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季汉演义

遥寄云书万里

首页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糜汉十龙夺嫡大唐双龙传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大夏第一皇子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兵锋王座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
三国之季汉演义 遥寄云书万里 - 三国之季汉演义全文阅读 - 三国之季汉演义txt下载 - 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81章 上庸之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望向上庸城头,罗宪的眼里充满坚定。

兴汉元年,罗宪奉刘谌之命镇守永安。

到今天已经是十年时间过去了。

这期间唯一的一次战事,还是当初和吴国联手洗劫上庸。

迫使支援汉中的石苞回援。

如今魏国都亡了。

就连石苞都已经投降了大汉,和自己同殿为臣。

但自己却依然固守永安,没有任何动静。

虽然罗宪也知道永安对于大汉的重要,而且刘谌这些年也从来没有亏待过罗宪。

让自己的儿子去镇守兴山就足以说明。

但这对于罗宪来说远远不够,汉中之战、陇西之战、陈仓之战、长安之战。

这些所有决定大汉国运的战事,罗宪连一次都没有参与过。

罗宪不是想和谁争功,而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否则将来的史书上,自己的评价很有可能只是一句,守成之将耳!

罗宪不想这样,他不觉得自己比谁差,他觉得自己只是缺少一个机会罢了。

现在这个机会来了,陛下特意从长安来旨意,让自己出兵上庸。

配合大汉水师对晋国进行威胁。

罗宪心里很清楚刘谌要做什么,所以在接到旨意之后。

只让侄儿罗尚镇守永安,自己马不停蹄的赶往上庸。

联合兴山兵马,对上庸形成进攻之势。

在汉东被纳入囊中之后,上庸的战略位置就凸显的无比重要。

这里已经成了晋国能够接触到大汉的唯一地方。

上庸一旦失守,那晋国便再无直接威胁到大汉本土的机会。

那对晋国来说会变得非常被动。

而对于罗宪来说,如果能拿下上庸,那就意味着自己切断晋国对大汉的最后一丝威胁。

这个功劳不可谓不大。

同样明白这一点的还有镇守上庸的胡奋。

而且相较于罗宪,胡奋的担忧要大的多。

明面上看,自己所面临的只有城下的蜀军威胁。

但实际是朝廷要进攻吴国,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广陵一线。

导致自己的后援大大减少不说,还要小心魏兴的蜀军抄自己的后路。

这也是胡奋比较无奈的点,身后就是南阳郡,是最最重要的中原。

这样的要害之地,朝廷竟然不给自己支援兵马!

陛下的那群谋士到底是怎么想的!

胡奋不知道的是,司马炎压根就没想过要支援他。

因为司马炎要借着这个机会削弱一下中原士族的力量。

一个人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待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在没有篡魏立晋之前,司马炎觉得只要能拉拢天下士族,让渡出去一些利益就让渡出去一些好了。

只要能让司马家君临天下,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

可当司马炎真的坐上那个位置后,才发现这天下早就已经千疮百孔。

自己从魏国手中夺来的江山,最终能真正落到自己手里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而这三分之一,还没有算分给投奔自己的关中士族的。

自己这个皇帝,俨然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司马炎才智虽不如父祖,但好歹也是个开国之君,这样的结果是司马炎无法忍受的。

而在把吴国使臣赶出洛阳的时候,司马炎就知道,蜀汉很有可能会对上庸动手。

司马炎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次削弱中原士族力量的大好机会!

南阳郡作为东汉帝乡,意义非凡,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就连魏国的国势也颇受南阳大族的左右。

他们手中所掌握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支援给自己的这部分,虽然不至于是九牛一毛,但也绝对没有动用他们的真正实力。

上庸背靠南阳郡,一旦上庸有失,南阳郡将会第一个暴露在蜀汉面前。

而大晋和蜀汉对待士族的不同态度,让司马炎能够笃定,中原士族绝不可能倒向刘谌。

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帮助自己拼力抵抗。

而且为此,司马炎也早早的就做好准备。

手中所掌握的兵马,已经被一分为二。

一部分交给羊祜,让羊祜带着在西边时刻盯着刘谌的动作。

剩下的兵马,几乎一股脑的全投到对吴的作战当中去。

即便中原士族心有不满,也说不出什么来。

因为这两件事,每一件都是实打实的真动作。

西边不盯住刘谌,大晋必亡。

南边不夺取东吴,打开纵深,同样也是灭国的下场。

这是阳谋,即便是中原士族能看出来,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给自己出力。

除非他们愿意接受蜀汉对待世家的态度!

司马炎不是不知道上庸的重要,他要用上庸来消耗中原士族的力量!

以此来夺回一些话语权。

因此他绝不可能给上庸派一兵一卒的支援!

只是胡奋无论知道不知道,他都必须要死守上庸。

因为别人或许有退路,但他绝对没有!

他早在到达上庸之前,就明说了要替弟报仇,所以蜀汉是绝不可能接纳自己的。

投奔吴国?自己在上庸镇守这么多年,天下的大势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吴国早晚被灭。

不是被蜀汉灭,就是被晋国灭。

投奔吴国,早死晚死而已。

所以他只能牢牢的抱紧司马炎的大腿,给他卖命。

若是司马炎真有天命,自己尚且有一线生机。

若是司马炎也没有天命,不过一死而已!

“大哥,蜀军准备进攻了!”

胡广一句话,把胡奋拉回过神来。

看着城下徐徐而动的蜀军,胡奋立刻开始下令防守。

攻防战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地方。

双方拼的就是一个意志力。

胡奋知道上庸不能丢,罗宪知道自己必须拿下上庸。

因此无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都打得异常坚决。

战事从白天持续到晚上,最终以罗宪暂时鸣金收兵作为收尾。

虽然守下了城池,但胡奋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开心。

仅仅只是攻城的第一天,蜀军就数次攻上城头。

仿佛每一支攻城的兵马都是主力,让胡奋疲于奔命。

他哪里知道,带着这些兵马攻城的全都是师出同门的讲武堂学子。

虽然讲武堂的学制已经改了,但这么多年依然培养出了不少人才。

北伐大军并不能完全消化,只能将他们放在益州和汉中。

相较于那些人,留在益州的这部分人建功立业的机会少的可怜。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这样的机会,这些人怎么可能不拼命。

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上庸城下每天都在进行激烈的战斗。

汉军舍生忘死的攻上城墙,晋兵拼死抵抗。

期间,罗袭和霍彪曾经数度组织敢死队,想要在城上拿下一块阵地。

但也被胡广带着精锐晋兵,给拼死赶了下去。

而随着是时间的推移,上庸被攻的消息也渐渐的传开。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吴国。

兴山地处吴国境内,兵马调动自然瞒不过吴国的眼睛。

在得知蜀汉进兵上庸之后,吴国朝堂弹冠相庆。

之前蜀汉水师不踏入长江半步,给了晋国一些信号。

如今晋国水师已经避开长江水面,不再和蜀汉水师接触。

压力完全给到吴国身上,吴国上下虽然有所不满,但毕竟这规矩是自己定的。

而且长江是决不能容忍他人染指的,所以即便知道蜀汉的心思。

吴国上下也只能吃下这个闷亏。

但现在蜀汉开始进攻上庸,让吴国上下顿时松了一大口气。

因为他们也知道,司马炎是绝不可能放弃上庸的。

肯定要分兵支援 ,只要司马炎分兵,那自己这边的压力就会骤减。

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坚持守住,以待转机!

第二个得到消息的则是南阳郡。

和司马炎所预料的一样,南阳郡的这些士族在得知上庸遭受攻击之后。

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让司马炎派兵支援。

可是在分析了一番朝廷局势之后,南阳郡的这群世家不由得破口大骂。

因为司马炎手中已经无兵可派了。

他们如何能看不出来这是司马炎的奸计,但偏偏他们拿司马炎没有一点办法。

司马炎可以放任上庸丢失,因为上庸距离洛阳还很远。

但南阳的这群世家却不能坐视上庸丢失。

因为自己就在上庸后面。

于是这群人立刻向洛阳上书,愿意组织义兵前往上庸支援胡奋。

司马炎收到奏疏之后,还假惺惺的表扬了他们一番,并且愿意从洛阳粮仓里调拨粮草给他们。

南阳郡的世家哪里等得起那个时间,丢了上庸,想要再夺回来可就千难万难了。

况且司马炎这分明就是推脱的说法,想要调拨粮草,何必从洛阳调拨?

南阳就没有粮仓吗?

于是一边让义军赶赴上庸,一边上书为国效力乃是臣子本分,何须朝廷拨付粮草。

司马炎本就没打算支援他们粮草,闻言便就坡下驴,对他们的忠君爱国进行一番口头嘉奖后,便不再理会。

只是在司马炎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一封书信悄悄的从颍川出发。

被秘密的送到了洛阳,交到荀恺的手里。

写信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荀家家主荀寓。

信里荀寓只是很家常的寒暄,并没有透露出任何的重要事情。

但是荀恺在收到信之后,却能看出来自己这位伯父的意图。

这分明是在询问自己天下大势如何。

荀恺并没有猜错。

荀寓确实是向他询问天下大势。

而促使他做出这一举动的人,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荀悝。

当初荀悝入成都参加科举并出仕为官后。

荀寓便立刻和荀悝做了切割,将其从族中除名。

并且选了另外一个族中才俊,接替了荀悝的位置,出仕魏国。

但这些年和荀悝的联系却从来没有断过。

具体来说,是荀悝从来没有放弃过劝说荀家投靠大汉。

那是自己的家族,自己的根,荀悝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而且越是在大汉待,荀悝越觉得魏国最终肯定会失败。

所以这些年来,每当蜀汉取得大的进展后,荀悝总会给家中去信告知。

这也让荀家比别的世家能了解一些更多的内幕。

不过荀悝也不是傻子,告诉家里的消息都是朝廷邸报上写的东西。

无非就是比旁人的速度快一点而已。

而中原士族虽然有自己的门路,能够通过贸易来搞到情报,但终究不如荀家有一个自己人来的方便快捷。

所以在这方面,荀家的消息是领先别人一点的。

有时候,就是这一点点的领先,能够让人抢占先机。

而随着荀悝的一次次来信把大汉的进度告知荀寓,荀寓也意识到这个蜀汉好像有点要翻身的意思。

尤其是在得知蜀汉顺利夺取长安之后,更是让荀寓觉得大汉是不是真的天命未绝。

毕竟两百年前,也有一个起于微末的刘氏族人,再造大汉。

因此在得知上庸被蜀汉进攻之后,荀寓第一时间给荀恺去信求证,他想要知道如今大晋的真实情况。

面对伯父的询问,荀恺也只能微微一叹。

此时的司马炎就像是一个赌徒,赌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

成则君临天下。

败则身死族灭。

至于能不能赢,根本不在司马炎,在于天下士族!

最后,荀恺给荀寓回了一封信。

信里装着一张白纸,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而荀寓在收到荀恺的回信之后,便明白了荀恺的意思。

荀家需暂时蛰伏,静待来日!

而在荀家准备再次蛰伏的时候,汉东的董厥同样也收到了关于上庸的战报。

因为此前李密建议让董厥动一动的缘故。

所以刘谌在决定和吴国进行军事演练的同时,也给董厥下旨。

让董厥严密盯着旬阳方向的动静。

看看司马炎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但是在开战之后,董厥却并没有见到旬阳兵马有任何调动的迹象。

这让董厥十分纳闷,要知道自从知道朝廷要对上庸动手后。

董厥就觉得旬阳兵马肯定会前往上庸支援。

因为晋国是无法接受上庸丢失的结果的。

所以董厥就一直在盯着旬阳的动静。

但现在旬阳兵马没动,这就很不正常。

这其中必然有什么别的变故。

但一时间董厥又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

只能把这里的消息派人快马送往长安!

喜欢三国之季汉演义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之季汉演义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仙农宗猎谍大唐:吃货将军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甜宠贴身辣妻糜汉我的神通有技术三国:东归志!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将军不容易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浴火焚神嫚嫚长途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锦衣御明
经典收藏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特种兵之一夫当关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七十年代那场战争隋唐八卦史【精华版】帝国联盟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汉朝至上秦有锐士湛湛露斯卿人在大唐本想低调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镇国二公子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贤王传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
最近更新水浒之往事随风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岂独无故铜镜约大明辽国公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唐躺平王大乾风云起苍穹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三国之季汉演义 遥寄云书万里 - 三国之季汉演义txt下载 - 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 - 三国之季汉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