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诗意入禅心

明空如月

首页 >> 静听诗意入禅心 >> 静听诗意入禅心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全球追捕:让你逃亡,你咋还破案超神学院之我在做什么火影:宇智波的我能抽取卡牌皇叔求放过,九皇子是女儿身种田之极品绣娘戴上一张绝色脸四合院之草根的逆袭快穿:曾经,我也是个软妹小人物花小小复合?没门!先当狗吧
静听诗意入禅心 明空如月 - 静听诗意入禅心全文阅读 - 静听诗意入禅心txt下载 - 静听诗意入禅心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六、《寻隐者不遇》赏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贾岛(唐)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更是诗歌发展的盛花期。

佛道文化与诗歌有着天然的亲近关系,特别是融合了佛道文化核心精神的禅文化,更是将禅心诗意融为一体,在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文学与禅学,诗歌与道歌,如同大河交汇,奔涌向前,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传播留下了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这道风景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却青春不改,芳华依然......

今天选取的这首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即是这条交汇奔涌的大河中一朵非常精彩的浪花。

诗的特点在于将难以言表的意蕴融入鲜活的生活场景,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无尽的意蕴。

对于同一首诗,不同的人各有其不同的赏析视角,由此所体会到的意蕴也各不相同。

有的时候,内心所感也许与诗的作者差异甚大,但对于赏析的主体来说,自己当下的所思所感才最有意义。

所以除了原作者之外,每个人都是诗的再次创作者,以诗句为缘,在自己的心中重新创造出了全新的诗意和境界。而这,正是诗的魅力之一!

对于学习过道家文化的人来说,这首诗道家文化的色彩非常浓厚。作者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并非没有原由。

作者贾岛为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自号“碣石山人”,早年曾经出家为僧,法号无本。

从作者的名号即可看出,作者深受佛道文化影响,而且亦曾亲自实践过佛道文化。了解了作者的背景后,我们再来看这首诗,其禅机意蕴即立刻凸显出来。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松下问童子:这首诗的画面感非常强。在诵读这首诗的时候,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这样的一种场景——诗人心中仰慕佛道文化,所以不辞辛苦寻访名山大川,希望能够拜会世外高人,这些高人多是隐修者,或在深山古寺,或在幽林道观,这一次好不容易经过了一番长久的舟车劳顿之后终于访得一处消息,听闻在这山林古道深处,有一隐者,道风高洁,为难得难遇的良师,于是振奋精神,徒步登山,几经曲折,终于遥遥地望见远处松林之中有几间草庐,遂心生欢喜,在距离草庐不远处停了下来,整理一下衣冠,平复一下心情,以诚敬之心而近前问讯。“请问,有人吗?晚辈贾岛冒昧前来拜访,还望前辈慈悲,准予一见。”说罢,长揖一礼,躬身而立,静候回音。正在等候之际,只见有一童子牵着一头小鹿出现在了松林边。想来是高人的弟子了。于是趋步向前问讯其师。

松下:松下者何?道法宗风,无为自然。能够松静自然,全然放下,则天心来复,道自来归。松树在道家文化中象征意味浓厚。民间春联上经常可见: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在古意盎然的苍松下,向道童问询仙师音讯,此情此景,皆为松下二字所涵括,且意味无穷。

问:所问者何?表面问其师,实则问其道。寻道、访道、求道、问道,方可闻道、见道、修道、悟道,乃至得道、成道、证道、传道......

问道之法,莫如自问。如念佛是谁?自心如钟,不扣不鸣。问,即是叩问。一边叩问,一边聆听,聆听自心深处无声的妙音。当你在某一天突然听懂了它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问,原来是多问。然而若无此问,亦无心光焕发之时。所以在尚未见道之时,就一直地叩问下去吧。没有白走的弯路,亦没有白下的功夫。

童子:童子者何?赤子之心,干净质朴,复归此心,道即不远。在叩问中聆听初心,聆听赤子之心,聆听纯净质朴之心,久而久之,必有妙音。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复归于婴儿”,即是此意。已然深得道之奥妙的老子,须发皆白,精神矍铄,智慧高深,此绝非婴儿之可比。因此赤子之心、本朴之心,并非是“道”,但得道之老子,亦定然有一颗赤子般的本朴之心,若离此心而求道,道则远矣。所以,赤子之心是基础,但不是全部。道非此心,亦不离此心。此是求道问道之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要奢谈修道悟道了。所以,此是重要的筑基修行,基础牢固,方能道行致远。

言师采药去:童子抬头见到了诗人,见其问讯师父所在,遂答曰师父采药去了。这一答看似平常,实则深藏意蕴。

童子之相,尚有一意。面对“本无所住”的童子之心,相对显出了诗人的“苍老”之相——为世俗红尘所覆,垂垂老矣。此“苍老”,似与“苍松”相似,其实不似。苍松是苍而不老,诗人之苍老则是老而不苍。所幸尚有问道之心,不老之生机,遂以童子之相而显现,扣之问之,养之育之,或可炼就不死之药。

言:言者何也?诗人有问,童子有答。诗人之问,问道心切。童子之言,直言无伪。然能问者即是能答者,能答者亦是能问者,相虽有异,性无不同。见此性者,无须问,亦无须答。不见此性,问答皆非。

师:师者何也?《师说》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何者为师?道心明,可为师。师者,明道之心也。自心明道,自心为师,自心不明,则须寻访明师,依师所教明心之法,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是为参拜明师之真意。

采药:采药者何?采是心采,药是心药(心要)。道心不明,即是心之大病。心病须得心药医,善采心药,自医医他,自明明他,自觉觉他,可为师也。

诸多心药之中,唯老子所传之“无为”与释迦所传之“空性”为无上之心药、无上之法药、无上之大药。善采之者,善莫大焉。

上为君药,除君药外,亦需诸多臣药辅之。如道家之丹道、辟谷、站桩、导引、吐纳、静坐等,如佛教之参禅、念佛、诵经、礼拜、忏悔、放生等,总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六度万行,皆不离此法度也。

如何采之?信、受、奉、行。信则至诚无伪,受则全然接纳,奉则恭敬承事,行则精进实践。

有为之药可通过有为法采之,“无为”和“空性”,乃无为法之药,何以采之?

唯有在反观自照中层层看破,层层放下,直到再无可破,再无可放,乃可悟入。悟者,空性无为本心之自明、自觉也。

此事至为精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须借师之如炬道眼而明鉴之,得师印证,方不失准星。

且对于细微无明之处,自察自鉴难度极大,而师有无碍慧眼,更有殊胜方便,可在恰当时间于瞬息之间精准破之。此一击之力,胜过行者十年之功!

古人不辞辛劳,寻遍深山古刹,唯求幸遇明师,幸得正法眼藏,修行方有准则,性命方有依怙矣。

只在此山中:真师难遇,明师难逢,茫茫红尘,层峦叠嶂,荆棘遍野,林木幽深,更兼有五毒迷雾,八苦腥风,豺狼虎豹,陷阱深渊,识路之人轻松可过,迷途之者步步难行。且师之羽步,神机难测,妄想强猜,毕竟徒劳。童子虽常伴师侧,亦难知师之所踪。但毕竟常伴于师,于师之所在亦非全无所知。于是抬手一指,示曰:只在此山中......

只在:有确定义,有肯定义,有确信义,有排他义。只,唯此而非他,在,确定无疑,无需有疑。

此山:此山为何山?古人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只在此山中”,此刻读来,真是倍感绝妙。佛是一切人天之师,没有比大觉佛陀更好的老师了。而这位老师不在他处,只在每个人自心灵山之中。

此时此刻再来细细体会童子的话,果然大有深意——

童子本无分别之心,这山,这树,这草庐,自己,以及师尊,皆在这个当下浑然一体,本自无分。自己此刻虽然不知师之具体所在,亦无恐惧担忧之心,因为师尊从来皆与自己同在,见与不见,亦无分别。此刻不见,见时自见。见时欢乐,不见亦无忧。于童子而言,一切都在当下自然圆满,无欠无余,何有可忧之处呢?

所以,客有访师之心,童无寻师之意。师之于客,虽有遇与不遇之别,师之于童,却无见与不见之分。

然童子之无心直言亦有无穷意蕴:只在此山中。此山非别处,就在当下,就在脚下,就在此身,就在此心,舍此身心,何处可求?

云深不知处:滚滚红尘,扬起的烟云常常迷住了人们的眼。色受想行识,古人称为五蕴,又称为五阴,就像聚集在一起的乌云一样遮蔽了我们本自清明的心灵。功名利禄是乌云,爱恨情仇是乌云,生老病死更是浓雾一样的乌云。想要穿透这种种浓重深厚的乌云,见到云朵背后的晴空和太阳,对于缺少一双飞翔翅膀的人类来说,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深陷于红尘,迷途不知返的时候,不仅见不到自心本具的佛性,连能够帮助我们走向觉醒的老师也是看不到的。

不过诗人此次却是专程而来寻师问道,即使如此,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得偿所愿的。真师、明师,寥若晨星,芸芸众生,却如大地之土。求道难,问道难,寻师更难。遮住我们眼睛的云雾非从外来,皆从纷飞如瀑流的妄心妄念妄想分别执着而来。因此志在修行之人,出离心、菩提心和正见都是不可或缺的。正见有待明师指路,菩提心则源自修行之愿力和志向,唯出离心的生起尤为难得稀有。不再追逐红尘中的欲望与享受,视其享受如毒药,坚定地从色声香味触法中出离,是为至难之事。云深不知处,所言正是出离心之难生,菩提心之难发,指引正见之明师难遇。此事别无他解,唯有一遍遍地叩问自心,坚定向道之心!坚定地发起自觉觉他的大愿菩提心,坚定地生起从贪嗔痴慢疑中出离的决心,以坚定和诚心寻访明师,诸种乌云才能渐渐散去。也许在某一天你会蓦然发现,原来真师、明师就在身边,就在自心之内,从未远离。

雪漠老师在《大手印实修偈颂》中开篇即说:吾有陀罗尼,亦名金刚心,欲得胜道果,当下即见闻。当心灵的天空里乌云密布的时候,想要找到此金刚心,的确令人有“云深不知处”之感。而当乌云散尽之后,“月在天心正皎洁”,同样是“当下即见闻”,又何须苦苦寻找呢?

但显然诗人并未得见真师,满怀希望而来,失望失落而归。不然也就不会写下这首名为《寻隐者不遇》的诗篇了。

不过,令人容易产生疑问的是,既然已经见到了童子,为何不静下心来,陪着童子一起静静地等着师父的归来呢?

真有决心寻师问道者,应下定决心,不见师面誓不回。既来之,则安之,既可以烧火劈柴、挑水做饭,也可以吐纳导引、静坐观心。一日不见,一日不回,十日不见,十日不回,百日不见,百日不回,千日不见,千日不回,万日不见,万日不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道心坚固,真师自来。如此而行,何愁不遇?

所以,《寻隐者不遇》更像是一种暗喻,以帮助人们点破迷津,最终与自心灵山之中的真师、明师——佛(觉者)相遇、相契、相融、合一!

只是这一似在诗中实在诗外的视角,无形无相,无影无踪,因究竟超越一切相而甚难问之,甚难遇之,甚难见之!

也许,这才是诗人访道归来写下《寻隐者不遇》所要表达的深意!

听,有人似乎在说——

“隐”者,隐而不显者也。此真心、道体、佛性之喻也。

傅大士有言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此万象之主,横贯八方,亘绝古今,“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然而却又“道心惟微”,无形无相,“上穷碧落下黄泉,处处茫茫皆不见”,“玄之又玄”,“诸相非相”,何能寻而遇之?

还有人似乎在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有所遇,必是伪装。

“真命之主”既隐而不显,故寻而不遇,此乃正理也。

然若无此寻,“隐”者终其一生毕竟无有大白之机;寻而不遇,正可回心向内,自悟自省。返本归根,功到之日,根尘冰消,乃见一江春水,无限生机!

诗人拄杖而行,遍游山川,且行且歌,妙韵天成,响彻云霄,透穿古今,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听,那是谁的声音正在吟咏——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喜欢静听诗意入禅心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静听诗意入禅心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睁眼被开瓢?她追出凶手二里地重生修仙:玄衣执棋玩转天下穿越灾荒年,农女手握空间存粮全才相婿小结巴回孤儿院,全员大佬宠着她原神:我靠演讲发家致富婚不由己:陆先生先动心绑定国运:知道副本剧情的我无敌了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一纸成婚:顾少宠妻成瘾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穿越后,我成了炮灰太子的护身符无敌从火影开始全家穿,刚建房子,就战乱逃荒!神秘枕边人:boss,借个运上古神兽快穿,主打一个心狠手辣都市全能奶爸九叔:我石少坚,开局满级雷法唠唠叨叨人生笔记本人到中年
经典收藏曦光使徒步步逼婚:军少宠妻入骨中州梦史觅香观影终极一班3快穿之每个世界都在发疯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大筒木众神陨落v科技之巅重塑未尊上你媳妇又跑了明日方舟的少年狐天启默示录:红莲黄枫白棋冢让梦遨翔哇,老祖宗看我刷视频全都惊呆了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逆天改命了一笙慕君谍战我的祖父是大佬末世:你终于只有我了【古穿今】猫咪太子他撩而不自知江医生,离婚协议请签字
最近更新农家女被退婚,做美食成天下富商快穿:动物幼崽出击,萌翻全世界从摆摊卖盒饭开始暴富抢龙傲天气运后,他们爱我如狂我丈夫的情人灵幻风云传奇龙族:开局拐走夏弥自创超凡体系精神病出院,开灵车,住凶宅虚澜霍格沃茨:谁让你这么能说的穿成神颜女爱豆,练就完了!光影之间:懦弱的骑士我身患绝症后,女帝跪求原谅快穿:救命,老公是恋爱脑怎么办直播老祖宗围观自己被拉郎配万物启源神级站姐:狙击顶流爱豆!仙影谜踪女尊也得嫁人心契秘源
静听诗意入禅心 明空如月 - 静听诗意入禅心txt下载 - 静听诗意入禅心最新章节 - 静听诗意入禅心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