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七,洛阳宫里头,李治连着处理了几天的政务,只觉得头昏脑胀,浑身不得劲儿。他放下手里的朱笔,揉了揉太阳穴,对一旁侍立的张瑜说:
“前些日子听人念叨,说城外那紫桂宫倒是个清净地方。我这几日也乏了,正好去那儿住几天,换换脑子,歇歇乏。你去安排一下吧,不用兴师动众的,就带几个近身伺候的人,常用的东西简单拾掇拾掇就行。”
张瑜连忙:
“奴才这就去办。回圣人,紫桂宫那边早就按您的吩咐,让人提前打扫干净了,您这就过去,随时能住下。那……户部那边要不要知会一声?让他们把这几日该递的牌子、要奏的事儿先归置归置,等您回来了再呈上来?”
李治摆摆手:
“不必特意去说。真要是十万火急的差事,就让他们派人送到紫桂宫去;不打紧的,就先搁着,等我回来再说。另外”
他顿了顿,又嘱咐:
“你去跟宫门的侍卫头领说一声,我离宫这些日子,宫禁的规矩得守严了,别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随意进出,仔细着点。”
“奴才记下了。”
当天下午,一切安排妥当,李治便带着张瑜和几个贴身内侍、禁军,轻车简从地往紫桂宫去了。
一路上车马没做什么停留,紧赶慢赶,傍黑时分也就到了地方。
紫桂宫建在半山腰,四周林木葱郁,果然是个清幽所在。李治刚踏进正殿,一股清新的草木气息扑面而来,比在洛阳宫里舒服多了。他在铺着软垫的椅子上坐定,长长舒了口气,对身后跟着的张瑜道:
“嗯,这儿是真安静,没有宫里那些琐碎事儿烦着,正好能踏踏实实歇两天。”
他歇了口气,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又问:
“对了,幽州那边,阿姊可有什么新消息传来?小重还在那边陪着她吗?”
张瑜连忙回话:
“回圣人,昨日傍晚刚收到幽州那边快马送来的信。信上说,长公主这几日的精神头又好了些,能下地走动几步了。周左千牛还在那边陪着呢,他在信里说,想等长公主的身子骨再稳当些,他就即刻启程回来向您复命。”
李治听了这话,轻轻点了点头,吩咐:
\"那就好,让底下人多留点心照看,有什么动静立刻来回禀。\"
在紫桂宫歇了五天,转眼到了四月十二。
李治想起朝中还有几个职位空着,得挑些可靠的人补上去,便让人把裴炎、崔知温、王德真三个人的履历取来。
翻着手里的文书,李治思索片刻,抬头对张瑜:
\"黄门侍郎裴炎、崔知温,还有中书侍郎王德真,这几个人平日里办差都还算稳妥。你传旨下去,让他们三个都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明天就到任办差。\"
张瑜:
\"奴才这就去拟旨。只是奴才想着,这三位大人原先手里都管着些差事,要不要先安排人接过来?别等他们升了官,旧差事倒没人管了。\"
李治摩挲着案头的砚台,沉吟:
“让他们先把手头的事跟底下人交代清楚了再去新岗位。另外你跟他们说,升了官更要尽心办差,别辜负了朝廷的信任。”
张瑜赶紧拿笔记下,当天就把圣旨拟好了,派人分别送到裴炎、崔知温和王德真三位官员的府上。
裴炎接到圣旨的时候,正坐在那儿处理黄门侍郎的一堆公务。
他仔细看完,抬头对旁边的下属李四:
“我明天就得去门下省上任了,今天咱们把手里头这些活儿都清一清,交接利索。以后这摊子事,你就多费心盯着点,要是碰上解决不了的难题,赶紧来跟我说。”
李四连忙点头哈腰:
“您放心,小的一定尽心尽力,把事情办妥当!”
另一边,崔知温和王德真接到旨意后,也都赶紧忙活起来,把手头的工作一件件理清楚,准备着交接,好第二天能顺利到新岗位上任。
转天一大早,裴炎、崔知温和王德真三位新任命的官员就一起进宫来谢恩。
唐高宗李治在紫桂宫的偏殿召见了他们。
李治看着眼前这三位大臣:
“你们几个都是朝廷里能办事的人,这次提拔你们,就是希望你们能多帮着分担些国家大事。以后你们在一起共事,遇着事儿多商量着来,别一个人说了算。要是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地方,随时都可以来跟朕说。”
第二天一大早,裴炎、崔知温、王德真这三位新提拔的官员,就赶紧进宫来向皇上谢恩。唐高宗李治在紫桂宫的偏殿召见了他们,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开口说道:
“你们几个,都是朝廷里能办事、办得成事的人。这次给你们升官,就是希望你们以后能多替朕分担些国家大事。往后啊,遇到事情,你们多在一起商量着办,别一个人说了算,搞独断专行。要是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地方,随时都可以来跟朕说。”
裴炎首先躬身行礼,恭敬地回答:
“臣等一定尽心尽力,恪尽职守,绝对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和栽培。不过,眼下有件事,就是边疆那边刚刚平定下来,军队的粮草、物资这些后续的调度和收尾工作还挺繁杂。这之后,免不了要跟户部那边多打交道,协调不少事情。所以,还请陛下允许臣到时候就这些事能随时向您奏报请示。”
李治听了,点了点头,语气肯定:
“应该的,军需供应这可是头等大事,半点马虎不得。你尽管随时奏报,朕会打招呼让户部好好配合你的。”
接着,崔知温也上前一步:
“圣人,臣之前在地方上待过些日子,多少了解些情况。现在有些州县的春耕,好像还没有完全结束。春耕之后,粮食储备的事情就得赶紧跟上了。臣打算尽快把这些情况梳理清楚,到时候再详细向陛下禀报。”
李治赞许:
“粮食储备太重要了,是国家的根本。你多上点心盯着。要是有什么需要朝廷出面支持的,千万别客气,直接说。”
王德真也连忙表态:
“请圣人放心,臣一定会尽心尽力配合裴公和崔公,把中书省这边的日常事务打理得顺顺当当的,确保朝廷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推行下去。”
李治听着三人的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好啊,你们能这样互相理解、互相配合,朕就放心了。往后,你们更要齐心协力,把朝廷的各项事务都办好,不负朕望。”
三位官员叩首谢恩后躬身退下,李治揉了揉眉心,对侍立一旁的张瑜:
\"有这几位帮衬着,朕总算能松口气了。对了,裴行俭那边可有军报传来?先前许诺的奖赏都发到将士们手里了吗?\"
张瑜:
\"裴将军昨日刚递来折子,说将士们的赏赐都已如数领到,眼下正在营中休整,北疆各关隘也都安稳。户部按您的吩咐,把过冬的粮草军械都押运过去了,您宽心便是。\"
李治端起茶盏抿了口:
\"那就好。这些当兵的抛家舍业守着国门,朝廷可不能亏待了他们。该赏的就得赏足实,让大伙儿知道流血流汗的功劳,宫里都记着呢。\"
喜欢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