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首页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全能医妃俏王爷安雪棠墨云景重生之摄政王妃太嚣张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霸道总裁之夜总的小娇妻末劫将至:我为人皇镇压当世重生后,恶女柔断糙汉的腿极乐合欢功天之湮灾荒年!我成了嗷嗷待哺的小奶崽快穿:病娇反派别害怕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文阅读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txt下载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2236章 尸易无限(14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火车驶入大同站时,初冬的寒风正裹着武州山的细雪掠过站台,远处的云冈石窟在灰蒙蒙的天色里露出灰褐色的崖壁,北魏贵族墓的封土堆在雪地里像一座孤零零的土丘,空气里满是凛冽的寒气和淡淡的煤烟味。林浩刚下车就把保湿箱抱得贴紧胸口,还不忘打开箱子检查湿毛巾的湿度:“这大同的冬天也太冷了,丝绸残片要是冻脆了,一碰就碎,保湿箱的温度得盯着,千万别低于五度,鎏金铜佛的软布也得再裹一层,别让鎏金层被雪水蹭掉。”

老烟枪把烟锅揣进怀里,又掏出土温计插进站台边的雪地里,看了眼读数:“零下十度,冻土层硬得跟铁块似的。北魏贵族墓的暗格在西侧的‘冻土层’下,冻土下面是‘夯土层’,得用温水慢慢化,温水装在保温壶里,每次浇在棉布上敷,别直接浇,不然冻土崩得太快,会砸到文物。而且暗格的‘莲花锁’刻在石门正面,花瓣有八片,花芯在中间,花茎在下面,得先摸左边四片花瓣,再摸右边四片,接着摸花芯,最后摸花茎,顺序错了石门会自动落下,把咱们困在里面。另外,鎏金铜佛的‘佛手’是分开铸造的,脆得很,拿的时候得托着佛身,别捏佛手,免得捏断。”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水泥地,听着远处的风声:“我听到云冈石窟方向有游客的喧闹声,应该是在参观洞窟。《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北魏贵族墓是‘武州山龙脉’的分支,暗格卡在‘土脉’上,地气纯但‘寒煞’重,是冻土和金玉生出来的,得带些艾草绳和朱砂,艾草驱寒,朱砂护着丝绸不被虫蛀。而且墓道的‘墙壁’有‘通风孔’,是北魏的透气孔,挖的时候别堵了,不然寒气会闷在暗格里,把丝绸冻脆。”

我们在云冈石窟附近找了家晋北风格的民宿,民宿老板是个本地大叔,姓王,祖上是做铜器修复的:“云冈石窟景区晚上六点闭馆,闭馆后会有保安在景区内巡逻,他们八点会回宿舍喝羊汤,你们可以那时候去。而且暗格的夯土层里有‘铜片’,是北魏的装饰铜片,挖的时候别把铜片弄碎了,能看出当年的铜器工艺。”

王大叔还给我们煮了一壶羊汤:“喝这个能暖身子,你们每天喝两碗,在墓里就不怕冻着了。另外,北魏贵族墓的西侧有块‘刻字石’,上面刻着‘魏’字,石下面就是暗格的位置,你们找到刻字石,就找对地方了。”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一边适应大同的寒冷,一边准备装备:林薇从县城的药店买了十包暖宝宝和几卷无酸纸,暖宝宝贴在保湿箱外面保温,无酸纸用来包丝绸残片;林浩网购了三把破冰铲和一卷细钢丝绳,钢丝绳的末端缠了软布,勾住鎏金铜佛的时候不会刮伤佛身;老烟枪则把莲花锁的触摸顺序画在纸上,让我们随时记;我和瞎子、阿古拉、巴特尔去北魏贵族墓踩点,摸清了保安的巡逻路线和刻字石的位置,腾格尔、小杨和达来则在民宿里练习摸莲花锁,确保能按顺序摸到花瓣、花芯和花茎。

出发那天,晚上八点半,雪渐渐小了,我们裹紧羽绒服,背着装备向云冈石窟景区走去。夜色里的武州山格外安静,只有风声在崖壁间穿梭,北魏贵族墓的封土堆在月光下泛着白色的光,刻字石的影子投在雪地上,像个沉默的标记。我们绕到景区的侧门,王大叔之前跟我们说过,侧门的锁是电子锁,密码是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份“453”——他从景区的老员工那里听来的,准得很。

林浩输入密码,“嘀”的一声,侧门开了。我们轻手蹑脚地走进景区,打开手电筒的弱光档,贴着崖壁慢慢走,避开监控镜头。走了大概两百步,就到了北魏贵族墓的西侧,刻字石上的“魏”字在灯光下清晰可见,石下面的冻土层比其他地方松动,正是暗格的入口。

阿古拉把保温壶里的温水倒在棉布上,敷在冻土层上,冻土慢慢融化,发出“滋滋”的声响。我们用破冰铲挖融化的冻土,冻土变得松软,挖起来省力多了,挖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挖到了夯土层——我们继续用温水敷,夯土慢慢软化。再往下挖了半米,就看到了一块青石门,门上刻着莲花纹,正是莲花锁的位置。

林浩深吸一口气,搓了搓冻僵的手,先摸左边四片花瓣,石门发出“咔”的一声轻响;再摸右边四片花瓣,又是一声响;接着摸花芯,石门“嗡”的一声震动;最后摸花茎,青石门“轰隆”一声,缓缓向内打开,一股带着铜器味的凉风从里面飘出来——是北魏鎏金铜佛和丝绸残片的味道!

“快给保湿箱加热!”老烟枪大喊,林薇赶紧把暖宝宝贴在保湿箱外面,打开温度检测仪——箱内温度刚好六度,符合要求。腾格尔用钢丝绳拴住鎏金铜佛的佛身,慢慢吊上来,佛身上的莲花纹在灯光下闪闪发亮,鎏金层完好无损,正是我们要找的北魏鎏金铜佛!我戴上无菌手套,用软布托着铜佛,放进铺着无酸纸的保湿箱里;巴特尔则用塑料铲小心地把丝绸残片周围的泥土清理干净,再用无酸纸把残片包好,放进木盒里,每片残片之间都用软布隔开。

刚把东西收拾好,突然,远处传来保安的脚步声——是我们挖冻土的时候,破冰铲碰到了通风孔,发出了声响!“谁在那里?!”保安的喊声传来,手电筒的光在雪地里扫来扫去。

“快把石门关上!”老烟枪大喊,我们赶紧把钢丝绳收起来,一起用力把青石门推回原位,用夯土把缝隙填好,再铺上冻土,用脚踩平,确保看不出痕迹。我们顺着崖壁的阴影向侧门溜出去,躲进旁边的灌木丛,保安的手电筒光扫过刻字石,没发现异常,转身走了。

回到民宿后,我们把鎏金铜佛和丝绸残片放在桌子上,王大叔看到铜佛,激动得直拍手:“这是北魏的‘鎏金莲花佛’啊!我在大同市博物馆见过复制品,真品的鎏金层比复制品还亮!”他赶紧联系了山西省文物局的专家,专家们连夜赶了过来,用专业的文物运输箱把铜佛和残片装走,还说要把这些文物送到云冈石窟博物馆展出,让更多人了解北魏的佛教文化和铜器工艺。

晚上,我们在民宿里庆祝,王大叔做了一桌晋北菜,有刀削面、大同铜火锅、浑源凉粉,还有一壶汾酒。林薇喝了一口酒,突然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边写着“湖北荆州——楚墓群秘藏”。“我在古籍里看到,荆州楚墓群的‘战国楚墓’下面有个暗格,里面藏着‘战国漆器’和‘竹简’,漆器是战国时期的食器,器身上绘着凤鸟纹,竹简上写着楚国的兵法,是研究战国楚文化的重要资料,”林薇看着我们,眼神里满是期待,“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湖北荆州吗?”

我和老烟枪、瞎子、林浩、阿古拉、巴特尔、腾格尔、小杨、达来对视一眼,都笑了。湖北荆州离这里千里之外,楚墓群在长江边,冬天的荆州湿冷刺骨,暗格里可能有“江水渗透”和“淤泥”,而且漆器怕脱水,一干燥就会变形,竹简怕受潮,一沾水就会发霉,保护难度极大,但我们还是决定去。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再远再险的路,我们都愿意走。

老烟枪点燃烟锅,深吸一口,烟圈在灯光下慢慢散开:“走!战国楚国的宝贝咱也得护着!不过这次,可得带够保湿和防潮的装备,漆器得用保湿箱装,里面放湿海绵,湿度保持在65%左右,竹简得用密封袋装好,再充氮气,防发霉。而且暗格的‘淤泥’得用滤网过滤,别让淤泥沾在文物上,我带了几卷滤网,够用了。另外,暗格的‘石门’是战国的‘凤鸟锁’,锁上刻着凤鸟纹,得按‘凤头、凤身、凤尾’的顺序触摸,顺序错了石门会喷出淤泥,把文物埋了,我已经让林浩查了凤鸟纹的结构,记熟了。”

林浩掏出手机,打开荆州楚墓群的卫星图:“我查了,战国楚墓在荆州的‘楚王陵遗址公园’里,暗格在墓的‘南侧’,那里的土层颜色比其他地方深,是深黑色的。咱们得趁遗址公园闭馆后进去,里面的监控是红外的,得用信号屏蔽器把红外信号挡住,再用黑布把镜头蒙住。”

达来听到要去湖北,眼睛里满是兴奋:“我早就想看看长江了!荆州的鱼糕我在网上见过,这次一定要尝尝。而且我力气大,扛保湿箱肯定没问题,遇到江水渗透,我先把水抽干,保证漆器和竹简不被泡坏,漆器我也会小心拿,保证不变形。”

我们举起酒杯,酒杯里的汾酒泛着透明的光,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的大同夜景渐渐安静下来,远处的武州山在夜色里只剩下模糊的轮廓,雪还在轻轻下着,像是在为我们的新旅程祝福。我知道,明天一早,我们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从山西的大同,到湖北的荆州,去寻找那些被岁月掩埋的国宝。

火车在第二天清晨出发,车轮滚滚,载着我们向南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山西的高原,到河南的平原,再到湖北的水乡。远处的长江在阳光下泛着波光,楚王陵遗址公园的树木像一个个守护者,静静立在长江边,战国楚墓的封土堆在公园南侧,隐约可见。

我抱着装有鎏金铜佛照片的盒子,手里攥着氮气密封袋,心里满是期待——我们的下一场冒险,即将在湖北荆州的战国楚墓展开,在那座神秘的暗格里,又有多少战国楚国的秘密在等着我们去揭开,又有多少珍贵的漆器和竹简在等着我们去守护。

火车驶入荆州站时,初冬的冷雨正斜斜地打在长江江面上,远处的楚王陵遗址公园在雨雾中露出苍劲的古木轮廓,战国楚墓的封土堆被细密的雨丝裹着,像一块深色的绒布,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江水潮气和泥土的腥气。林浩刚下车就把保湿箱抱得更紧了,还不忘掏出氮气密封袋检查封口:“这荆州的雨下得黏,竹简要是沾了潮气,不出半天就发霉,氮气得灌满,保湿箱的湿海绵也得随时捏一捏,别太干也别太湿,漆器的凤鸟纹要是被蹭掉,可就补不回来了。”

老烟枪把烟锅揣进怀里,又摸了摸背包里的滤网,指尖蹭过滤网的细密网眼:“战国楚墓的暗格在南侧的‘淤泥层’下,淤泥下面是‘青膏泥层’,青膏泥是楚国用来密封墓的,黏性大得很,得用塑料铲慢慢刮,别用金属铲,免得刮伤漆器。而且暗格的‘凤鸟锁’刻在石门正面,凤头朝东,凤身朝南,凤尾朝西,得先摸凤头的‘喙’,再摸凤身的‘羽’,最后摸凤尾的‘翎’,顺序错了石门缝里会渗进江水,把文物泡成泥疙瘩。另外,漆器的‘耳杯’把手是榫卯接的,脆得像饼干,拿的时候得托着杯底,别捏把手,一捏就断。”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青石板,听着远处的江涛声:“我听到楚墓群方向有抽水机的嗡鸣声,应该是考古队在排积水。《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战国楚墓是‘长江龙脉’的分支,暗格卡在‘水脉’上,地气纯但‘湿煞’重,是江水和竹木生出来的,得带些艾草绳和朱砂,艾草吸潮,朱砂护着竹简不被虫蛀。而且墓道的‘墙壁’有‘楚国彩绘’的残痕,走的时候别靠太近,雨水泡软了墙皮,蹭掉一点都是可惜,景区的监控对着彩绘呢,得绕着走。”

我们在楚王陵遗址公园附近找了家临江的民宿,民宿老板是个退休的考古队员,姓周,对楚文化研究了三十年:“楚王陵晚上六点闭馆,闭馆后会有保安分三班巡逻,第一班七点换岗,第二班九点换岗,第三班十一点换岗,十点到十一点之间是巡逻空档,你们可以那时候去。而且暗格的青膏泥层里有‘陶俑碎片’,是楚国的陪葬俑,挖的时候别把碎片弄散了,拼起来能看出当年的俑形。”

周老板还给我们煮了一壶陈皮茶:“喝这个能祛湿,你们每天喝两杯,在墓里就不怕呛着潮气了。另外,楚墓的封土堆旁边有块‘祭石’,上面刻着‘楚’字,祭石正下方就是暗格,你们找到祭石,就找对地方了。”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一边适应荆州的湿冷,一边准备装备:林薇从县城的五金店买了四卷防水胶带和几副橡胶手套,防水胶带缠在保湿箱接缝处,橡胶手套避免手汗沾到漆器;林浩网购了三把防滑塑料铲和一卷细钢丝绳,钢丝绳的末端缠了三层软布,勾住漆器的时候连漆皮都蹭不掉;老烟枪则把凤鸟锁的触摸步骤画在硬纸板上,让我们揣在兜里随时看;我和瞎子、阿古拉、巴特尔去楚墓踩点,摸清了保安的巡逻路线和祭石的位置,腾格尔、小杨和达来则在民宿里练习刮青膏泥,确保力度刚好能刮泥又不碰伤文物。

出发那天,晚上十点十分,雨势小了些,我们裹着防水外套,背着装备向战国楚墓走去。夜色里的长江格外安静,只有江涛声在耳边起伏,祭石的轮廓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墓道入口的铁门被雨水淋得发亮。周老板之前跟我们说过,铁门的电子锁密码是楚墓群被发现的年份“1975”——他当年参与过发掘,记了一辈子。

林浩输入密码,“嘀”的一声轻响,铁门缓缓打开。我们踮着脚走进墓道,打开手电筒的弱光档,贴着干燥的墙根走,避开墙皮剥落的彩绘区域。走了大概四十步,就看到了祭石,石上的“楚”字被雨水浸得发黑,石下的泥土比周围更软,正是暗格的入口。

阿古拉先把滤网铺在祭石周围,用石头压住四角,再用塑料铲轻轻挖表面的淤泥——淤泥黏在铲上,得一点一点刮下来,放进提前准备的布袋里。挖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挖到了青膏泥层,青膏泥泛着青黑色,黏性大得能把铲柄粘住。我们换了小号塑料铲,慢慢刮开青膏泥,又挖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一块青石门,门上的凤鸟纹在灯光下清晰可见,正是凤鸟锁的位置。

林浩深吸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尽管天冷,紧张得手心都出汗),先伸手摸到凤头的“喙”,石门发出“咔”的一声轻响;再摸到凤身的“羽”,石门缝里渗出的水珠突然停了;最后摸到凤尾的“翎”,青石门“轰隆”一声,向内缓缓打开,一股带着竹木和漆料的凉气涌出来——是战国漆器和竹简的味道!

“快测湿度!”老烟枪大喊,小杨赶紧掏出湿度计,对着暗格内按了开关——湿度70%,稍微有点高。林薇立刻拿出备用的干燥海绵,小心地放进暗格角落,又给竹简的密封袋补灌了氮气。我戴上橡胶手套,先托出一个漆器耳杯,杯身上的凤鸟纹用红、黑两色绘成,线条流畅得像活的一样;腾格尔则用滤网兜住竹简,一片一片慢慢提出来,竹简上的楚文字虽然有些模糊,但“兵法”“布阵”等字样隐约可见。

我们把漆器用软布擦干净,放进铺着湿海绵的保湿箱;竹简则按顺序放进氮气密封袋,再装进木盒。刚把最后一片竹简收好,突然,远处传来保安的手电筒光束——是我们刮青膏泥的时候,塑料铲碰到了祭石,发出了闷响!“谁在墓道里?!”保安的喊声带着回音,脚步声越来越近。

“快把石门封上!”老烟枪大喊,我们赶紧把保湿箱和木盒抱出来,合力把青石门推回原位,再用青膏泥把门缝填实,盖上淤泥,用脚踩平,确保看不出一点挖掘的痕迹。我们顺着墓道往出口退,刚出铁门,就看到保安的手电筒光扫过来,赶紧钻进旁边的芦苇丛,江水的潮气裹着芦苇叶的腥味,呛得人忍不住想咳嗽,只能死死捂住嘴。等保安走远,我们才抱着箱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民宿跑,鞋子里灌满了泥水,每走一步都沉甸甸的。

回到民宿后,我们把漆器和竹简放在桌子上,周老板凑过来一看,激动得手都抖了,拿起放大镜对着耳杯的凤鸟纹看了半天:“这是战国中期的‘凤鸟纹漆耳杯’啊!我在荆州博物馆见过一件残的,没想到能见到完整的!”他立刻拨通了湖北省文物局的电话,专家们连夜开车赶过来,看到文物的时候,连外套都没顾上脱,小心翼翼地把漆器和竹简放进专业的文物运输箱,还说要把这些文物送到荆州博物馆做专项展览,让更多人看到楚国漆器的精湛工艺和竹简上的兵法内容。

晚上,我们在民宿里庆祝,周老板做了一桌荆州菜,有鱼糕、公安牛肉、珍珠翡翠白玉汤,还有一壶枝江大曲。林薇喝了一口酒,从背包里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边写着“江西南昌——海昏侯墓附近汉墓秘藏”。“我在古籍里看到,海昏侯墓附近的‘汉代列侯墓’下面有个暗格,里面藏着‘汉代金饼’和‘竹简奏章’,金饼是列侯的俸禄,上面刻着重量,竹简奏章是列侯给朝廷的上书,记录着汉代的官制,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林薇看着我们,眼睛里闪着光,“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江西南昌吗?”

我和老烟枪、瞎子、林浩、阿古拉、巴特尔、腾格尔、小杨、达来对视一眼,都笑了。江西南昌离这里千里之外,海昏侯墓在鄱阳湖西岸,冬天的鄱阳湖风大得能把人吹倒,暗格里可能有“流沙”和“积水”,而且金饼虽然不怕摔,但上面的刻字怕磨损,竹简奏章怕干燥,保护难度一点都不小,但我们还是点头——只要还有文物等着被保护,再远的路,我们都愿意走。

老烟枪点燃烟锅,烟圈在灯光下慢慢散开:“走!汉代列侯的宝贝咱也得护着!不过这次,可得带够防沙和保湿的装备,金饼得用软布包着,放进木盒,别让刻字蹭花;竹简奏章得用保湿箱装,里面放湿毛巾,湿度控制在55%左右。而且暗格的‘流沙’得用防沙网围紧,别让沙子灌进去埋了文物。另外,暗格的‘石门’是汉代的‘铜环锁’,两个铜环得同时向中间掰,才能打开,我已经让林浩做了两个小铁钩,保证能勾稳。”

林浩掏出手机,打开海昏侯墓附近汉墓的卫星图:“我查了,汉代列侯墓在南昌的‘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里,暗格在墓的‘东侧耳室’下面,耳室的地面有块地砖是松动的,敲起来声音发空。咱们得趁遗址公园闭馆后进去,里面的监控是红外的,得用信号屏蔽器把红外信号挡住,再用黑布把镜头蒙住。”

达来听到要去南昌,眼睛亮了起来:“我早就想看看鄱阳湖了!南昌的瓦罐汤我在网上刷到过,这次一定要喝够!而且我力气大,扛保湿箱肯定没问题,遇到流沙,我先把防沙网铺好,保证金饼和竹简都安全,金饼我也会小心拿,保证刻字一点都不磨损。”

我们举起酒杯,酒杯里的枝江大曲泛着透明的光,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的荆州夜景渐渐安静下来,长江的江涛声还在轻轻拍打着岸边,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月亮从云里探出头,洒下一片清辉,像是在为我们的新旅程送行。我知道,明天一早,我们又要踏上火车,从湖北的荆州,到江西的南昌,去寻找那些藏在地下的汉代秘密,去守护那些珍贵的历史遗存。

火车在第二天清晨出发,车轮滚滚,载着我们向东行驶。窗外的景色慢慢变化,从湖北的水乡,到江西的丘陵,远处的鄱阳湖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红墙在绿树间若隐若现,汉代列侯墓的封土堆在遗址公园东侧,像一座沉默的小山,静静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我抱着装有漆耳杯照片的盒子,手里攥着包金饼的软布,心里满是期待——我们的下一场冒险,即将在江西南昌的汉代列侯墓展开,在那座神秘的东侧耳室暗格里,又有多少汉代的故事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又有多少珍贵的金饼和竹简奏章在等着我们去守护。

火车驶入南昌站时,初冬的阳光正透过鄱阳湖的水汽洒在站台上,远处的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在阳光下泛着红墙绿瓦的轮廓,汉代列侯墓的封土堆在遗址东侧像一座安静的土丘,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湖水腥气和草木清香。林浩刚下车就把装金饼的木盒抱在怀里,还不忘掏出软布擦了擦盒面的细尘:“这南昌的风带着湖沙,金饼上的刻字要是被磨花,可就少了重要的历史信息,软布得每块金饼单独包,保湿箱的湿毛巾也得按时换,别让竹简奏章脱水变脆。”

老烟枪把烟锅揣进怀里,又摸了摸背包里的小铁钩,指尖蹭过铁钩磨圆的末端:“汉代列侯墓的暗格在东侧耳室的‘地砖’下,地砖是汉代的青灰砖,砖下面有‘流沙层’,得先用防沙网把流沙拦住,再用撬棍把砖撬开——撬棍的顶端得包三层软布,别把砖面的纹路弄掉。而且暗格的‘铜环锁’在石门内侧,两个铜环间距两寸,得用小铁钩同时勾住往中间掰,差一点都打不开,我昨晚在木头上钉了两个铁环练手,你们再试试手感。另外,竹简奏章的竹片之间有‘丝线’,早就朽了,拿的时候得一片一片托,别让竹片散了架。”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水泥地,听着远处的湖水声:“我听到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方向有游客的喧闹声,应该是在参观展厅。《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汉代列侯墓是‘鄱阳湖龙脉’的分支,暗格卡在‘水脉’上,地气纯但‘沙煞’重,是湖沙和金玉生出来的,得带些艾草绳和朱砂,艾草挡沙,朱砂护着竹简不被虫蛀。而且耳室的‘墙壁’有‘汉代彩绘’的残痕,走的时候别靠太近,风一吹就掉,景区的监控对着彩绘呢,得绕着走。”

我们在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附近找了家临湖的民宿,民宿老板是个南昌本地人,姓陈,祖上曾在遗址管理处工作:“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晚上六点闭馆,闭馆后会有保安分区域巡逻,列侯墓这边的保安九点会到湖边的亭子歇脚,你们可以那时候去。而且暗格的流沙层里有‘陶片’,是汉代的日用陶器,挖的时候别把陶片弄碎了,能看出当年的制陶工艺。”

陈老板还给我们泡了一壶庐山云雾茶:“喝这个能解腻,你们每天喝两杯,在墓里就不怕呛着湖沙了。另外,东侧耳室的地砖旁边有块‘刻字砖’,上面刻着‘东耳’二字,你们找到刻字砖,就找对暗格的位置了。”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一边适应南昌的气候,一边准备装备:林薇从县城的药店买了十包吸水棉和几卷无酸纸,吸水棉用来吸暗格里的积水,无酸纸用来包竹简;林浩网购了三把防滑撬棍和一卷细钢丝绳,钢丝绳的末端缠了软布,勾住金饼的时候不会刮伤刻字;老烟枪则把铜环锁的操作步骤画在纸上,让我们随时记;我和瞎子、阿古拉、巴特尔去东侧耳室踩点,摸清了保安的巡逻路线和刻字砖的位置,腾格尔、小杨和达来则在民宿里练习用铁钩开铜环锁,确保两个铜环能同时发力。

出发那天,晚上九点半,风稍微小了点,我们裹紧外套,背着装备向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走去。夜色里的遗址格外安静,只有风声在草木间穿梭,东侧耳室的入口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陈老板之前跟我们说过,入口的铁门是电子锁,密码是海昏侯墓被发现的年份“2011”——他从公园的老员工那里听来的,准得很。

林浩输入密码,“嘀”的一声,门开了。我们轻手蹑脚地走进耳室,打开手电筒的弱光档,贴着墙壁慢慢走,避开监控镜头对着彩绘的方向。走了大概二十步,就看到了刻字砖,砖上的“东耳”二字清晰可见,砖缝比其他地方宽出半指,正是暗格的入口。

阿古拉把防沙网铺在刻字砖周围,用石头压住网边,再用撬棍插进砖缝,用巧劲慢慢撬,青砖“吱呀”一声被撬起一角,下面果然露出流沙层!防沙网刚好把流沙拦住,没让沙子漏出来。我们用塑料铲挖流沙,挖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挖到了一块青铜门,门内侧隐约能看到两个铜环,正是铜环锁。

腾格尔和小杨各拿一个小铁钩,同时伸进去勾住铜环,“一、二、三!”老烟枪喊着号子,两人同时往中间掰,铜环“咔”地一声弹开,青铜门缓缓向内打开,一股带着金属味的凉风涌出来——是汉代金饼和竹简奏章的味道!

“先吸积水!”老烟枪大喊,林薇赶紧拿出吸水棉,铺在暗格底部,把积水吸干净。我戴上无菌手套,先摸出一块沉甸甸的物件,托起来一看,是一枚圆形的金饼,饼面上刻着“一两”的字样,正是我们要找的汉代金饼!接着又摸出几片竹片,竹片上的汉代隶书清晰可见,有“上书朝廷”“俸禄记录”等字样,正是竹简奏章!

我们把金饼用软布一块一块包好,放进木盒;竹简则用无酸纸一片一片包好,再放进保湿箱,每片竹片之间都用湿毛巾隔开。刚把东西收拾好,突然,远处传来保安的脚步声——是我们撬地砖的时候,撬棍碰到了耳室的墙壁,发出了声响!“谁在里面?!”保安的喊声传来,手电筒的光在耳室里扫来扫去。

“快把地砖盖回去!”老烟枪大喊,我们赶紧把青铜门推回原位,用铁钩把铜环锁复位,再把流沙填回坑里,将青砖撬回原来的位置,用泥土把砖缝填实,确保看不出撬动的痕迹。我们顺着耳室的门溜出去,躲进旁边的灌木丛,保安的手电筒光扫过门口,没发现异常,转身走了。

回到民宿后,我们把金饼和竹简放在桌子上,陈老板看到金饼,激动得直拍手:“这是汉代的‘马蹄金饼’啊!我在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见过类似的,没想到能见到真品!”他赶紧联系了江西省文物局的专家,专家们连夜赶了过来,用专业的文物运输箱把金饼和竹简装走,还说要把这些文物送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出,和海昏侯墓的文物一起研究,还原汉代列侯的生活和官制。

晚上,我们在民宿里庆祝,陈老板做了一桌南昌菜,有瓦罐汤、藜蒿炒腊肉、南昌炒粉,还有一壶四特酒。林薇喝了一口酒,突然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边写着“四川成都——金沙遗址附近蜀墓秘藏”。“我在古籍里看到,金沙遗址附近的‘古蜀王国墓’下面有个暗格,里面藏着‘青铜神树残枝’和‘金箔饰件’,青铜神树是古蜀的祭祀礼器,上面刻着鸟纹,金箔饰件是古蜀人的装饰品,用纯金打造,是研究古蜀文化的重要资料,”林薇看着我们,眼神里满是期待,“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四川成都吗?”

我和老烟枪、瞎子、林浩、阿古拉、巴特尔、腾格尔、小杨、达来对视一眼,都笑了。四川成都离这里千里之外,金沙遗址在成都平原上,冬天的成都湿冷刺骨,暗格里可能有“积水”和“沼气”,而且青铜神树残枝的枝干细,一碰就断,金箔饰件薄得像纸,一捏就皱,保护难度极大,但我们还是决定去。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再远再险的路,我们都愿意走。

老烟枪点燃烟锅,深吸一口,烟圈在灯光下慢慢散开:“走!古蜀王国的宝贝咱也得护着!不过这次,可得带够防沼气和防碰撞的装备,沼气得用检测仪先测,浓度高了可不能进去,青铜神树得用泡沫固定,放进特制的木箱,金箔饰件得用玻璃片夹着,别让它皱了。而且暗格的‘石门’是古蜀的‘鸟纹锁’,锁上刻着鸟纹,得按‘鸟头、鸟身、鸟尾’的顺序触摸,顺序错了石门会自动锁死,我已经让林浩查了鸟纹的结构,记熟了。”

林浩掏出手机,打开金沙遗址附近蜀墓的卫星图:“我查了,古蜀王国墓在成都的‘金沙遗址博物馆’西侧,暗格在墓的‘祭祀坑’下面,祭祀坑的地面有块‘石板’,石板比其他地方松动,敲起来声音不一样。咱们得趁博物馆闭馆后进去,里面的监控是24小时的,得用信号屏蔽器把监控屏蔽了,再用黑布把镜头盖住。”

达来听到要去成都,眼睛里满是兴奋:“我早就想看看金沙遗址了!成都的火锅我在电视上见过,这次一定要尝尝。而且我力气大,扛木箱肯定没问题,遇到积水,我先把水抽干,保证青铜神树和金箔饰件不被泡坏,金箔我也会小心拿,保证不捏皱。”

我们举起酒杯,酒杯里的四特酒泛着透明的光,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的南昌夜景渐渐安静下来,远处的鄱阳湖在灯光下泛着波光,风声还在轻轻吹着,像是在为我们的新旅程伴奏。我知道,明天一早,我们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从江西的南昌,到四川的成都,去寻找那些被岁月掩埋的国宝。

火车在第二天清晨出发,车轮滚滚,载着我们向西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江西的丘陵,到湖南的山地,再到四川的平原。远处的成都平原在阳光下泛着绿色的光,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像一座神秘的宫殿,古蜀王国墓的祭祀坑在博物馆西侧,隐约可见。

我抱着装有金饼照片的盒子,手里攥着玻璃片,心里满是期待——我们的下一场冒险,即将在四川成都的古蜀王国墓展开,在那座神秘的祭祀坑暗格里,又有多少古蜀王国的秘密在等着我们去揭开,又有多少珍贵的青铜神树残枝和金箔饰件在等着我们去守护。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丹道仙途极品妖孽兵王九州我为王仙农宗大明第一臣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大清之祸害浴火焚神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魔法史记苏泽列传小鲜肉从军记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旧金山往事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朝阳警事诸天无限基地和离后王爷真香了
经典收藏玄学千金算命太猛,借渣男命用用重生在死前一小时灵泉空间之逃荒农女超彪悍农女致富带上某宝来穿越我是特种兵之钢铁军人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我叫萌小娘我是小刑警万千眷侣危险生物收容所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逆天改命了偏执大佬的小奶包重生了死后在地府我和我死对头he了假千金她是满级大佬-2一人:闪闪果实赏你们一人一下复仇!假千金血洗全家绝不原谅与僧同行闪婚亿万总裁,首富马甲藏不住了从东京开始的武圣快乐系球王,愁苦瓜迪奥拉星星总会来护我
最近更新神印:成为骑士后,我是魔族团宠日日索吻,霸总弯腰给她穿高跟鞋随母改嫁后,我成整个家属院团宠团宠四宝大佬,总裁夫人的马甲又爆了无相九灯夫君,本宫徒儿有点多权宠京华重生的我不需要女主吃瓜!顶流影后被爆一胎三宝抛夫弃子后,我和前夫都重生了快穿之拯救黑化boss魂穿仙尊,小师叔撩遍仙侠界沪上大小姐,换亲随军后躺赢有美清扬婉兮靡日沉沦黑千金我死后第五年,疯批皇帝还在招魂夫君抬平妻?暴君爬墙又争又抢外挂王妃,邪王的吃货妻离婚后,我和闺蜜杀疯了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txt下载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