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皮皮的小猪

首页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大夏第一皇子春回大明朝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神级英雄女帝太监最风流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骗了康熙调教大宋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皮皮的小猪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全文阅读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txt下载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2章 周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吕素禾想,或许再过两年自己就能离开高原去追寻幸福。

除了种植,周诚还教过吕顺等人用牛筋编织渔网,冬日如何在湖里凿冰捕鱼。

吕家正值壮年的男人多,不缺劳动力,对粮食和肉类的消耗大。

这个朝代地主家也未必有多少存粮,牧民有牛羊,可也不能放开肚皮吃。

能多捕捞些鱼作为粮食和肉类的补充是最好不过的事。

吕顺带领族里的壮年男子和奴仆去湖里网了一天鱼,网到超过一万斤鱼。

按照人头算每人至少能分到一百斤鱼。

学会了捕鱼的方法,日后何愁没鱼吃。

将牛羊毛纺成线织毛衣,还有种植土豆等等......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这个冬季吕家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一晃,年关将近。

新朝建立,大亓朝已成为历史洪流中的一粒尘埃。

新皇登基后改国号为周,大赦天下,免征三年赋税,与民休养生息,三年后交一成半的田赋畜赋。

且从今往后不再收取口钱和算赋。

也就是废除了人头税。

相比先前高达五成的税赋,这已是非常低了。

照西县的衙役在街巷敲锣打鼓,宣告朝廷颁发的诏令。

对于生活在底层的百姓而言,只要自身能得到利益那就是好事。

至于谁执掌朝政,与他们又有何关系。

连续两年天灾令百姓脸上都蒙上了阴影,听到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当街欢呼起来。

搬到县城这一年多,殷氏每过一两个月就会带孩子们去大营子沟两日,跟陈芸娘学认字和算术。

一年时间过去,学会了几百个字,母子几人能够轻松看懂官府的告示。

即便亲耳听到这个好消息仍然让她觉得难以置信,像是在做梦一样。

“快给娘念念上面写的是什么?”

陈月指着字念了两遍官府写在墙上的告示,殷氏才惊喜的反应过来,好日子要来了。

殷氏欣喜地对陈月道:“快,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大姑一家。”

不用交赋税,大姑子一家几百亩地三年能剩下不少粮食。

母子五人刚要去大营子沟,二房的陈盼儿气喘吁吁地跑来。

“大伯娘,爷没了,大伯让我来喊你们回去。”

“怎么突然没了?”殷氏问道。

陈满仓没跟殷氏和离,也没写休书。

殷氏还是陈家妇,需要带着孩子们回村子奔丧。

殷氏想让两个儿子走科举,孝道大过天,在孝道上就不能想到让抓着把柄。

因此她跟孩子们对外称家中人口多,正好大姑子在城里有宅子,让她们母子帮着守房子。

她每个月都会带孩子们去陈家集走一遭。

陈父缠绵病榻五年,听到这个好消息,太过激动一口气没上来,带着无限遗憾走了。

陈盼儿解释后,殷氏让陈盼儿等一等,随后吩咐女儿儿子收拾两身衣服回陈家。

路上殷氏又问陈盼儿:“有没有去大营子沟告知你大姑姑夫?”

岳父母亡故,出嫁女和女婿通常是需要去奔丧,不过也得看人,一些人家的公婆太厉害,会找各种理由不让儿子儿媳去给亲家披麻戴孝。

若是路途较远的也没法去奔丧。

陈盼儿摇头:“奶和大伯、我爹娘都没提,不知道。”

殷氏便没再多问。

陈家人不去通知,将来也就没脸把不孝的名声往大姑子夫妻身上安。

里正收到县衙下发的告示后,挨个村的通知。

免掉三年赋税,不仅仅对所有没有功名的百姓而言都是好消息,对土里刨食的农民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大亓朝建朝初期税赋很低,开国帝王驾崩新皇登基,税赋一代比一代高。

对于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农民,征收的税尤为苛刻。

除了人口赋还有沉重的田赋和畜赋。

人口赋从最早的小儿七岁至十四岁收口钱,十四岁以上征收算赋。

到现在的三岁小儿便开始征收口钱,七岁征收算赋,直至六十岁为止。

许多贫困百姓生了女儿不愿意缴纳人口税,便把女儿溺死掐死。

这条法令出来,至少能挽救许多女孩儿的生命。

免收三年赋税,更是令人振奋。

周诚也非常高兴,谁当皇帝他无所谓,他在朝廷里有靠山就够了。

天下太平,百姓不缺吃喝,就能做生意挣大钱了。

“这三年咱们可得多种粮食,多养猪,争取把欠大郎的债都还了,再把家里茅草屋推了盖成青砖大瓦房。”

“对对对,来年肯定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咱们可得抓紧机会挣钱屯粮。”

“咱们听大郎的,大郎让咱们怎么做就怎么做。”

“是这个理儿,若非大郎,咱们这会儿在哪逃难都不知道。”

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地探讨着未来三年如何发家致富。

以往不敢多养家畜,一方面是没有多余的粮食,另一方面就是朝廷按照牲畜大小收畜赋。

辛苦养一场,要交四成的税,着实不划算。

故而许多人家都不愿意多养,养的越多越便宜了朝廷。

周诚种了两年地养了两年家畜,从未交过田赋和畜赋,他都快忘了还有畜赋这茬。

这会儿听大家议论才后知后觉的想起,确实有这事儿。

前朝规定开荒三年不交田赋,可没有三年不交畜赋的规定。

周诚悄声问里正。

里正同样小声回答:“是彭大人挡下来了。”

周诚于村民有天大的恩情,自然不会有人去告发他。

更何况父母官都装作没看到周诚家大大小小几千只家畜,就算有人眼红也不敢去惹怒父母官。

挨板子蹲大狱都是轻的。

周诚恍然大悟,喜滋滋地说:“原来是这样,大哥对我可真好。”

做了好事居然不让他知道。

果然朝廷有人好办事儿。

随即又想到那位英姿飒爽,砍人脑袋眼也不眨如同砍西瓜一般的卢将军,如今成了身份尊贵的公主,不知她还会不会继续待在军营,带兵打仗。

青州这边,赵庆已经收获了第一批萝卜。

种的是本地的萝卜种子,个头较小。

不是周诚不愿意把高产种子拿出来,实在是种植面积大,他没法当着吕家父子的面变出大量的种子。

在将士们精心呵护下,萝卜比周诚预期的产量更高。

土豆长势喜人。

赵庆做了几个月知州,发现做文官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卢清婉并不会在青州长待。

她爹成了周朝的开国皇帝,但并不意味着天下就已经太平。

还有不少起义军和山匪需要剿灭,边境上亦只是暂时的安定。

她一个哥哥驻守在西北,一个驻守东部,她来青州主要是剿灭逃到青州,盘踞在青州东北部的一支起义军。

顺带帮赵庆铺路,免得他撂挑子不干。

事情处理好便要回京都,无论是做养尊处优的公主,还是驻守一方的将领。

得看她父皇的旨意。

......

殷氏几人到陈家外便听到哭声一片。

殷氏小声叮嘱儿女:“你们也哭,哭的越大声越好。”

陈父陈母对孙女只是口头上的喜爱,嘴上没少说无论孙男还是孙女,同样喜爱的话。

实际上,有什么好东西全都是孙子的,孙女只有看的份。

小孩子精明着,能分出谁是真正对自己好,谁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陈月和堂姐堂妹们对陈父的死,并不会跟陈近陈远兄弟一般感到难受。

但要是不哭让人传出去终归不是好事。

陈月哭不出来,只得狠狠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痛得她眼泪唰唰地掉,表情别提有多痛苦。

陈盼儿瞧见了,也学她,瞬间泪流满面。

陈父装殓后好等年后下葬,陈满仓兄弟不是不想通知陈芸娘和周诚,而是马上就过年了。

况且老父亲要到年后才安葬,现在通知,这个年陈芸娘肯定会过的不开心。

干脆等年后要下葬了再说。

倒是通知了陈丽娘,她没来,杜长河跟两个儿子来了。

杜长河去年将陈丽娘休了自己带着两个儿子过,她就把自己嫁到了隔壁村,做了个老鳏夫的填房。

之后便再没回过娘家。

偏疼她的爹死了她知道了也不露面。

为了个狼心狗肺的女儿,一家子把最孝顺的女儿和最有能耐的女婿都得罪的透透的。

陈母心里说不出来的悔恨和难受,恨不得跟老头子一起走了,腿一蹬一了百了。

她看殷氏和殷氏的四个儿女很不爽,包括疼爱多年的两个孙子。

既然他们都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她也懒得装了,对娘五个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殷氏浑不在意,虽说还没帮大姑子做事,可她相信大姑子和妹夫会拉拔他们母子。

更何况如今是大周朝,即便是种地也比前朝过的好。

殷氏心里有底,哪管陈母对她横眉立目。

反倒是陈母不高兴她就高兴。

至于陈满仓如何看她那就更无所谓了。

她还盼着陈满仓赶紧跟她和离,今后各不相干。

殷氏和孩子们在陈家集待了两天就回县城。

走出陈家门,听到陈母在屋里骂她和两个女儿,还带上了她两个儿子,骂的很难听。

殷氏忍了又忍才没回去跟她大吵一架。

陈满仓低声劝道:“娘,别骂了,殷氏是个明白人,是我们糊涂。”

殷氏扯了下嘴角。

呦呵,难得听到大孝子陈满仓违逆他那糊涂娘。

除夕夜前一晚,陈盼儿又来了。

“盼儿,这么晚你怎么一个人来了?受委屈还是怎么了?快进来暖暖。”

冬日申时中就黑透了,这会儿刚好亥时初,城门要到亥时末才下钥。

可外头黑咕隆咚的,陈家竟让个半大姑娘走夜路,殷氏在心里骂了陈家人一通。

简直不把姑娘当人。

“大伯母,奶不行了,想见阿近和阿远。”

陈盼儿小脸煞白,嘴唇发紫,既是冻的也是吓的。

天太黑,一路上既怕山里饿狠了的野兽跑下来把她叼走,也怕被拍花子抓去卖了。

更怕鬼。

殷氏语塞。

老太太不行了?前几日骂的不是挺得劲儿的么。

这么快就要下去陪老爷子了。

“瞧给你冻成什么样了,阿月,给盼儿倒碗热水来,再拿个窝头烤热。”

“好的娘。”

陈月将炉子上温着的陶罐里倒出一碗热水,又拿个糙粮窝头放在炉子上烤热。

陈盼儿坐在暖和的炕上,哆哆嗦嗦地捧着碗,喝了几口,又吃完窝头才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殷氏有些心疼这个在陈家跟小丫鬟似的丫头。

说道:“就在这儿歇一晚,明日一早再回村,陈家要问起咱们就说城门已经下钥出不了城。”

老太太喜爱她两个儿子的时候哄着二房两口子供养她儿子,不喜欢了连正眼都不看。

那日还骂她儿子来着。

今儿大半夜的想见她儿子,那也得她同意才行。

陈盼儿胆战心惊的跑过来,到现在心脏还砰砰狂跳,她也不想连夜回去,点头说:“好,听大伯母的。”

喜欢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护花大国士丹道仙途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美女的超强近卫赵东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三国:东归志!逆天腹黑狂女:绝世狂妃魔法史记苏泽列传雷裂苍穹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首辅大人有妖气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小鲜肉从军记道岳独尊先缅北后樱花,我在全球搞事情剑道至尊剑无双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重生90:辣妻要翻天
经典收藏秦有锐士帝国联盟凤霸天下女皇威武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我在大明割韭菜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染谷君的异常大宋祖王爷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朱门华章录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老子就是要战争岭南宗师生子当如孙仲谋万界之我是演员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大宋说书人青铜甲
最近更新汉水东流十国风华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风雪战火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奋斗在嘉靖年间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隋烽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大舜西游记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大漠群英传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皮皮的小猪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txt下载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最新章节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