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盖苏文走到桌边,默不作声地坐下。
李义琰默默拿起一个陶杯,倒了杯热茶推到他面前。
茶水蒸腾的热气,暂时驱散了一点他心头的寒意。
“他们...只想苟安。”
渊盖苏文的声音透着深深的无奈。
“怕高建武,怕唐军,怕一切风险,只想着把头埋起来,等着屠刀落下。”
“跟他们讲道理,讲形势,讲家族的生死存亡,都是白费口舌。”
他端起茶杯,滚烫的杯壁灼着手心,却暖不了心。
李义琰抬起眼皮,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看向渊盖苏文,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需要清理吗?”
他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就像在询问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们可以帮你,让那些声音消失。”
一股寒意,瞬间从渊盖苏文的脚底板直冲头顶,比辽东的风还要冷冽。
他猛地看向李义琰,对方依旧那副古井无波的样子。
但渊盖苏文明白,这个人绝不是开玩笑。
这个一路上沉默寡言,偶尔说话也言简意赅的家伙,才是真正视人命如草芥的狠角色!
他毫不怀疑,只要自己此刻点个头,明天这五女山城就会血流成河,那些阻止他的耆老们会悄无声息地消失。
“不!”
渊盖苏文几乎是立刻摇头。
“多谢好意,但不必了。”
他不能让唐军的人,在自己的家族根基里大开杀戒。
那会让他彻底失去族人的心,即便强行上位,得到的也只是一个离心离德的烂摊子。
而且,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后患无穷。
他内心深处,也还存着一丝对同族长辈的底线。
“他们是我的族人,虽然顽固,但罪不至死。”
他补充道,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李义琰听了,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微微垂下眼帘,继续看着自己的茶杯,仿佛刚才那句惊心动魄的话从未说过。
渊盖苏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寒意和烦躁,强迫自己冷静思考。
耆老的路暂时走不通,他必须另辟蹊径。
“高建武倒行逆施,敌人未必只有唐军。”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继续道:“新罗金德曼和百济义慈王,这些年同样深受高建武的压制和侵扰。”
“尤其是新罗,与我东部接壤,与高建武更是积怨已久,若能说动这两个国度与我东西呼应,合击高建武...大事可成!”
这是他深思熟虑的另一条路。
利用高句丽与邻国的矛盾,结成暂时的同盟。
突地稽嚼着胡饼,含糊地说道:“嘿,远交近攻?这招不错!”
“新罗那娘们儿可不是省油的灯,百济那老小子也憋着坏呢,高建武这些年没少欺负他们,有这机会,他们肯定乐意咬他一口。”
李谨行点点头道:“此计可行,分化瓦解,减轻我方压力。”
“只是结盟需使者,需信物,需让对方看到切实利益与胜算。”
他指出了实际操作中的难点。
李义琰依旧沉默,似乎对外交策略不感兴趣。
渊盖苏文知道,这三人只是负责送他回来,本身并无权干预他的决策,更不会直接参与他的谋划。
“此事我自会设法,三位...辛苦了。”
突地稽拍了拍手上的饼渣,道:“你心里有谱就好,我们仨在这儿待着也碍眼,该看的也看了,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明天一早就走。”
李谨行站起身,笑了笑道:“莫离支,万事小心,联络若有困难,或需传递消息,可用之前约定的方式找我们的人。”
李义琰最后也站了起来,依旧是那副没什么表情的样子,只是对着渊盖苏文极轻微地点了下头,算是告别。
然后三人便转身,干脆利落地离开了小院,仿佛只是来串了个门,喝了杯茶。
院门关上,小院再次恢复了寂静,只剩下渊盖苏文一人。
他看着空了的石桌和残留的茶渍,心中五味杂陈。
耆老的反对如同冰冷的枷锁,而李义琰那轻描淡写却杀气腾腾的提议,则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刃,让他不寒而栗。
既然如此,新罗和百济这条路,他必须抓住,哪怕是与虎谋皮,也值得冒险。
他走到墙边,望着山下笼罩在暮色中的山城轮廓,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家族的阻力无法一蹴而就,那就先从外部破局!
...
辽东城的春天,来得比预想中快些。
凛冽的寒风,渐渐被带着河水湿润气息的暖风取代,吹在脸上不再如刀割般生疼,阳光也变得慷慨,晒得冻土融化,道路泥泞,却也催发了城墙根下顽强探头的点点新绿。
被战火摧残过的城市,在这片回暖中,努力焕发着一种混杂着伤痛与新生的气息。
位于城东主干道旁,一座原本属于高句丽大商贾的大铺面,如今挂上了崭新的竹叶轩牌匾。
这里便是刚刚落成,尚在紧张布置中的竹叶轩高句丽分行总部。
铺面很大,后面还连着宽敞的库房和伙计们的居所。
此刻,一楼大堂里堆满了刚卸下车的货物箱笼,空气中弥漫着新木头的味道。
柳叶站在略显空旷的大堂中央,背着手,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
伙计们正按照图纸摆放货架柜台,清理地面。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熟悉他的人都感觉得到,大东家今天有点不对头...
路过柳叶身边的伙计,都赶紧低下头,生怕触到大东家的霉头。
许敬宗快步从后面库房绕过来,手里拿着一卷厚厚的账册清单,眉头也微微锁着,他身后跟着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
正是从原竹叶轩辽东分行调过来,负责主持高句丽分行具体筹建事务的老赵。
老赵此刻额头微微见汗,脸上带着明显的忐忑之色。
眼睛是不是得瞥向许敬宗手里的账本,显得有点心虚...
柳叶的目光扫过老赵,直接落在许敬宗身上。
“老许,算上今天到的这批货,分行该有的东西,七成总该齐了吧?”
喜欢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