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首页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风入邺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大唐双龙传明末:乱世崛起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我是正统我怕谁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生子当如孙仲谋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文阅读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txt下载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13章 日不落帝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北方的风雪与海东的硝烟渐渐平息,帝国最锐利的矛尖——高仙芝,正率领着他的安西远征军,跋涉在一条更为漫长、艰险而辉煌的征途上。

葱岭(帕米尔高原),世界屋脊。

狂风卷着雪粒,抽打在士兵们冻得发紫的脸上,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刀割般的痛楚。

空气稀薄得让人头晕目眩。

蜿蜒的军队如同一条钢铁长龙,在万年不化的冰川和嶙峋的绝壁间艰难前行。

“稳住!抓紧绳索!互相照应!” 校尉的吼声在狂风中显得微弱。

士兵们用粗大的绳索彼此串联,手脚并用地攀爬着近乎垂直的冰壁。

沉重的装备拖慢了速度,不时有失足者发出短促的惊呼,被绳索拉住,惊险万分。

高仙芝裹着厚厚的裘皮,嘴唇因缺氧而泛着青紫色,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他亲自下马,与士兵一同攀爬。“节帅!您…”亲兵焦急劝阻。

“闭嘴!”高仙芝喘息着,声音沙哑却坚定,“当年班超三十六骑可定西域!今我十万雄师,焉能被这雪山阻隔?告诉儿郎们,翻过这座山,山那边就是流淌着蜜与奶的河中之地!是唾手可得的荣耀!是子孙万代的功勋!爬!给老子爬上去!”

主帅的身先士卒,点燃了士兵心中不屈的火焰。咆哮声压过了风声,钢铁洪流顽强地翻越了天堑。

当他们终于踏上相对平缓的中亚绿洲(河中地区,撒马尔罕、布哈拉一带),眼前的景象让疲惫的将士们精神一振!

富饶的土地,繁华的城镇,然而,挡在他们面前的,是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仓促集结的庞大联军。

突厥骑兵、波斯重甲步兵、罗斯佣兵…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哼,乌合之众!”高仙芝放下望远镜,嘴角勾起一丝冷峭。他深谙“以夷制夷”和“火力碾压”的精髓。

“传令!葛逻禄、回纥仆从骑兵为先锋,袭扰两翼,疲敌扰敌!火器营、强弩营居中,构筑防御阵地!陌刀营、重甲步卒列阵于后,待命反击!”

“告诉各部,此战,不留俘虏!杀光所有敢于抵抗的异族!让‘天可汗’之名,响彻这万里西陲!”

“呜——呜——呜——!”唐军阵中号角长鸣。

战斗在广袤的中亚平原上爆发。

葛逻禄、回纥骑兵如同灵活的狼群,不断袭扰着联军庞大但略显笨重的两翼。

当联军主力被调动,开始不耐烦地发动集团冲锋时,唐军阵中响起了令他们魂飞魄散的死亡之音!

嗡——!嗤嗤嗤——!

轰!轰!轰!

密集如雨的强弩攒射!

遮天蔽日的火箭覆盖!

随后是震天动地的火炮齐鸣!

铸铁的炮弹在密集的冲锋阵列中犁开一道道血肉胡同!

开花弹在人群中炸开,火光与铁片带走大片生命!

联军冲锋的势头如同撞上无形的铜墙铁壁,瞬间血肉横飞,人仰马翻!

“魔鬼!唐军是魔鬼!”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联军阵型开始动摇。

就在此时,唐军阵中鼓声一变!沉重而肃杀!

“陌刀营!前进——!”如雷的怒吼响起!

早已蓄势待发的陌刀手们,身披最厚重的步人甲,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踏着撼动大地的步伐,排着森严的阵列,迎着混乱的敌军,稳步推进!

“起——刀——!”

“杀——!!!”

巨大的陌刀带着死亡的尖啸,整齐划一地劈斩而下!

如同巨大的绞肉机开动!

任何挡在刀锋之前的生命——无论是人还是马,是重甲还是皮盾——都在瞬间被斩断、撕裂、粉碎!

残肢断臂与破碎的武器漫天飞舞!

浓稠的血浆浸透了干燥的土地!

唐军的陌刀阵,如同死亡的磨盘,无情地碾压着联军最后的抵抗意志!

高仙芝亲率精锐玄甲骑兵,如同锋锐的箭矢,看准联军指挥中枢所在,发起了致命一击!

铁蹄践踏,马槊突刺!

所向披靡!察合台汗的苏丹战旗被斩落!

金帐汗国可汗的卫队被冲散!

兵败如山倒!庞大的联军在唐军步、骑、炮(火器)的完美协同打击下,彻底崩溃!

溃兵如同没头的苍蝇,亡命向西、向北逃窜。

高仙芝马不停蹄,分兵数路,狂飙突进!

一路横扫中亚诸城,兵锋直抵咸海之滨!

另一路北上,饮马伏尔加河,将金帐汗国的残余势力彻底驱逐至乌拉尔山以西!

唐军的赤旗,插在了撒马尔罕辉煌的宫殿之巅,插在了布哈拉古老的清真寺顶,插在了里海与咸海之滨!

高仙芝在伏尔加河畔勒石记功,上书:“大唐安西大都护高仙芝,奉天可汗诏,西征万里,破国数十,拓疆极西,至此立碑,昭示天威!”

落款处,是裴徽钦赐的印玺拓文。

消息传回,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恐!

“东方巨龙”、“唐祸”的惊呼,第一次真切地回荡在欧罗巴的王庭与城堡之间。

……

……

长安。

太极宫,紫宸殿。

又是捷报飞传的季节。

但这一次,殿内气氛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寰宇澄清的肃穆与满足。

巨大的沙盘上,帝国的疆域已被赤色的标记覆盖至前所未有的辽阔、

东北囊括契丹故地及海东道(朝鲜半岛)、倭国诸岛;

正北抵大漠草原深处;

西北越过葱岭,覆盖整个中亚,直抵咸海、里海,触角伸向伏尔加河;

西南则彻底消化吐蕃、南诏,势力深入天竺(印度)边缘。

裴徽依旧负手立于御案前,指尖轻轻拂过地球仪光滑的表面。

这一次,他的指尖从长安出发,轻松地划过那些新近染红的广袤区域,最终停留在象征帝国心脏的长安位置。

地球仪无声转动,仿佛整个已知世界,都在帝国的光辉下运转。

颜真卿、元载、王忠嗣、王维、罗晓宁、郭千里、刘晏、李太白、杜黄裳等一干重臣肃立殿下。

人人脸上都带着历经沧桑、见证伟业的荣光。

“陛下,”颜真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激动,也是如释重负,“熊虎军团荡平契丹,龙武军团和水师犁庭新罗和倭国,高节帅万里西征,拓土何止万里!”

“察合台、金帐汗国已成历史烟云!”

“自陛下登基,扫平内乱,诛除国贼,北却契丹,东平新罗、倭国,西定河中,南灭吐蕃、南诏!幅员之广,亘古未有!四夷宾服,海内晏然!此乃千秋伟业,万世之基!”

王忠嗣感慨万千:“老臣纵横半生,未尝见兵锋之盛如陛下之朝!火器之威,天兵之锐,实乃天佑大唐!”

郭千里咧着嘴,摸着络腮胡,声若洪钟:“痛快!真他娘的痛快!灭一国简直跟灭一城一样!”

高仙芝派来的使者高恭敬地呈上西征图册、缴获的异宝以及伏尔加河畔的碑文拓片:“节帅命末将禀告陛下:西征将士,幸不辱命!极西之地,已闻天可汗之名!立碑之处,胡商震恐,不敢东顾!此皆陛下圣德威远,将士效死之功!”

裴徽缓缓转过身。

他的脸上,没有狂喜,只有一种阅尽千帆、掌控乾坤的平静与深邃。

目光扫过殿下这些为他、为帝国开疆拓土、立下不世功勋的臣子,扫过那象征着帝国无上疆域的沙盘。

“众卿辛苦。”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心底,带着抚慰与肯定,“这煌煌盛世,非朕一人之功,乃将士用命,臣工戮力,万民归心之果。”

他走到巨大的殿门前,推开朱漆大门。

冬日的阳光倾泻而入,照亮了殿内,也照亮了殿外广场上象征帝国武功的巍峨纪功柱。

远处,长安城百万生民安居乐业的喧嚣隐隐传来。

“内乱已平,外患尽除。”裴徽的声音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有力,带着一种开创盛世的宣言,“自今日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炬,看向兼任工部尚书的罗晓宁:“火器之威,不可懈怠!海船之利,更需精研!朕要看到更坚的船,更远的炮!帝国之疆,非止于陆地!那浩瀚大洋之外,更有无垠天地!”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蔚蓝的深海与未知的彼岸。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沙盘上长安的位置,语气变得深沉而充满力量:“外拓之功,终为内修之基!传旨天下: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兴修水利,广开教化;整饬吏治,清明法度!朕要这‘开元盛世’之后,再创一个‘天授盛世’!要这煌煌大唐,真正成为四海仰望、万国来朝的——日不落帝国!”

“陛下圣明!天佑大唐!万世永昌——!!!”山呼海啸般的颂扬声,充满了由衷的敬服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在巍峨的太极宫中久久回荡,仿佛要穿透云霄,昭告这寰宇澄清、盛世降临的时代。

……

……

十八年后。

长安城,贞观殿的穹顶之下,巨大的水晶灯盏映照着铺展至殿门的世界舆图。

十八年励精图治,改良的农具、高产的新粮种、初步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以及远超时代的冶炼技术——大唐这台战争机器,已积蓄了足以碾碎旧世界的恐怖力量。

人口,如同关不住的洪流,突破了七亿大关。

土地的压力、膨胀的雄心与裴徽脑中那张早已绘就的“寰宇图”,共同指向了一个必然的出口:扩张。

“陛下旨意!”内侍尖利的声音穿透大殿的肃静,“着令:西域大都护、骠骑大将军高仙芝,统西北路大军三十万,铁骑十万,配新式‘雷霆’火炮百门,出葱岭,荡平西方诸国,直抵大不列颠岛!”

“着令朱雀大大将军张巡,统南路大军二十万,步卒为主,配‘穿山’重甲与‘飞火’火箭,越岭南,征讨林邑(越南)、真腊(柬埔寨),饮马印度洋!”

“着令:统东北路大军二十五万,步骑混编,配‘破阵’连发弩五千具,出辽东,扫平靺鞨、契丹、新罗、百济故地残余,威压扶桑!”

“着令:龙武大将军郭子仪,靖海大将军王镇恶,统帝国水师和北路大军主力,艨艟巨舰千艘,配‘火龙出水’(一种大型火箭推进式火器)及新式‘海鹘’级铁甲战舰三十艘,出泉州,先下南洋诸岛国,再破天竺(印度)诸邦,西进红海,会猎地中海!”

旨意如惊雷,滚过每一位将领心头,点燃了他们眼中沉寂已久的火焰。

帝国这头庞然巨兽,终于露出了它足以吞噬天地的獠牙。

装备了精钢马镫、高桥马鞍和部分马铠的重装铁骑,如移动的山峦,冲垮了中亚诸国引以为傲的轻骑兵。

当“雷霆”火炮第一次在撒马尔罕城下发出怒吼,巨大的石墙在雷鸣与火光中崩裂,守军的意志也随之粉碎。

高仙芝冷酷而高效,大军所过之处,敢于抵抗的城池化为齑粉,投降的则被迅速纳入帝国行政体系。

粟特商道的财富,波斯湾的港口,尽数落入大唐掌控。

热带雨林的瘴疠曾是最大的敌人,但裴徽推广的奎宁(金鸡纳霜,来源被严格保密)和严密的军医体系大大降低了非战斗减员。

“穿山”重甲让象兵的铁蹄无可奈何,“飞火”火箭点燃了林邑、真腊的木制堡垒与战船。张巡以睢阳血战淬炼出的坚韧,将帝国疆域稳稳推进至印度洋沿岸。

帝国水师和龙武军团一同配合,才是这场全球征服的主角。

巨舰劈波斩浪,以绝对的火力优势碾压了南洋岛国脆弱的舢板舰队。

在天竺,庞大的战象军团在“火龙出水”的覆盖式打击下溃不成军,恒河平原门户洞开。

水师如入无人之境,进入红海,炮击亚历山大港,与拜占庭帝国(东罗马)的海军在地中海激烈交锋。

大唐的“海鹘”铁甲舰坚不可摧,装备的改良版希腊火(裴徽提供配方)让拜占庭引以为傲的海军损失惨重。

威尼斯、热那亚等城邦在巨舰大炮的威慑下,选择了臣服与贸易特权。

随着疆域以惊人的速度膨胀,如何统治这远超本土数倍的广袤土地和数十倍于汉人的异族人口,成为比战争更严峻的挑战。

裴徽的解决方案冷酷而彻底,史称“天融令”:

一、强制迁移,打散族群:庞大的帝国官僚机器开动。

波斯人被迁往高卢(法国),希腊人被迁往印度河流域,埃及人被迁往中亚,斯拉夫人被迁往北非……反之亦然。

迁移令以“帝国建设需要劳力”或“开发新土”为名,实则旨在彻底割裂民族与故土的联系。

迁移过程伴随着血腥镇压和惨重伤亡,无数古老的城邦和村庄在军队的驱赶下化为废墟与流民。

二、鼓励\/强制通婚:大唐律法明文规定,异族之间通婚享有赋税减免、优先分配土地等优待。

而在基层,尤其是新设立的“屯垦区”和大型工程(如贯穿欧亚的“天路”驰道、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异族男女被强制混编居住,地方官吏甚至直接“配婚”。

汉人男子被鼓励纳异族妾室,生育混血后代。

任何试图保持本族通婚或传承民族习俗的行为,都被视为“抗拒天融”,轻则流放苦役,重则株连。

三、文化灭绝:所有非汉文的典籍、宗教经典(除被帝国改造、纳入管理的部分佛教、道教外)、历史记录、乃至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被系统性地查抄、焚毁。

只允许使用汉语(官话)。

帝国设立庞大的“教化院”,强制所有适龄儿童(无论种族)入学,学习汉文、汉礼、大唐律法及对皇帝裴徽的绝对忠诚。

原有的神只崇拜被严厉禁止,代之以官方指定的“昊天上帝”和皇帝崇拜。

这项政策在帝国高层也引发了巨大争议。

老成持重如颜真卿,私下忧心忡忡:“陛下,此策虽固本,然过于酷烈,恐遗祸深远,激起万千仇怨,永无宁日啊。”

张巡、郭子仪、高纲芝等在执行中也感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那些被拆散家庭、失去信仰的异族眼中麻木而深沉的恨意,让他这位铁血悍将也时常感到心悸。

裴徽端坐龙椅,目光穿透殿宇,望向未知的远方,语气冰冷而坚定:“诸卿,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千年之敌,非雷霆手段不能根除。”

“朕要的不是暂时的臣服,而是千秋万代,永绝后患!让他们的血脉混杂,语言断绝,历史湮灭,数代之后,世上只有唐人!此痛,乃新生之阵痛!”

正当欧亚大陆在帝国的铁蹄与“天融令”下剧烈震荡时,裴徽心中最大的挂念,却在那片传说中“日出之地”的汪洋彼岸。

他凭借模糊的记忆和简陋的星图,亲自指导帝国最精锐的远洋探险舰队——由王镇恶麾下最富冒险精神的年轻将领刘仁轨统领。

舰队配备了最精确的“司南”(改良罗盘)、裴徽口授绘制的粗略海图以及足以支撑数年的补给。

他们经历了滔天巨浪、漫长的无风带和船员哗变的危机。

终于,在航行了令人绝望的漫长岁月后,桅杆上的了望手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陆地!巨大的陆地!”

他们踏上了后世称为“尤卡坦半岛”的土地。

最初与当地玛雅城邦的接触充满了警惕与冲突。

然而,当刘仁轨的部下在一次探索中,偶然进入一座被丛林掩埋的巨大石质建筑(后世推测为帕伦克或奇琴伊察的遗迹)时,震惊世界的发现出现了。

在布满苔藓的壁画上,清晰地描绘着头戴高冠、身着华丽服饰的人物,其风格与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惊人地相似!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在一处祭坛下,发现了一些刻有铭文的玉器。

随行的帝国“天工院”学者中,恰有精通古文字的专家。

他颤抖着辨认出那些线条古朴的文字,竟与殷商甲骨文有着无法否认的同源性!

其中一块玉圭上,赫然刻着类似“玄鸟生商”图腾的简化图案,以及一些可以勉强解读为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的短句!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接力传递的信鸽和快船)传回长安。

裴徽捧着拓印的壁画和玉圭铭文,龙颜大悦,仰天长笑:“天佑大唐!此非新土,乃殷商遗民、我华夏苗裔失散万载之故地!印第安者,殷地安也!此乃认祖归宗,落叶归根!美洲大陆,自古便属华夏!”

这一“考古发现”被帝国以天工快报等宣传机器放大到了极致。

它完美地解决了新大陆征服的“法理”问题,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部分缓解了国内对“天融令”的质疑——对“同族兄弟”的征服,似乎“温和”了许多。

刘仁轨的舰队得到了帝国倾尽全力的增援。

他们沿着海岸线北上南下,与阿兹特克、印加等文明接触。

面对拥有钢铁、火药、战马和“同源”宣称(尽管当地原住民完全不明所以)的唐军,这些新大陆文明虽然进行了悲壮的抵抗,但结局已然注定。

玛雅的星图、阿兹特克的太阳历、印加的巨石建筑,在帝国的文书中,都成了“上古华夏文明在此辉煌”的佐证。

当帝国水师的“苍龙”旗插上不列颠岛的海岸,当最后一支成建制的哥特人反抗军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群山中覆灭,当来自新大陆的黄金、玉米、马铃薯和烟草贡品源源不断地运抵广州港,一个亘古未有的庞大帝国诞生了。

大唐的疆域,真正覆盖了从东海之滨到泰西(现大西洋)之畔,从冰封的北海(现北冰洋)到炽热的南洋(现印度洋),再到新归的殷洲(现美洲)的整个北半球。

长安的钟鼓楼,成为计算这个庞大帝国时间的中心。

无论太阳照耀在帝国疆土的哪个角落,总有一处飘扬着大唐的旗帜。

裴徽站在重新绘制、囊括了整个北半球的巨大寰宇图前,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新的州郡、都督府和“归化使司”。

他的手指缓缓拂过地图上每一寸被染成赭红色的区域。

殿外,万国使节(大多是帝国册封的傀儡或流亡贵族)匍匐在地,山呼万岁,声震云霄。

然而,在这无上荣耀的巅峰,裴徽的眼中却无太多喜色,只有深不见底的幽邃。

他深知,“日不落”的光辉之下,是无数被碾碎的文明骸骨,是“天融令”制造的滔天血泪与深埋的仇恨,是新大陆原住民在“认祖归宗”名义下的迷茫与苦难。

帝国的根基,建立在流沙之上。

高仙芝在遥远的欧洲发来密奏,报告着零星的、却永不熄灭的反抗火种;

张巡在南洋的湿热雨林中,与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周旋;

新大陆广袤的土地上,刘仁轨的军队仍在追剿那些拒绝“归化”的部落。

更庞大的官僚系统、更漫长的补给线、更复杂的民族矛盾……治理这个超级帝国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日不落……”裴徽低声自语,手指最终停在了地图上那片尚未被探索的、巨大的南方大陆(澳洲)轮廓上,一丝难以察觉的、混合着疲惫与更强烈征服欲的光芒,在他眼底一闪而逝。

帝国的车轮一旦启动,便永无停歇之日。

统一北半球,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是最终将帝国拖向毁灭深渊的第一步?

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此刻的长安,沐浴在落日熔金般的余晖中,辉煌壮丽,却也隐隐透着一丝血色。

本书完。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离婚女人图鉴九州我为王小鲜肉从军记快穿:总裁攻略手册一世之尊我的神通有技术兵锋王座我成了六零后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嫚嫚长途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永恒剑主锦衣御明亲亲总裁,先上后爱神剑无敌系统太子妃必须骄养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
经典收藏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初唐峥嵘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春秋发明家蛇蝎女配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唐房二绝色冷妃吕布有扇穿越门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郭嘉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岭南宗师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大明群英传三国之献帝兴汉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第一太子
最近更新大唐躺平王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道藏辑要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玉符传奇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三藏还俗浴血山河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高门庶子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穿越之原始之路北宋第一狠人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txt下载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最新章节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