持的事情之一。对此,有的人高呼青天大老爷,但也有些人恨不得吃他的肉,拆他的骨。
王俏儿不算久经大世面的人,于是谨慎地说:“如果赵理去,我就去,否则我不敢去。”
“宣宣,你去过没?”
赵宣宣摇头,莞尔道:“我每天要查账本,给立哥儿讲故事,陪婆婆说说话,跟小闺女谈谈心,还要跟一些官夫人礼尚往来,根本没空去‘不夜岛’猎奇。”
王俏儿挽着赵宣宣的胳膊,突然脑中灵光一闪,问:“如果在那不夜岛上开一家酒楼,是不是很赚钱?”
赵宣宣毫不犹豫地点头,向她透露小秘密:“不仅商贩赚钱,官府也赚钱,能收许多税银。”
“正因为如此,朝廷才尝试开放宵禁。”
“如果搞得好,说不定将来岳县和洞州也能开放宵禁。”
王俏儿想一想,兴奋地说:“我举双手赞成!到时候,我夜里也能卖烤鸭和米豆腐!”
“白天赚钱,夜里也赚钱,双份!”
赵宣宣抬起一根手指,轻轻戳她额头,笑道:“你想得美,小财迷。”
“哪有白天黑夜都做生意的人?是不睡觉的铁人吗?”
王俏儿生意头脑灵活,得意地说:“请帮工,或者让丫鬟小厮帮忙即可。”
她们俩说得高兴,诡异的是——元宝如同一个失魂落魄的空壳傀儡,虽然一路同行,却一言不发。
忽然,前面的街角特别热闹,围观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后面的人探头探脑,如同长脖子大鹅一样。
王俏儿本身爱凑热闹,拉赵宣宣和元宝跑过去。
经过询问,别人告诉她们,这里在卖活蚌,如果运气好,有些活蚌里能开出大珍珠。
赵宣宣一听就明白,说:“这是赌蚌,好运是少数。”
她打算拉王俏儿离开,但王俏儿想逗呆滞的元宝高兴,用心良苦,于是双脚像在原地生根一样,拉不走。
王俏儿问价之后,从钱袋里掏出许多铜板,塞元宝手心里,让元宝去赌蚌。
赵宣宣哭笑不得,虽然心里不赞同,但没有干涉。
元宝也啼笑皆非,表情苦涩,伸手随便选两个大蚌。
卖蚌的人拿着工具,手法娴熟,当着众人的面,当场开启蚌壳。
除了花钱买蚌的顾客,其他围观的人群也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舍不得眨眼。
“哟嗬!好运气啊!”
“这个蚌里虽然没有大珍珠,但有许多小珍珠!值了!”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羡慕元宝。
元宝看着珍珠,呆滞的表情变成惊讶。
卖蚌小贩笑问:“贵客,只要珍珠,还是连蚌壳一起拿走?”
元宝不假思索地开口:“蚌壳也要。”
小贩爽快,把蚌递给她,然后开启下一个蚌。
众人又眼巴巴地盯着瞧,紧接着,叹气声此起彼伏,议论纷纷。
“这第二个蚌运气差,一粒珍珠也没有。”
“亏了。”
“真可惜!”
……
元宝本人反而不介意,把第二个蚌也拿手里,并不嫌弃。
三人转身往回走。
王俏儿单手搂着元宝,笑问:“乖女,好不好玩?”
一听“乖女”二字,赵宣宣耳朵一动,产生错觉,突然回忆起小时候赵东阳带她上街玩的情景。
她抿嘴微笑。
元宝点点头,终于打开话匣子,问:“娘亲,这蚌还活着吗?”
“能不能放水里养着?”
自从亲生孩儿夭折后,她常常思考生命,格外珍惜身边的生命,不忍心杀生。
王俏儿不确定,转头问赵宣宣。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小财主招上门女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小财主招上门女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