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首页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师妹乖,有师兄在别卷啦唠唠叨叨人生笔记本全球追捕:让你逃亡,你咋还破案帝路I宗门发坐骑:给我发了个妖族女帝灾荒年!我成了嗷嗷待哺的小奶崽人不说鬼说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重生我被校花倒追了穿书后我的修炼之旅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文阅读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txt下载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2366章 天墓无极(5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晚上八点整,陈砚准时坐在工作室的红木桌前,打开手机支架,屏幕上“砚哥鉴宝”的直播间瞬间涌入不少人。他穿着一件简单的卡其色衬衫,桌上摆着放大镜、强光手电和几样常用的鉴定工具,身后的博古架上错落放着几件他之前捡漏的小精品——民国的粉彩小碟、清代的铜镇纸,还有一块品相不错的和田玉籽料。

“晚上好啊各位,刚吃完晚饭,碗还没洗就来开播了。”陈砚对着镜头笑了笑,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划,“看到不少老熟人,‘老顽童’大哥来了?‘小桃爱收藏’今天没加班?”

弹幕立刻刷了起来。

“砚哥今晚先鉴啥?我昨天刚收了个瓷碗,等着您看呢!”

“老规矩,先抽一波免费鉴定名额呗!”

“砚哥,我爸有个老怀表,说是我爷爷传下来的,能看看不?”

陈砚喝了口热茶,点头道:“免费鉴定名额肯定有,不过咱们先热热身,谁先把藏品图发在粉丝群里,我挑第一个来看。注意啊,得拍清楚细节,底款、釉面、有没有瑕疵都得拍,模糊的不算。”

话音刚落,粉丝群里就炸了锅。陈砚刷新了一下,点开第一个发来图片的网友——网名叫“隔壁老王爱养花”,发的是一个青花碗的照片,碗身画着缠枝莲纹,底款写着“大清乾隆年制”。

“老王这碗,先看釉面。”陈砚把手机架近了些,指着屏幕,“你们看这青花的发色,乾隆时期的青花大多浓艳,但这个颜色偏灰,而且釉面太亮,是典型的现代仿品做旧的光泽。再看底款,‘乾隆年制’的‘隆’字,右边的‘生’字笔画太生硬,没有老款的圆润感。还有碗底的圈足,老碗的圈足打磨得很光滑,这个有明显的机器打磨痕迹。结论:现代仿品,价值不超过两百块,摆着看还行,别当老的收藏。”

弹幕立刻热闹起来。

“果然是砚哥,一眼就看出来了!老王你别伤心,下次收东西先问问砚哥!”

“我就说这碗不对劲,釉面太假了,砚哥说得对!”

“老王:刚花五百买的,心碎了……”

陈砚笑着安慰:“没事老王,玩收藏哪有不打眼的,下次多看看我直播,学点知识点再下手。咱们再看第二个,‘小桃爱收藏’发的和田玉镯。”

小桃发的玉镯照片很清晰,白润的镯身里有几缕淡淡的棉絮,还有一丝浅褐色的沁色。“这镯子先看玉质,”陈砚拿起桌上的手电,对着镜头演示,“和田玉的棉絮是自然形成的,这个镯子的棉絮分布均匀,没有人工造假的痕迹。再看沁色,是‘糖沁’,颜色从浅到深过渡自然,不是染色的——染色的沁色会浮在表面,这个能看到沁色渗进玉质里。不过雕工是现代的,镯身很光滑,没有老工的痕迹。综合来看,是和田玉青海料的镯子,玉质不错,没有裂纹,市场价值大概在中千左右,算是个不错的日常佩戴件。”

小桃立刻在弹幕里回复:“谢谢砚哥!之前有人说这是老玉,能卖几万,我差点就信了!还好没卖!”

“别信那些漫天要价的,”陈砚提醒,“现在很多商家就欺负新手不懂,把新玉当老玉卖。咱们玩收藏,首先得搞清楚‘新老’和‘好坏’,新的不一定不好,老的也不一定值钱,得看品质。”

正说着,陈砚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老周发来的微信——老周是他在古玩城认识的朋友,开了家小铺子,经常给他通风报信。微信内容很简单:“潘家园东门,李哥摊位,有个铜炉,看着像老的,他自己不懂,要价三千,速来。”

陈砚眼睛一亮,对着镜头说:“各位,刚收到线报,潘家园有个可能的漏,我现在过去,咱们现场直播捡漏,怎么样?想看的扣1!”

弹幕瞬间被“1”刷屏。

“冲啊砚哥!捡大漏!”

“我要看现场砍价!砚哥加油!”

“潘家园水深,砚哥注意别打眼!”

“放心,我带了鉴定工具,”陈砚拿起双肩包,把放大镜、手电、手套都装进去,“咱们边走边聊,现在是八点半,潘家园夜市还没散,应该能赶上。对了,刚才说的免费鉴定名额,点赞到10万就抽,现在已经8万了,大家加把劲!”

他背着包出门,打车直奔潘家园。路上还不忘跟网友互动,“你们说这铜炉能是什么年代的?老周说是‘看着像老的’,李哥是个收废品出身的,经常收到些老物件,但自己不懂,开价都不高,之前我从他那收过一个民国的铜墨盒,才花了五百,后来卖了两千多。”

“砚哥运气太好了吧!”

“希望这次也是个好东西!”

“李哥人不错啊,不懂还不瞎开价。”

四十分钟后,陈砚到了潘家园东门。晚上的潘家园依旧热闹,摊位上摆着各种古玩字画、玉石翡翠,逛的人大多是年轻人,也有不少像陈砚这样的玩家。他很快找到了李哥的摊位——一个临时搭的折叠桌,上面摆着几个瓷碗、铜器,还有些旧书,李哥正坐在小马扎上玩手机。

“李哥,忙呢?”陈砚走过去,跟他打了个招呼。

李哥抬头一看是他,笑着站起来:“砚哥来了!刚还跟老周说你可能要来,快看看这个。”他从桌子底下拿出一个铜炉,递给陈砚。

陈砚接过铜炉,戴上手套,打开强光手电,同时把手机支架架好,让网友能看清细节。铜炉不大,直径大概十厘米,表面有一层深褐色的包浆,炉身刻着简单的云纹,底款是“宣德年制”。

“各位,先看包浆。”陈砚把铜炉对着镜头,“这包浆是传世包浆,不是做旧的。做旧的包浆会发黏,或者颜色不均匀,这个包浆很温润,摸上去有细腻的手感,是长时间人手盘玩形成的。再看炉身的云纹,雕刻得很流畅,没有现代机器雕刻的生硬感,线条有弧度,是手工刻的。”

他翻过来,看底款:“‘宣德年制’的款识,字体是楷书,宣德炉的真款很少见,大多是后仿的。这个款识的‘德’字,没有中间的一横,是明代的写法,但字体风格更偏向清代,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清代仿宣德的铜炉,不是真宣德,但清代的仿品也有价值。”

弹幕里网友纷纷留言。

“清代仿的也值钱吧?砚哥!”

“这包浆看着就舒服,比我之前买的假炉强多了!”

“李哥要价三千,能砍到多少?”

陈砚抬头问李哥:“这炉你哪收的?”

“上周在郊区一个老乡家收的,”李哥挠挠头,“他说家里老人传下来的,没用了,就卖给我了。我看是铜的,就开了三千,你要是要,给个实在价。”

陈砚心里有谱,清代仿宣德的铜炉,品相好的能卖一万多,李哥要三千,还有砍价的空间。“李哥,你这炉有个小毛病,”他指着炉口,“你看这里,有个小磕碰,虽然不明显,但影响品相。我给你一千五,你看行不?”

李哥皱了皱眉:“一千五太少了吧?我收的时候还花了一千呢!再加点?”

“最多两千,”陈砚说,“这炉我回去得清理一下,还要保养,两千块我也就是赚个辛苦钱。你要是不卖,我再看看别的。”

这时,弹幕里网友刷起来:“砚哥别加了!两千差不多了!”“李哥快卖吧!砚哥人靠谱!”

李哥看了看手机屏幕上的弹幕,又看了看陈砚,终于点头:“行吧,两千就两千,你拿走!下次有好东西还找你。”

陈砚付了钱,把铜炉装进包里,对着镜头比了个耶:“各位,捡漏成功!这清代仿宣德的铜炉,市场价值大概在八千到一万左右,花两千拿下,不算大漏,但也赚了。”

弹幕瞬间沸腾。

“砚哥牛!”

“羡慕了!我什么时候能捡个漏啊!”

“点赞到10万了!砚哥该抽免费鉴定了!”

陈砚一看,点赞果然到了10万,笑着说:“好,现在抽三个名额,我用随机数生成器,抽到的粉丝私信发藏品图给我,明天直播的时候鉴定。”

他当场生成随机数,抽到了“老顽童”“小桃爱收藏”和一个新网友“刚入门的小白”。老顽童立刻在弹幕里回复:“谢谢砚哥!我明天把我那幅老画发你!”

就在这时,陈砚的余光瞥见旁边一个摊位上,有个被当作花盆的瓷器,里面种着多肉,外面还沾着不少泥土。他心里一动,走了过去。

摊位老板是个中年女人,见他过来,热情地问:“帅哥,看点啥?玉器还是瓷器?”

“这花盆挺特别的,”陈砚指着那个瓷器,“多少钱?”

老板笑了:“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看着结实就用来种多肉了,你要是要,给五十块就行,连多肉一起送你。”

陈砚蹲下来,假装看多肉,用手轻轻擦了擦瓷器表面的泥土,露出一点青花的纹路。他打开手电,对着瓷器照了照,能看到釉面下有细小的气泡,是老瓷的特征。再看瓷器的形状,是个小罐,口沿有点冲线,但不严重。

“各位,你们看这罐子,”陈砚把手机镜头对准罐子,“虽然有泥土,但能看到青花的发色,是明代的风格,而且釉面有老化痕迹,不是新的。五十块钱,不管是不是老的,都值了,我拿下了。”

他付了五十块,把多肉拔出来,放在一边,拿着罐子对着镜头:“回去清理一下泥土,咱们明天直播看细节,说不定又是个小漏。”

弹幕里网友纷纷调侃:“砚哥这眼神,真是扫货小能手!”

“五十块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期待明天清理后的样子!”

陈砚又在潘家园逛了半个小时,没再看到特别的东西,就准备回家。路上,他跟网友聊起刚才的铜炉和瓷罐:“玩收藏,最重要的是‘多看少买’,还有就是要懂点基础知识,比如看包浆、釉面、款识,这些都是基础。像今天这个铜炉,要是不懂款识,可能就以为是新的,错过了;那个瓷罐,要是没人注意,就一直当花盆用了。”

“砚哥说得对!我之前就是瞎买,现在跟着砚哥学了不少!”

“以后每周都等砚哥直播!”

“砚哥明天还去线下吗?想看更多捡漏!”

陈砚笑着说:“明天先清理这个瓷罐,看看是什么年代的,然后鉴定抽到的三个粉丝的藏品。线下的话,后天去趟报国寺,听说那边有个交流会,可能有好东西。对了,‘刚入门的小白’,你私信还没发图呢,记得明天之前发过来,不然就错过鉴定了。”

回到工作室,陈砚把铜炉和瓷罐放在桌上,对着镜头说:“今天直播差不多到这了,感谢各位的陪伴。明天晚上八点,咱们不见不散,一起看瓷罐的真面目,还有免费鉴定。记得点赞关注,下次直播不迷路!”

他跟网友道别后,关掉直播,拿起那个瓷罐,开始小心地清理泥土。用软毛刷轻轻刷掉表面的泥土,再用清水慢慢冲洗,一个明代青花缠枝莲纹小罐渐渐显露出来。罐身的青花发色浓艳,缠枝莲纹流畅自然,虽然口沿有冲线,但整体品相不错。

陈砚拿起放大镜,仔细看底款,虽然模糊,但能看出是“大明万历年制”的字样。“没想到五十块捡了个万历青花罐,”他心里暗喜,“虽然有冲线,但市场价值也得有个两三万,这漏捡得值了。”

他把瓷罐和铜炉放在博古架上,又想起老顽童说的老画,拿出手机,给老顽童发了条微信:“明天把画的细节拍清楚,尤其是题跋、印章和纸质,方便鉴定。”

老顽童很快回复:“好嘞砚哥,我这就去准备,保证拍清楚!”

陈砚放下手机,泡了杯茶,坐在博古架前,看着今天的收获,心里满是成就感。他做鉴宝直播快两年了,从一开始的几个观众,到现在的几万粉丝,靠的就是真实和专业。他不想搞那些噱头,只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喜欢收藏的人,让大家少走弯路,也能体验到捡漏的乐趣。

第二天晚上八点,陈砚准时开播,桌上摆着清理干净的青花罐和铜炉,还有准备好的鉴定工具。直播间刚打开,就涌进了不少人,弹幕里满是“砚哥晚上好”“想看青花罐”“老顽童的画呢”。

陈砚笑着拿起青花罐,对着镜头:“各位,昨天五十块买的瓷罐,清理干净了,大家看。这是一个明代万历年间的青花缠枝莲纹小罐,青花发色是典型的万历青花,浓中带紫,也就是常说的‘回青料’。罐身的缠枝莲纹,是万历时期常见的纹饰,线条流畅,布局合理。虽然口沿有冲线,但不影响整体价值,市场估价在两万到三万之间,五十块拿下,算是个小惊喜。”

弹幕瞬间刷满了“哇”“砚哥太牛了”“五十块变三万,血赚啊”。

“别羡慕,”陈砚说,“这也是运气好,正好碰到摊主不懂。咱们接下来鉴定粉丝的藏品,先看‘刚入门的小白’发的怀表。”

小白发的怀表照片很清晰,银色的表壳,表盘上有“上海制造”的字样,表链是金属的。“这怀表是民国时期的,”陈砚仔细看照片,“上海制造的怀表,当时很常见,主要是民用的。表壳是白铜镀银,不是纯银,所以价值不高。表盘没有损坏,指针完好,要是能走时,价值大概在五百到八百之间;要是不走时,只能当摆件,三百左右。小白,你看看怀表能不能走时,要是能走,还算个不错的民国小物件。”

小白很快在弹幕里回复:“谢谢砚哥!我试了试,能走时!太开心了!”

接下来是小桃的和田玉吊坠,吊坠是一个观音像,玉质白润,雕工细腻。“这吊坠是和田玉俄料的,”陈砚说,“玉质不错,没有棉絮和裂纹,雕工是现代的,但很精致。观音像的面部表情生动,衣纹流畅,市场价值大概在大千左右,适合佩戴。小桃,这个吊坠可以留着自己戴,俄料的玉质也很稳定,不会轻易变色。”

最后是老顽童的老画,老顽童发了好几张照片,有画的整体、局部、题跋和印章。画的是一幅山水,笔墨流畅,题跋是“丙午年秋,仿倪瓒笔意”,印章是“石涛后人”。

“老顽童这画,有点意思,”陈砚盯着照片,“先看笔墨,仿倪瓒的‘逸笔草草’,但笔触比倪瓒更细腻,应该是清代中晚期的作品。再看题跋的‘丙午年’,清代有好几个丙午年,比如乾隆五十一年、道光二十六年、光绪三十二年,从笔墨风格看,更偏向道光或光绪时期。印章‘石涛后人’,石涛是明末清初的画家,他的后人有没有擅长绘画的,史料记载不多,但这印章的篆刻风格是清代的,不是现代仿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再看纸质,是清代的宣纸,纸质细腻,有老化痕迹,不是现代仿的。综合来看,这是一幅清代中晚期仿倪瓒的山水画,作者自称‘石涛后人’,但不一定是真的石涛后人,可能只是借石涛的名气。不过画的笔墨不错,保存完好,市场价值大概在几万左右,算是个不错的清代文人画。老顽童,你这画是哪来的?”

老顽童在弹幕里回复:“是我爷爷传下来的,一直挂在老家的墙上,没想到这么值钱!谢谢砚哥!”

“不用谢,”陈砚笑着说,“玩收藏,最重要的是开心,不管值多少钱,自己喜欢就好。今天的鉴定就到这,后天咱们去报国寺交流会,现场直播淘货,想看的记得关注!”

弹幕里立刻刷起了“期待后天”“砚哥加油”“一定准时看”。陈砚跟网友道别后,关掉直播,心里开始期待后天的报国寺之行。他知道,古玩圈里永远不缺惊喜,说不定下次又能捡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漏,也能让更多网友跟着学到收藏知识,这就是他做鉴宝直播最大的意义。

后天一早,陈砚六点就醒了。报国寺交流会通常清晨五点就开始,去晚了好东西容易被挑走。他简单洗漱后,把鉴定工具塞进双肩包,还特意带上了上次在玉蟾岩收的小手电——这手电聚光性强,看老瓷的釉泡、铜器的包浆都特别好用。

打开手机,粉丝群里已经热闹起来。“砚哥起了吗?我已经在报国寺门口了,人好多!”“老顽童”发了张现场照片,晨光里的报国寺门口排着长队,不少人背着大包,一看就是资深玩家。陈砚回复:“马上到,等我开播,咱们现场淘货!”

半小时后,陈砚赶到报国寺。门口的摊主大多已经支起了摊子,地上铺着塑料布,摆着各种古玩:老瓷片、铜杂件、旧书、玉器,还有些说不清年代的小摆件。他找了个相对开阔的地方,架起手机支架,调试好镜头:“各位早啊,我到报国寺了,现在开播,咱们边走边看,有好东西我随时停下来跟大家分析。”

直播间瞬间涌入两千多人,弹幕刷得飞快。

“砚哥早!我还在被窝里,跟着你云淘货!”

“快看左边那个摊位,好像有老瓷!”

“砚哥注意脚下,别踩了人家的宝贝!”

陈砚笑着往人群里走,眼睛扫过各个摊位。交流会的规矩是“先看后问,不买别还价”,他深谙此道,遇到感兴趣的东西,先蹲下来假装翻看,再用眼神跟摊主交流。走了没几步,一个卖老书的摊位吸引了他——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姓张,陈砚之前跟他买过几本民国的杂志,人很实在。

“张大爷,今天有好货吗?”陈砚走过去,跟老爷子打了招呼。

张大爷抬头一看是他,笑着递过一本线装书:“刚收的,你看看,清代的《考工记》,品相还行,就是封面有点破。”

陈砚接过书,戴上手套,翻开来仔细看。书页是宣纸的,泛黄但没有虫蛀,字迹是手写的小楷,笔锋流畅,末尾还有落款“光绪丁未年仲秋,某某书于京师”。他用手电照了照纸页,能看到宣纸特有的纤维纹路,没有现代仿品的反光感。

“各位,这本《考工记》是清代手写本,”陈砚把书对着镜头,“《考工记》是讲古代工艺的,对研究老物件很有帮助。你们看这字迹,没有描补的痕迹,是一气呵成的,而且纸张老化自然,不是做旧的。张大爷,这本多少钱?”

张大爷伸出五个手指:“五百块,我收的时候就花了四百,没赚你多少。”

弹幕里立刻有人说:“五百块值了!现在清代手写本不好找!”“砚哥快买!这书有用!”

陈砚点点头:“行,五百我要了。以后有这种老书,还跟我留着。”他付了钱,把书放进包里,继续往前走。

没走几步,一阵争执声吸引了他。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跟摊主吵:“你这碗明明是新的,还跟我要八千,坑人呢!”摊主是个中年男人,脸涨得通红:“这是清代的青花碗,你不懂别瞎说!不买就走,别耽误我做生意!”

陈砚凑过去,看到摊位上摆着一个青花碗,碗身画着山水纹,底款是“大清康熙年制”。他蹲下来,拿起碗仔细看了看,釉面很亮,青花发色漂浮,底款的“康熙年制”字体生硬,而且碗底的圈足有明显的机器打磨痕迹——典型的现代仿品。

“小伙子,别激动,”陈砚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这碗确实是新的,你看这釉面,是化学釉,反光太强,老瓷的釉面是温润的;还有青花,颜色浮在表面,没有渗入胎骨,老青花是‘深入胎骨,发色浓艳’的。摊主,做生意得实在,新的就是新的,别当老的卖。”

摊主见陈砚说得头头是道,又看了看围过来的人,脸更红了,小声说:“我……我也是刚收的,没看出来是新的。”

年轻人感激地看着陈砚:“谢谢哥!要不是你,我差点就上当了!”

弹幕里纷纷点赞:“砚哥太正义了!”“这摊主不地道,还好有砚哥!”“学到了!老瓷釉面是温润的,新的反光强!”

陈砚笑着说:“没事,玩收藏谁没打眼的时候,以后买东西多看看,多问问。”他跟年轻人道别,继续往前走,心里却想着,交流会鱼龙混杂,新手很容易上当,以后直播得多跟大家普及些基础的鉴别方法。

走了大概十几分钟,陈砚的目光被一个不起眼的铜墨盒吸引了。墨盒放在摊位的角落,上面沾着不少灰尘,摊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正低头整理别的东西。他走过去,拿起墨盒,用布擦了擦表面的灰尘,露出上面的刻字——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丙午年冬,某某刻”。

“各位,你们看这个铜墨盒,”陈砚把墨盒对着镜头,“铜墨盒是民国时期很常见的文具,主要看刻工和包浆。这个墨盒的刻工很精细,梅兰竹菊的线条流畅,没有断笔,而且包浆是自然的传世包浆,不是做旧的——做旧的包浆会发乌,这个是温润的褐色,摸上去有细腻的手感。”

他打开墨盒,里面还有残留的墨痕,是老墨的痕迹,不是现代墨汁。“摊主,这个墨盒多少钱?”

女人抬头看了看,随口说:“两百块,你要是要就拿走,这东西放这好几天了,没人要。”

陈砚心里一喜,民国刻工好的铜墨盒,市场价值至少在一千以上,两百块绝对是漏。他没表露出来,平静地说:“行,两百我要了。”

弹幕里瞬间炸了:“砚哥又捡漏了!”“这墨盒真好看!刻工太好了!”“两百块,血赚啊!”

陈砚把墨盒放进包里,继续往前走。刚走没几步,就看到老周在不远处朝他挥手。他走过去,老周压低声音说:“砚哥,那边有个摊位,有个紫砂壶,看着像老的,摊主开价五千,你去看看?”

陈砚跟着老周来到摊位前,摊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手里拿着一个紫砂壶,正跟旁边的人介绍:“这是顾景舟的徒弟做的,民国时期的,泥料是正宗的紫泥,你们看这壶型,多周正!”

陈砚接过紫砂壶,仔细看了起来。壶型是“石瓢壶”,线条简洁,壶身刻着字“茶可清心”,落款是“某某年制”。他用手摸了摸壶身,泥料细腻,有颗粒感,是老紫泥的特征;再看壶盖,盖沿和壶口的密封性很好,转动时没有松动感;壶底的款识是手写的,字体有力,不是印章盖的——民国时期的紫砂壶,很多是手写款。

“大爷,这壶你哪收的?”陈砚问。

老人叹了口气:“是我儿子的,他之前玩收藏,后来缺钱,就让我拿来卖了。这壶确实是民国的,我儿子当时花了八千买的,现在我急用钱,五千就卖。”

陈砚心里有谱,民国顾景舟徒弟做的紫砂壶,品相好的能卖一万五以上,五千开价不算高,但他还是想砍砍价。“大爷,这壶有个小毛病,”他指着壶盖,“你看这里,有个小磕碰,虽然不明显,但影响品相。我给你三千五,你看行不?”

老人皱了皱眉:“三千五太少了,我儿子花了八千呢!再加点,四千五?”

“最多四千,”陈砚说,“我回去还要清理壶里的茶垢,保养一下,四千块我也就是赚个辛苦钱。你要是不卖,我再看看别的。”

这时,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人开口了:“我出四千五,这壶我要了!”

陈砚看了看男人,心里有点惊讶,没想到还有人跟他抢。老人一听有人出更高的价,立刻说:“四千五,这位先生要了!”

弹幕里网友急了:“砚哥别让给他!这壶值!”“四千五也值啊!砚哥快加价!”“那个眼镜男看着不像好人,别让他骗了老人!”

陈砚想了想,对老人说:“大爷,我出四千五,但我得跟你说清楚,这壶不是顾景舟徒弟做的,是民国时期的普通艺人做的,虽然是老壶,但价值没那么高。你要是想卖高价,可能会被骗;要是想实在卖了换钱,我四千五买了,保证不坑你。”

老人愣了愣,看着陈砚,又看了看眼镜男。眼镜男急忙说:“别听他的!这就是顾景舟徒弟做的,值大钱!我出五千,五千!”

陈砚没再说话,只是看着老人。老人犹豫了一会儿,突然说:“小伙子,我信你!你虽然出的少,但你实在,不像他,净说好听的。四千五,这壶给你!”

眼镜男没想到老人会这么选,脸色难看地走了。陈砚付了钱,把紫砂壶递给老周:“帮我拿着,咱们再逛逛。”

弹幕里一片欢呼:“砚哥太牛了!”“老人明事理!”“那个眼镜男就是想骗老人,还好有砚哥!”

陈砚笑着说:“玩收藏,诚信最重要。咱们买东西,不能只想着捡漏,也要对得起卖家,尤其是老人,不能坑他们。这壶虽然不是名家做的,但也是民国老壶,泥料好,壶型正,四千五拿下,不算亏。”

他跟老周继续逛,又买了几个小物件:一个民国的玻璃画、一个清代的铜镇纸,都是几百块钱的小漏。快到中午的时候,交流会渐渐散了,陈砚才背着包,满载而归。

回到工作室,陈砚把在报国寺买的东西一一摆出来,对着镜头开始详细鉴定。“首先是这本清代手写本《考工记》,”他翻开书,“你们看这落款,‘光绪丁未年’,也就是1907年,距今一百多年了,纸张没有虫蛀,字迹清晰,市场价值大概在一千左右,五百块买的,赚了。”

接着是铜墨盒:“这个墨盒是民国时期的,刻工是‘浅刻’,刻的是梅兰竹菊,旁边的小字是‘丙午年冬’,也就是1906年,跟《考工记》年代差不多。这种刻工好的铜墨盒,市场价值在一千五到两千之间,两百块买的,算是个小漏。”

然后是紫砂壶:“这壶是民国时期的‘石瓢壶’,泥料是紫泥,壶身刻的‘茶可清心’是民国常见的题字,落款是‘某某年制’,虽然不是名家,但工艺不错,密封性好,适合泡茶。市场价值大概在一万二到一万五之间,四千五买的,算是个中漏。”

最后是玻璃画和铜镇纸:“玻璃画是民国时期的,画的是‘八仙过海’,色彩还很鲜艳,没有脱落,市场价值大概在八百左右,三百块买的;铜镇纸是清代的,上面刻着‘宁静致远’,包浆温润,市场价值大概在六百左右,两百块买的。”

弹幕里网友纷纷留言:“砚哥这次收获满满啊!”“羡慕了!我什么时候能有这眼光!”“砚哥下次还去报国寺吗?我也想去!”

陈砚笑着说:“这次确实收获不错,主要是运气好,遇到了几个实在的摊主。下次有交流会,我还会带大家一起去。对了,昨天抽到的‘刚入门的小白’,你私信说有个老砚台要鉴定,明天直播的时候,你把砚台的照片发过来,咱们一起看。”

小白立刻在弹幕里回复:“好嘞砚哥!我一定拍清楚!”

陈砚又跟网友聊了会儿天,解答了几个关于收藏的问题,比如“怎么分辨老紫泥和新紫泥”“老书的纸张怎么看”,才关掉直播。他把今天买的东西整理好,放在博古架上,看着满满一架子的藏品,心里满是成就感。

晚上,陈砚收到了老周的微信:“砚哥,明天有个朋友要出一个老瓷瓶,说是明代的,你要不要去看看?”陈砚眼睛一亮,回复:“好啊,明天什么时候?我直播过去,让网友也看看。”

老周很快回复:“明天上午十点,在潘家园的一个小铺子里,我跟你一起去。”

陈砚放下手机,开始期待明天的行程。他知道,收藏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发现,不断学习,每一次淘货,每一次鉴定,都能学到新的知识,也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他最开心的,就是能把这些知识分享给网友,让更多人喜欢上收藏,了解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陈砚提前到了潘家园,老周已经在约定的路口等着了。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夹克,手里拎着个布袋,里面装着昨晚刚收的几个铜扣子。“砚哥,那铺子叫‘老瓷轩’,老板姓刘,是个老玩家,手里确实有几件真东西,但人有点轴,砍价得有耐心。”老周一边带路一边叮嘱,“一会儿看瓷瓶的时候,你别先夸好,先找毛病,不然他肯定不降价。”

陈砚点点头,打开手机支架,调整好角度:“各位,我已经到潘家园了,马上要去‘老瓷轩’看那个明代瓷瓶,老周说老板有点轴,咱们一会儿看我怎么跟他砍价,也顺便教大家怎么看明代青花的真假。”

直播间里已经聚集了三千多人,弹幕刷得不停。

“砚哥加油!砍到最低价!”

“明代青花!好期待!我还没见过真的明代青花呢!”

“老周说得对,先找毛病!别让老板看出咱们想要!”

“老瓷轩”藏在潘家园的小巷里,铺子不大,门口挂着一块褪色的木匾,上面刻着“老瓷轩”三个字。推开门,一股淡淡的霉味混合着老木头的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挂满了各种瓷片,桌子上摆着放大镜、手电和几尊小瓷像,老板刘叔正坐在藤椅上喝茶,手里拿着一本《明清瓷器鉴定》。

“刘叔,忙着呢?”老周先打招呼,指着陈砚,“这是我朋友陈砚,做鉴宝直播的,听说你有个明代瓷瓶,想过来看看。”

刘叔放下书,打量了陈砚一眼,指了指桌角的一个木盒:“在那儿呢,自己拿出来看,小心点,别摔了。”

陈砚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铺着红色的绒布,放着一个青花梅瓶。梅瓶高约三十厘米,瓶身画着“岁寒三友”——松、竹、梅,青花发色浓艳,带着一丝铁锈斑,釉面温润,没有明显的划痕。

“各位,先看这梅瓶的器型,”陈砚把梅瓶对着镜头,调整好角度,“明代的梅瓶大多丰肩、收腹、圈足,这个梅瓶的器型很标准,尤其是肩部的弧度,是典型的宣德时期风格。再看青花发色,宣德青花用的是‘苏麻离青’料,发色浓艳,有自然的铁锈斑,你们看瓶身上的松针,纹路里的铁锈斑很明显,不是人工点上去的——人工点的铁锈斑会很刻意,没有这种自然的晕散感。”

他翻过来,看梅瓶的底款,底款是“大明宣德年制”,字体是楷书,笔画粗壮,“德”字没有中间的一横,是明代宣德款的典型特征。“再看底足,”陈砚用手电照着底足,“老底足的胎土是‘麻仓土’,颜色偏黄,有细小的孔隙,这个梅瓶的底足胎土就是这样,而且圈足的打磨很光滑,没有现代机器打磨的痕迹。”

弹幕里一片惊叹。

“哇!真的有铁锈斑!跟砚哥之前讲的一样!”

“底款的‘德’字没有横!学到了!”

“这就是宣德青花吗?太漂亮了!”

刘叔坐在一旁,听着陈砚的讲解,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但还是板着脸说:“小伙子,眼光还行,这确实是宣德青花梅瓶,你给个价吧,合适就卖。”

陈砚放下梅瓶,故意皱了皱眉:“刘叔,这梅瓶确实是好东西,但也不是没毛病。你看瓶口,有个小冲线,虽然不明显,但影响品相;还有瓶身的竹子,有一片竹叶的颜色有点淡,应该是当时上釉的时候没上好,算是个小瑕疵。我最多给五万,你看行不?”

刘叔一听,立刻摆手:“五万?太少了!我这梅瓶,去年有人给我七万我都没卖!你这价也太低了,再加两万,七万,少一分都不卖!”

“刘叔,七万太高了,”陈砚耐心解释,“现在古玩市场行情不好,宣德青花梅瓶虽然值钱,但有冲线的,市场价也就八万左右,我给五万,已经留出了我的利润空间。你要是想卖高价,得等有缘人,不知道要等多久。”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看到桌上的梅瓶,眼睛一亮:“刘叔,这梅瓶你还没卖啊?我出七万五,你卖给我!”

刘叔看了看男人,又看了看陈砚,有些犹豫。男人立刻说:“刘叔,我是真心想要,七万五,现在就付钱!”

弹幕里瞬间急了。

“别卖给他!砚哥快加价!”

“这男的一看就是贩子,想低价收高价卖!”

“刘叔别上当!砚哥是真心喜欢,还懂行!”

陈砚没慌,只是看着刘叔:“刘叔,我知道你想卖个好价钱,但我买这梅瓶,不是为了倒卖,是想留在手里收藏,也给粉丝做科普。而且我做直播,能让更多人知道你这梅瓶的价值,比贩子买走藏起来强。我最多再加五千,五万五,你要是同意,我现在就转账。”

刘叔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了:“小伙子,我看你是个实在人,也懂行,不像那些贩子,只知道赚钱。五万五就五万五,卖给你了!以后有好东西,还跟我联系。”

男人没想到刘叔会这么选,脸色难看地走了。陈砚付了钱,小心翼翼地把梅瓶放进木盒,对着镜头比了个耶:“各位,捡漏成功!这宣德青花梅瓶,虽然有小冲线,但市场价值至少八万,五万五拿下,算是个中漏!”

弹幕里一片欢呼。

“砚哥牛!”

“刘叔明事理!”

“太激动了!终于看到真的宣德青花了!”

离开“老瓷轩”,老周笑着说:“我就说刘叔人不错,就是有点轴,你跟他讲实在话,他就愿意卖给你。”陈砚点点头,刚想说话,手机响了,是“小桃爱收藏”发来的微信:“砚哥,我现在也在潘家园,能跟你见一面吗?我带了个家传的银镯子,想让你帮我看看。”

陈砚回复:“可以啊,我在东门的星巴克等你。”他对着镜头说:“各位,‘小桃爱收藏’也在潘家园,想让我帮她看个银镯子,咱们一会儿在星巴克见,顺便休息会儿,喝杯咖啡。”

半小时后,陈砚在星巴克见到了小桃。她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首饰盒,见到陈砚,有些紧张地说:“砚哥,终于见到你了!这个银镯子是我奶奶传下来的,有人说值几万,也有人说不值钱,我想让你帮我看看。”

陈砚接过首饰盒,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个银镯子,镯子上刻着缠枝莲纹,还有一个小小的“福”字,镯身有些氧化,泛着暗银色的光泽。他戴上手套,拿起镯子,对着镜头说:“各位,咱们来看看这个银镯子。首先看材质,老银的含银量不是100%,大多是925银或者900银,所以颜色会偏暗,不是亮银色,这个镯子的颜色就很符合老银的特征。再看工艺,镯子上的缠枝莲纹是‘錾刻’工艺,线条流畅,没有断笔,是手工錾刻的,不是机器压制的——机器压制的纹路会很规整,但没有手工的灵气。”

他指着镯子内侧的“福”字:“你们看这个‘福’字,字体是楷书,是清代中晚期的风格,而且镯子的接口处是‘焊接’的,不是现代的卡扣,这也是老银镯子的特征。综合来看,这个银镯子是清代中晚期的,工艺不错,保存完好,没有变形,但银镯子的市场价值不高,大概在一千到一千五之间,主要是有纪念意义,不是值钱的古玩。”

小桃听完,有些失落,但很快又笑了:“没关系,只要是奶奶传下来的,我就会好好保存。之前有人想花五千买,我没卖,现在知道价值了,更不会卖了。谢谢砚哥!”

“不用谢,”陈砚笑着说,“收藏不一定非要值钱,有情感价值的东西,比钱更重要。以后你要是有其他藏品,还可以找我鉴定。”

弹幕里网友纷纷安慰小桃。

“小桃别失落!有纪念意义最重要!”

“这个镯子很漂亮!比那些值钱的古玩更有意义!”

“砚哥说得对!收藏的核心是喜欢,不是钱!”

下午,陈砚带着梅瓶回到工作室,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博古架的正中央,旁边摆着之前捡漏的清代铜炉和明代青花罐。他对着镜头说:“今天上午的收获不小,宣德青花梅瓶、民国铜墨盒,还有清代的《考工记》,都是不错的藏品。下午咱们就不出去了,在工作室给大家鉴定粉丝发来的藏品照片,之前抽到的‘刚入门的小白’,你把老砚台的照片发过来吧。”

小白很快发来照片,是一个端砚,砚台表面有几个“石眼”,砚池里还有残留的墨痕。“各位,咱们来看看这个端砚,”陈砚指着照片,“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自广东肇庆。首先看材质,端砚的石质细腻,摸上去像婴儿的皮肤,这个砚台的石质就很细腻,而且有‘石眼’——石眼是端砚的精华,越多越圆越值钱,这个砚台有三个石眼,品相不错。再看砚台的形状,是‘长方形’,是清代常见的砚台形状,砚池的打磨很光滑,没有现代工具的痕迹。综合来看,这个端砚是清代中期的,有石眼,保存完好,市场价值大概在五千到六千之间,是个不错的文房用品。”

小白在弹幕里回复:“谢谢砚哥!我会好好保存的!以后还想跟你学鉴定!”

接下来,陈砚又鉴定了“老顽童”的民国纸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百元,保存完好,市场价值大概在两百左右;还有一个新粉丝“收藏新手小吴”的清代粉彩小碟,是民窑的,有小瑕疵,市场价值大概在五百左右。

直播过程中,粉丝提问不断,比如“怎么看老银和新银”“端砚怎么保养”“民国纸币怎么保存”,陈砚都耐心解答。“老银和新银的区别,主要看颜色和工艺,老银偏暗,工艺是手工的,新银偏亮,大多是机器工艺;端砚保养要注意别摔,不用的时候用宣纸包起来,避免阳光直射;民国纸币要放在密封袋里,避免受潮和虫蛀。”

晚上八点,直播接近尾声,陈砚对着镜头说:“今天的直播差不多到这了,上午捡漏了宣德青花梅瓶,下午鉴定了粉丝的藏品,希望大家能学到一些收藏知识。下周老周说有个农村收货的机会,可能有老家具,咱们一起去看看,说不定能捡到更有意思的漏。记得点赞关注,下次直播不迷路!”

弹幕里纷纷留言:“期待下周!”“砚哥辛苦了!”“下次一定要看老家具!”

陈砚跟网友道别后,关掉直播,坐在博古架前,看着今天的收获,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拿起宣德青花梅瓶,用软布轻轻擦拭着瓶身,想着下周的农村收货之旅,不禁有些期待。他知道,收藏的路上永远充满惊喜,每一次新的发现,每一次给粉丝科普知识,都让他觉得这份事业充满意义。而他最希望的,就是能通过自己的直播,让更多人了解收藏的乐趣,爱上华夏文明的瑰宝。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万界永仙锦衣御明朝阳警事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大唐:吃货将军雾都侦探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覆手我成了六零后甜宠贴身辣妻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我家娘子在修仙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大明第一臣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旧金山往事纯情校医
经典收藏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炮灰娇妻震惊!主神老婆竟是我自己和反派狼王贴贴,我假孕成真了!中州梦史四合院之开局让傻柱识破绝户计从雨之国开始改造火影世界禁止宿主当渣男后,炮灰被宠上天豪门全员读心?缺德后妈创哭他们复仇!假千金血洗全家绝不原谅嫁给万年老妖,想短命都不行穿成恶毒后妈,努力养正小反派灵泉空间之逃荒农女超彪悍爱情自有天意,缘分命中注定闪婚亿万总裁,首富马甲藏不住了人在港综,一路狂飙温柔成瘾大筒木众神陨落v科技之巅重塑未假千金一不小心养了反派,想跑路王爷痛哭,王妃画风逐渐走歪探仙途:从凡人开始步步登天
最近更新重生八零小福女恶女娇娆,诱哄阴鸷大佬为她痴狂青梅绕指酥我在新朝搞基建胎穿后我掌管全家气运女配她过分美貌柯南之潘多拉之心穿成长官早逝发妻,随军后多胎啦京色缠春拐了个病娇小太监温家嫡女杀疯了全修真界我最强快穿女配是个真大佬昨夜情话,转身天涯娇娇心声野,撩得反派王爷红眼宠灼灼沉溺风少,夫人马甲被爆了御兽从契约一条龙开始穿成相府嫡女,我带头造反了春深囚宦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txt下载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