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京都
\"大人大人,华夏外交部李三总长终于同意会见咱们了!\"
伊尔希希的秘书仿佛是得到了莫大的好处,兴奋地冲进火车站旁的临时驻地,大声地喊道。
这几天,伊尔希希没事的时候,就会站在这座木制二层小楼的阳台上,望着远方正在不停施工的京都火车站。
自从上次他们要求重启谈判,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
火车站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原本只有一条铁轨向外延伸,如今已扩展成多条线路。
其中一条通往天津的铁轨,已经延伸到目力所及之外;
一条向北,一条向西,两条线路都在日夜兼程地推进。远处的施工声,犹如新生国家的脉搏,坚定而有力。
\"答应了吗?我以为他们还会让我们再等些日子。\"
与秘书的激动不同,伊尔希希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冷淡。
\"大人,这可是咱们求了十多天才得到的最好回复啊!\"秘书不解地问道。
\"哈哈。\"伊尔希希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冷笑,
\"有什么可高兴的?好了,不说这些了,快准备谈判吧。\"
他的语气中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深意,仿佛早已看穿了华夏方面的意图。秘书虽然满腹疑问,却不敢多问,只能立刻转身去准备资料。
李三定下的时间是下午一点。
到了约定时刻,罗刹代表团十几人准时抵达了原本的亲王府——这里也是他们上次谈判的地点。
伊尔希希望着粉饰一新的王府大门,心中百感交集。油漆还带着新鲜的光泽,仿佛在向他们展示华夏新生政权的底气。
最新消息显示,华夏军已经重新夺回对整个蒙古地区的控制权,并将势力范围延伸到远东铁路沿线。
虽然目前华夏军控制的地盘还无法与罗刹帝国相提并论,但一旦他们完全掌控原华夏帝国的全部领土,两国在面积上的差距将大大缩小。
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伊尔希希迈步走进金王府。
令他意外的是,刚进入谈判房间,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位上的李三。
李三立刻站起身来,热情地迎了上去:
\"伊尔希希阁下,真是不好意思,让你们等了这么久。\"
伊尔希希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外交辞令:
\"我能理解,贵军刚成立不久,事务繁多。李三大人作为华夏政权的重要领导人,肩上的担子一定很重。\"
他心里很清楚,李三之前故意拖延谈判,是在展示华夏方面的优势地位。但作为外交官,他必须保持风度——更何况,他现在没有发脾气的资本。
\"好了,不要客气了,大家快坐。\"李三表面上显得毫无波澜,伸手示意众人入座。
伊尔希希一挥手,随行人员纷纷坐下。李三则走到他们对面早已安排好的座位上坐下,双方的谈判正式开始。
\"我们申请与华夏国会谈,目的很明确——希望贵国停止对罗刹叛军的支援。\"
伊尔希希开门见山,没有任何铺垫。
李三眉头微挑
:\"叛军?我怎么不知道罗刹帝国有叛军?据我所知,那不过是一些民间组织,或者应该称之为'新军'。\"
伊尔希希不想在名称上纠缠:
\"他们叫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希望华夏军停止向他们输送任何物资,包括粮食、军事装备、衣物等,并切断与他们的一切联系。\"
他心里很清楚,一旦失去华夏的补给,罗刹帝国集中力量,很快就能消灭这些叛军。毕竟,这些所谓的\"新军\"不过是一个新生的反政府组织,无法与强大的罗刹帝国长期对抗。
\"可是,\"
李三话锋一转,
\"罗刹新军已经将罗纳河以东的所有土地割让给我们了。\"
这句话如同重磅炸弹,让罗刹代表团瞬间骚动。安德烈猛地站起身,愤怒地瞪着李三,额头上的青筋暴起。
伊尔希希反应迅速,立刻转过头,用严厉的目光制止了安德烈。感受到上司的压力,安德烈虽然怒不可遏,却只能颓然坐下。
李三似乎很享受这种场面,故意问道:
\"安德烈先生,难道有话要说吗?作为谈判代表,你有发言权。\"
安德烈咬牙切齿:
\"尊敬的李三先生,请你先把话说完。\"
伊尔希希心中暗叹,如果是在其他场合,他或许会被安德烈的表情逗笑。但现在,罗刹代表团的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李三的话意味着,整个远东地区可能落入华夏手中。
虽然这份割让条约没有得到罗刹政府的承认,但如果华夏军以此为借口强行占领,国际上也很难找到反驳的理由,毕竟新军在罗刹境内确实控制着一定区域。
\"关于你们与叛军签署的任何条约,我们罗刹政府都不会承认,这没有法律依据,也不是今天的谈判重点。\"
伊尔希希再次强调,
\"我们希望华夏国能与叛军切断一切联系。\"
李三慢条斯理地回答:
\"不与罗刹新军联系,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他们似乎比你们开明得多。你们总想要空手套白狼。
罗刹新军控制区内,大量农奴缺乏粮食,我们出于人道主义提供援助,不过分吧?
那里的人民缺乏衣物,我们资助一些,不过分吧?那里经常有野兽出没,我们提供一些枪支自卫,这也不过分吧?\"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硬。
安德烈终于忍不住反驳:\"资助一些?有上千辆马车的物资,整整运输了十几天,这能叫一些吗?\"
\"你们国家人口众多,多资助一些也是正常的。\"
李三淡淡回应。
谈判气氛顿时变得紧张。伊尔希希意识到,李三是在故意混淆视听,将明显的军事援助伪装成普通的人道主义物资。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纠缠细节只会浪费时间。
\"李三大人,\"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
\"我们今天的核心诉求非常明确:停止一切形式的援助,切断与叛军的所有联系。作为交换,我们愿意在边境贸易和铁路使用权方面提供便利。\"
李三微微一笑:
\"边境贸易当然可以谈,但这与我们对'新军控制区'的人道主义援助是两回事。我们不能因为贵国的内部矛盾而忽视那里人民的苦难。\"
这句话看似合理,实则是在拒绝伊尔希希的核心诉求。
伊尔希希明白,李三不会轻易让步。这位华夏领导人不仅在拖延时间,还在试探罗刹帝国的底线。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双方就各种细节展开了激烈讨论。
华夏方面始终坚持\"人道主义援助\"的立场,拒绝承诺停止对新军的支持;而罗刹代表团则反复强调,任何形式的援助都是对罗刹内政的干涉。
最终,李三提议休会,让双方代表团回去重新考虑各自的立场。
走出亲王府时,伊尔希希回头望了一眼这座见证历史的建筑。
他知道,这场谈判只是开始。华夏军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罗刹帝国必须重新评估这个东方邻国的实力和野心。
回到驻地后,伊尔希希立刻向国内发回详细报告,描述了华夏军的扩张情况和谈判立场。他预感,两国之间的博弈还将持续很长时间,而京都——这座古老又新生的城市,将继续见证历史的转折。
喜欢我以红警踩列强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以红警踩列强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