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哈李路亚

首页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华夏先祖屹巅峰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风入邺贰臣扶明录天命靡常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铁血宏图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哈李路亚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全文阅读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txt下载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74章 野心?初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暮色四合,狄仁杰站在丹墀之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鱼袋,袋中金鱼符冰凉的触感透过锦缎传来,像极了此刻他心头翻涌的情绪。

殿内隐约传来丝竹声,却掩不住那股无形的威压——自大捷后,整个洛阳城的空气都变了,连街头贩夫走卒谈论起“妖后”时,语气里都多了几分怯生生的敬畏,仿佛那两个字已经镀上了皇权的金边。

他想起三日前在兵部看到的军报。

墨迹尚未干透,字里行间却满是硝烟与金戈的气息:突厥骑兵夜袭云州,唐军在三日之内连破七寨,斩将十二员,俘获牛羊万计,逼得突厥可汗遣使求和时,甚至不敢提“和亲”二字,只敢将亲生儿子送入洛阳为质。

这样的战绩,放在贞观年间或许不算稀奇,可谁都知道,现在今非昔比。

“狄阁老,里面传您进去了。”

内侍打断了他的思绪。狄仁杰深吸一口气,整了整朝服下摆,抬脚迈入殿中。

殿内烛火通明,武曌正坐在龙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白玉棋子。

她今日穿了件石青色常服,未戴凤冠,可那双眼扫过来时,依旧带着睥睨众生的锐利。

“怀英来得正好,”她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看桌案上的卷宗,“北疆送来的封赏名册,你替朕看看,有没有遗漏的。”

狄仁杰上前几步,目光落在卷宗上。

密密麻麻的名字铺了满满三页,从校尉到火长,甚至连负责运送粮草的民夫都列在其中。

每个名字后面都标着赏银数量,少则五十两,多则上千两,末尾处朱笔批了一行字:“着户部即刻拨付,不得延误。”

他心中一凛——这笔钱,足够让洛阳西市的绸缎铺连开十家,足够让关中的农户买上百亩良田。

“陛下赏罚分明,将士们必感佩于心。”狄仁杰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得听不出波澜。

武曌轻笑一声,将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一响:“怀英觉得,朕是在收买人心?”

这话问得直白,带着几分试探,几分坦荡。狄仁杰抬头,正对上她的目光。

那双眼睛里映着烛火,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他忽然当年她对他说:“天下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这江山,从来不是靠‘德’就能坐稳的。”

那时她的眼神里有锋芒,却还带着几分少女的执拗,如今锋芒未减,却多了运筹帷幄的沉敛。

“臣不敢妄议。”狄仁杰垂下眼帘,“只是臣听说,云州之战,有老兵带伤冲杀,口中喊着‘为陛下挣安家钱’,想来是陛下的恩旨,让他们有了后顾之忧。”

“后顾之忧?”

武曌放下棋子,站起身。

她比二十年前清瘦了些,可站在那里,身影却比满殿侍卫还要挺拔,“怀英可知,去年冬天,云州守将的家眷在长安冻死了三个?可知河西军的士兵,为了换一口饱饭,要把自己的弓卖给别人?”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已久的怒意,“乾武皇帝在位时,府库充盈,将士们冲锋时,知道家里的田有人耕,孩子有书读。”

“可到了今日,户部连军饷都要克扣,那些言官却还在争论朕配不配坐这个皇位!”

狄仁杰沉默了。他知道这些事。

去年冬天,他在大理寺审过一桩案子:一个河西军的小兵偷了粮仓的米,被抓后哭得撕心裂肺,说家里老娘快饿死了。

他想从轻发落,却被御史弹劾“徇私枉法”,最终那小兵还是被判了流放。

那时他就想,这天下的道理,为何总是对百姓最苛责?

“所以朕赏钱,”武曌的声音缓了下来,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朕给他们银钱,给他们田地,给他们子女免除赋税的文书。”

“他们冲锋陷阵,不是为了李唐,不是为了武氏,是为了自己的好日子。”

“这世间最实在的,从来都是银钱粮食,不是那些写在史书里的忠义。”

狄仁杰抬起头,忽然问:“陛下还记得显庆年间,您让臣查的那桩贪腐案吗?”

武曌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记得。兵部侍郎克扣军饷,被你查出,朕斩了他全家。”

“那时陛下说,军饷是将士的命根子,贪墨军饷,比通敌叛国更该死。”

狄仁杰的目光沉静如水,“如今陛下重赏将士,与当年严惩贪腐,其实是一个道理。”

武曌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暖意:“还是怀英懂朕。那些老臣总说朕用‘妇人之术’笼络人心,他们懂什么?”

“当年太宗皇帝能让尉迟恭单骑护驾,不是因为尉迟恭是忠臣,是因为太宗给了他别人给不了的信任与富贵。”

“这朝堂之上,人人都骂‘铜臭’,可谁又能离得开这‘铜臭’?”

她转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扇窗。晚风带着洛水的潮气涌进来,吹动她的衣袂。

“怀英你看,洛阳城的灯火亮起来了。”她指着远处纵横的街巷,“那些灯下面,是无数想过好日子的百姓。”

“朕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觉得,跟着朕,能过上好日子。”

狄仁杰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并州老家,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当官的要是忘了百姓要吃饭,那官帽迟早要掉。”

他那时不懂,总觉得为官当以“忠义”为先,如今才明白,所谓忠义,说到底是让百姓信得过你——信你能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安稳觉可睡。

“只是臣有一事不明。”狄仁杰的声音低了几分,“陛下如今威加四海,军中将士莫敢不从,为何还要用酷吏?来俊臣那些人……”

“来俊臣?”武曌转过身,眼神冷了下来,“怀英觉得,朕是喜欢听那些罗织的罪名吗?”

她走到一幅地图前,手指重重敲在长安的位置,“李唐宗室在关中盘根错节,那些老臣表面臣服,暗地里勾结藩王,朕若不拿出雷霆手段,这朝堂早就乱了。”

“你以为云州之战为何能赢?不光是赏钱,是朕先斩了三个通敌的将领,抄了他们的家,那些人才知道,背叛朕的下场。”

她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河流山川,从幽州到凉州,从岭南到漠北,每一个地名都带着她的温度。

“朕知道来俊臣他们狠,可对付豺狼,不能用绵羊的手段。”

“等朕把这些蛀虫都清干净了,自然会罢黜酷吏。怀英,你要等。”

狄仁杰的心猛地一颤。他想起前日在吏部看到的名册,武氏子弟被提拔的越来越多,甚至有几个黄口小儿都得了五品官阶。

他一直想问,却总觉得难以启齿——她费尽心机巩固权力,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做一个名垂青史的女皇帝,还是为了将这李唐江山,彻底变成武氏的天下?

“陛下啊。臣只想问一句,陛下,还认李唐吗?”

狄仁杰这话一出口,气氛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认李唐?”武曌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几分嘲讽,几分疲惫,“当年太宗皇帝杀兄逼父,百姓认他。”

“百姓认的,从来不是‘李唐’这两个字,是能让他们安居乐业的皇帝。”她走到狄仁杰面前,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怀英,你跟着朕二十多年了,你说,朕这些年,对百姓差吗?”

狄仁杰抬起头,与她对视。

他想起洛阳城外新开的水渠,想起关中减免的赋税,想起灾年时她下令开仓放粮,甚至亲自去义仓督查。

他想起那些被酷吏陷害的忠臣,也想起那些因她的恩旨而活下来的百姓。

这是一个复杂到让人看不清的女人,她的手段狠辣,野心昭然,却又比许多自诩“仁君”的皇帝更懂百姓的疾苦。

“陛下对百姓,仁至义尽。”他一字一句的说。

“那你还担心什么?”武曌的声音柔和了些,“你怕朕把江山给武氏?”她叹了口气,走到棋盘前,重新拿起那枚白玉棋子,“怀英,你记不记得你给朕送过一盘棋?那时你说,下棋要看全局,不能只盯着一两颗子。”

她将棋子落在棋盘的“天元”位上,那是棋盘的中心,也是最关键的位置。“这江山,就是一盘大棋。朕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这盘棋能继续下下去。至于是姓李还是姓武……”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百年之后,自有后人评说。”

狄仁杰站在原地,心中的郁结忽然散了些。

他不知道她这话是真心还是敷衍,可他忽然明白,有些事急不来。

就像北疆的战事,她用银钱鼓舞士气,用酷吏震慑宵小,用恩威并施的手段让整个大唐都跟着她的节奏走。

她的野心或许真的无边无际,可她的能力,也确实撑得起这份野心。

“臣明白了。”

他躬身行礼,“只是臣还是觉得,有些话,总要有人说。”

“就像当年陛下让臣查贪腐案,哪怕得罪满朝权贵,臣也得说。”

武曌看着他,眼神里闪过一丝暖意,随即又被威严取代。

“你想说什么,尽管说。朕还没到听不得逆耳忠言的地步。”

“臣请陛下,罢黜酷吏,宽宥直言进谏的老臣。”

狄仁杰抬起头,目光坚定,“陛下如今已有威望,不必再用雷霆手段。”

“就像北疆的士兵,他们为陛下冲锋,是因为陛下给了他们希望,不是因为怕了陛下的刀。”

殿内静了许久,只有烛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武曌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棋盘,仿佛在思考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狄仁杰站在那里,后背已经沁出冷汗,他知道,自己这番话,几乎是在挑战她的底线。

“好。”许久之后,她终于开口,声音平静无波,“明日起,来俊臣调任岭南,不再掌管刑狱。”

“那些被流放的老臣,只要不是谋逆重罪,都给他们子孙一个回京的机会。”

狄仁杰愣住了,他没想到她会答应得这么痛快。

“你以为朕真的喜欢杀人吗?”武曌抬头看他,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怀英,你是朕的镜子,总能照出朕看不到的地方。”

“有些事,是该缓一缓了。”

她挥了挥手,“你退下吧,朕想一个人待会儿。”

狄仁杰躬身告退,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道武曌最终会将这江山带向何方,可他忽然觉得,或许不必太过担忧。

就像这洛阳城的灯火,哪怕有风雨,只要根基还在,总能一盏盏重新亮起来。

而他能做的,就是在这风雨里,做那面始终明亮的镜子,照见野心,也照见初心。

回到府中时,月色已经爬上了屋檐。

狄仁杰坐在书房里,提笔写下奏折,不是谏言,而是请求去关中巡查灾情。

他想亲眼看看,那些被武曌的恩旨惠及的百姓,究竟过着怎样的日子。

有些答案,或许不在朝堂的博弈里,而在田埂地头的炊烟中。

喜欢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道至尊剑无双丹道仙途兰亭雅集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七零位面小军嫂大清之祸害九十年代小奋斗朝阳警事快穿:总裁攻略手册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原配宝典一世之尊大神驾到三国:东归志!离婚女人图鉴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永恒剑主妖妃其实是药引小鲜肉从军记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
经典收藏湛湛露斯卿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大唐房二初唐峥嵘大明群英传吕布有扇穿越门三国之极品富二代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七十年代那场战争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隋唐八卦史【精华版】大宋第一太子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生子当如孙仲谋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凤霸天下女皇威武
最近更新高门庶子唐代秘史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衣冠谋冢大明辽国公明朝的名义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水浒之往事随风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哈李路亚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txt下载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最新章节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