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飞燕想了想,也正常。
现在人心不正。
自己的失败固然难受,但别人的成功更是痛彻心扉。
特别是女性之间。
韩美美混的不好,她也不希望牛飞燕过得比她好。
最理想,过的比她还差,才开心呢。
以前我们都看不上石海洋。
现在反过来了,他虽然看不上我,同样他也看不上你啊。
世界真是奇妙得一笔。
心理平衡,太舒服了。
简单,动动手指头,发个微信而已。
能刺激到就刺激一下。
刺激不到,也无所谓。
连港茶社的韩美美,洗干净桌上的茶具,关灯关门。
她下班了。
怡县的牛飞燕,心里有点堵,她拿出一瓶红酒,打开,倒了一杯,一口喝下。
……
秃顶总编蒋一民火急火燎,坐着大巴晚上抵达了楠水。
这时间就不好打扰老领导休息了。
他只是打了个电话,让领导决定了明天接见的时间。
开始无聊起来。
这里有他很多同学,还有很多以前受到他指导过的女文青。
文人,心思细腻。
笔记本上都有她们的联系方式。
入住单位招待所后,他只是约了关系比较好的一个连港同学过来聚聚。
过去好多年了,以前的文青也都过了三十岁。
该嫁人的嫁人,没嫁人的估计对他也不会有多少激情。
那就忘了吧!
蒋一民先到的咖啡馆,过了会同学也来了。
亲热握握手,互相打量了下。
“都老了!”
两人同时感慨起来。
只是蒋一民的感慨更加深。
同学和他一样,发际线后移明显,只不过基本保留了头发的正常模式。
不像他,边区再怎么努力,都支援不了中央。
点了咖啡,聊聊学生时代,聊聊现在生活。
他自己倒是没什么好说的,这么多年困在小城市,生活过得无滋无味。
他的同学早就从连港调了过来,虽然是小主编,接触的人脉却比自己大得多,多得多。
“老同学,要想调过来,你找一下老领导啊,他爱人,说可以就可以。”
聊了会,就进入了正题。
同学也知道蒋一民的心思,谁不想上调呢!
“难啊,没有一定的成绩,上不来,我最近也在努力。”
蒋一民叹了口气。
他当然不会告诉同学自己的具体行动。
包括这次来见老领导都没透露,只是说自己出差公干。
这个年龄的男人在一起,说的话七分都是假假的。
“也是啊,小地方,很难有成绩,时代变了,现在是经济当头,发达地区才有吸引眼球的新闻。”
对面同学对蒋一民的心境竟然感同身受。
当初要不是找了关系,加上有点成绩,那现在和蒋一民一样。
甚至还不如他。
因为蒋一民的文字功底好得不得了。
没有成绩,再没有特殊关系,那只能陷在熬资历的泥沼里不能自拔。
两人接着说了很多废话,就分道扬镳。
一个去了招待所,一个去了楠水市比较高档的住宅区。
这个小区几年后的房价会突破十万一平方。
旁边是市里数一数二的小学和中学,叫学区房。
……
周日早上九点,蒋一民见到了老领导,递上了小丫写的稿子。
领导看稿子的时候,他静静地站在老领导对面,观察反应。
开始老领导是坐着看的,看了会屁股抬了点起来,上身挺了起来,脸上带着一种得意的微笑,看完了,说道,
“好啊,小蒋,你们很用心的嘛,这是我当时随手下的一步棋。”
“比起其他地方,那里的人民过得很辛苦啊,现在有了这种产业,老百姓除了传统的种地之外,也有了就业机会,能多挣点零花钱啊。”
“这稿子写的,是不是有点太好了啊,你们做舆论宣传的,要实事求是,可不能夸大其词哦。”
“这样,下周三你陪我去一趟,实地考察,确认一下是否真实。”
蒋一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敢情好啊,如果真的如稿子里写得那样,这个厂子以后会越来越发达。
自己肯定是这篇报告的编辑。
不过自己还没去看过呢!
郭小丫这孩子应该不会乱写的。
他赶紧回答,“好啊,那我马上回连港,到厂子那等您!”
“恩,辛苦你了,你看看这篇报告,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恶意中伤。”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干涉老百姓的穿衣自由。”
老领导把那张地方报纸拿给了蒋一民,说道,
“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生活,而不是这种坐在酒店里面瞎写一通。”
“你这次做的就很不错,从稿子里可以看出来,这是深入实际的,有第一线工人的视角。”
“完善一下,等我考察后,就可以报道出来。”
蒋一民心花怒放,这次是来对了,不过他也不能隐瞒,毕竟这不是自己写的。
“老领导,不是我亲自去的,我让咱报社的郭小丫记者到厂子里做了一段时间工人。”
“这些都是她亲自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感受的,绝对真实。”
“郭小丫?”老领导嘴里念着这个名字,这名字很好。
“很不错,能到一线去,放下身份,做工人,亲身体会,值得肯定呀。”
“那是,那是。”蒋一民头点得跟敲鼓一样的。
恰好,有其他拜访者到了,蒋一民心里美滋滋的离开了。
到了招待所,打个电话给郭小丫后,赶紧收拾行李,他得赶去灌县。
……
周日早上,石海洋给船上打了卫通电话,值班的朱大海接电话的。
“师傅,最近好吗?你现在不在公司了,我们该怎么办啊?”
“哦,那我去喊船长上来接电话。”
卫通电话几十元一分钟,哪能随便聊聊感情。
“老万,不要休假,其他人也安抚好,安安心心地干满合同。”
“干得不好的,比如杨鸣,坚决炒掉。”
“以后我们兄弟还是在一起,您放心,我在打造属于我们船员的平台。”
“对的,以后一直在一起。”
“那就挂了,航安!”
两分钟正事谈完,画了个大饼,就挂了,不能浪费通讯费。
这时候母亲过来说道,“你小姨今天来我们村了。
老丁他妈妈生病一直不好,她过来瞧瞧。”
“中午到我们家吃饭。”
小姨这个人啊,年轻时候就神神叨叨的,后来不知道去哪里培训了下,成了四邻八乡出名的神婆,“叫魂人”。
哪个孩子被吓着了,丢魂落魄的,她来叫一叫,竟然就好了。
哪个老人心事多,病歪歪的,她过来做个法事,叫叫魂,有的竟然也会有点好转。
具体怎么做的,什么道理,石海洋不是很清楚。
母亲说,“小时候有一阵子,你天天做噩梦,一做梦就大喊大叫,大哭大闹,你小姨过来叫了叫,好了!”
石海洋笑了笑,说,“感谢小姨,待会我去看看,请她来家。”
……
石海洋拿两包华仔,放牛仔裤兜里出门。
农村老人,十个有九个抽烟。
小姨更是多年的老烟枪。
带包烟过去,散一圈,基本上就没了。
丁浩家在村子最东头,东面是大片的田地,在东面则是石各庄的集体墓地。
石海洋抵达时候,聚集的村人已经很多了。
都在门外,往堂屋里看。
只见小姨穿着艳丽的花衣服,绕着丁老太太转圈圈。
嘴里念念叨叨,状若疯癫。
突然倒地口吐白沫,抽搐一会儿,睁开眼睛,大喊一声,
“魂来!”
……
……
喜欢就想单着过!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就想单着过!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