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顾兴瑶

首页 >>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兵锋王座崇祯聊天群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郭嘉扶明录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骗了康熙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顾兴瑶 -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全文阅读 -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txt下载 -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41章 再次干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徐大人拿汉唐说事,怕是忘了汉唐迁民的教训!”刘一燝立刻接话,“汉武帝迁民朔方,耗资亿万,百姓流离失所,差点激起民变;唐太宗迁民西域,因水土不服,死者十之三四,最后不得不将剩余百姓迁回。前车之鉴犹在,徐大人为何视而不见?”

“刘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显平立刻反驳,“汉武帝迁民虽耗资,可朔方安定后,为汉朝抵御匈奴提供了根基,后世才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唐太宗迁民西域,虽有死伤,可西域各族归附,丝绸之路复通,朝廷岁入大增。那些暂时的困难,比起长远的好处,算得了什么?”

他顿了顿,掰着指头数道:“再说近的,洪武帝时期,迁民山西至河北、河南,当时也有大臣反对,说百姓不愿动。可朝廷给了田、给了粮,最后迁去的百姓安居乐业,河北、河南的荒地尽开,原本在暴元统治之下的荒芜之地,如今成了成了富庶之地。永乐帝迁民北京周边,也是一样的道理——哪次迁民不是克服困难,最后成了好事?”

“洪武帝、永乐帝时天下初定,百姓本就流离,迁民是顺势而为;如今中原安稳,强行迁民,是逆势而动!”赵南星反驳道,“山西迁民时,是因为山西少灾,百姓多,而河北、河南因战乱人口少,是‘填坑’;如今辽东是因为战乱人口少,可中原是安稳之地,这能一样吗?百姓在中原有家有业,谁肯去辽东受苦?”

“怎么是强行?”徐沐阳出列道,“朝廷是‘招迁’,不是‘强迁’。愿意去的,给好处;不愿去的,绝不勉强。那些在中原没地种、没饭吃的百姓,得知去辽东能得四十亩地,还能免赋税,怕是求之不得。赵大人总说百姓不愿,怕是没问过那些吃不饱饭的百姓吧?”

“你怎知我没问过?”赵南星激动起来,“我去年巡按山东,见过多少百姓守着祖宅不肯走?就算穷,也舍不得离开祖坟!你给再多地,他们也不愿去!”

“那是没给够希望!”袁弘道,“若祖宅旁边就是饿死的风险,祖坟周围都是荒地,他们还会守着吗?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自然会选!”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徐党这边,周显平引经据典,从《汉书·食货志》里的移民记载,讲到唐、宋的垦荒章程,把历朝迁民的好处数了个遍。

袁弘则拍着胸脯保证,工部能备好耕牛、农具,绝不让百姓到了辽东无物可用;冯懦和徐沐阳则从吏治角度出发,说会选派得力官员沿途护送、到地安置,绝不让贪官污吏克扣粮草。

东林党这边,刘一燝时不时咳嗽两声,却句句都戳在要害上——中原赋税减少怎么办?迁民途中出了意外怎么办?辽东防务跟不上怎么办?赵南星则盯着“百姓意愿”不放,翻来覆去说百姓安土重迁,强行推动会引发民怨;高攀龙和杨涟则更冷静些,从财政、军事的角度分析风险,说朝廷现在既要应对辽东战事,又要赈济南方水灾,实在没那么多钱支撑百万迁民。

“. . . . . .臣刚刚算过一笔账,”高攀龙拿出随身的小册子,“迁一百万百姓,口粮两百万石,耕牛数万万头,种子五万石,还有沿途的车马、船只、官员差旅,少说也要耗银数百万两。今年朝廷边军军饷就欠了五十万两,南方水灾赈济需一百万两,这几百万两从哪来?是要克扣军饷,还是要让南方灾民饿着?”

这话一出,殿内稍静了些。众人都看向户部尚书周显平,等着他回应。

周显平脸色微沉,却还是硬着头皮道:“钱的事,户部可以想办法。一是今年从商税中可以抽出一百万两的税银。二是暂借一部分官盐专卖的收入,三是减少京中冗余开支。只要能把迁民办成,这些困难都能克服。若是因省钱而放着辽东不管,将来辽东丢了,损失的可就不是两百万两,是整个大明的江山!”

“周大人真是好大的口气!”杨涟冷笑,“收上来的商税是以备不时之需的,怎能随便挪?官盐专卖的收入是要给边军发饷的,挪了,边军将士喝西北风?减少京中开支?京中各部衙的俸禄、驿站的开销,哪一样能减?周大人这是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怕是墙也拆了,西墙也没补上!”

东林党人对于周显平的提议是非常恼火的,尤其是商税这一项,这一项可都是江南士族的钱,如今进了朝廷的腰包,对他们这些出自江南的官员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这其中就有不少是他们自己家的钱,他们还想着从别的法子上给捞回来呢,怎么能让这些钱送到辽东去?

于是纷纷开口反对,甚至有甚者想要以死进谏,只为留住那白花花的银子。

“那依杨大人之见,辽东就不管了?”徐天爵沉声问,“任由人口缺口扩大,任由田地荒芜,等女真人慢慢蚕食?”

“不是不管,是另想办法!”刘一燝道,“可以先从辽东幸存的百姓里招抚,让他们开垦荒地;可以让边军屯田,既守边又耕种;何必非要从千里之外迁民?”

“招抚辽民?”徐天爵摇头,“辽民死的死、俘的俘,剩下的也多是流离失所,哪有力量开垦?边军屯田?边军要防备蒙古、清扫剩下的女真残余,哪有时间专心耕种?刘大人的办法,治标不治本!”

“不管说多少,反正我不同意,朝廷的钱有朝廷的用途,不可能随便拨出来用于迁民。”

双方又吵了起来,从财政吵到民生,从历史吵到当下,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对方朝服上。皇极殿里,官员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有的急得面红耳赤,有的气得手舞足蹈,连朱漆柱上的灰尘都仿佛被震得簌簌往下掉。

毕竟皇帝没有说话,就是默许,现在不吵,利益可就没了。

龙椅上的朱由校,起初还皱着眉听着,后来渐渐没了耐心。他本就对这些朝堂争论兴趣不大,比起迁民不迁民,他更想回后宫摆弄他的木工活。听着下面吵来吵去,一会儿说“汉唐先例”,一会儿说“中原安危”,他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眼皮越来越沉。

尤福财见他头一点一点的,连忙上前低声道:“陛下,要不先休会?”

朱由校迷迷糊糊地摆摆手,打了个哈欠,目光扫过殿中吵得不可开交的众人,只觉得他们像一群聒噪的麻雀。他有气无力地抬手:“别吵了. . . . . .。”

声音不大,却像一盆冷水浇在热油里,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皇帝,等着他发话。

朱由校揉了揉眼睛,含糊道:“徐爱卿的提议. . . . . .听着是有道理的,辽东是得有人 . . . . . .其他爱卿说的风险,也不是没道理. . . . . . 。”

他顿了顿,实在没心思细想,“这事. . . . . .挺复杂的,徐爱卿,你和内阁、六部再商议商议,拿出个更细的章程来. . . . . .下次直接报司礼监审吧!。”

说完,他不等众人回应,便撑着龙椅站起身:“退朝。”

“陛下——”东林党人还想再说,却见朱由校已经被近侍扶着,脚步匆匆地往后宫去了,显然是一刻也不想多待。

喜欢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英雄联盟:我的时代兰亭雅集我成了六零后七零位面小军嫂万界永仙我家娘子在修仙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宋成祖嫚嫚长途魔法史记苏泽列传我的神通有技术凌天狂婿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神剑无敌系统大明第一臣丹道仙途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将军不容易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
经典收藏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秦有锐士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特种兵之一夫当关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隋唐八卦史【精华版】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三国之黄巾天下人在大唐本想低调白话历史兴衰演义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三国第一狠人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南唐晚来风枌榆草木长盛世第一妾
最近更新冰临谷锦衣血诏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岂独无故大唐躺平王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三藏还俗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英烈传奇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高门庶子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大宋伏魔司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顾兴瑶 -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txt下载 -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最新章节 -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