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赞同的点点头,支持秦王的提议。
如果不优先发展自己人,而是发展别人,只会寒了下面百姓的心。
“你们还有什么提议吗?”李恪看着众人问道。
他该说的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准备听听众人的意见。
荀彧率先开口,道:“主公,属下想听听您对官员选拔的看法。”
如今益州有文正学院培养官员,但培养的都是比较优秀的官员。
而治理天下,除了要顶尖优秀官员之外,还要大量的底层官吏。
这些人如何选拔,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要求他们,都需要荀彧去解决。
今天正好有机会,可以咨询一下主公。
“本王之前多次提过,治理整个天下,首先要将底层官吏治理好。可以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
咱们的科举,任何人都有资格参加,而非只有权贵世家才能参与。”李恪略一思索说道。
李恪要的就是打破教育、官场垄断,不能让这些世家大族们把控着朝政,要让新鲜血液灌入进来,国家才能越来越有活力。
荀彧等人明白主公的意思,想要长治久安下去,就必须吸收新的血液,否则长久固化下去,最终只会灭亡。
“主公,底层官吏基本上都是由各州县本地人担任,时间一长,底层官吏就有可能和当地世家大族形成利益勾结,欺上瞒下,兼并土地。
到最后,百姓流离失所,为了生存而发动起义,反抗朝廷……”荀彧讲述了起来。
他对这种事看的很透彻,自古以来,百姓们起义的初衷就是为了一口饭吃。
若不是快饿死、活不下去了,谁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发动起义,反抗朝廷呢?
导致这种事情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官员和世家兼并土地。
想要避免此事发生,需要底层官吏认真执行朝廷之令,一心为民。
只要底层百姓能吃饱饭,有住处,他们根本不会去起义的。
“文若提的这一点很好。从古至今,底层官吏和当地大族联合在一起,垄断本地各行各业,犹如土皇帝一般。”
李恪微微颔首,对众人讲述道。
“外地来的县令,想要在本县施政,首先要和这些大族们搞好关系,否则寸步难行。
如此一来,县令就和本地大族勾结,无法真正为民办事……”
荀彧等人认真聆听,主公分析的很透彻、很详细。
李恪继续道:“为了避免此事发生,我们要将巡查和监察制度做好。”
众人赞同,管理官吏,一靠奖赏,二靠惩罚,三靠监督。
若是靠官员们的自觉,那就有些太天真了。
人性是自私的,必须监督。
“设立巡查卫。”
李恪一边思索,一边说道。
“每隔一段时间,对各州县进行巡查。巡查区域不固定,巡查时间不固定,采取突击巡查的方式。
确保巡查真实有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荀彧早已拿出纸笔,将主公讲的记录下来。
虽然旁边有记录官,但荀彧觉得还是自己记录更放心,以免遗漏重要信息。
“建立了巡查卫,还要设立监察司。监察司官员驻扎在各州县,每年轮换一次。监察司的职责和巡查卫相似,二者彼此独立,相互监督。
监察司是常驻地方的,一方面要监督本地官员,另一方面要鼓励百姓去举报不法之事。
百姓举报的内容,监察司直接将其送到益州总部,由总部人员审核,然后再交给当地监察司详查……”
李恪又进行了一番详细讲述。
“无论是巡查卫还是监察司,无需听从其他官员之命,直接为本王负责!”
对于最后一句话,荀彧深表赞同。
既然是监察天下官员的,肯定不能听其他人命令,只能听主公一人的。
他们的一切升迁、俸禄都由主公决定,自然会认真做好监察之事。
“想要监督天下官员,除了设立监察机构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调动百姓参与其中。”李恪沉吟片刻,对在场的人说道。
众人微微一愣,随即也理解了主公的意思。
就是让百姓们监督官员,发现官员徇私枉法,可以直接举报。
“不过不能让百姓肆意举报,影响官员执政。”
李恪又补充道。
“如何把控这个度,你们细细商议,然后找一个州进行实验,看看效果如何。有任何问题,及时更正。”
“是,主公!”
荀彧等人点头称是,让百姓监督,能大幅度避免官员腐败贪污。
但如果百姓权力过大,又会影响到官员正常施政,甚至影响整个天下统治稳定。
如何做好这件事,确实要好好研究研究,实验一番。
萧何见主公聊完管理的问题,便提出了后勤物资的问题。
如今后勤物资很丰富,不担心供应不足。
但萧何发现了一个问题,物资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
就比如运送粮草,短途的还好。如果路途遥远,粮草在运输途中消耗极大。
假如你给前线士兵送一百万石粮食,有可能要准备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多出的五十万石就是运输的人和牛马在路上消耗的。
除了人和牛马消耗之外,粮草还会因为发霉、虫鼠之类的原因损耗。
“主公,即便咱们现在不缺粮草,但也要奉行节约,降低损耗。”萧何说道。
“嗯,萧大人这话说的很好!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无论再富有,我们都不能肆意浪费!后勤物资的浪费问题,本王最近写了一些详细的解决方案,萧大人可以看看。”
李恪话音刚落,王承恩便捧着一本书走了上来。
萧何恭恭敬敬接过,刚看一眼便被吸引住了。
他翻动着书页,看得内心惊叹连连。
主公写的太详细了,以后按照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后勤物资损耗将会降低不少。
“其实,想要降低物资损耗,最重要的还是交通。只要交通便利,运输速度提升上来,损耗自然就低。”
李恪看着萧何说道。
“道路交通问题,本王已经安排人着手行动。”
萧何开心的点点头,主公眼光长远,考虑的太周全了!他自愧不如。
荀彧和张居正也是赞叹的点点头,感觉在主公面前,像个刚进入仕途的小白。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