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

宋成宗

首页 >>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 >>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快穿之反派大佬是我囊中物女帝直播攻略官场雅痞神医小农民(炊饼哥哥)重生:红色仕途大神驾到重生:涅盘龙瞳影后的嘴开过光大豪门重生甜妻请签收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 宋成宗 -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全文阅读 -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txt下载 -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8章 春意迟-1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茂德嫂的挽留下,何志彬和楚如白当晚留宿在满堂川,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赶回县城。

两人没直接回招待所,而是去了绥德师范。

绥德师范原本只有教师宿舍,并无住宅楼,这两年得到了社会捐助,这才建起了两栋教师住宅楼,对改善教师待遇,留住优秀教师人才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郭孝天向学校申请结婚时,正好赶上第二栋住宅楼交付,按学校对他的考评,正好符合优秀人才条件,就分到了一套两居室的单元房,也算作他与王惠芬的婚房。

说起来,郭孝天和王惠芬的缘分并不浅。王惠芬娘家在义和,正好是郭孝天当年执教的地方,只是当时两人并不相识。郭孝天去义和执教,是顶着光环而去,对于这样一位高材生的到来,早就被传得家喻户晓。娘家人听说王惠芬要嫁的人是郭孝天,激动地四处奔走相告,令邻居们羡慕不已。

要说郭孝天的婚房分配得及时,算是解了郭家的围。

郭家的住房是郭孝天父亲单位分配房。郭孝天的父母都在事业单位,家里共有三个儿女,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郭孝天是老大,属三兄妹们中书念得最好,最让父母省心的孩子。老二郭孝才,是兄妹三人中念书最差的那个,高中勉强毕业,父母怕他进入社会跟人学坏,就托关系帮他谋了个差使,也是最早参加工作的一个。老三郭孝贞,和哥哥一样成绩优秀,考进了西安交大,还没毕业就拿到了一家央企的offer,春节后就要进入实习岗,毕业后就可以转正,留在西安。

郭家住的是老式的小三居,空间不大,但功能齐全。孩子们小的时候,五口人住在里面倒也舒适;孩子们大了,总是会显得拥挤,特别是两个男娃,都想有自己的空间,所以,郭孝天从高中时就住在学校,回到绥德工作后又一直住在单位。倒是郭孝才,妹妹去西安读书后,家里就他一个孩子守在父母身边,哥哥、妹妹要享的福都归了他一人。

如果没有郭孝天单位的分房,他与王惠芬的婚礼怕是不能这么顺当的举行,毕竟家里的空间根本就不适合并入一个小家庭。郭家父母原本的计划也是将现在的住房留给老二,他们也是怕二儿子的谋生能力不如另外两个孩子,这是身为父母应该操的心。

原本,郭孝天的父母都希望儿子能留在上海工作,至少也可以到西安去,没想到郭孝天最终选择了回归故里,他们想劝说儿子,但是郭孝天的坚定让他们最终放弃,两人也都相信大儿子的选择有自己的道理,做父母的不能阻止,只能支持。

按理说,郭孝天的婚礼应该放在郭家举行,考虑到那个地方不便,就挪到了郭孝天的新居。正好,结婚那天是假期,校长答应把食堂借给郭家使用,也算是帮郭家省了一笔费用。

何志彬和楚如白赶到学校时,新房和婚宴现场早已被布置一新。喜被、喜枕、日用喜具堆得新房里到处都是,鸡、鸭、羊、鱼在婚宴场地上一字排开,帮忙的人来穿梭,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这个婚礼,郭家倾尽所有,郭孝天父母两边的亲戚都过来帮忙了。母亲娘家也是农村的,家里的条件还不错,这些年也多亏了娘家人的帮衬,要不然,以她与郭孝天父母的那点工资,根本就拉扯不了三个孩子,更别说把他们培养的那么优秀了。

何志彬以前见识过绥德人结婚时的排场,那时候李小树告诉他,外人看着排场挺大,但是要跟以前相比,不知道要简陋到哪里去了。

绥德人从骨子里看重嫁娶,这件事代表着子嗣延绵,氏族兴荣。婚姻也是每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至关重要的事情。骨子里的传统,令绥德人在看待婚嫁之事时,一直遵循“天下无媒不成亲”的古训,即便是两情相悦的自由恋爱,谈论婚嫁时也需交由“婚婆”牵线处理。

绥德人对这件事的认真还体现在新郎迎亲的过程中,迎亲队伍里需有“媒公”“媒婆”随行,沿途中,两人不仅要负责一路搞气氛,还需向沿途路人散发喜糖、瓜子、花生,用这些方式公告该婚姻属于“明媒正娶”,于情于法都合理。

条件好的家庭,迎新的排面低不了,除了“八抬”或者“十六抬”的花轿外,迎新队伍还包括了唢呐队、秧歌队、以及扮演“财神”“蛮婆”“蛮汉”的迎亲人员,一路上颠轿、表演,引来路人围观,一是突显男方家族实力,亦是公告“佳偶天成”,喜气广播。

在传统的绥德婚俗中,迎亲只能算得上“前戏”,更出彩的还在后面。新人入门“驱邪纳吉”便是整个婚礼的重头戏之一。

新人入门一般分三个步骤,从男方门外开始。

第一步,新郎在新人入门前,需向天、地、远方各射一箭,寓意驱邪避灾,定乾坤安宁,此谓“射三箭”;第二步,名为“跨火盆”,新人需跨过燃烧的火盆,象征婚后生活“红红火火”;最后一步为“走米袋”,新人需在提前安置好的米袋上行走,寓意“代代相传”。

这三步也是绥德婚俗的精华所在。何志彬和楚如白也参加过好几次婚礼,不管是哪里的,都没有绥德人这么讲究,只是这些年,随着人们的观念改变,传统的三个步骤已被精简为一二,甚至全无,多少也是失去了婚礼的热闹气氛,没有特色不说,也少了许多好意头儿。

婚礼主要是在室内进行,绥德人行礼也很讲究,同样分作三个步骤。

先是“结发礼”,拜礼前,新人需互剪一缕头发装入红布袋,立下“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的誓言;紧接着便是“三拜礼”,新人需依次“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才是“揭盖头”,新郎需使用称秆,轻轻挑起新娘盖头,寓意“称心如意”。

这倒是和其他地方的婚俗无太大不同,只是当代人结婚,除了“三拜礼”之外,其他两个步骤也都能省则省了,并不是嫌麻烦,而是觉得没必要,这大概就是当代人与先人之间在婚恋观上的分歧吧。

行礼结束后,便是婚礼的“压轴大戏”——“闹洞房”。这个属于因人而异的环节,重点强调一个气氛,越热闹越红火。城里人斯文些,大多是点到为止的行为,不过分,但也不会失了乐趣;农村里却粗俗些,也得分人,遇上豪爽性致的主家,闹的人自然不会放过,只要不伤人,过分点儿也都不为过,主家会觉得这是宾朋给的面子,越热闹往后的日子也就越红火。

在中国,所有的婚礼都是以“红色”为主调,却没有多少地方会像绥德一般,将“红色”使用到了极致。除了新人的服饰以“红”为主外,喜联、门封、灯笼皆为“红色”,就连桌椅、筷子也都“沾红”,就差房屋外墙和屋顶的颜色了。在传统文化中,“红色”既是喜庆、吉祥的象征,也是驱邪避灾的好方法。通过一场婚礼,更能看出绥德人平常生活的心态。

郭孝天的婚礼自是精简不少,一方面出于经济的考虑,另一方面,郭孝天和王惠芬都觉得新时代就得新面貌,他们宁可让同事们骑着自行车组成迎亲队伍,也不愿被旧俗“束缚”。

两边的同事合在一起组成的迎亲队伍也不算小排面儿,前后加起来三十六辆二八大杠,每一辆上面都挂着一朵大红花,连起来也会有一种见首难见尾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三十六个车铃同时被打响,清脆绵延至远,共振效果很是打动人心。

郭家虽然没有“八抬大轿”,也没有“蛮婆”“蛮汉”助兴,更没有“媒公”“媒婆”一路搞搞气氛,却是没有忽略与沿途路人分享喜悦。同事们担当了临时“媒公”“媒婆”的角色,不仅与路人互动,还不断向路人散发喜糖、瓜子、花生,表面上“新派”,实则保留了“旧俗”,这大概就是世代相传的佐证吧,郭家的迎亲也就成了一个备受欢迎的改良版。

虽然是新式婚礼,但郭孝天的父母对儿子的祝福还是没有遗忘,父亲亲手将母亲准备的一块红绸给儿子系在腰间,祝愿儿子婚后能“富裕丰足”,这大概也代表了全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吧。

有些风俗,城里人可以免掉,但是在农村却没有办法免除。

一场婚礼,十里八乡的可都看着呢。在绥德农村,办喜事可不是一家人的事情,而是全村人的事情。有些村子本就是由一到几个家族聚集而成,户户都连着亲呢,老一辈子可都盼着新一辈儿成家立业,一旦有喜事传出,怎会冷漠置之?

在绥德农村,无论家庭条件如何,凡是嫁娶,都会摆上流水席,一连三天,杀猪宰羊,烟火冲天,不同的是,嫁女宴比娶妻宴要早上三天,也算是首尾相连。

按王家以前的光景,断然不会有今天这般热闹。如果没有何志彬与叶琳瑶对王惠芬当年的资助,王惠芬可能早就草草嫁人了,王家也不会有今天这般景象。

何志彬清楚记得,当年自己和叶琳瑶一同找到王惠芬哥哥时,他们恳求哥哥给妹妹一个机会,并保证一定会让王惠芬考上大学,哥哥不会白白付出。正是因为这番谈话,两个人不仅说服了王惠芬的哥哥,更激发了哥哥的斗志。

哥哥随后去找女方父母,满怀诚意地恳请给自己一年时间,他要靠自己的能力赚到彩礼,用行动证明自己能给老婆一世幸福。果然,第二年,在外奋斗了一年的哥哥带着彩礼和媒人终于成就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当年的支助虽说没有对哥哥造成直接的改变,却因为何志彬的一番话激发了哥哥内心的斗志,间接地从精神上帮助了哥哥,所以在哥哥的心里,何志彬和叶琳瑶是他与妹妹的“恩人”,更是一世的“亲人”。

这件事不仅改变了王惠芬的人生,也改变了哥哥。何志彬与叶琳瑶的好,不仅王惠芬记得,哥哥也一样记得。

何志彬和楚如白到达绥德的那天,哥哥接到王惠芬的通知也去了车站,到了那里看到县上领导们的欢迎阵势没敢上前,这才错过了见面感谢的机会。

好在迎亲队伍里也有何志彬,哥哥老早就在屋外候着,远远看见迎亲队伍,跑着迎了上去,看见何志彬就一把抱住,那情景既像见着老朋友,又像见着走散多年的兄弟,弄得何志彬也觉得有此喧宾夺主,好在郭孝天觉得这是他应得的礼遇。

新娘子出嫁在村里是一件很喜庆的事情,一大早,王家的屋里屋外都聚满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

要说王家的人缘还真是好,父母为人朴实,儿子勤奋无不良嗜好,更加不与人交恶,女儿聪明好学,既是村子里的第一位女大学生,也是村子里的第一位公职教师,村里的人无不夸赞王家。

听说王家女儿出嫁,都不用王家父母逐户通知,乡亲们就自己找上门,要求出嫁那天过来帮忙,所以整个嫁期都不用王家父母操太大的心。

在何志彬看来,绥德人嫁女儿和南漳的没什么不同。

新娘需要由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女性亲戚梳头;出嫁当天,嫂子、姐妹们也是要做“守门员”,向男方接亲人索要“压门”红包,除了沾上喜气外,也是想提醒新郎,一切来之不易,日后要善待新娘,娘家也是有人的;新娘离家前要跪拜父母,以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行礼的时间定在11:58,是老辈人特意找人挑的时间,据说在这个时间行礼可以确保新人一生顺遂,是大吉之时。

对于整个婚礼来说,能体现排面儿的不单单只是在迎亲阵容上,婚宴也是重中之重。

绥德人的婚宴虽然不如江南和中原地带来得讲究,但是大碗大碗的饭菜也甚是诱人至极。不单只是婚宴,年夜饭也是如此。

“五魁”是绥德极具特色的地域饮食文化,也是一种相对简化的宴席形式,通常由五碗菜构成:酥鸡、丸子、烧肉、白肉和羊肉,看似简单的五碗菜,却象征着“五经魁首”,蕴藏“吉祥”之意。

“五魁”宴式虽然简单,却很符合条件一般的家庭,有了这五碗大菜,再辅以几道素食小荤,便成宴席,排面儿并不差。条件好一些的家庭可以升级至“八碗”。

这“八碗”并非绥德特色,而是由定边传入,又有“硬八碗”“软八碗”之分。“硬八碗”包括:酥鸡、烧肉、红烧肉、猪肉钻鸡、清蒸羊肉、猪肉丸子、羊肉丸子、小酥肉。“软八碗”也算是“硬八碗”的简化版,适合那些重排面儿但经济一般的家庭,四荤四素,选取几个硬菜,再加入荷包豆腐之类的素菜便可。

整个陕北虽地域辽阔,各地也都有自己的文化,毕竟同在一方黄土地上,同根同源,文化之间的融合也就容易许多。对于办宴席的人家来说,不管是“五魁”还是“八碗”,适合自己经济现状的就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成就了“陕北八碗五魁”独特的美食文化。

“陕北八碗五魁”号称“陕北的满汉全席”,在经济条件一般的情况下,只有婚丧嫁娶之时才能成席,也因此成了最能体现主家排面儿的事情。

能做出一桌地道的“八碗五魁”,这样的厨师在城里并不多见,大多数还是散落在农村。原本,郭孝天的母亲想从娘家请一位同族长辈过来掌勺,不料正逢此人生病,情急之下,学校食堂的掌勺主厨听说郭孝天的婚宴要在学校举办,便主动请战,这才解了郭家的急。

别看“八碗五魁”听起来数量少,可每一道菜都份量十足,客人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对于主家来说,也的确是可以省去很多开支。郭家的婚宴用的是“定边硬八碗”,这也得益于掌勺师傅本身就是定边人,味道自然不用说,俘获了一众来宾。

王惠芬的伴娘竟然是于莲芝,何志彬记得以前两人在学校时来往并不密切,却为何会这样?难道……是王惠芬有意为之?

何志彬想起这几年与于莲芝的书信往来日渐减少,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于莲芝就开始拒绝接受何志彬的支助,按理说,她比王惠芬更需要自己的支助,毕竟于莲芝的弟弟还在读书,父亲又早逝,只剩下母亲一人赚钱养家,虽然在县城里做些散工,能保证两个孩子的生活,但是要同时供两个孩子读书,多少还是会有些吃力。

何志彬曾写信问过王惠芬,得到的回复是,于莲芝从大一时就开始兼职,她考到了市里的学校,有条件去兼职赚钱,这个说法也合理,令何志彬当时深信,并从内心里佩服于莲芝的自强不息,直到后来两人的书信日渐减少,他才意识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在郭孝天的婚礼上,何志彬见到了于莲芝,这几年的变化确实挺大,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瘦小丫头,出落地大大方方,样貌也比之前漂亮了许多。

于莲芝似乎有意躲着他,就连何志彬主动打招呼也遭冷遇。

何志彬有些想不通,他讲与楚如白听,楚如白也不能理解,两人研究许久,始终还是无解,最终还是郭孝天为他解了惑。

在郭孝天的提醒下,何志彬这才想起,曾经在一封信里,他问过于莲芝有没有叶琳瑶的消息,那封信于莲芝始终没有回复,直到他再去了一封,谈到其他话题时,才有回音。这件事虽然只是个小事,但是却在何志彬内心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他一直想搞清楚,于莲芝当初没有回复是没有收到那封信,还是回了信,信却寄丢了?又或者是于莲芝根本就是在躲避那个问题,如果真是这样,许多问题便也都有了答案。

何志彬决定搞清楚这些问题,这可能是唯一一次机会。

他恳求王惠芬请于莲芝与自己谈一下,王惠芬先是有些迟疑,但是见到何志彬那双渴求急盼的眼神又忍心去拒绝,只好去请了于莲芝来。

于莲芝从见到何志彬那一刻开始,就有了预感,与何志彬的一番谈话在所难免。

“莲芝,请你过来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有此事情一直感到困惑,想请你帮着解开。”

何志彬开门见山,反而令于莲芝坐立不安起来。

“何老师……您言重了,我……哪儿能帮您……解什么……惑啊?”

“不,莲芝,这些问题,只有在你这儿才能找到答案。”

于莲芝不敢看何志彬的眼睛,她能想象出那是一双充满坚定和信任的眼神。

“何老师……您……这是想要……问什么呢?”

“也没别的啥事情,就是想问一问,当年为何你突然就拒绝再接受我的资助了?”

于莲芝一听是这个问题,便松了口气。

“原来是这个……”

“不然,你以为是什么?”

何志彬的追问,令于莲芝又紧张起来。

“没什么。就是……当时……我觉得……不能再给您添麻烦,所以就……”

“怎么会这么想呢?资助你和惠芬是我自愿的事情,而且也相信你们能完成学业,成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

“我知道何老师的意思,原本您支助的是惠芬,叶老师……出事后,你担心我上学的问题,所以才把支助我的事接了过去,我和母亲都觉得这样不合适,毕竟从年龄上我们差不了几岁,知道您也还在读书,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我在榆林也刚好找到了兼职的工作,再加上我母亲的收入,维持家里的开支已经没有问题了,所以就……就觉得不能再麻烦您……就是这样。”

于莲芝的话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何志彬还是有一种直觉,事情并非如此。

“真是这样?”

何志彬满怀疑虑的眼睛直射于莲芝,他看到了对方的躲避。

“就……就是这样!”

于莲芝的应答有些虚弱无力,还有一种迫切想要结束话题的意思。

“莲芝,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那也是你一直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还记得那封你没有回复的信吗?”

“何老师……以前咱们通的信比较多,印象中我都有回复,不知道……您说的是哪封?”

“我没有责怪的意思。其实……我是想问,你有没有叶老师的消息?或者说,你是否知道叶老师现在在哪里?”

于莲芝没料到何志彬会问得如此直接,她感觉到有些避之不及。

“不……我……不知道,何老师……怎么会突然……这样问?”

“不好意思,我知道有些冒昧。直觉告诉我,当初你之所以拒绝我的支助,不是因为你找到了兼职,而是因为叶老师联系了你,并且继续支助你,你觉得不能同时接受我与叶老师的支助,所以才拒绝了我,不知道……我猜得对与否?”

何志彬终于讲出了自己的猜测,他能感觉到于莲芝的紧张比之前更甚。

“何老师……真不是这样的。当时真的是因为我找到了兼职,觉得不应该再麻烦您,所以才拒绝的,跟叶老师没有关系……”

“莲芝,不要紧张。我没有其它意思,就是太想念叶老师了。这些年,我一直在托人寻找,希望能再见她一面,我知道,你和她一定存在联系。我太了解叶老师了,她不会中途放弃正在做的事。我记得当初选择支助你和惠芬时,她说过,你很像她。之所以一再追问,是我过于执着,无法放下过。我并无其他意思,只是想知道,人在何处,是否安好,仅此而已。她若不见,我不勉强,这或许就是我与她的缘分。”

“何老师,您是一位重感情的人。与叶老师的事情,一中的人都记忆犹新,大家都替你们惋惜。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作为您曾经的学生,不愿意看到您活在过去的悲伤之中,希望你能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

“谢谢!可是,开始新的生活,你知道有多难吗?没有结果的爱情,总是令人日夜梦回,难以放下。在与叶老师的爱情中,是我的弱小导致最终的丢失,若不能找回她,我无法原谅自己,更加无法安然去开启另一段新生活。”

“可是,叶老师她想……”

“什么?”

“不,我是想说,如果叶老师知道您这样,也一定会劝您忘记过去。”

“不,她不会。我们曾经那样相爱,她一定和我一样,放不下过去。”

“不管怎样,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您还是应该试着放下。我也帮不了您什么忙,只能祈祷,我相信叶老师……也一定在为您祈祷。”

“莲芝,如果你真想帮老师,就告诉我叶老师所在何处,可以吗?”

何志彬已经能够肯定,于莲芝与叶琳瑶保持着联系。当初自己把于莲芝资助的事情包揽下来,是为了替叶琳瑶完成未尽事宜,他有想过这可能是唯一能与叶琳瑶再搭上线的机会,现在看来,眼下能知晓叶琳瑶去处的人也只能是于莲芝。

对于何志彬的再三恳求,于莲芝接连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何志彬猜得没错,她是眼下唯一与叶琳瑶有联系的人,但是她不能对何志彬承认这些,更加不能将有关叶琳瑶的信息透露给何志彬,这是她对叶琳瑶的承诺,必须信守。

于莲芝也是个重感情的人,毕竟何志彬曾经帮了她,再加上他与叶琳瑶的爱情的确感动着自己,特别是今日亲眼见证了何志彬对爱情的态度,于情于理,都觉得应该帮一下何老师,却又怕毁了自己对叶老师的承诺。

“何老师,听郭老师说,您春节后就要赴美做学术交流?”

“是的。这个不重要,我还是想知道……”

“何老师,您去的是‘哥大’吗?”

何志彬愣住了,于莲芝并没有直面自己的问题,反而对自己讲了与问题无关的话。他突然意识到,于莲芝这是给出了答案——叶琳瑶就在“哥大”。这个消息既突然,又在意料之中,令何志彬感觉兴奋。终于有了叶琳瑶确切的消息,也终于有了与她相见的机会。

此时,何志彬的心,早已游离在外,从绥德飞往了“哥大”。

喜欢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雷裂苍穹重生90:辣妻要翻天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快穿之绑定生娃续命系统后浴火焚神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恶鬼训练营肌肉影帝凌天狂婿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神剑无敌系统诸天无限基地一键修炼在线变强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大神驾到雾都侦探颜语最新小说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九十年代小奋斗
经典收藏开局被迫做大佬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王磊御姐师父带我赛博抓鬼长子:兄妹模拟我人生,泪崩憋宝人官道天下大哥,收手吧,你的关注全嘎了!诡异:开局觉醒鬼医瞳军门辣妻极品狂医妖尾:开局捕捉妖精女王艾露莎马甲藏不住,假千金炸翻全京圈三年之约之风云再起萌学园之星护之战驭兽小仙带崽种田她从星河跌落重生之影后的宠夫日常亡国后,我在娱乐圈杀疯了启航1999之大国建工我能修改加分
最近更新渡我十年梦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年代美人娇又媚,勾的糙汉心尖颤大国军工:重生1985,为国铸剑重回1960:渔猎白山松水随母改嫁旺新家,重生嫡女嘎嘎乱杀权势巅峰:从省纪委秘书开始踏出女子监狱后,三千囚徒誓死追随婢女扶瑶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快穿归来,网黑真千金杀穿娱乐圈疯了吧,谁家实习警察一等功挂满了资本家大小姐随军,搬空家产躺赢出道十年查无此人,圈内全是我前任?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大小姐挺孕肚随军,被家属院团宠全球高武:我背后一口棺,专业的捡尸都重生了谁还白手起家,我选择当富二代乔总别傲了,易小姐改嫁生三胎了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 宋成宗 -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txt下载 -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最新章节 -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