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是城城啊

首页 >>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紫鸾记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护花大国士十龙夺嫡邪王追妻奥特格斗传说雄霸三国三岁无敌小皇孙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兵锋王座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是城城啊 -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全文阅读 -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txt下载 -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章 大隐患,治理四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通济渠浑浊的河水,在船队巨大的龙骨下翻滚涌动。

如同一条饱含泥沙的黄色巨蟒,承载着这支满载财富的帝国船队,缓缓北上。

李世民、房玄龄、李靖等人,顺着魏叔玉手指的方向,盯着那浑浊泛黄的河水看了半晌,依旧看不出所以然。

浑浊?

运河之水浑浊不是很正常吗?

风吹浪打,船行搅动,哪有不浑的?百年之后成为地下运河,这说法未免太过惊悚骇人。

“玉儿…”李世民皱着眉头,语气带着帝王特有的审视。

“危言耸听,可不是为臣之道。这运河乃前隋倾国之力开凿,贯通南北,漕运命脉所系。

你说百年淤塞,有何凭据?莫不是嫌朕回长安,扰了你的江南逍遥?”

魏征也沉声道:“叔玉,此等关乎国本之事,不可妄言。若有真知灼见,当详陈利害。”

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魏叔玉脸上惯常的惫懒笑容收敛了几分,眼神变得锐利而认真。

他走到船舷边,奴仆用绳索吊起一桶水。魏叔玉从桶里掬起一捧浑浊的河水,任其从指缝间淅淅沥沥地流下,只留下掌心一层细密的黄沙。

“父皇,诸位叔伯请看。”

他摊开手掌,那层薄薄的黄沙在阳光下清晰可见,“这泥沙从何而来?黄河!”

“通济渠引黄河之水以济漕运。黄河之水,一碗水、半碗沙,此乃世人皆知。

父皇可曾想过,自前隋炀帝开凿此渠至今,已有近四十年?

四十年间,多少泥沙随黄河之水滚滚而下,沉淀在这通济渠底?”

魏叔玉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力,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渠底淤泥,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只会越来越高!

渠床抬高,则水深变浅。水深变浅,则大船难行,漕运必受阻!

为了维持航运,唯有不断疏浚,耗费民力财力无数。

然疏浚之速,岂能赶得上泥沙沉积之速?此乃饮鸩止渴!”

魏叔玉顿了顿,指着两岸略显低矮的堤坝:

“再看这堤岸。为了引水济运,渠水水位往往高于两岸地面。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水位随之升高,对两岸堤防的压力便与日俱增。

一旦遇到暴雨洪峰,极易溃堤。洪水肆虐,淹没良田村舍,生灵涂炭,此其一害。”

“其二…”

他加重了语气,“河床不断抬高,终有一日,会高出两岸平原。

届时,这条悬在百姓头顶的‘地上河’,将成为悬顶之剑。一旦决口、改道,水往低处流,奔涌而下,造成的灾难将远超寻常洪水。

而耗费无数民脂民膏、用以维系帝国命脉的通济渠,便会因为自身淤塞和悬河之险,被迫废弃。

其河道或被新水道取代,或逐渐干涸,最终埋于黄沙之下,成为后世徒然凭吊的‘地下运河’。

百年之期,绝非虚言!”

甲板上鸦雀无声。

李世民的疑虑已被凝重取代,他死死盯着魏叔玉掌中残留的沙痕。

旋即抬头望向那滚滚南去的浊流,第一次看清这条“黄金水道”背后隐藏的致命危机。

房玄龄捻着胡须的手停住了,眼中精光闪烁,飞速推演着魏叔玉描绘的景象。

李靖眉头紧锁。作为军事家,他想到漕运断绝对帝国边防和长安稳定的致命打击。

魏征则面色沉肃,他虽耿直,却非迂腐。好大儿所言逻辑清晰,直指要害,由不得他不信。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李世民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

魏叔玉收回手,在衣襟上擦了擦,又恢复那副玩世不恭的表情。

“父皇,治标要治本。只要我们能让黄河变得清澈起来,那么通济渠的水自然清澈下来。”

李世民一阵无语,感觉混小子说话像放屁一般。

“玉儿别说笑话,黄河水怎么可能清澈得下来!”

魏叔玉傲然一笑,“事在人为嘛。儿臣以为,当从四处着手。”

“其一,*束水攻沙!在通济渠引黄口门及关键河段,修筑坚固堤坝,收束河道,增加水流速度。

水流湍急,则挟沙能力增强,可冲刷河床,减少淤积。此乃以水治水,借力打力。”

“其二,广植草木,固土保源。黄河泥沙之根源,在于中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当严令禁止滥砍滥伐,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固结土壤。此乃治本之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虽见效缓慢,但必须持之以恒!”

“其三,”魏叔玉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另辟蹊径,海运分流’。

父皇此次下江南,当知海船之利。巨舰载重远胜内河漕船,且不受河道淤塞、冬季冰封之苦。

若能在登州、莱州,或更南的明州开辟良港,发展海运。

将江南漕粮、税赋部分改由海路北运幽州或直抵登莱,再经短途陆运入关中,则可大大减轻通济渠压力。

为疏浚治理争取时间,亦为帝国开辟一条更为安全、高效的新命脉。”

“海运?!”李世民和几位重臣同时惊呼。

魏叔玉的想法过于大胆,甚至有些离经叛道。

在时人眼中,大海是神秘莫测、充满凶险的所在,远不如内河漕运稳妥可控。

房玄龄首先提出质疑,“贤侄,大海风涛险恶,沉船倾覆之祸不绝,如何能承担漕运重任?此策太过冒险!”

“房相所言极是。”

李靖附和道,“海上行船,非比内河,需精熟海道、天文、海况之专才,更要坚船利弩以防海寇。我朝水师,多在江河,于海上…”

“事在人为!”魏叔玉打断道,语气斩钉截铁。

“海运虽险,但一旦成功,其利无穷!巨舰抗风浪之能,父皇亲身体验。

至于人才、海图、海寇,皆可逐步解决。试想,一条永不淤塞、承载量惊人的海上通道,岂不比年年疏浚、时时担忧溃决的内河漕运更可靠?

此乃关乎大唐百年国运之策,岂能因畏难而弃之?”

魏叔玉转而看向李世民,眼神灼灼:

“父皇,通济渠之危迫在眉睫,非猛药不可救!束水攻沙、植树固土乃治标治本,需长期投入,见效缓。

而海运分流,则可立竿见影,减轻运河负担,为前两策赢得时间!三策并举,方是长久之计!

否则,今日抄没崔府之财充盈内帑之喜,恐难掩他日漕运断绝、国本动摇之悲。”

李世民沉默了。

他背着手,在甲板上缓缓踱步,高大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浑浊的河水拍打着船舷,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是大地的叹息。

魏叔玉描绘的景象——悬河溃决、沃野千里尽成泽国、漕船搁浅、长安粮荒……如同一幅幅沉重的画卷在他脑海中翻腾。

“父皇…”长乐端着酒食,带着城阳和魏小婉轻轻走了过来。

看到甲板上凝重的气氛,有些担忧地轻唤了一声。

李世民停下脚步,脸上的阴霾并未完全散去,但眼神却变得异常坚定锐利。

“玉儿,你今日之言,振聋发聩!朕…受教了。

那么第四策是什么?”

“大力推广关中、黄河上游百姓使用石炭,禁止他们砍伐树木。”

李世民重重拍下大腿,“如此妙的法子,朕…朕为何就想不到呐。”

石炭的营生掌握在李唐皇族手中,大力推广石炭的话,自然会让李唐皇室赚得盆满钵满。

简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为何他就没想到呢?

看着神采飞扬的魏叔玉,李世民内心的震撼怎么都隐藏不住。

麒麟子,上天赐予给他的麒麟子!!

回程的路途上,混小子竟然因水流的浑浊,就能推测出通济渠百年内必成地下运河。

倘若混小子的推测为真,那对朝廷、对李唐皇室而言,无疑是场天大的灾难。

搞不好的话,能动摇大唐国本。

想到这些,李世民不由得重视起来。

“玉儿你说得对。等朕回长安,就开始着手治理黄河!”

喜欢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和离后王爷真香了浴火焚神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诸天无限基地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嫚嫚长途极品妖孽兵王猎谍大仙官朝阳警事兵锋王座快穿:总裁攻略手册雷裂苍穹纯情校医糜汉一觉醒来我隐婚了一世之尊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重生90:辣妻要翻天
经典收藏大唐房二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我于历史中长生大宋第一太子终极潜伏岭南宗师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三国之献帝兴汉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我在古代逃荒春秋发明家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绝对荣誉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郭嘉朱门华章录初唐峥嵘生子当如孙仲谋
最近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北宋第一狠人玉符传奇寒门状元路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穿越古代异界争霸清宫秘史十二章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锦衣血诏铜镜约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英烈传奇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真理铁拳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是城城啊 -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txt下载 -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最新章节 -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