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楚山孤

首页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那些年西游的兄弟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扶明录锦衣御明汉末之全面开战大明第一臣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楚山孤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全文阅读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txt下载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4章 两种制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74章 两种制度

“在当时,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些政策实施之后,遭到了地主乡绅们的强烈反对。”

“为什么?”

“因为这触及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朱元璋几人竖起耳朵认真倾听,这让朱辰有种回到过去讲课的感觉,只不过他现在的学生是几百年前的古人,而且还都是鼎鼎大名的古人。

这也让朱辰有了更多讲课的兴趣,所以他在除了想要帮助大明以外,也是满足自己小小的好为人师的心理。

朱辰道:“先说摊丁入亩,摊丁入亩政策推行以后,改变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可以说是人丁税被彻底废除。”

“这种税制因将丁银摊入田亩,废除了官僚豪绅的免税特权,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纳地丁银的人也不用再服摇役,使得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再加上朝廷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摊丁如亩的推行,结束了长期以来对地、户、丁赋役制度的混乱现象,简化了税制,完成了对人、户、丁征税归个人财产税的过程,从根本上削弱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的束缚。”

“而且,因为不再按人头征税,家庭不再因担心新增人口增加税负而控制生育,于是,人口爆炸性增长。”

“历史上,即使极盛时期的汉唐,人口不过6000万,除了战争、粮食产量之外,丁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1723年开始推行摊丁如亩,废除丁税后,到1740年,不到二十年,华夏的人口就从几千万历史性的突破到了1亿,再过五十年,到了1792年,这个这个数字直接猛增至3.1亿。”

话音落下,朱元璋朱标刘基马皇后几人都是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

这也太能生了吧?

不到一百年,人口直接从几千万拉到三亿?

果然是爆炸性增长。

不过震惊过后,想想好像也挺正常。

因为,永远都不要低估华夏人生孩子的意愿与能力。

多子多福。

这同样是刻在基因里的。

就拿朱元璋和马皇后来说,他们二人就生了七个子女,其中五子二女,更不要说以朱元璋为首的老朱家了,朱元璋一生一共有四十二个子女,二十六子十六女。

这生育能力,放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都是惊人的。

要知道朱元璋还不是那种沉溺酒色的昏君,而是历史上数一数二勤勉的皇帝,也就是说,朱元璋在朝政繁忙,日理万机之际,还能抽出那么多精力来生育了那么多的子女。

所以,放开了人头税后,人口爆炸性增长,似乎也不奇怪了。

这个政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这倒是很合朱元璋的心意。

人丁兴旺,对一个家是好事,对一个国家也一样。

民为邦本,丁口繁盛,国之大计也。

只不过就像朱辰前面说的,这三道政策都触及了地主乡绅的根本利益,摊丁入亩显然狠狠地割了地主乡绅们一刀,因为取消了人头税,普通百姓纳税少了,而地主乡绅们因为地多,所以需要承担更多的赋税,必然会反对。

不过朱元璋倒是不担心这个。

那个叫雍正的皇帝都能做到,他能做不到?

朱辰继续道:“再说火耗归公,赋税中的‘火耗’本是各级官员中饱私囊的重要手段,到后来,更是成为官场中公行的陋习,各地官员以火耗为名,肆意横征中饱,已无法限止。”

“为了遏制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已经危及国本,雍正帝说‘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也就是说,州县养上司是公开的非法贿赂,而上司拨州县便成为合法的‘养廉’,于是便有了‘火耗归公’,将‘火耗’设为法定正税。”

“此后,火耗一分为三:一份给地方官养廉,一份弥补地方亏空,一份留地方公用。。”

“火耗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酌给本省文职官员养廉。这一改革措施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的薪给,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廉政,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

朱元璋听罢不住的点头。

这个好像也不错。

朱元璋最痛恨的就是贪污腐败了,将这部分“火耗”充公,由朝廷统一调配,这同样很合他的心意。

只不过,各级官员又少了一个敛财的手段。

如果是其他皇帝恐怕还会担心,但他朱元璋一点也不担心。

“最后是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官绅自古以来都拥有特权,就算是考上个秀才,也是有功名在身,可以减免地税,甚至免除徭役,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则是彻底打破这个传承了千百年的常规,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即废除官员、地主免税的特权。”

“这一举动,算是彻底掀了官绅的老底。”

“所以,刚一推行,便遭到了官绅的强烈反对,但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必须暂时牺牲官僚士大夫的利益。”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推行,使得黎民百姓、乡绅、朝廷三者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保护了朝廷和平民的正当权利,维护了清王朝的有效统治。”

听罢,朱元璋马皇后朱标刘基四人都是若有所思。

从古至他创建的大明,地主乡绅乃至士大夫都是拥有一定特权的,这主要体现在赋税的减免上。

士农工商,官绅作为“士”阶层,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免税权被视为其地位的体现。同时也是他们能够积累更多财富,进一步强化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如果真的打破这个千百年来形成的常规,恐怕会掀起轩然大波。

难怪朱辰说那个雍正敢于改革了,没有大气魄,还真不敢轻易去改这个,这相当于动全天下官绅以及士大夫的根本利益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那个雍正做得到,他朱元璋做不到?

“总得来说,雍正这三道政策相较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有了很大的进步。”

“前面我们说,一条鞭法,是一种改良主义的政策,具有斗争的性质,但它的‘改良’以及对地主乡绅的‘斗争’都是相当微弱的。”

“而雍正这三道政策则是进一步消除了地主乡绅阶级的利益,‘斗争’更加的激烈,‘改良’的效果也更好。”

朱元璋几人点头。

赋税是一个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关于赋税的政策也影响了一个国家各个阶层,重要性不言而喻。

还好有朱辰,不然大明还要走上许多年的弯路。

“但是,任何政策都有它的局限性,这三道政策虽然进一步缓和的阶级矛盾,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阶级矛盾,主要矛盾不解决,事物就难以实现质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清王朝依然落入封建王朝从土地兼并到兴亡更替的循环之中。”

“不过,对于现阶段的大明而言,除松江特区外的其他地区,实行以这三道政策为主的税收制度是比较合理的,可以使大明往前发展一大步。”

朱元璋缓缓点头,随后反应过来:“那松江特区呢?”

朱辰回道:“松江特区,可以实行另外一套税收制度。”

“另外一套税收制度?”

听到这里,朱元璋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那岂不是说大明要实行两套税收制度?”

“不错。”

朱辰点头:“确切的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喜欢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随风漫步新书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美女的超强近卫赵东护花大国士不是,让你跟校花分手,你真分?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无敌六皇子,父皇你可害苦了儿臣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大唐:吃货将军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东宫媚陆隐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旧金山往事我真不是大佬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全民魔女1994种田神医:夫君,强势宠(神医娘子手下留针)剑道至尊剑无双
经典收藏我在古代逃荒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青铜甲三国之献帝兴汉镇国二公子战国野心家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吕布有扇穿越门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糜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人在三国也修真岭南宗师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
最近更新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隋烽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陛下就是躺赢狗太子无敌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楚山孤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txt下载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节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