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从省政府到基层代表,从农业专家到气象专家,都在会客室发表了专业的意见。最后在方远行的主持下,各方达成了相对一致的共识。
“总之,我代表省委下死命令。”方远行环顾一圈,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必须加快推进春耕的进度,这是党中央交给咱们的政治任务,也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果还没有人工降雨条件,地质部门要抓紧调整深水井的许可范围,财政设置农村自建深水井的补贴,农业厅抓紧时间制定任务细化表,茂森副省长~”
王茂森停下手中的动作,打起精神等着方远行的话。
“辛苦你亲自督促,调度各地市每日春耕情况,张渤同志~”
张渤和王茂森的动作差不多,不过他表现的更加尊敬,整个身子向前倾斜。
“近来网上开始出现各种传言,说旱情是因为上天对我党执政不力的惩戒,实在荒谬至极。”
“请方书记放心,省公安厅一定严守舆论底线,做好党的刀把子,任何反党反社会的言论,我们一定重拳出击绝不手软。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已经刑事拘留二十五人,行政拘留五十九人,网络舆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不过检察院和法院那边~”
特殊时期特殊政策,在方远行的授意下,公检法在处理涉旱情谣言上达成一致,只要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任何一条条件,就可以走快侦快破流程,并且慎用缓刑。
“华山部长,做好打击谣言的宣传工作,同时增加科普知识,让民众正确对待旱情,不能被有心人利用。”
一桩桩一件件,方远行事无巨细地安排工作任务。这么说吧,全省各部门都被他调动起来,就连县档案馆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记录。
原景明此时都不得不佩服起这位班长,不光经济玩的转,各机关单位也被他安排的明明白白,换做是他,绝对想不到这么多办法。
“大家各司其职吧~”
就在方远行打算解散会议,吴名扬附耳过来小声嘀咕两句,又把一份文件交到方远行的手中。
参加过省委扩大会的同学都知道,一般省委大秘轻易不打扰书记主持会议,如果有比较重要的事,会在会后第一时间进行汇报。今天吴名扬这么做,毫无疑问发生了重要的事,必须第一时间处理。
“既然人齐,那就临时加一个议题,书记员,这次会议记录为党委扩大会。”
方远行再次行使自己一把手的绝对权力,如此神秘大事,让大家心头一紧,能够参加省委会议,又让他们莫名兴奋。
“刚才中办发来通知,要我们宁江和京城好好沟通,从官媒上停止无意义的讨论,主动引导社会舆论,华山部长,你看看吧。”
唰!众人齐齐看向李华山。
近日宁江媒体和京城媒体打口水仗,原本只是一场媒体内部关于真理的讨论。但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已经逐渐向地域黑,性别对立等敏感话题转移,愈发开始难以控制起来。
“好,事关宣传,我就不客气了。”
李华山在装糊涂,方远行也不点破,至于为什么方远行会在今天这么多人的会议上提起此事,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原来是这件事,嗯,是时候结束这场无休止的辩论。”
将中办的文件看完,李华山点头表示同意。见他竟然说可以结束,其他常委和了解内情的人神色各异,有作壁上观,有嗤之以鼻,也有唯恐天下不乱的。
方远行担心的事没有发生,所以心里也放松下来。为什么这么久他没有去管这件事,就是因为李华山是出了名的护短。当年李小鱼采访一百四十七中时被带进派出所,李华山一个电话打到张渤那里,毫不避讳。
“好,既然华山书记同意,那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总之就是一个原则,不给中央添麻烦,毕竟是京城,必要时适当做出让步。”
方远行的话没毛病,毕竟是京城,从地位上肯定要高于其他地方,在这方面哪怕魔都东海都不行。
哪曾想李华山摇头,态度坚决:
“结束可以,必须对方认错,省内某些人也要得到相应的处理。”
在场之人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纷纷猜测李华山要干什么,底气何在。尤其是方远行,心中不免生气:
“华山的意思是京城方面要认错?”
不知道是谁给李华山的勇气,他仰着头,丝毫不退让:
“书记说的没错,这场仗不是咱们挑事,京城莫名其妙向咱们宁江媒体开炮,如果就这么不了了之,咱们宁江人的脸面何在?宁江媒体脸面何在?东北人和东北媒体脸面何在?大家不是不知道,现在东三省合起伙来与京城掐架,若咱们就这么怂了,其他两省以及东四盟该怎么想?”
气氛开始诡异起来,李华山竟然和方远行梗梗脖(东北话暗中较劲的意思),这让方远行神色开始不悦。
“我觉得华山部长说得有道理!”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原景明抢过话头,公开表示支持李华山:
“在我看来,这件事咱们的宣传部门何错之有?宁江本就是被迫应战,难道就因为一纸文件让咱们顾全大局?凭什么!”
方远行纠正道:
“景明省长,一切为了大局考虑!京城宁江的兄弟情,不能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而毁掉。”
“兄弟情?”李华山不知道哪根筋搭错,话语中充满了火药味。“如果真有兄弟情,旧京报就不会夹枪带棒讽刺宁江观察,书记,您说的大局大家都懂,但为什么要委屈自己人?”
此话一出,在座的人打心底里认同,就算嘴上不说,藏在东北人骨子里的感情,已经让他们站在宁江人这边。
刚才,原景明就敏锐察觉到一点异样,方远行是个南方人,别看他老谋深算,但骨子里不懂东北这片土地互相之间的感情。
东北人可以因为谁的省份排在前面而大打出手,可一旦遇到有人侮辱东北,全能放下芥蒂一致对外,团结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
所以他故意那么说,为了让方远行说错话,将东北人心中那根刺揪出来。
果然,方远行上当了,倒不是说他没城府,而是不理解东北人藏在骨子里的团结,所以在这上面吃了亏。
“我原景明也是东北人,在大局上绝对支持中央!但要我对京城市服软,坚决不可能。华山部长,我代表省政府支持你,只要京城媒体一日不道歉,咱们就耗下去,我倒要看看这场官司打下去,到底谁会挺不住。”
“咱有理咱怕啥!”
“就是就是!”
看着群情逐渐激愤,方远行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明白今天聪明反被聪明误,用上级的权威来压李华山抓紧结束舆论风暴,结果被老狐狸原景明发现了唯一的破绽。
现在问题大了,已经不是常委会斗智斗勇的范畴,上升到民心民意这个层面。
方远行可以无视乡情,拿出省委书记的权力要宣传部门必须如何如何,但自己的威望将在宁江这些厅局级干部中一落千丈。
没了中层支持,省委书记就是一个光杆司令,短时间内绝对无法找到合适的人选替代他们。
还有就是名声彻底毁了,这么干的话,自己将会被冠以不理解东北,只知道用权力的名号,如果传到京城,落入某些人的耳中,后果不堪设想。
可以想象,现在原景明最希望的就是他动用省委书记的权力。
一边是必须要顾全的大局,一边必须要理解的乡情,就看方远行如何抉择。
..........
环侦总队的动作非常之迅速,颜卿刚返回边沿市,冰城一切准备就绪的消息就传了过来。于是颜卿当机立断,便决定在当晚就对所有目标动手。
“局长,一切准备就绪,所有参战人员都从下面县局调来,共三百人全部到位。”
颜卿看了一眼时间,与预案上的相差无几,于是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车队浩浩荡荡向开发区出发,外面已经一片漆黑,放在座位上的手机处于静音状态,屏幕忽然亮了起来,定睛一看竟然是市委书记周公瑾打来的。
“这么巧?”坐在旁边的蔡思齐瞄见是谁,忍不住出言发问。
“我看不是巧合吧,咱们才动身,人家就要插手。”
颜卿的嘴角轻轻一歪,明白局里某些人与周公瑾暗通款曲,不过他不在乎,他本来就不完全信任边沿市局的任何人,甚至包括最先投靠他的常务副局长李跃。
“那您是接还是不接?”
“当然要接,但不是现在,让周大书记等一会儿。”
电话关机,车子继续向前,没一会儿,对讲机里传来声音:
“局长,刚接到消息,东方制药旗下的那家化工厂刚发通知,由于市政府下达了限水令,所以今晚八点以后,工厂无限期停工,复工时间待定。”
什么!
这个消息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现在已经七点四十五,就是脚丫子踩进油箱,那也赶不到那里。
“有人泄露了风声?”
这个疑问出现在几人的心头,但很快颜卿就说:
“应该没事,最近水资源紧缺,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早就有限水的计划。就算他们工厂停工,也不耽误咱们去抓捕,只要把人抓住,就能让他开口。”
不过蔡思齐眼中充满担忧:
“周公瑾给你打电话,紧接着工厂便停工停产,颜局,我不觉得这是巧合,要不你问问冰城方面?”
说心里话颜卿也感觉不太好,但为了士气考虑,不得不逼着自己相信自己。
“有这个可能吗?”
就在这时,对讲机里再次传来声音:
“颜局,刚情报中心接到冰城市公安局的通报,有一人到冰城市公安局投案自首,说自己是边沿假药案的幕后之人。”
将对讲机接到手中,颜卿急问: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呃,局长,冰城市局的陈剑意局长说要您马上回电话,”
今晚的变故实在太多,“周公瑾”,“工厂停工”,“有人投案自首”,“陈剑意”,颜卿一时之间没想明白其中的联系,终于在蔡思齐的提醒下,将电话开机,然后给陈剑意拨了过去。
“剑意哥?怎么回事?”
电话另一头的语气一本正经,不像二人私下里那般随意:
“半个小时之前,东方制药的一个副总到经侦支队投案自首,说自己背着公司在边沿开拓了一条线,涉及假药的生产销售全链条,现在人已经被控制起来。”
“放屁!一派胡言,剑意哥,你不要相信他的鬼话,真正的幕后黑手是~”
“住口!是不是假话调查完便知,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环侦总队的段刚华,在半个小时前被省纪委的人带走接受调查了。”
“什么!”
犹如晴天霹雳,颜卿一动不动,只听陈剑意叽里哇啦不知道说了什么,最后挂断了电话。
见颜卿依旧保持接电话的姿势,蔡思齐轻轻拍了颜卿的肩膀。
“局长,市委书记的车现在在化工厂门口停着呢,下面的兄弟不知道怎么办,该您拿主意了?”
半晌,颜卿笔者的眼睛睁开,盯着前面化工厂的方向,毫无感情地说道:
“撤吧。”
“那明天抓?”
“不抓了,让弟兄们回家吧。”
五一过后,宁江官媒一改之前防多攻少的态度,开始变得咄咄逼人。以宁江日报为例,接连七天拿旧京报曾经带错节奏,乃至将真相报错的例子,将对方批的体无完肤。
有了官媒下场开炮,民间的自媒体大神开始群魔乱舞。你别说,民间高手的才华比官媒的只高不低,各种妙语金句层出不穷。
要知道京城看全国都是乡下,东海看全国都是农村,羊城看全国都是穷鬼,天府看全国都是~~~
京城媒体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立刻开始下场反击,本应偃旗息鼓的舆论冷饭,竟再次被炒热。
《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