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南康的冷嘲热讽,吴主任却只当作是没有听出来,面不改色地解释道:“县委县政府关于‘农业生态圈’建设的实体ppt真没有!
不过,县委县政府绝大多数人的心中,都有一张将军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ppt。
而绘制这张ppt的彩笔,就是李书记提出的‘农业生态圈’建设。
我县正在构建的“农业生态圈”,是以“突出特色、以销定产”为核心理念,以猕猴桃为核心、逐步扩展高附加值果品,椪柑、刺梨的种植业为基础,融合了特色生态黑猪养殖、深加工打造‘将军腊肉’品牌和大力发展冷水养殖产业的综合性农业体系。
其鲜明特征需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强化种养结合的循环利用、深化生态可持续实践、完善加工物流延长产业链、构建区域品牌体系、并确保市场导向,最终形成一个内部资源高效循环、产业紧密协同、环境友好、产品优质安全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李书记在将军县之后,筹措资金,开辟猕猴桃种植园一共2.4万亩、椪柑2.5万亩、刺梨9000亩,以及高山番茄3.4万亩。
目前,这些种植园的建设资金已经主体到位,正在加紧施工当中。
养殖方面,黑猪养殖场,已经建成的百头百头跑山猪养殖场有9个;正在建设中的千头跑山猪养殖场有两个;
正在建设的千羽乌鸡养殖基地,有19个,全部和生物科技企业签订了订单,属于典型的订单养殖;
全县有条件并且适合养殖古安牛的村一共有49个,目前县政府已经每个村拨款了一百万,耗资5000万元,建设以村集体为主导的古安牛养殖基地。
至于冷水养殖这一块,我们县已经和民营企业家周国铭先生签订了养殖协议,养殖规模初步投资在1000万元。
目前正在进行冷水资源规划,可能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工程。
省领导如果愿意实地看一看,我可以领路。”
调查组的所有人,哪怕是南康,都没有打断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话。
那不是礼貌问题,是表面程序问题。
你可以不问,问了之后最好还是要听对方说完,否则就是脱离实际,听不进去基层意见。
好不容易等吴主任讲完了,南康也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直接说道:“那我们这就出发,先去被裁撤的机关走一走,看看人员安置状况再说。”
将军县这里的有针对性调查,有点明目张胆,红星市那边的情况也不乐观。
省委组织了五个强势部门,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刚刚开始调查,省政府的调查组就来了。
黄大忠一看,这么快就唱上了对台戏,也不演了,直接安排市长陈卫东负责接待省政府调查组。
陈卫东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出身,长期在省委机关打转转的人,一眼就看明白这其中的关键,哪里愿意置身于这一潭浑水之中!
省政府副秘书长牵头的调查组,到达红星市的时候,陈卫东已经下去考察工作了,具体接待的人,是市政府秘书长方遒。
这个接待就不对等!
省政府的副秘书长,一般来说都是正厅级干部,还是有相当工作经验、有相当成长空间的干部才能担任。
是正儿八经的省政府领导干部!
可以说,这位副秘书长亲自带队下来,一般情况下,都得黄大忠亲自主持迎来送往的活动,才不算出格;
至于陈卫东这个市长,全程陪同吧。
现在倒好,市委书记不参与接待也就算了,毕竟省委组织部来了一位大部长和一位常务副部长,他要主持接待工作抽不开身,说得过去。
可是,你陈卫东是政府一把手,你跑什么跑?
好在这位省政府副秘书长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并没有显露半点不满。
相反,在晚上这个寒酸的欢迎宴会上,表现得谈笑风生,显得坦然自若,十分自信。
当天晚上的欢迎宴会有多寒酸呢,除了郑志兴这个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出面参与接待之外,也就方遒这个副厅级的市政府秘书长了。
这都不能简单的用寒酸来形容了,这就是在打省政府的脸。
说起来,陈卫东的胆子是真大,敢把省政府调研组晾在红星市。
不过,这位副秘书长也不是等闲之辈,晚宴之后,立即吩咐南康带领省政府督察室的人组成一支小队,前往将军县调查。
兵分两路,趁着你们红星市疲于应付之际,寻找接访机会。
但是,有省委调查组在前,省政府调查组也不敢做更多的小动作。第二天的调查工作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组织部长方兴华,在来到红星市的当天,就调阅了红星市政府党组会议记录——《我市在2018年度农村经济建设的五点规划和脱贫攻坚主要措施》。
从这份会议记录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红星市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经济,没有大搞规模化、集约化,更没有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红星市政府的集体决策。
如果说这份集体决策是一个政治错误,那么,李怀节要承担的责任,最多也就是一个发起错误。
既然李怀节的所作所为全都是在程序之内、权力之内,那么,最大的政治风险就已经被排除了。
接下来对他所作所为的政治定性,是省委的当然职责和权力。
所以,方兴华甚至都没有找黄大忠谈话,在和陈卫东聊了几句之后,连夜赶回省委,向副书记姜成林说明情况去了。
陈卫东在和方兴华谈完之后,立刻下乡考察起各县冷水资源利用情况,直接把省政府调查组给扔在红星市不管了。
第二天的上午,经过省委政研室的几位专家,对《我市在2018年度农村经济建设的五点规划和脱贫攻坚主要措施》的研读,以及实地考察了几个项目之后,一致认为,“农业生态圈”发展,是对农村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的有利补充。
在不具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地区,无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地区,试行“农村生态圈”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措施。
喜欢官场雅痞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官场雅痞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