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窗口里,倒是没什么美食,不过杂粮馒头和大锅炖菜管够。
算不上多丰盛,不光分量十足,油水也够,足以让这些干力气活的人吃饱。
大家三五成群地坐在长条桌旁,边吃边聊,气氛融洽。
“许掌柜!”
“小许公子又来了?”
看到许昂进来,不少人热情地打招呼,看不见丝毫的隔阂。
许昂笑着点头回应。
“小许掌柜!”
管理这座农庄的管事,是个半大老头。
他嘴里嚼着饭菜,赶忙起身迎接。
许昂笑道:“陈叔!”
陈管事苦着脸,道:“实在是当不得小许掌柜如此称呼,您叫一声老陈,就算是给老头子很大的颜面了。”
“要不是小许掌柜给口饭吃,我老陈哪里能活到现在...”
许昂跟他寒暄片刻,这位陈管事,以前是个小地主,结果被卢氏硬生生逼得差点全族卖身为奴。
后来,是晋阳县令周仪,把他推荐给许昂的,成了五十个农庄的管事之一。
陈管事带着许昂,来到庄子后身一片开阔地。
放眼望去,空地上乌央乌央竖着上百个特制的木架子,架子上密密麻麻铺满了橙黄色的厚片状物,提鼻子一闻,香甜气味十足。
“这可是咱们庄子几个月以来辛苦的成果,今年收成好,库里都快堆不下了!”
陈管事的语气里,带着浓浓的自豪之情。
许昂走过去,拿起一片晒得半干的南瓜片。
这些南瓜是竹叶轩在河东农庄的核心作物之一,产量极高,耐储存,而且全身是宝。
“如果光算干品,咱们庄子今年能收多少斤?”
陈管事哈哈一笑,都:“一斤南瓜晒成干品后,能留下二两半左右,南瓜收了多少斤就不说了,光说干品,要是把所有的南瓜都做成干品的话,少说也要六万石!”
他的眼中,满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之色!
“咱们庄子一万亩农田,算不上太好,只能说是不错的水浇地,现在有大东家造的水车,水源是不成问题了,今年咱们庄子还特意种了一茬苜蓿,留下了足够的肥力,等到来年,往上翻两三成绝没有问题!”
六万石啊!
整整七百五十万斤!
这还只是干品!
换成种粮食,怕是以前整个晋阳县的产量加起来,都撵不上现在的一半!
说出去谁信?!
一万亩农田,说少不少,说多,也算不得太多。
晋阳县乃至大县,就算只有一半的地,是种粮食用的农田,少说也有八九万亩。
按照人均一百亩永业田和二十亩人口田来算,一万亩农田只不过是八十多人的农田罢了。
八十多人的农田,愣是产出了几十上百倍的南瓜!
许昂满意的点点头,道:“大东家说过,南瓜的亩产量大概在三千斤左右,可见,你们是下了死力气的,回头我找大东家说说,给咱们庄子的农户们请功!”
“陈叔你是不知道,前些日子西征军归来,大东家拿出了整个竹叶轩足足半年的红利来当做奖赏!”
陈管事哈哈大笑,也不计较许昂的称呼了。
“小许掌柜放心,今年就是试一试,明年,咱们庄子一定给你露脸!”
“另外,保密的事情也不需要担心,咱们庄子里,都是被卢家逼得活不下去的本分人,他们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许昂冲他拱了拱手,道:“那就有劳陈叔了,我还要去看一看别的庄子,这里就全都交给你了!”
...
一连巡视了好几个农庄,看到的都是类似景象。
这份井井有条的繁荣,在深秋的河东显得格外珍贵。
河东已经被卢氏压制了快一千年,平凡朴素的百姓们只要吃饱饭,再也不会有任何的奢求。
几天后,许昂带着一身寒气回到晋阳城内的竹叶轩河东分行。
刚进门,就被伙计请到了议事厅。
大厅里没别人,除了小武端茶倒水之外,陈硕真,李义府,李义琰,卢照邻他们全都到了。
五十万亩农田,分了五十个庄子,可不是许昂一个人能巡视过来的,他们也刚刚从庄子里回来不久。
“等了你半个时辰,终于回来了。”
陈硕真示意许昂坐下,开门见山的说道:“情况紧急,卢氏的动作越来越疯狂了。”
许昂刚想抱怨几句,一听陈硕真这话,顿时摆出一副郑重的态度。
谁都知道,西征计划已经结束,下一步,竹叶轩的重点必然在河东!
陈硕真指着桌上一张巨大的河东地图,上面标注着许多红点。
“卢氏联合了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动用了他们几代人积累的庞大财力和人脉,正在不计代价地扫荡整个河东道的粮食!”
“农户手中刚打下的新粮,许多粮商囤积的旧粮,都被他们抢购一空!”
“现在,河东市面上的粮食,七成以上都被他们垄断了!”
“粮价一日三涨,普通百姓已经快买不起口粮了,怨声载道。”
许昂吸了口冷气,道:“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就不怕朝廷因此而责难?”
“就算是想发战争财,也不至于如此露骨吧!”
李义府冷笑一声,道:“不止是发财!”
他从怀里取出一封密封的信件。
“这是百骑司的密信,卢赤松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垄断河东八成以上的存粮!”
“另外,大东家的书信也来了,朝廷马上就要对外用兵,这一次的目标,是高句丽!”
“高句丽?!”
卢照邻失声惊呼道:“前隋三征高句丽,耗尽国力,这才有了隋末的乱局,难不成陛下要走前隋的老路?!”
前隋的灭亡,始终是个谜,但对于卢照邻这种出身世家大族的人来说,算不上秘密。
陈硕真语气凝重的接口到:“没错。”
“卢赤松那个老狐狸,看得很清楚!”
“十五万大军远征高句丽,粮草是命脉!”
“而河东是距离辽东最近、也是最大的产粮区之一,如果卢氏能掐住河东的粮袋子,就等于扼住了朝廷大军的咽喉!”
“要么,朝廷花天价从他手里买粮,让他们大赚一笔,进一步巩固地位,要么,朝廷就可能因为粮草不济而铩羽而归,甚至大败!”
“这就是卢氏打的如意算盘!”
“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也怕被朝廷借着战争清算,所以才会联手支持卢氏。”
喜欢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