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玄武仙墓

首页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谍海孤雁明日传奇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将军好凶猛古玉穿越公子崛起抗日之兵魂传说十龙夺嫡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风入邺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玄武仙墓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全文阅读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txt下载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0章 运河工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建宁五年的春风,似乎格外眷顾刚刚从疫病阴霾中挣扎而出的豫州大地。

干涸的河床重新被涓涓细流润泽,龟裂的土地上顽强地钻出点点新绿。

新蔡城外那片曾经如同巨大疮疤的安置区,如今已人去棚空,只留下被踩踏得板结的土地和几缕尚未散尽的药草余味,无声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战。

洛阳,德阳殿。

初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殿内暖意融融,与去岁初冬那场夹杂着血腥与剖尸惊雷的朝会相比,气氛已然迥异。

刘宏端坐御座,面容沉稳了许多,眉宇间褪去了几分青涩,增添了几许属于帝王的威仪与思虑。

目光扫过殿内肃立的百官,声音清朗却带着几分威仪:

“诸卿,去岁汝南大疫,虽赖华佗、张仲景诸之妙手,及四方豪族义商倾力相助,终得平息,然其间转运药石粮秣之艰难,道路阻隔之误事,犹在眼前!此等切肤之痛,不可不察……”

他顿了顿,殿内一片寂静,百官皆凝神倾听,不少人回想起汝南疫报传来时的混乱与恐惧,深以为然。

“朕观天下舆图,帝国疆域辽阔,南北物产丰饶各异。

河北之粟麦,江淮之稻米,巴蜀之锦盐,荆扬之鱼盐木材,皆为社稷之宝,生民所需。

然山川阻隔,陆路转运,耗费巨大,十成之物,抵运者不过五六,若遇水旱疾疫,更是鞭长莫及!”

刘宏的声音渐渐高昂起来:“欲使帝国血脉畅通,货殖流转,仓廪充实,非借水道之力不可。

前代虽有鸿沟、邗沟诸渠,然或年久失修,或互不相连,难成一体。

今,朕决意,举国之力,开凿一条纵贯南北,沟通大河、淮水、大江三大水系的大运河,以使帝国之血脉,从此贯通!”

随着刘宏话落,现场众臣,顿时神色一动。

刘宏所提“大运河”的规模之宏大,堪称前所未有!

“陛下圣明!”

太傅陈藩率先出列:“陛下所提之大运河,却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伟业!”

陈藩先是捧了一路,随即有话锋一转,面露忧色道:“此工程之浩大,闻所未闻,恐非朝夕可成,所需民力、财力、物力,难以想象。

若调度失宜,恐生民怨,耗费国帑,还请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不少官员的附和。

开凿河渠,历朝历代皆有尝试,其艰辛劳民,史书斑斑可考。

面对众臣的劝谏,刘宏却是不动声色的将目光看向立于文官班列之首的王潜。

王潜笑了笑,然后上前一步,并未直接反驳崔烈,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卷精心绘制的巨大舆图,示意内侍在殿中展开。

随着舆图展开,一条醒目的朱红色粗线,如同巨龙般蜿蜒盘踞,北起幽燕之地的涿郡,南下贯通冀州、兖州、豫州……

又在豫州境内巧妙地避开地势较高的地区,转而利用睢水故道及部分天然河流,于陈留附近沟通黄河,再折向东南,经梁郡、彭城,又利用泗水等水道直抵淮阴,沟通淮河,继而南下,利用邗沟故道,经广陵渡江,直抵江南重镇吴!

另一条支线则向西,利用鸿沟故道及颍水,沟通洛阳与淮河上游。

图上不仅清晰地标注了主河道与关键节点,更细致地标明了沿途计划设立的粮仓、物资转运站位置,以及预估可利用的天然河道、湖泊,工程量较之凭空开凿新渠,已大为缩减。

通过这份图纸,群臣也看的出来,王潜花费了多大心血在上面,同时也感受到了推动运河工程的决心。

“陛下,诸公请看。”

王潜的声音沉稳有力,手指点向舆图,“此渠,非凭空造物,乃顺势而为,沟通古今之策。”

他指向黄河段:“黄河湍急,水位落差大,欲通航,需建“船闸”方可。”

说着,他又拿起一枚小巧的木质模型,并于群臣面前开始演示了起来:

“此物名为“复闸”,可于河道陡峭处,择址建造相连的两道闸门,形成闸室。船入前闸,关闭,引水或泄水,使闸室内水位与上游或下游齐平,再开闸门,船便可平稳升降,如履平地。

此理,匠作府的一众工匠,已率人于洛水支流小规模试制成功,原理可行,具体尺度、用料尚需在黄河实地勘测后精算。”

百官的目光紧紧盯着那精巧的复闸模型,虽觉匪夷所思,但模型演示的原理清晰直观,又有小规模成功在前,反对之声一时弱了下去。

“至于所需人力和财力……”

王潜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

“其一,斤岁豫州、兖州部分郡县春旱已成定局,恐再生流民,可招募此等无地、少地之民,充作河工。

朝廷按日支付工钱的同时,可将各地常平仓溢出之粮售卖给那些河工。

如此一来,那些百姓有了活计,朝廷多存的粮食,也可换成钱财,然后继续支付给河工作为工钱……”

“好,王师此法甚妙!”

“是啊,如此一来,朝廷没有损失、河工也能受利……”

“而且还能顺便带动运河沿途的商业流通呢!”

听到王潜这个左手倒右手的方法,一众大臣也纷纷出言附和。

见此情形,王潜笑了笑,继续说道:“其二,可从军队当中,将以往负责“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的先锋队伍,整编为“工兵营”。

兵从北军五校及各地郡国兵中,遴选精壮、通晓土木营造或水性极佳者,吸纳其中。

彼等训练有素,组织严密,更兼军纪约束,可承担开凿险峻地段、疏浚淤塞河道、修筑堤坝闸门等核心、危险工事。

军士服役,朝廷除日常粮饷外,另计土木军功制度,完工后可按功劳大小,赐予钱帛、田亩或是进行升迁,以为激励。”

“其三……”

王潜的声音冷峻了几分:“那檀石槐不是派遣了大量“劳工”到我大汉境内负责各地水利、道路的营建事宜吗?

如今并州等地的水利道路营建,已经初具规模,可将这批劳工调到运河的修建当中,负责那些危险的地段。

即便真死了人,那也都是檀石槐需要处理的事儿,倒也不用担心引来民怨……”

听到这话,众人神色一怔,全都默默的看了王潜一眼。

这个提议,虽然有些不太人道,但对于大汉而言,却是有着莫大好处的。

众人虽未开口,但也全都默认了这一项。

“至于粮秣物资转运……”

王潜的手指再次点向舆图上的一个个标记的红点,继续说道:

“可于沿途设立官仓、转运站,由大司农统筹,将作府、少府负责协同,并征集舟船,分段接力运输。

常平仓存粮,优先保障河工口粮,冀州、兖州之铁器作坊,全力供应开山凿石之精铁工具。

扬州、荆州之巨木,顺流而下,直抵工段……此非一州一郡之事,乃举国之力,如同军阵调度,务求精准,杜绝浪费!”

“陛下、诸公,此运河若成,其利有五:

一者,江南稻米,可乘舟楫,旬月之间直抵洛京、河北,仓廪永固,再无饥馑之虞;

二者,天下货殖,流通无阻,商旅辐辏,市易繁荣,税赋充盈;

三者,南北血脉相连,政令军情传递,朝发夕至,帝国根基永固;

四者,若遇水旱蝗疫,赈济之资可循水路,迅捷抵达,活民无数;

五者,此渠本身,即为不朽之基业,泽被后世子孙!”

随着王潜将运河的好处,一条条展现出来,刘宏以及在场众人,也不由听得心潮澎湃。

只见刘宏霍然起身,朗声道:“王师所言,乃谋国之策,开凿此渠,非为朕一人之私欲,实为帝国千秋之血脉,万民生存之命脉!”

“即日起,设“运河都水监”,总揽南北大渠开凿事宜!由王师,亲任都水使,授天子节、代天子事,以节制沿途州郡,便宜行事!”

“诏令张焕及并州官吏,即日征调鲜卑劳工及一应战俘,分批遣送至预定工段,听候都水使调遣,并令各地商旅,继续深入草原、以及南部蛮荒之地,加大购买奴隶力度,一应耗费由朝廷承担!”

“诏令北军中侯,自北军五校及司隶、冀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诸郡国兵中,遴选精壮通晓工程者,组建工兵大营,归属都水监直辖!”

“诏令大司农、少府,会同各州郡,详查今春可能受灾流民之数,速拟招募章程及工钱口粮标准,不得延误!”

“诏令沿途州郡,全力配合都水监设立粮仓、转运站,征调车船,供应物资,若有推诿懈怠者,以贻误军机论处!”

听着刘宏那一连串的诏令,殿内群臣纷纷齐声应是。

很快,群臣散去,朝廷的各个部门,也快速运转了起来,无数青壮派官员,神情亢奋的投入到了大运河的工程当中。

一应诏令,也随着快马飞骑,射向帝国的四面八方。

……

兖州,东郡,黄河之畔。

时值三月,春寒料峭,宽阔浑浊的大河之水,裹挟着巨大的力量奔流不息,发出沉闷的咆哮。

河岸边,一处地势略高的土坡上,已然立起了一座规模不小的营盘。

营盘中心,一面绣着斗大“水”字的玄黑色旗帜在河风中猎猎作响,这便是新设的“运河都水监”中段行辕。

营盘内外,已是一片紧张有序的繁忙景象。

来自北军和兖州本地的工兵营士卒,身着便于劳作的粗布短褐,外罩简易皮甲,在营内空地上进行着适应性操练。

他们手持的并非刀枪,而是特制的精钢鹤嘴锄、十字镐、撬棍,演练着开凿、撬石、夯土的队列与配合。

口令声、工具的碰撞声、沉重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力量感。

营盘外围,更大的一片区域被平整出来,搭建起连绵的窝棚。

这里是首批招募的河工营地。

与过去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征夫不同,这些来自兖州旱灾边缘郡县的流民,虽然衣衫依旧褴褛,但脸上却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希冀。

营地入口处,几名户部派来的书吏正坐在案几后,仔细核对名册。

“张老栓,濮阳人士,家中有老母一人,妻一人,幼子两人,可对?”书吏高声问道。

“对对!官爷,一点没错!”一个四十多岁、满脸风霜的汉子连忙应道,声音有些紧张。

“按都水监章程,成年男丁,每日工钱八十,家眷安置于后方村寨,施工期间,管两顿饭,至于你家人所需口粮粟米,可让他们到附近城中平价购买,有没有问题?”

“没有,没有!谢朝廷,谢都水使活命之恩!”

张老栓激动得声音发颤,噗通一声就跪下了。

每日八十钱,依照平价,可购买十五斤粟米,全家吃饱可还有剩余,这了比在家等死强了百倍还多。

营中空地上,支起了数口大锅,里面翻滚着浓稠的粟米粥,混杂着一些耐储存的干菜,散发出实在的香气。

刚登记完的河工们拿着崭新的粗陶碗,排着队领取属于他们的第一顿“官饭”。

捧着滚烫的粥碗,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踏实,许多人眼眶发红,低声念叨着朝廷的恩德。

营盘辕门外,气氛则截然不同。

一队队被粗大绳索捆缚着双手、连成一串的鲜卑劳工,在随行监工的鞭挞下,步履蹒跚地抵达。

他们大多身材魁梧,但此刻神情萎顿,身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眼神中混杂着愤恨、恐惧与绝望。

当然,他们恨的到不是大汉,而是将他们送来这边的檀石槐。

之前在并州做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听说了。

大汉让他们做工,都是依照正常水准支付了钱粮的,那些钱粮在足够他们吃饱穿暖的同时,还能有不少剩余。

可是,大汉支付的钱粮,在经过随行监工的手之后,能够到他们手的却是少的可怜。

看着一同做工的汉人,靠着辛勤劳作日子越来越好,而自己却需要承受着不见天日的压榨,这些鲜卑劳工的心中,自然也升起了不忿的情绪。

负责接收这群劳工的工兵营校尉,是个面庞黝黑、眼神冷硬如铁的中年汉子。

他按着腰刀,目光扫过一众劳工,最后落在了那个鲜卑监工的身上,沉声道:

“此番修筑运河,所有穿山、涉险、疏浚毒沼之工,虽然皆由尔等负责,但相应的工钱也会提高五成,若是死了人,也会有相应的抚恤补偿。

如此安排,尔等可有异议?”

“没问题!”

那鲜卑监工当即哈腰答应了下来,然后转身看向一众劳工,挥舞了一下手中的鞭子:

“都听好了,此番修筑运河,务必要竭尽全力,敢有懈怠、反抗、逃亡者,小心你们的脑袋!”

面对监工的训斥,鲜卑劳工们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不甘与愤怒的神色,可又始终不敢爆发出来。

如今的他们,心中只是有些许不平而已,还没到彻底觉醒,奋起反抗的程度。

不过,看样子,似乎也快了!

随后,这群鲜卑劳工们被驱赶着,走向远处那片最靠近黄河险滩、地势最为崎岖、规划中需要开凿坚硬山岩的工段。

王潜站在行辕前临时搭建的木制高台上,身披一件御赐的玄色大氅,俯瞰着脚下这幅宏大的画面。

左边,是秩序井然、充满生机的工兵营和河工营地,炊烟袅袅,粥香弥漫;

右边,是杀气腾腾、被驱赶向绝险之地的俘虏队列,死气沉沉。

奔腾的黄河水在他面前咆哮而过,仿佛在预示着一场与天争、与地斗、与人搏的史诗级工程,已然拉开了序幕。

“禀王师!”

工兵营一名负责勘探的军侯快步跑上高台,单膝跪地:“前方探马回报,于下游三十里处发现一绝佳峡口!

两岸石壁虽陡峭,但岩层相对完整,若于此处开凿穿通,可省却绕行百余里之遥,只是……峡口狭窄,水流湍急异常,且下方暗礁密布,开凿之险,前所未有!”

王潜的目光投向黄河下游那莽莽苍苍的峡谷方向,缓缓道:“传令靖河营主将,调集最精悍的工兵队,带上最好的钢钎!另点三百鲜卑健奴,配发工具,三日后,随本官亲赴峡口,勘定闸址!”

“诺!”军侯凛然应命,眼中也燃起了火焰。

王师亲临险地,这穿山第一战,必将载入史册,奔腾的黄河水声,似乎也变得更加激昂澎湃起来。

喜欢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妖妃其实是药引英雄联盟:我的时代大明第一臣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雷裂苍穹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九十年代小奋斗锦衣御明离婚女人图鉴快穿之绑定生娃续命系统后极品妖孽兵王剑道至尊剑无双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原配宝典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魔法史记苏泽列传
经典收藏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大明群英传汉朝至上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护国驸马爷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歃血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我于历史中长生我在水浒开了个挂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穿越三国,匡扶汉室!贤王传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染谷君的异常吕布有扇穿越门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最近更新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大楚武信君铜镜约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我在北宋教数学云起惊鸿客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玄武仙墓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txt下载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最新章节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