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楚站在“忘忧”牌坊下,没有回去,而是直接拨通了内线电话。
“老王,带上你的人和最好的设备,立刻到东南角的徽派旅居区。对,就是你们之前绝对禁入的那片工地。现在,禁令解除了。”
电话那头,园区首席摄影师老王的声音带着几分疑惑,但还是干脆地应了下来。
不到二十分钟,一辆电瓶勘警车悄无声息地滑到了村口。车门打开,老王带着他手下最精锐的三名组员跳了下来。他们肩上扛着稳定器,手里拎着沉重的器材箱,一副风风火火的模样。
“园主,什么紧急……”
老王的话,在看到牌坊后景象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他和他身后的三个年轻人,像是被人施了定身术,集体僵在了原地。器材箱被重重地放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也没人去管。
秋日的阳光正好,穿过村口那棵巨大银杏树的枝叶缝隙,洒下满地碎金。溪水潺潺,远处戏台上的昆曲唱段婉转悠扬,一切都宁静得不像话。
半晌,团队里最年轻的摄影助理,一个叫小马的寸头小伙,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喉结滚动了一下,干巴巴地吐出两个字。
“我操……”
老王没理他,只是下意识地举起了挂在胸口的相机,透过取景器,眼神直勾勾地看着。他没有按快门,手指甚至没放在快门上。他就那么看着,仿佛要把整个村子吸进镜头里。
“王哥,这……这咋拍?”另一位负责航拍的飞手,喃喃自语,“感觉无人机飞上去,都是一种亵渎。”
“是啊。”团队里唯一的女摄影师,一个叫晴晴的姑娘,抱着一台相机,眼神迷离,“这里的光……是活的。你看,它落在墙上,落在水里,落在青苔上,颜色都不一样。拍出来,会变成死的好看的照片,但那股‘润’劲儿,就没了。”
老王终于放下了相机,长长出了一口气。
“小马,把咱们带来的那套电影灯光都送回去。”他声音沙哑地吩咐道,“在这里用灯,是对这里的侮辱。”
“那……那我们拍什么?”小马有些发懵。
“拍风。”老王指了指被风吹动的银杏叶,“拍光,拍水里的倒影,拍墙角的苔藓。别去打扰它们,就这么静静地拍。”
刘楚一直安静地听着他们的专业讨论,脸上带着笑意。
他走到老王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王,这次的要求,跟以往不一样。”
几位摄影师立刻将目光投向他。
刘楚指着这片宁静的村落,缓缓说道:
“我不要一张张静态的、可以拿去当壁纸的‘绝美风光照’。”
“我要你们,把这里的‘时间’,拍出来。”
“我要让每一个看到照片的人,都能听到这里的水声,闻到这里的桂花香,能感觉到这里的风,是软的。”
老王没用三脚架,他像个幽灵,端着相机,在村落的里弄中无声穿行。他的镜头,追逐的不是建筑的全貌,而是一片刚落入溪水的银杏叶,是光线在青瓦上缓慢移动的轨迹,是石阶缝隙里一滴将落未落的露珠。
航拍飞手将无人机升得极低,几乎是贴着水面,顺着溪流蜿蜒飞行。镜头里,粉墙黛瓦从两侧掠过,穿过古老的石桥,惊起几只正在梳理羽毛的白鹅。画面充满了动感,又带着一种岁月流淌的静谧。
晴晴干脆脱了鞋,赤脚踩在冰凉的青石板上。她不看取景器,只是用身体去感受,当一阵风吹过,将桂花香气送入鼻腔时,她才举起相机,对着那棵被风吹动的桂花树,按下了快门。
他们没有交流,却默契十足。整个团队,都成了这片村落的一部分,成了记录时间的眼睛。
刘楚看着他们投入的状态,没有打扰,转身和李工走进了另一座已经布置妥当的院落。
“老李,这批院子,都一样大?”刘楚问。
“不一样。”李工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折叠的图纸,在院中的石桌上摊开,“一共一百五十套院落,分三个档次。”
他指着图纸上临近溪流、分布最密的一片区域。
“第一档,我们叫它‘听雨’。一进的小院,一卧一厅,面积在八十平上下。一共九十套。特点是离水最近,晚上睡觉,能听着水声入眠。”
刘楚点了点头,这适合单人或情侣短住。
李工的手指移向地势稍高、视野更开阔的区域。
“第二档,叫‘观山’。两进的院落,双卧一厅带一个小天井。面积一百五十平左右。一共五十套。特点是位置高,推开后窗,就是灵墟秘境的群山。秋天看层林尽染,冬天看满山落雪。”
这显然是为家庭客户准备的。
最后,他的手指点在了图纸中心。那里是十座面积最大的院落,每一座都由独立花园环绕。
“最后这十套,是‘知院’。就是我们刚刚看过的那种,标准的三进大院,三卧两厅,带独立的前庭后院,有私家菜地和水井。面积三百平起步。”
李工收起图纸,补充了一句。
“每一套‘知院’的后院景致,都不一样。有的对着瀑布,有的靠着竹林,保证户户不同。”
刘楚看着院外那几个正在专注拍摄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这份划分清晰的图纸。
照片,是用来造梦的。
图纸,是用来标价的。
他心里盘算着。
这么一个完美的梦,该给它们定个什么价呢?
《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