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帝婿

炳烛夜游

首页 >> 大唐极品帝婿 >> 大唐极品帝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生子当如孙仲谋郭嘉华夏先祖屹巅峰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风入邺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三岁无敌小皇孙谍海孤雁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
大唐极品帝婿 炳烛夜游 - 大唐极品帝婿全文阅读 - 大唐极品帝婿txt下载 - 大唐极品帝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67章 此仇不报非君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试院工地的夯土声昼夜不停,长安城内的科举筹备也已进入尾声。

其间,礼部行文由御史台成员携带,分发天下各个州府,城镇乡野。

并监视当地官员,按名额举荐有才之士参加科举。

科举考试分为经义、诗赋、策论与算学。

每科选其中上等者进京参加会试,关中各地距离长安更近的学子,可直接进京等待乡试。

因为是科举重开的第一次考试,一切从简,即是因时间仓促,对各方面不得已的妥协。

也算是对门阀世家的一次缓冲,好让世家门阀子弟对科举的抵触消减到最低。

以后的常科,则会以这次为例,地方州府举行乡试,由当地官员举荐贤能。

而长安、万年、新乡、周至等京畿之地,则将乡试并为一处。

天下各州的驿道上,御史们正策马疾驰,穿行官道,心里一阵恼火。

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说服了陛下,非要将科举首试设于九月大当天,为班师回朝的秦帅祈福庆贺。

你也不看看当今是什么时间,前日刚过了寒露,距离九月大当天还有不足十天...

望山跑死马,也不知道赶到任地,自己还剩几口气!

河北道,定州武城历县,御史崔九刚通过家族关系,将文牒送递到一寒门学子家中。

周明此人家境贫寒,幼时丧父,稍长丧母,祖母二人相依为伴,却自小嗜学,借读藏书之家。

而今不过弱冠之年,便已经成了乡里乡外的小辈里,声名最为显赫之人。

提前送他一份通行文牒,权当是给未来同僚卖个好,谁也挑不出毛病。

就在周明收好文牒,崔九欲要上马赶赴下一家时。

县丞带着两个衙役匆匆赶来,五短身材,满脸横肉,神色倨傲。

“下官见过崔御史,周明这小子乃是佃户出身,连《论语》都没读完,哪来的资格参加科举?

您这文牒,怕是发错人家了!”

周明紧紧攥着怀里文牒,清瘦见骨的脸上隐隐发白,眼神阴翳,借着崔九的遮掩,狠狠瞪着县丞。

这些年来,他厚着脸皮借遍乡绅、权贵之家的藏书,哪怕天寒地冻,也忍痛抄书,不敢逾越借还时期。

又托私塾恩师看重,得以入门做个仆役,平时得闲便可在门外听读先生讲义...

寒窗苦读十数年,如今好不容易见到机会,可以赴京赶考,期待金榜题名的那天,却要在家门口被县丞当众羞辱。

今日之仇,他日得势,定当十倍回报!

见自己最大的靠山御史,面露惊疑,回头打量自己,周明强忍心中恐慌,上前一步,朗声道:

“县丞大人,学生虽出身贫寒,却也托乡绅看重,得以通读四书五经,策论也能写得通顺!”

崔九眉头一皱,虽没出声,但心里已经隐隐偏向周明所说。

他此次领命颁牒,顺道回了趟家族,听闻历县县丞欺软怕硬,时常刁难寒门子弟。

“敢问县丞,科举行文上白纸黑字,意思明明白白——凡年满十六、识文断字者,皆可报名。

学子周明既符合条件,为何不能领牒?”

县丞却赔笑一声,眼神阴毒的盯着周明,笑道:

“御史大人有所不知,周明这小子去年还偷过地主家余粮,品行不端。

若让他去长安参考,岂不是丢我定州父老的脸面?”

这话半真半假,去年河北多地旱灾,百姓颗粒无收,周明确实偷过地主家余粮,却也是无奈之举。

今年他祖母未能撑到开春,周明便将所偷粮食,尽数送还失主家中,并得到了各家原谅。

县丞之所以来此刁难,只是因为当地乡绅,乃武城崔氏的旁支,早已提前打过招呼,不得让寒门学子抢占世家子弟的名额。

看着神色各异的两伙人,崔九郎心思转动,便已清楚其中猫腻。

虽说他与当地乡绅乃是本家,理应相助,但若颁发文牒一事没办好,全家人都要跟着送命。

反观历县崔氏,不过百年前从武城脱离的一支旁脉,已经出了五服,孰重孰轻,他还晓得。

从袖中取出皇帝亲赐令牌,冷声道:

“县丞,陛下有旨,凡阻挠科举者,皆可以‘扰乱科场’治罪,罪同谋反。

你若再做刁难,那就休怪本官不讲情面,拿你去大理寺问话!”

见令牌,听这话,县丞脸色瞬间发白,他虽依附历县崔氏,但终究属于朝廷官员,不可公然抗旨。

而且这罪同谋反,可是抄家夷三族的大罪,为了讨好当地乡绅,何至如此!

只能悻悻退下:“可能...是下官失察,还望御史大人恕罪。”

周明望着崔九,眼眶泛红,扑通跪下一连三个响头:

“谢御史大人!学生定不负陛下恩典,定要考出成绩,将来得以回报大人提携之恩!”

崔九很是满意的拍了拍他肩膀,亲自扶他起来,为其掸掉膝盖尘土:

“好好读书,长安、洛阳两地考场即将落成,只待你们这些寒门才俊大驾光临,等那时若某得闲,定来为你接风洗尘!”

类似场景,在天下各州不断上演。

关内泽州,御史为了给牧羊出身的学子发放文牒,不惜与当地刺史据理力争,慷慨解囊,为学子赶考路费。

而后...黑着脸告别刺史、学子两个穷光蛋。

江南道扬州,世家子弟欲以钱财买通御史,却被当场呵斥,大打出手,以儆效尤。

鬼知道百骑会藏在哪里监视,敢受贿,怕是当场就死,没商量。

这些奔波各地的御史,或曾是世家子弟,或曾对寒门子弟持有相当偏见。

但在‘重开科举,从者昌,逆者死‘的御令之下,他们没的选,只能当个好人。

因为他们都清楚,这次科举重开,不单单只是陛下的一意孤行,更是几大门阀世家的妥协。

皇恩浩荡,莫敢不从。

...

礼部衙署,案上已经堆满各州郡府送达的回执,王珪正借着暖阳、烛火,逐份核对。

科举行文已由快马先行送达天下各地,南至岭南崖州,北至并州战火之地。

凡有士子聚居之所,皆能收到这份承载着逆天改命的文书。

“蓝田公。”

待耳边传来一阵轻快脚步声,王珪放下羊毫,揉着发酸发痛的眼皮。

“京畿治下二十二县的乡试合并,六部均无异议,只是这主监考人选,还需你来拿个主意。

进京乡试的学子足足两千有余,尤其以长安、万年、新乡、周至四县的考生居多,出身乡绅权贵,门第世家子弟为最。

这群小辈眼高于顶,需得有个威望、规矩并重的监考官,才能镇得住场子!

毕竟是制科试行,不可出半点差错。”

李斯文得到消息,从试院工地匆匆赶来,绛紫官袍沾满尘土,几乎看不出底色。

大步走到案前,拿起一份科举行文,看着其上字样稍作沉思。

最终还是决定,先听听王珪的看法,不可越俎代庖。

万一王珪这老货偷奸耍滑,把重任尽数送给自己,那可就大事不妙。

“王大人,不知你心目里...可有合适人选?”

王珪沉吟片刻,略显头疼:“确实有那么几个人选,只可惜...诶,分身乏术。

御史台王载王大人性情温和,办事稳妥,可他已经去往同州分发文牒,抽不开身。

吏部张子谦张侍郎,懂典章晓规矩,只是性子太软,根本镇不住那群纨绔子。

老夫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听听蓝田公的意见,看看能不能找出个既有身份名望、又敢惹人做事的上佳人选。”

李斯文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忽然嘴角勾出坏笑,若没记错的话,这人近期已经返京歇息。

“王大人,不知你家公子敬直,近来可有要务?”

“敬直?”

王珪愣了一下,随即摇头笑了笑,言语间虽有责怪之意,但更多的还是子辈成才的欣慰。

“那孩子,自打去年配合蓝田公,为平疫小娘申冤,扳倒周至韦家后,恃才傲物的性子到也收敛了不少。

后托小公爷照料,去了工部当差,前些日子一直忙着到处跑,少有信讯。

而今借科举修建试院一事,得以返京,现在倒也清闲。

只是... 敬直这孩子毕竟少不更事,又身为公主驸马,让他当乡试主监,怕是有人会说闲话!”

李斯文却不以为然的摇头失笑,语气笃定:

“正因为敬直乃当朝驸马,又同为太子近臣,简在帝心,才最合适当监考。

王大人想想,世家子弟若想在乡试中舞弊,一听主监考官竟是皇亲国戚,才会多几分忌惮。

哪怕有胆大包天的狂徒舞弊,也不敢操作得太明显。

再者说,敬直去年与咱一同闹事被罚,亲眼目睹了某些乡绅作恶的手段,书生意气间,对其早已心生不满。

再加上科举一事利国利民,哪怕不知晓内情,也会下意识的维护寒门学子利益。

这事交给他,咱们放心,陛下那里也好交代。

再者说,万一哪里出了差错,有南平公主在中周旋,陛下顶多也只是大惩小戒。”

这话一下便戳中了王珪的心思,不为别的,只为简在帝心四个大字。

太原王氏被江南豪族推举成首领,本是越王李泰的支持者。

只是连番遭遇下来,李泰名声大损,几乎成了文人士子中的笑话,夺嫡几乎无望。

于是便托王敬直的关系,转投太子李承乾,以期盼于李斯文能治好太子笃疾。

而今太子长居城外,罕出入人前。

但仅凭名下白菜价猪肉与《三字经》,在坊间中名声便不输于陛下的文治武功。

哪怕将来夺嫡失败,也会名留青史,保底一个圣贤德太子的美名。

更别提,他曾收到消息,中秋前后皇后曾秘密到访汤峪。

得知此消息后,陛下怒不可遏,当即带兵打上汤峪。

结果次日回返,绝口不提此事,只是龙颜大悦,连魏征的几次当面怒骂,也是如沐春风,笑颜以待。

再联系前些日子,甄立言为华佗绝学‘麻沸散’正名一事,太子的笃疾怕是有痊愈的可能。

若王敬直能借此次监考立住威信,不仅能为太子的名声锦上添花,更能博得陛下信赖,稳固王氏子弟在朝堂上的地位。

“即使如此...那便依蓝田公所言,老夫这就修书一封,让敬直来礼部领命。”

次日一早,王敬直身着从五品绯色官袍,揣着一肚子打工人的怨气,迈入礼部衙署。

他稍长李斯文几岁,已经及冠些许年月,因为数月外出修路而晒成的小麦色面孔,依旧俊朗。

腰间挂着工部左司郎中的金鱼袋,行走间仍保留几分书香气,眼神却比去年沉稳许多。

“王尚书,二...蓝田公。”

王氏本就崇尚长幼尊卑,甚至不惜得罪南平公主,王敬直自然晓得官场称职务的规矩,躬身行礼间挑不出任何毛病。

“不知唤下官前来,所为何事?”

李斯文将一份监考章程递过去,看着王敬直比自己还黑了两度的肤色,心中大感快意。

“敬直,此次京畿乡试的主监之职,礼部与王尚书皆属意于你。

两千余考生,既有世家子弟,也有寒门才俊,你需得一碗水端平。

既要防止舞弊手段,又要护得学子名声,敢不敢接?”

艹了,他就知道今天没好事!

外边天寒地冻的,谁愿意舍了家里暖炉,风里雨里的陪学子们监考!

但王敬直也不敢婉拒,阿耶眼神如炬的盯着自己,但凡有丁点不情愿,回家准要家法伺候。

玛德,他就不该回来,在外没人管束多自在!

王敬直实在不情愿的接过章程,但当目光扫过其上‘糊名誊录、禁军搜检’的字样,眼中闪过一丝意动。

公报私仇的机会,这不就来了!

“有何不敢!小官定不负二位所托,着重监管徇私舞弊之事!”

相较萧锐的摸鱼本性,他对王敬直相当放心,李斯文点了点头,又叮嘱道:

“世家子弟可能会藏小抄、托关系,你记得让禁军严格搜检。

另外,若寒门学子若有文牒丢失或被他人刁难的,你也要及时处置。

最后,入场时按籍贯排队,避免拥挤,毕竟是首科,需让学子们感受到考场的公平公正,毫无偏私。”

王敬直一一记下,心里却悄悄盘算起另一桩事。

李斯文这家伙,明知自己刚修路回来,不过几天假期,却偏把这苦差事推给自己。

此仇不报非君子,不就是震慑学子嘛,看他假借蓝田县公威名!

《大唐极品帝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大唐极品帝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唐极品帝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九州我为王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亲亲总裁,先上后爱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重生90:辣妻要翻天凌天狂婿甜宠贴身辣妻我的姑父叫朱棣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皇道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神剑无敌系统离婚女人图鉴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快穿之盈满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我靠穿书拯救世界
经典收藏白话历史兴衰演义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浪子列国历险记枌榆草木长穿越三国,匡扶汉室!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初唐峥嵘大宋祖王爷大明群英传南唐晚来风战国野心家吕布有扇穿越门湛湛露斯卿歃血汉朝至上特种兵之一夫当关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生子当如孙仲谋
最近更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英烈传奇明朝的名义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三藏还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穿越之原始之路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浴血山河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云起惊鸿客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大唐极品帝婿 炳烛夜游 - 大唐极品帝婿txt下载 - 大唐极品帝婿最新章节 - 大唐极品帝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