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首页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器焰嚣张挽清:同治盛世我在明朝当国公明末:乱世崛起将军好凶猛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亮剑:我只打硬仗天命靡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文阅读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txt下载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08章 正面阻击和两侧伏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那探子还未到跟前,便远远地高喊起来,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空旷的原野上炸响:“报……启禀郭帅,叛军的前锋距离我们的步兵阵地还有八里之遥,他们正一步步地向我们逼近。”

郭子仪一脸凝重,他站在高处,极目远眺,目光如炬,紧紧锁定着远方的地平线。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再探!叛军每进二里必须报信,一旦叛军突然加速,更要立刻报信!不得有误!”

“是!”探子毫不犹豫地回应道,他的声音在风中回荡,带着一丝决绝。

随即,他策马疾驰而去,马蹄声如鼓点般急促,扬起一片尘土,如同一支离弦之箭,迅速消失在远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大约一刻钟之后,又有一名探子如疾风般飞奔而来。

他的脸色有些苍白,额头上挂满了汗珠,显然是一路狂奔所致。

“报!”探子喘着粗气,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叛军距离我军前锋步兵阵地仅有四里之遥了!”

郭子仪眼神锐利如鹰,他当机立断,声音高亢地喊道:“传令!抛石机阵地务必随时做好抛射前的准备!不得有丝毫延误!”

“是!”旁边的两名传令兵齐声应和,他们的动作迅速而利落,转身如旋风一般,快步走向一边。

与此同时,他们手中的蓝红两色旗子在空中飞舞,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

那动作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拖沓和犹豫。

这种独特的旗语,乃是裴徽的独门发明。

如今,它已经在裴徽长安麾下的军队中广泛流传,成为了一种高效而隐秘的传令方式。

郭子仪曾经亲眼目睹过郭襄阳的特战大队使用这种旗语,当时他就被其简洁明了、无声无息的特点所吸引。

这种方式就像是一把隐藏在暗处的利刃,在偷袭和埋伏时传令,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因此,郭子仪果断地借鉴了过来,并在自己的麾下军队中大力推行。

他相信,这种旗语将会为他的军队带来更大的优势和胜利。

就在这时,一名探子气喘吁吁地跑来,向郭子仪和杜黄裳禀报:“启禀大帅,敌军前锋距阵地仅三里矣!”

郭子仪和杜黄裳对视一眼,两人的目光交汇,仿佛在瞬间就交换了彼此的想法和判断。

尽管他们并没有使用望远镜,但凭借着多年的战斗经验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他们仍然能够将叛军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郭子仪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他那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喊道:“传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

他的话音刚落,身边立刻有六组传令兵如训练有素的舞者一般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和精准的动作,通过旗语将郭子仪的命令传达到各个阵地。

正面阻敌的步兵和骑兵阵地、隐藏在两侧山脉中的两支骑兵、两侧山坡上的抛石机阵地,都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命令。

这些士兵们立刻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严阵以待。

郭子仪心里很清楚,除了隐藏在两侧的骑兵之外,正面对敌的人马和两侧的抛石机此刻定然已经被叛军识破。

而叛军在有所防备的情况下,以史思明老谋深算的作战经验,再加上又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突袭能够产生的成效实际上微乎其微。

更糟糕的是,他们的人数比叛军还少了一万之众。

这无疑给这场战斗增加了巨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郭子仪并未有丝毫气馁之意。

他心中早已有了一盘精妙的如意算盘:那就是让两万步兵如铜墙铁壁般死死拦住近四万叛军的正面冲锋。

只要能够拖住叛军一段时间,为后续的战术调整争取足够的时间,那么这场看似必败的战局就有可能出现转机。

所以说,这两万步兵绝非普通意义上的伏击,他们更像是一群凶猛的拦路虎,死死地挡住了叛军前进的道路。

而这一切,都是郭子仪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挑选的结果。

此处无名大峡谷的宽度仅有三百多步,相较于其他地方而言,显得较为狭窄。

而这样的地形,恰好形成了一个咽喉要地。

郭子仪所在的指挥台,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稳稳地矗立在左侧一处平坦且视野开阔的山坡上。

这里仿佛是专门为郭子仪量身定制的舞台,不仅地势平坦,而且视野极佳。

更重要的是,这里早已被人挖掘出一块半亩大的平地,使得整个指挥台显得格外宽敞。

除了郭子仪本人外,还有杜黄裳以及百名如狼似虎的亲兵驻守在此。

除此之外,现场还有四十名传令旗手和八面震耳欲聋的大鼓,以及号角、铜锣等各种指挥通信兵,他们都已严阵以待,如临大敌,只等一声令下,便会立刻传达命令。

两万步兵则如同钢铁长城一般,矗立在指挥台下方两山之间,他们的队列整齐划一,毫无破绽,宛如一体。

每个人都站得笔直,手中紧握着武器,散发出一种无坚不摧的气势。

不仅如此,在步兵阵地之前,还特意挖设了一些固若金汤的防御阻敌工事。

这些工事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形成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它们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挡敌人的进攻,还能为己方提供掩护和支援,使步兵们在战斗中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敌人的攻击。

……

……

史思明站在高处,他的双眼如同鹰隼一般,锐利而凶狠,死死地盯着眼前裴徽一方的步兵战线。

尽管这些步兵的人数看起来并不多,大约只有两万人左右,但他们的战阵却整齐得令人惊叹,仿佛是用刀切斧削而成。

每一排士兵之间的间距都恰到好处,既不会过于拥挤,也不会留出空隙给敌人可乘之机。

这战阵的严密程度让史思明感到难以置信,他瞪大了眼睛,仿佛要把这战阵看穿似的。

他不禁暗自思忖:“这样的步兵战阵,简直就像铜墙铁壁一般,恰好将我们的前路死死堵住了。”

史思明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的目光在步兵战阵上快速地扫视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试图找到一丝破绽,但却一无所获。

“竟然看不见任何骑兵!”史思明心中暗自嘀咕道,“这些骑兵可能就像毒蛇一般,藏匿在两侧,伺机偷袭我们。”

他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劲,心中的不安也愈发强烈起来。

正当史思明思考着如何应对这看似无懈可击的步兵战阵时,武令珣在旁边说道:“大帅,我军已经完成冲锋准备。”

史思明转头看了一眼武令珣,只见他的眼中闪烁着与自己一样的熊熊战意。

“好!”史思明应了一声,声音中透露出一股决断和果敢。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环顾了一下周围的地形。

史思明站在远处,遥遥地望向郭子仪所在的指挥台,心中暗自思忖:“那个人想必就是郭子仪吧。”

然而,由于距离实在太远,再加上战场上烟尘滚滚,遮天蔽日,史思明根本无法看清郭子仪的面容。

即使他竭尽全力,也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仿佛被一层薄纱笼罩着。

而且,就算史思明能够看清郭子仪的长相,他也无法确定裴徽一方的大军统帅究竟是不是郭子仪,因为他压根就不认识郭子仪。

史思明眯起双眼,目光如鹰般锐利,紧紧地盯着两边山坡上的抛石机阵地。

他那久经沙场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这看似普通的阵地中似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多年的战争指挥生涯让史思明对各种战术和战场形势都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心中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两边的抛石机阵地极有可能会给他的军队带来惨重的伤亡。

不仅如此,史思明虽然已经猜到对方的骑兵可能藏匿在两侧的山中,但具体的位置却不得而知。

他知道,如果不能及时找到这些骑兵的藏身之处,一旦他们突然杀出,自己的军队将会陷入被动。

史思明派出的斥候迟迟没有归来,这让他心急如焚,因为他对敌人的一些行动完全不了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史思明的心情愈发沉重,他不知道敌人究竟在谋划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会从哪个方向发动攻击。

更让史思明担忧的是,如果对方的骑兵在他们的正面主力与对方步兵交战时,像鬼魅一样突然从两侧杀出,那么即使他们提前有所防备,也会陷入极度的被动。

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军队很容易被敌人包抄,首尾不能相顾,一旦陷入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史思明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稍有不慎,整个大军就可能会土崩瓦解,一败涂地。

在短暂的迟疑之后,他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武将军,你率领你麾下的一万虎狼之师,等会儿无论如何都不要参战。你们要在两侧布阵,如同门神一般,面向外面,严密防守。一定要保护好我军的侧翼,尤其是辎重和粮草,绝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武将军领命后,立刻率领他的部队前往指定地点布阵。

“余下三万精锐,依目前行军之序,以五千人为一阵,分左右两路杀阵,同时进击,为本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穿眼前这些步兵战阵!”

史思明站在高坡之上,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战场上回荡。

他的面容沉稳如山,仿佛没有什么能够撼动他的决心。

史思明的命令简洁明了,却又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勇气。

他深知,在这紧要关头,只有果断而精准的决策才能带领大军取得胜利。

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眼前的敌军战阵,仿佛能够看穿敌人的弱点和破绽。

“遵命,大帅!”传令兵们齐声回应。

紧接着,这些传令兵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去,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迅速穿梭,将史思明的命令迅速传达给各个部队。

每一个传令兵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命令传递出去,不能有丝毫的延误。

“三千亲兵,留守本帅身边,作为机动作战之师,随时听候命令!”史思明的目光扫过他的亲兵们,这些人都是他最信任的战士,他们的忠诚和勇气毋庸置疑。

“遵命,大帅!”亲兵们齐声高呼,他们的声音如同钢铁撞击一般,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史思明的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助威。

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战场,那里是他的敌人,也是他证明自己的舞台。

号角声骤然响起,如同激昂的战歌,激励着大燕国的军队奋勇向前。

士兵们的呐喊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水,迅速席卷了整个战场。

正面战场上,两万骑兵如猛虎下山,他们的速度快如闪电,气势如虹。

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

这些骑兵们手持长枪,身披重甲,他们的冲锋如同雷霆万钧,不可阻挡。

裴徽一方军队在临时布置的长一里的阵地上,加铁钉的拒马锁紧密相连,宛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

这些拒马锁不仅彼此相连,还被铺盖上了密密麻麻的荆棘,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而在拒马锁之上,远比寻常铁枪要长的拒马枪林立,寒光闪闪,仿佛是一片死亡之林。

在拒马锁的后方,是巨型弩枪机,它们如同狰狞巨兽,虎视眈眈地盯着大燕国的人马。

这些弩枪机巨大而威猛,其威力足以让任何敌人胆寒。

大燕国的人马面对如此坚固的防线,犹如无头苍蝇一般,根本无法直直地冲上去。

他们被拒马锁和荆棘所阻挡,前进的道路变得异常艰难。

而裴徽一方则占据着有利地形,除了两边山坡上的巨型抛石机和士兵人手一把连发快弩之外,还有许多天工之城研发出产的新型武器装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种将守城用的床弩改造成的巨型枪弩。

这种枪弩体型巨大,犹如庞然大物,令人望而生畏。

战斗首先在双方的远程攻击中展开,尤其是那射程和精准性远超当世抛石机的巨型抛石机,它们就像是雷神之锤,威力惊人。

随着一声声整齐的号令,两边的破石机阵地开始如暴风骤雨般抛射。

然而,与普通的抛石机不同的是,两边的阵地每次抛射中,除了正常的圆石之外,还夹杂着两个火药包。

这些火药包一旦爆炸,其威力将会是毁灭性的。

没错,技术含量并不高的黑火药,在裴徽的指导下,早在半年前天工之城便已经研制而成。

之前在真定府,他们小试牛刀,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而刚才,不良人炸毁了大燕国军队的后路,这无疑给了裴徽一方一个绝佳的机会。

此次,裴徽决定将这一秘密武器投入到战场中。

使用抛石机抛射火药包,这是他们首次在如此大规模的战场上使用这种战术。

双方的远程攻击甫一开始,史思明等大燕军队中的不少将官便如遭雷击,脸色大变。

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裴徽一方竟然拥有如此恐怖的武器。

面对裴徽一方那如泰山压卵般的抛石机和巨型弩枪,大燕军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而且,这些武器的杀伤力简直惊天地泣鬼神,尤其是那火药包,在带来大量杀伤的同时,还让他们的战马惊恐万分。

每一次炸药包的爆炸,都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大燕军队的冲锋阵型中掀起轩然大波。

爆炸产生的巨响和冲击波,使得大燕军队的士兵们惊恐失措,原本整齐的冲锋阵型瞬间陷入混乱之中。

若不是史思明的这支军队意志坚韧,且骑射经验丰富无比,光是那炸药包便能将他们的冲锋阵型彻底摧毁。

然而,尽管他们勉强维持住了阵型,但士气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非常炸裂,天生锦鲤体质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皇道顾先生约个婚抗日之兵魂传说纯情校医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极品妖孽兵王斗罗:比比东弃养,雪帝哺育成人雷裂苍穹明末:乱世崛起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大唐:吃货将军一世之尊东宫媚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覆手仙农宗
经典收藏青铜甲人在大唐本想低调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郭嘉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生子当如孙仲谋汉朝至上从伍千里开始盛世第一妾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吕布有扇穿越门凤霸天下女皇威武我在大明割韭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白话历史兴衰演义歃血人在三国也修真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朱门华章录万界之我是演员
最近更新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大梁辽王我在元末当霸王大胤商枭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汉末听雨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庶子风流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txt下载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最新章节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