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形势危急!必须立刻调集所有能调动的兵力,增援沿江防线!绝不能让夏军站稳脚跟!”,刘宗敏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也顾不得后方那些“泥腿子”了。
李自成猛地闭上眼睛,胸口剧烈起伏,仿佛在进行着极其艰难的天人交战。
后方那些愈演愈烈的反抗,那些不断被切断的粮道,那些如同附骨之疽的夏军细作……这一切,都还在疯狂地撕咬着他的根基。
但现在,他已经没有选择了。
前门来了猛虎,后院的群狼只能暂时放任不管了!
“传令!”,李自成猛地睁开眼,眼中布满了血丝,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穷途末路的决绝,“所有派出清剿后方叛乱的部队,立即!停止一切行动!”。
“火速回援主营,并向沿江方向集结!命令各营,深沟高垒,加固防线,没有本王军令,不得擅自出战!尤其是张献忠、罗汝才两部,严令他们必须守住两翼,若有差池,休怪本王翻脸无情!”。
他几乎是咬着牙下达了这道命令。放弃对后方的清剿,意味着承认了后方局势的失控,意味着他将自己的粮道和退路,暴露在了那些被点燃怒火的百姓和神出鬼没的夏军细作面前。
这是饮鸩止渴,但他不得不喝下去!因为正面的大夏主力,是能立刻要他命的利刃!
“那……后方的乱民和夏军细作……”,牛金星还有些犹豫。
“顾不上了!”,李自成粗暴地打断他,脸上肌肉抽搐,“先挡住正面的夏军主力再说!后方……等打退了夏军,本王再跟他们一一算账!”。
就在李自成的清剿部队如同潮水般仓促撤退,重新集结奔赴前线之时,一直通过隐秘渠道密切关注联军动向的刘风,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副局长!李闯的大股部队突然停止清剿,正在快速向东调动!看方向,是奔江边去了!”,一名行动队员气喘吁吁地前来汇报,脸上带着兴奋。
密室中,刘风负手而立,看着墙上那幅巨大的北方形势图,他的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冰冷而畅快的弧度。
“好!太好了!”,他轻轻一拍手掌,眼中闪烁着猎人看到猎物落入陷阱时的锐利光芒,“果然不出所料!我大夏主力一动,李自成这头困兽就不得不收回所有的爪子去护住头脸!我们的机会,来了!”。
他猛地转身,对肃立待命的马明朝、李照宁等人下令:“传令各行动小队!李闯已无力顾及后方,其主力被牢牢钉在正面战场!这是我们‘燎原行动’第二阶段的最佳时机!”。
“命令:一、所有潜伏小队,立刻结束隐蔽状态,全面出击!”。
“二、加大力度,整合各地反抗青壮,以‘讨逆复仇军’、‘保乡义勇’等名义,给予编制,发放更多武器,由我们的人担任基层军官和教官,进行初步的军事训练!”。
“三、首要目标,锁定闯军所有后勤补给线!袭扰其粮队,破坏其道路桥梁,攻击其兵力薄弱的屯粮点和后勤兵站!我要让李自成的前线大军,饿着肚子跟咱们的野战军打仗!”。
“是!”,马明朝和李照宁齐声应道,眼中都燃烧着亢奋的火焰,压抑了许久的行动力量,终于可以彻底释放了!
随着刘风一声令下,原本因清剿压力而暂时蛰伏的大夏情报网络和武装反抗力量,如同挣脱了束缚的蛟龙,猛然从北方的山川平原、村庄城镇中腾跃而起,展开了更加猖獗、更加致命的破袭作战。
在连接洛阳与前线的官道上,一支由上千民夫、数百闯军护送的庞大粮队,正艰难前行。
负责押运的闯军将领颇为自信,认为主力就在前方,后方些许毛贼不足为虑。
然而,他错了。
当粮队行进到一处峡谷地带时,两侧山坡上突然响起密集的锣鼓声和呐喊声!
紧接着,滚木礌石轰然落下,砸得队伍人仰马翻!不等闯军反应过来,无数箭矢如同飞蝗般射来,其中还夹杂着精准的火铳射击,专挑军官和骑兵下手。
“杀闯贼!抢粮食!”
“为死去的乡亲报仇!”
成百上千头扎白布条(以示戴孝)的青壮,在部分大夏行动队员的带领下,如同猛虎下山,从山林中冲出。
他们不再是之前只有锄头粪叉的农民,不少人手中已经换上了从之前战斗中缴获的刀枪,甚至还有少量制式的弓弩。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马明朝等人的调教下,懂得了简单的配合与战术,不再是一窝蜂地乱冲。
护粮的闯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队伍瞬间被截成数段。
复仇的农民们红着眼睛,疯狂地砍杀着任何试图抵抗的闯兵,然后迅速点燃粮车,或将能带走的粮食抢运一空。
整个峡谷变成了屠宰场和火葬场,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在黄河的一个渡口,李照宁亲自策划了一场行动。他联络了渡口的船工和附近深受闯军征粮之苦的百姓,在一个夜晚,同时发难。
船工们凿沉了停泊的几艘用于运输军资的船只,而武装起来的百姓则突袭了渡口的守军和一个小小的物资仓库。
战斗短暂而激烈,守军被全歼,仓库被焚毁,渡口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使用。
类似的袭击,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起义军联军的后勤命脉,变得千疮百孔。粮草转运效率急剧下降,损失惨重。
前方的李自成不断收到粮草被劫、后勤节点被毁的噩耗,气得他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他派不出多余的兵力去保护漫长的补给线,每一次分兵,都意味着正面防线的削弱。
联军大营,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李自成面色憔悴,眼窝深陷,短短时日仿佛苍老了十岁。
他面前堆积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战报:一份来自正面战场,报告着夏军步步紧逼,压力巨大,士兵伤亡日增,士气低落。
另一份来自后方,字字泣血,诉说着粮道被断,各地反抗愈演愈烈,甚至有些小股部队在调防途中遭遇伏击,损失殆尽。
喜欢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