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10日,黎明。
薄雾笼罩着长江三角洲的水乡泽国。
通往南京方向的几条主要公路,土路乃至田埂上,出现了数股庞大的日军队伍。
与往常攻城掠地后散乱劫掠的景象不同,这些部队秩序井然,甚至带着一种诡异的沉默,如同几股沉重的铁流,朝着同一个方向,西面的南京,滚滚涌去。
这正是从上海地区开拔的关东军第四师团,第101师团,第2师团,第12师团的主力部队。
他们没有像预期那样分散休整或接受华中派遣军的调遣,而是按照前夜秘密会议的决议,集结了麾下最精锐的步兵联队,炮兵大队,骑兵部队以及必要的辎重单位,抛下了大部分伤兵和非必要人员,轻装简从,却携带了足以进行高强度作战的武器弹药,开始了这场目的非同寻常的急行军。
队伍的最前方,是第2师团的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开路。
这个在冈村宁次率领下,以悍勇和纪律严明着称的师团,展现出了王牌部队的素质。
车辆引擎低沉地轰鸣,履带碾过冬季干硬的泥路,扬起漫天尘土。
士兵们脸上看不到攻克南京友军那种劫掠后的兴奋或疲惫,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坚毅和服从。
他们得到的命令简洁而明确,以最快速度抵达南京外围指定区域,建立防御阵地,等待进一步指示。
至于为何要向刚刚被“友军”占领的城市进军,基层士兵们大多茫然,但长期的军事训练让他们选择了无条件服从。
紧随其后的是第101师团。
由于在淞沪会战时,第101师团伤亡超过二分之一,可以说是被打残了,士气上受到严重打击。
但此时急行军的五千多士兵脸上,之前那种沮丧的神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重悲伤之下的愤怒。
这种悲伤源于失去战友,收到挫败的痛苦。
极度愤怒与仇恨,这是最表层,最直接的情绪。
伊东正喜的鼓动下,士兵们燃起熊熊怒火。
这种愤怒提供了最原始,最强大的驱动力,渴望“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而目标。。。正在伊东正喜嘴里,将他们当炮灰使用的某人。。。。。
。。。。。。。。。。。
另一路急行军的第四师团是这四个师团中最为显眼的,也最显“另类”的。
没有其他师团那种肃杀的氛围,士兵们的行军队列虽也整齐,但气氛却活跃得多。
抱怨声,谈声,甚至偶尔的笑声此起彼伏。
“喂,田中,这鬼天气急行军,真是亏大了!早知道在上海多待两天,那边的‘料理’可比满洲地道多了!”
“少废话,赶紧走!听说到了南京有“大生意”要做,耽误了时间,小心长官扣你的“分红”!”
“也不知道宪兵那些家伙怎么样了,这次我们可是去给他们撑腰的,事后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吧?”
这些大阪籍的士兵们,似乎将这次充满风险的军事行动,视作了一次特殊的“出差”或“商业冒险”。
他们的联队长,如茂野太郎等人,虽然表面上呵斥士兵保持安静,但内心也难免盘算着此行可能带来的“收益”以及与天津宪兵司令部进一步巩固关系的前景。
然而,在这种看似散漫的表象下,第四师团的行动效率却一点也不低,他们总能以各种“取巧”的方式,比如“征用”沿途可见的民船通过水网地带,或者利用“良好”的“军民关系”,实为用小恩小惠换取便利,快速获得补给,使得他们的行军速度甚至不比前面的王牌师团慢多少。
压阵的是第12师团。
这支师团的气氛最为阴沉。
师团长山田乙三中将骑在马上,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他对鹰崎拓人的旧怨人尽皆知,此次被迫卷入这场明显由周正青在背后主导的行动。
但他又无法违抗来自关东军高层,以及师团内部其他军官对利益和局势的现实考量。
第12师团的士兵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压抑,行军途中异常安静,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和武器碰撞声,仿佛一座移动的,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
四支师团如此大规模的异动,不可能完全瞒过外界的眼睛。
几乎在开拔的同时,各种讯息就通过电话线,无线电波,传向了南京的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和京都的大本营。
南京,刚刚将司令部迁入原国民政府铁道部大楼的松井石根,在最初接到报告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第四师团,第二师团。。。。他们没有按计划在苏州,无锡地区休整布防?
正在向南京方向开来?”松井石根对着话筒咆哮,声音因震惊和愤怒而颤抖:“他们想干什么?谁给他们的命令?”
电话那头是前线侦察部队惶恐的汇报:“司令官阁下,确实如此!兵力估计超过四万人,携带重武器,行军速度很快!
我们试图拦截询问,但对方前锋部队态度强硬,只说奉命向南京靠拢,拒绝透露具体任务,也。。。也不接受我们的指挥!”
松井石根感到一阵眩晕,他立刻意识到,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鹰崎拓人的反击,远不止于京都的告状和流言,而是直接策动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逼宫!
他强压恐慌,厉声下令:“立刻给我接通第四师团松井命,第二师团冈村宁次。。。所有师团长的电台!我亲自问他们!”
然而,更让松井石根心惊肉跳的事情发生了。
参谋们轮流呼叫各师团指挥部,得到的回应要么是“无线电信号受到严重干扰,无法接通”,要么是对方通讯官礼貌而冷淡地回复:“师团长阁下正在指挥部队行进,无暇亲自通话,如有要事,可通过书面形式转交。”
甚至有一次,第二师团的电台直接回复:“我部奉机密指令行动,无需向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报备。”
沉默! 这是一种比直接抗命更令人恐惧的沉默!
它意味着这些师团已经下定决心脱离他的指挥体系,并且有恃无恐!
喜欢谍战:我是宪兵队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谍战:我是宪兵队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