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长桓在京城找到的官员就是右副都御史姜颂廉,要说这个姜颂廉,也活该他倒霉被安长桓牵连。
原本因为一双儿女姜婼芙姜皓文得罪了振阳王府跟宣平伯府两家,在官场上又不如谢绍骞,处处受到排挤,好不容易将姜婼芙嫁进了威远侯府,姜家借着威远侯的威望总算喘过来口气,又开始挺直腰板了。
可是谢绍骞那头却一路高升,明明两人同阶,结果对方一跃,就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这让他如何能不发酸怄气?
那那又能怎么办呢?谢绍骞的政绩摆在那呢,不仅查获到了三皇子在荆州受贿走私养私兵的事,还顺带撞破了夔州知府围困灾民、瞒报灾情之事。
这一下两桩大政绩就又落到了谢绍骞的头上,帮他把右都御史的位置做得稳稳的,要不是最上头左都御史还没到退的时候,估计谢绍骞能直接成都察院的一把手。
这姜颂廉正在为谢绍骞的好运气发酸的时候,安长桓这时候就找上了门,要是安长桓给的东西是为了搞都察院别的官员,他可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了,又或者是直接按下,给对方卖一个人情好处。
可偏偏安长桓想弄的是谢绍骞的岳家,这就让姜颂廉很心动了呀!
虽然不是直接弄谢绍骞,但本身宋家跟谢家之间的亲密关系就能让谢绍骞极其被动,而且在夔州事件中,宋家突然出现还捐了这么一大笔钱粮,这本身就很令人怀疑了。
只是宋家那捐出的粮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夔州的危机,而皇帝也给了赏赐,所以底下的人就算有些许的怀疑也就此压下了,都是同朝为官的,何必深究为难,没什么好处不说,还容易得罪人。
是以,姜颂廉在打算给宋家安上走私罪名的同时,还打算将谢绍骞也牵连进去,就从宋家捐赠粮食那件事入手,参谢绍骞以权谋私,私下传递消息给宋家博取善名。
到时候,宋家数罪并罚,谢绍骞准得受牵连。
可哪知道,这个姜颂廉的点就是那么背,他刚在大朝会上参了谢绍骞一本,就迎来了皇帝三司以及左都御史等人饱含种种情绪的注视。
一开始他心里还有些自喜,以为这些人是在震惊谢绍骞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来,直到后来才明白,那些震惊、诧异、愤怒、遗憾都是给他的。
原来,谢绍骞在头一天晚上,就将安家走私、贿赂、恶意圈地等罪行写了折子递到了皇帝的龙案上,并且说都察院中也有受贿之人,帮着安家在苏杭一地隐瞒着其罪行,只是如今还没查出具体都有谁参与,所以谢绍骞先将安家的罪证呈递到皇帝跟三司面前。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还牵扯上三皇子之前走私蜀锦一事,这件事本来就已经在朝中平息了,结果又被翻了出来。
谢绍骞实在是不想再让自己陷进三皇子的事件中,就上奏表示仅凭自己一人之力难以查探清楚,将自己的上司左都御史也一并扯进来一同督察。
这种白送政绩的事,左都御史自然乐得接手。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大朝会,他手底下的姜颂廉就自个捏着鼻子跳出来了。
皇帝也没想到那个都察院受贿之人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气得他怒不可遏,直接将龙案上谢绍骞前一天提交的那份奏折摔到了姜颂廉的脑门上。
姜颂廉被吓了一大跳,不明所以的捡起奏折一看,脸色顿时煞白一片,没有了任何血色!
完了!完了啊!!
旁边的谢绍骞一直淡漠的看着,眼底闪过一丝嘲讽之色,站在靠后头的的陆引鹤抬眼跟谢绍骞对视了一眼,嘴角微不可察的勾起了一丝弧度。
姜颂廉当即被撸了官职,押入刑部,等待候审,安家之事,立马派督察御史前往苏杭查办。
这件事姜颂廉也真是苦难言,他可真不是那个收受安家贿赂替安家隐瞒罪证的人,但因为他手里的这些关于宋家的罪证,也都是安长桓给他的,压根就经不住细查,所以他只能打碎了牙往自己肚子里咽。
而且后面哪怕真的查清了,他与安家走私受贿之事无关,也不可能再官复原职了,要么流放到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上,要么就只能告老还乡,就算再多几个威远侯女婿都救不了他。
散朝后,左都御史一脸复杂的看着谢绍骞,真不知道是该感慨这个老小子运气好还是该感慨是自个运气好。
谢绍骞幸好是提前一晚将安家的罪证呈递上去,否则今天就算是他手里的反驳的罪证齐全,都得被姜颂廉那家伙刮下一层皮来。
而他自个呢,昨儿个才接到手上的小树苗,没想到今儿个就吃上果子了,这一波政绩一下子砸他脑门上,都让他有种不真实感了。
谢绍骞什么都没说,只是拱手跟左都御史行了一礼,恭敬的让他先行一步了。
皇帝要借着这次机会对走私盐铁一事进行大清查,首先就从苏杭那边开始,因此姜颂廉的事被当朝压下了,皇帝下了口令,任何人不得将此事传出,否则当同谋处置!
随后,查办安家之事以及苏杭都察院之人的队伍跟给宋家送圣旨的人是同一时间出发的,前面的路程几乎都是一样的,直到到了苏州码头才分开的。
安长桓留在京城的人自然也没有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在暗地里等了好多天就不曾听到任何跟谢宋两家有关的消息传出,那姜颂廉那头一时也消声了。
后来实在忍不住,去找姜家的管家询问,塞了一笔银子才探听出来,原来姜颂廉那日进宫之后就被留在宫里一直没出来,姜家上下此时也打探不出任何消息来,但是也因为一直没有官差来查抄什么,就还在心里头侥幸着,当做没发生什么大事。
安长桓的人可没有这股侥幸劲,当即就明白姜颂廉那头可能是出岔子了,立马就飞鸽传信给安长桓。
只是到底朝廷的人先出发了那么多天,信鸽再怎么快,也只是勉强追平那些人,先一步到了安长桓的手中。
喜欢晚棠引鹤归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晚棠引鹤归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