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首页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极品帝婿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十龙夺嫡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霸天武魂兵锋王座崛起1892不让江山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9章 闷声发大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翊钧不是嫡子,他老子朱载坖也不是嫡子。大明朝三代无嫡长,这是实际上发生的事情。

若是自己的皇后在明年,生下一个儿子,是长子,又是嫡子,政治意义已经高于现实意义了。

老百姓都知道生个儿子继承家里面的那些田,那些泥瓦房,对于帝国王朝来说,子嗣更加重要,一个嫡长子代表的是国运,是正统。

朱翊钧颇为兴奋,他带着冯保等人,直接离开了乾清宫,去了坤宁宫看望。

坤宁宫中,红绸轻舞,宫灯摇曳。

精致的香炉内焚着淡雅的香料,丝丝青烟袅袅升腾,为这宫殿增添了几分温馨与静谧。

皇后林素薇端坐在榻上,身着一袭绣着凤纹的锦缎华服,虽妆容淡雅,却难掩那由内而外散发的高贵。

侍女们垂首而立,个个脸上都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整个坤宁宫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

朱翊钧带着冯保等人匆匆步入坤宁宫。

而林素微起身想要行礼,却见朱翊钧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握住林素微的手,眼中满是关切与宠溺:“皇后,朕听闻喜讯,欢喜不已,你可有不适?”

林素微微微欠身:“臣妾多谢陛下关怀,此刻安好,只是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臣妾亦有些惶恐。”

“此乃大喜之事,高兴还来不及,莫要惶恐,莫要惶恐……”

皇后有喜,报喜的有三拨人,分别是皇帝处,还有两宫皇太后处。

而朱翊钧刚与林素微坐下,便听宫外传来通报。

陈太后,李太后两个人都来了。

朱翊钧与皇后赶忙起身相迎。

李太后只有在她的宫殿中,会穿戴道袍,出了自己的宫殿,穿的便是太后的常服。

两宫皇太后脸上皆洋溢着笑容。

特别是陈太后,而朱翊钧一样,一进来便直接上前握住了林素微的手,上下打量着林素微,越看越满意……“皇后,你如今有孕在身,定要好好调养,切不可劳累。”

林素微轻声应道:“多谢母后关怀,臣妾定当谨遵教诲。”

而李太后就跟在身旁,笑着说道:“此乃上天眷顾,帝君赐福啊。‘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今皇后有喜,此乃大明之乾元盛事……”

朱翊钧听着自己生母说的这些颇为深奥的话,有些无语,而林素微却也是赶忙开口说道:“母后潜心修道,荫福陛下……”

朱翊钧苦笑一声,心中暗道:“什么修道荫福,还不是自己经常锻炼,身体倍棒,还有自己的节制,这他妈是科学,可不是修道修来的……”

可林素微的这番话,让李太后却却极为开心。

现在的她都已经开始炼丹了,也到了最花银子的环节,仅万历六年一年,只在炼丹这一件事情上面,便花了宫里面数十万两银子,最重要的是,银子也花了,时间也花了,炼制出来的丹药,品质却远远不如世宗皇帝炼制的。

还是没有世宗皇帝的天分。

众人坐下之后,两宫皇太后又叮嘱了林素微一些事情,随后分别指派了他们宫里面,办事得力的下人,到坤宁宫中伺候……

两宫皇太后在坤宁宫中呆的时间并不长,而朱翊钧却是留宿在了坤宁宫,前面一大堆事,推到了明日。

当然,这个留宿只是留宿,深夜时分,什么故事也没有发生……

次日是朝会日,朱翊钧早早的起床,离开了坤宁宫。

这次朝会,是万历六年最后一次朝会,也是目的性最强的朝会。

这就是朝廷的总结大会,要让皇帝对于国家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

除了禀告之外,还有要详细的记录呈送,让皇帝差人查询,验明真伪。

还有六日,新年便要到了,而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候,各部衙门都在算账,内阁结合,也将总账给算完了。

大明朝家,在这个时候,还是内阁当着呢。

朝堂之上,气氛肃穆。张居正身着一品朝服,手持笏板,稳步出列,向朱翊钧行礼之后,便开始了长篇奏报,而众多官员也都竖着耳朵仔细的听,这份禀告,算是后世的政府报告,可信度超八成。

也能说明,此时大明朝的真实情况。

对于百官们来说,机会可是很少的。

“陛下,今岁新政推行,虽遇诸多艰难,然亦有成效斐然之处。且先论赋税之事,秋收之际,总计收纳赋税五百三十二万两白银,此乃各地百姓辛勤劳作与地方官员勉力征收之功……“

’然,天有不测风云,其间多地遭受灾荒,民生艰难。陛下秉持民生为要之圣念,在今年下了七次恩旨,恩准酌情减免赋税,以安百姓之心。各地依旨意减免赋税之数,约计九十六万两。”

“灾荒即临,赈灾之事刻不容缓。朝廷拨款一百三十六万两白银,以解受灾百姓燃眉之急,使百姓得以熬过灾厄,不至流离失所。此亦彰显陛下爱民如子之仁德,与我大明以民为本之风范。”

“再者,兵部调配一百八十万两白银,一百三十万担粟米,皆用于军备整饬、边地防务以及将士粮饷。蓟门、辽东等边陲要地,得此军资,防御更为稳固,将士士气亦得以提振,保我大明边疆安宁,此为固国本之要策。”

“如此算来,今年朝廷之收支相抵后,尚结余白银三百四十五万两……”

“此结余之银,臣等与各部商议,当妥善安置。或可留存部分于国库,以备不时之需,如遇来年灾荒加重或突发战事,可即时支取应急;或可拨出些许,用于兴修水利、修缮官道等利民工程,此等工程关乎农桑商贸,利于民生经济之长远发展,可使百姓富足,国家兴盛。”

“太仓之粮,此亦关乎国之根本。京畿之地太仓,现储米粟计有一千二百万石,此乃京城及周边地区一年有余之需,可保京师无缺粮之虞……江南诸省,向为鱼米之乡,苏杭之地,太仓存粮亦颇为可观,苏州府太仓约有八百万石,杭州府太仓存粮六百万石有余,其粮食或经运河,或走海路,源源不断运往各处,或供京师,或补灾荒之地。湖广之地,素称‘湖广熟,天下足’,其太仓所储亦有九百万石之多……”

“从万历二年开始,朝廷便多多少少有些节余,至今已达四个年头,财政未出大碍……”

张居正说完,再次行礼,退立一旁,等待朱翊钧的圣裁与问询。

朝堂之上一时寂静无声,众人皆望向天子,静待旨意,实际上,四年没有亏空,这已经是内阁交出的满分答卷了。

寅吃卯粮,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而官员们听着粮食,银子竟然有这么多,心里面也都是诧异不断。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货币与粮食。

而今年朝廷手头上,竟然积攒了这么多,还怕个锤子,今年冬天不下雪呢。

这张居正为代表的内阁,真是闷声发大财啊……

在百官的期盼下,坐在龙椅上的朱翊钧终于开口说道:“朕闻首辅所奏,深感欣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岁新政推行,虽遇灾荒,然能以民生为念,减税赈灾,实乃善政。太仓之粮,军备之资,皆处置有方,此皆诸臣勤勉之功,内阁筹划之劳……”

“尚书所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诸爱卿秉持报国之志,兢兢业业,使我大明于风雨中亦能稳步前行……”

“今岁有此结余,足证卿等之能,然亦不可骄纵,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望诸臣继续殚精竭虑,善用库银,兴利除弊,整饬朝纲,使我大明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共铸大明万世之基,方不负朕之所托,不负上苍之眷佑,亦不负黎民之期盼……”

有了成绩,朱翊钧也不吝啬夸奖之词,他把所有的官员都夸奖了一番,而在朱翊钧话音落后,诸臣齐呼:“陛下圣明,天佑大明……”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雷裂苍穹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一世之尊九十年代小奋斗和离后王爷真香了小鲜肉从军记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九州我为王妖妃其实是药引锦衣御明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快穿之绑定生娃续命系统后悍明
经典收藏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特种兵之一夫当关三国第一狠人镇国二公子岭南宗师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郭嘉大唐房二护国驸马爷汉朝至上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蛇蝎女配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人在三国也修真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朱门华章录战国野心家白话历史兴衰演义
最近更新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靖康前夜:帝业重光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大楚武信君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三藏还俗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浴血山河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我在北宋教数学道藏辑要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寒门状元路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