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询问的街边小贩咧嘴笑,眼神精明,已经看出石师爷是外地人。
他热情地说:“是真和尚,也是民间巡逻队。”
“有杀气,是因为他们有武功,是武僧,杀过倭寇!”
孙二听得连连咋舌。
宇哥儿目瞪口呆,如同听见神魔故事,不敢置信。
石师爷“嘶——”的一声,倒吸一口凉气,在心中暗暗敬佩那群带杀气的黑衣和尚。
说实话,以前他对和尚有些偏见,认为那是一群靠信徒施舍的懒和尚,而且大部分和尚心不诚,满嘴谎话。
此时此刻,他把以前的偏见推翻了。
小贩眼珠子一转,言归正传,笑问:“您要不要买果?又甜又新鲜!便宜卖给您。”
他卖的果子里,恰好有一种是火龙果,显得与众不同。
石师爷对这种果子感兴趣,伸手指一指,问:“哪里有这种果树?我在外地没见过,想瞧一瞧。”
小贩顿时笑得露出许多牙,眼睛眯成一条缝,合不拢嘴,说:“算不得树,你想看,那家门前种的就是。”
他伸手一指,石师爷转身去看,只见那里有一个大盆栽,叶片绿绿的,既像仙人掌的叶片,又像芦荟的叶片,整株植物确实算不得树,因为不太高,与别的树显然不同,那奇特的果子就长在叶片上,如同红色的花朵,又如同绿龙吐出来的火焰,难怪叫火龙果。
奇葩!真是奇葩!
石师爷用折扇敲打手心,惊叹不已,少见多怪。
小贩抬手擦汗,笑道:“以前本地没这玩意儿,是海船漂洋过海带来的。”
“和辣椒、玉米、番薯、土豆一样。”
石师爷点头赞同,说:“可见,开海禁是有好处的。”
小贩忍不住加大嗓门,说:“岂止有好处?好处多多的!”
“自从开放海禁,上岸的倭寇反而变少,不过水上的海盗却又变多。”
“我大儿子跟商船出海,虽然赚了不少银子回来,但我天天为他提心吊胆,哎!”
石师爷附和:“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官兵肯定能打击倭寇、海盗。”
小贩点头,说:“对啊!就连皇帝老子,也休想事事顺心。”
亲耳听见他提起皇帝,石师爷又吃一惊,心想:此地天高皇帝远,民风有点彪悍,似乎不怎么怕皇帝和朝廷。
接下来,石师爷不好意思白让小贩聊这么久,于是掏钱买一些果,意思意思。
买完之后,他继续闲逛,见识不少舶来品,心想:如果早点开放海禁,多好啊!
宇哥儿是个头脑简单的少年,看见新奇物件就想买,直到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私房钱都花光,然后没钱花了,只能眼馋,叹气。
石师爷看出他的小心思,却不惯着他。自己明明兜里有钱,却不给大孙子买那些想要的东西。
于是,宇哥儿沉浸在求而不得的情绪里,无可奈何,暗忖:早就听说东南之地最富,如果我也能在此地发财,就好了!不晓得哪里有狗屎运,让我踩一踩?
他暂时没有“勤劳致富”的觉悟,反而期待类似于“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运。
他甚至祈祷爷爷快点像小时候一样宠他,给他买一大堆东西。
然而,石师爷显然没有听到他的心声,没有满足他的愿望。
阳光下,少年依然白日做梦,脸上过于乐观,毫无苦涩。
— —
与此同时,官府打算招安海盗,这种小道消息已经在街头巷尾流传开来。
巧宝做监工时听说此事,眉头微皱,心中不理解,回家之后就追问唐风年。
“爹爹,海盗是丧尽天良的大奸大恶之徒,为何要招安?”
“为何不用火炮、火铳把他们通通消灭,使天下彻底太平?”
唐风年忍俊不禁,喝一口冷茶,说:“因为海盗也有武器,他们手里的火枪不输给官兵的火铳。”
“何况,海外太广阔,官兵出海作战有困难,无法彻底消灭他们。”
巧宝还是不服气,脑子想一想,又问:“招安的人,容易再次叛变,如何预防?”
唐风年沉思一会儿,笑容烟消云散,轻轻叹气,手指叩击茶盏,说:“没有万无一失的办法,只能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巧宝对这个答案不满意,倔强的眼神泄露她的小心思。
但是,她暂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低头玩手指,偏偏又不好好坐着,双脚动来动去,脑子的思绪也转来转去。
唐风年怕她钻牛角尖,于是循循善诱:“你知道狗的祖先是什么吗?”
巧宝瞬间抬起头,不假思索地回答:“狼!”
唐风年微笑,又问:“海盗像不像作恶多端、凶狠狡诈、成群结队的狼?”
巧宝眼眸一亮,抿着嘴巴,点点头。
父女俩已经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风年微笑,继续引导:“很久很久以前,古人把危险的狼驯服成通人性的狗,用来看家护院,这就如同招安,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有些狗听话,比如旺财、毛毛、卷卷,有些狗仍旧危险,比如疯狗。”
“如果招安后的海盗听话,那就善待他们。如果不听话,那就用痛打疯狗的方式对待。”
如此一掰扯,巧宝眼里的迷雾彻底散去,豁然开朗。
她果断站起来,轻快地说:“爹爹,我回去了!”
说完就走,回后院去跟立哥儿、绵姐儿和昭哥儿玩耍。
作为三个小徒弟的师父,她拥有与众不同的威风。
石夫人和王玉娥看着那一大三小在庭院和屋檐下打游击战,感到好笑。
为了避免伤人,巧宝带着三个小徒弟玩木棍,还特意在木棍顶端绑上绵软的东西,并且染上湿润的凤仙花汁。
用这种木棍干仗时,打中一个人,那人的衣裳或者皮肤就瞬间染上凤仙花汁的红色,如同鲜血一样,代表受伤了。
一旦受伤,就必须立马跑去屋檐下,找“军医”赵东阳医治。
这就是巧宝安排的打仗规矩。
赵东阳哪会治什么伤?他笑得像个弥勒佛,无非就是给孩子们擦擦汗,喂他们喝茶水,让他们坐着歇一会儿。
歇一歇之后,他们又继续“打仗”。
立哥儿鬼精鬼精的,别人来抓他,他利用自己人小的特点,围着大榕树转圈圈。
大榕树估计也有玩闹的童心,用尽全力保护逃跑的立哥儿。
昭哥儿和绵姐儿都领会了“敌进我退,敌退我扰”的干仗精髓,发出稚嫩的哈哈声,乐此不疲。
巧宝以一大打三小,却神奇地打不赢,故意放水,偶尔还假装受伤,让昭哥儿、绵姐儿和立哥儿以为自己有打赢“大魔头”的希望。
曦姐儿坐在屋檐下吃荔枝,没有加入他们。
王玉娥笑得腮帮子酸痛,用右手揉一揉,问:“曦姐儿怎么不一起去玩?”
曦姐儿笑眯眯地摇头。
她虽然只比巧宝小三四岁,但自我感觉与那种玩法格格不入。
石夫人伸手轻拍曦姐儿的后背,笑道:“我家曦姐儿太文静,,常常在书房里窝一天,连话都说得少。”
她虽然在血缘上属于后奶奶,但宇哥儿和曦姐儿从小就与石子正、秦氏分开,由她这个后奶奶养大的,所以关系亲近。
王玉娥用欣赏的眼神细看曦姐儿,夸赞:“看书好,我家乖宝也爱看书,巧宝就恰好相反。”
曦姐儿被夸得不好意思,娇滴滴地说:“巧宝姐姐比我厉害多了,听说她以前在宫里做过公主伴读,跟顶尖的夫子学琴棋书画,我就没有那个好福气。”
王玉娥突然“噗嗤”一笑,接话:“做公主伴读就像当差一样,想偷懒都不行。我记得有几次,巧宝背书背不出来,闹得哭哭啼啼。”
到了傍晚,石师爷和宇哥儿终于结束闲逛,笑容满面地回来了。
石夫人主动递茶水给他们解渴,笑问:“上哪里去了?好玩吗?”
石师爷语气有点疲惫,说:“四处逛逛,看新奇玩意儿,没走远。”
曦姐儿伸手,让宇哥儿把买的东西给她看看。
宇哥儿大大方方地给她,并且热心介绍每样东西花了多少钱。
曦姐儿在他面前不像妹妹,反而像姐姐,白他一眼,小声说:“又浪费零花钱。”
宇哥儿感到惭愧,有点不好意思,抬起右手,弯起食指,刮一刮自己的鼻梁,掩饰尴尬。
石夫人也凑过来看一看那些小玩意儿,反而丝毫没有教训宇哥儿,态度无比宽容。
石师爷一边喝冷茶,一边拍一拍走累了的双腿,与赵东阳闲聊,提起武僧打倭寇一事。
原本他以为赵东阳会给他吹嘘一个精彩纷呈的好故事,没想到赵东阳对此一无所知,还惊讶地说:“居然有这事?我以前没听说。”
“打倭寇、海盗的事,归霍大人管,不归我家风年管,各管各的。”
“做布政使,跟做知县、知州、知府不一样。”
石师爷遗憾地叹气,真心实意地说:“要想管好倭寇、海盗这个烂摊子,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的总督才好。”
“如果官员都各管各的,缺乏配合,难以彻底结束乱局。”
赵东阳点头赞同,摸摸胖肚皮,其实似懂非懂。毕竟他与关心江山社稷大事的石师爷不一样,他只关心家事和口腹之欲。
晚饭后,石师爷和唐风年一边夜观天象,一边聊朝廷大事,直到深夜。
赵东阳则是早早睡下,打呼噜。
— —
石师爷虽然没有做官的经验,但他确实有处理国家大事的觉悟。
比如,远在京城的皇帝和官员们与石师爷想到了一块儿,都认为东南沿海缺一个总督。
不过,关于总督人选,新帝与文官们产生分歧。
上早朝议论此事时,大部分官员认为应该从六部派个办事认真的文官去东南沿海做总督,办完事之后再召回京城,避免总督与地方官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然而,新帝有自己的主意。
在他眼里,地方官贪婪,京官也贪婪,没几个好鸟。
他信任唐风年,想让唐风年做这个总督。
与此同时,新帝身边的太监胡八也心思活泛,眼睛一转,暗忖:如果派杂家去做这个总督,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真是美哉!
直到散朝,总督人选依然悬而未决。
然而,几个有权有势的太监串通一气,找机会在新帝耳边吹风,建议派个太监去干总督这个差事。
他们的理由就是——奴才们对陛下忠心耿耿,一切都按照陛下的要求办理,绝不自作主张或者贪污受贿,陛下可以彻底放心。
然而,新帝是有脑子的人,他明白:如果自己派太监去干这种大事,朝中文官肯定要骂骂咧咧,上书弹劾。
到时候,他休想清静,恐怕要被文官的唾沫星子烦死。
新帝微笑道:“只有治世能臣才胜任此职,仅仅忠心,还不够。”
太监们被拒绝,抓耳挠腮想办法,不甘心让“总督”这块肥肉从嘴边溜走。
当他们想再次开口请求时,发现新帝正在闭目养神,于是太监们瞬间识趣,不敢打扰。
新帝正在思索:唐爱卿是否能胜任总督一职?唐爱卿管财政、民政和律法没问题,至于军事……
新帝自己也没有信心,因为打仗恰好也是他自己从未亲身经历过的盲区。
他看过兵法书,却仅限于纸上谈兵。
据他所知,许多对兵法高谈阔论的人反而打败仗。
深入思索,新帝深呼吸,在脑海里评估唐风年的履历。
在唐风年的所有政绩中,他抓过土匪,也在朱太极造反时,成功守过大同城池,还在先帝御驾亲征时镇守过后方……多多少少与军事沾边。
新帝决定赌一把,赌唐风年能胜任。
于是,他把五位内阁大臣叫过来,商量此事。
五位大臣,两位明确反对,两位附和皇帝,最后一位不出声。
然而,不出声的那位包大人反而压力最大,因为赞同派和反对派都用灼灼如火的目光盯着他,等他表态,甚至逼他表态。
因为此时,他一人的态度决定两方胜负,非常关键。
他甚至从那两边目光中察觉到危险的气息,同僚似乎在说暗语,意思是:“如果你不跟我们做同党,老子就想办法灭了你!”
包大人冷汗直流,心惊胆战,终于憋出一句恭恭敬敬的话:“皇上圣明,微臣赞同皇上的意思。”
新帝明显松一口气,露出笑容,眼神明亮,充满希望。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小财主招上门女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小财主招上门女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