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上登基以来,太后首次圣寿,意义非同寻常。
尤其萧护觉得太后前半生在端王府受了太多委屈,如今更要极尽尊荣。
太后寿宴以慈宁宫为主场,但不是所有人都聚在此。
三品以上京官及有诰命的夫人才有资格入慈宁宫赴宴,四品以下官员虽需入宫朝贺,却只在宫门外行礼,而后在指定官署领受赐食。
慈宁宫内,觥筹交错,衣香鬓影。
殿内按品级设席,封正作为正一品中军都督府右都督,席位被安排在武官前列,离御座不远不近。
离御座最近的,自然是天家至亲。
帝后端坐主位,下首是几位年长的亲王与王妃。
却不见端王夫妇。
寿宴前,礼部的谕帖便送达各王府,端王寻了个由头没来,反而在暗处频频动作。
父跪子,萧护能受,端王却不肯。
当内侍监高唱贺礼名录时,殿内渐渐安静下来。
珍玩奇宝,琳琅满目。
都晓得太后喜爱精致绣品,各方进献的绣屏、绣画络绎不绝。
苏绣的猫蝶图栩栩如生,湘绣的山水气势磅礴,粤绣的孔雀开屏图金翠夺目,件件都是佳品。
“下一个,中军都督府右都督封正,进献白玉观音一尊——”
内侍监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殿内。
众人皆以为封正也会投其所好送个绣品,没想到竟是整块羊脂玉雕的观音。
那观音高约二尺有余,玉质莹润无瑕,雕工更是精绝。
这般贵重,私下贪的银子怕是能堆成山了,几个御史已经暗暗交换眼色。
正当众人以为封正自恃功高、急功近利时,他却从容出列。
“臣启陛下、太后,此玉乃去岁清查江南各州府所得,经三司会审已录入官产。臣见其玉质无瑕,特请旨雕琢为观音宝相,为太后、为天下祈福。”
此言一出,底下几个官员十分不屑。
既是查抄的官产,那雕工再精、玉质再好,也不过是借花献佛,真是又贪又抠。
萧护唇角微勾,缓声道:“封卿有心了。”
见圣上和太后都满意,殿内再无人置喙,即便有不满,也只敢在心底嘀咕。
待所有贺礼唱毕,宴席方酣,丝竹声渐起。
大宴结束时,已是酉时。
百官恭送圣驾后依次退去,萧护却留下几位心腹,连同太后、皇后移驾至慈宁宫西侧的临溪亭。
此处三面环水,仅以一道曲廊与主殿相连,此时正值花期,四周玉兰、海棠开得如云似锦。
太后卸了冠服,只着一身绛紫常服,比方才在正殿时松弛许多。
还是常服穿着穿着舒坦。
她接过皇后亲手奉上的热茶,目光落在封正脸上。
“你这疤瞧着好像淡了许多。”
从前在南阳时,封正常跟在萧护身后,没少在她跟前请安,瞧着这么个漂亮孩子,谁能不喜欢。
封正颔首:“劳太后挂心,先前新得了祛疤膏,确实见效快。”
太后呷了口茶,目光依旧在他脸上,她记得,这疤是为护着萧护落的。
萧护也说:“竟比太医院的玉容膏还好用,回头得让人把方子抄来,太医院也该学学,别总抱着老方子不放。”
他说着,当年并肩的画面又浮在眼前。
先前还以为封正是故意留这疤,好让他时时记得这份情。
如今看来,是从前的药膏不管用。
“就是民间偏方,回头臣便将方子送来。”封正话音方落,太后却再次开口。
“你年岁也不小了,身边总得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太后轻轻拨弄茶盏,又道:“若身子有什么不妥,尽可告知太医院,早早调理才是正理。”
《九疑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九疑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九疑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